第943章 版本太過領先,不知如何吐槽

字數:3801   加入書籤

A+A-


    李善長一臉懵逼地眨了眨眼睛。
    果然,還得是黑芝麻湯圓殿下夠狠。
    拿著大明戶籍來誘惑那些勞工?
    哪個勞工能經得起這樣兒的誘惑?
    是,大明戶籍在大明百姓的眼裏不算什麽,更不會有人認為大明戶籍是多麽珍貴的東西。
    但是對於在遼東和在登州做工的棒子、矮矬子、猴子們而言,一個大明戶籍的珍貴程度,要遠遠高於他們的一條命。
    擁有大明的戶籍,就意味著可以分到土地,可以分到耕種種子和農具,可以分到房子,意味著可以拿到一天六十文的工錢,可以讓他們的孩子在大明讀書科舉,意味著藩屬國的官吏不敢再欺壓他們。
    這就跟當初有大量的士紳改蒙古名字,說蒙古話,試圖將自己變成蒙古人一樣。
    正當李善長在心裏瘋狂吐槽時,楊少峰卻笑了一聲,補充道:“這個戶籍還是要仔細甄別一番的,別什麽亂七八糟的玩意兒都冒了出來。”
    李善長直接斜了楊少峰一眼,嘲諷道:“等駙馬爺想起來這一茬,隻怕大明早就已經遍地腥膻了。”
    楊少峰微微一怔,望著李善長問道:“什麽意思?”
    李善長冷哼一聲道:“什麽意思?意思就是駙馬爺口中那些亂七八糟的玩意兒早就已經冒出來了!”
    這回沒等楊少峰再繼續追問,李善長便直接解釋了起來。
    “洪武六年年終,各府送上來的丁口統計數據明顯不對勁。”
    “尤其是東南、西南一帶,更是直接多出來上百萬戶,一問就是祖上逃進深山老林避難,再問就是逃到暹羅、緬甸和安南避禍。”
    “要證據,這些人甚至能拿出族譜。”
    李善長忍不住瘋狂吐槽:“他娘的,清河崔氏不知道怎麽就跑到了棒子家,滎陽鄭氏也不知道怎麽就跑到了安南。”
    “一個個黑不溜秋的樣子,真要讓鄭桓公看到後代長成猴兒了巴唧的模樣兒,估計能從墳裏跳出來打死他們。”
    “還有薑子牙,要是讓他看著後代長得跟個棒子似的,估計得後悔沒打死箕子。”
    嗯?
    瞧著李善長瘋狂吐槽的模樣,楊少峰也不禁開始跟著吐槽:“李相這是故意在逗大家夥兒開心?棒子跟箕子可扯不上什麽關係,跟薑子牙更牽扯不上關係吧?”
    李善長直接斜了楊少峰一眼,再次嘲諷道:“難道駙馬爺沒有聽人說過,棒子那邊兒現在有人在想方設法的認祖歸宗?虧得你還是錦衣衛鎮撫使!”
    隨著李善長的話音落下,夏煜的臉色頓時黑了下來,沉聲道:“不知道李相是從哪兒聽來的這個消息?下官可從來沒聽說過這個消息。”
    狗入的李善長!
    本指揮使好好的沒招你也沒招你,你竟然離間本指揮使和駙馬爺之間的關係!
    他娘的,你說棒子那邊兒有人想方設法的要認祖歸宗,而駙馬爺身為錦衣衛鎮撫使卻沒有得到消息,那麽,你究竟是在說駙馬爺對錦衣衛不上心,還是錦衣衛故意對駙馬爺瞞報消息?
    如果不是考慮你李善長已經是六十多歲的糟老頭子,本指揮使今天非得好好教訓你一番!
    夏煜在心裏瘋狂吐槽,李善長卻直接冷哼一聲道:“老夫是從韓國公府的管家那裏,當個笑話兒聽來的。”
    李善長到現在都記得自家管家當時那副滿臉震驚的模樣。
    “韓國公府的管家說,給府裏送菜的李老實在一次閑聊的時候,說他家鄰居納了一個新羅婢當小妾,然後,那個新羅婢說她家祖上是清河崔氏……”
    朱標震驚了。
    胡惟庸和夏煜也震驚了。
    就連早就知道棒子們什麽鳥樣兒的楊少峰也同樣被震撼到了。
    清河崔氏這是造了多大的孽,竟然冒出來一群棒子後代?
    還有,黃巢那家夥究竟是有多拉胯,拿著族譜竟然都能幹出爛尾工程?
    想到這兒,楊少峰又忍不住想要吐槽老登。
    老登這貨也是個喜歡幹爛尾工程的。
    確切的說,他們老朱家都喜歡幹爛尾工程。
    老登處理蒲氏,卻忘了河南那旮遝還有個挑筋胡同,裏麵有大把的蒲氏同族之人,屬於是典型的爛尾工程。
    憲宗皇帝朱見深那家夥搞了個成化犁庭,結果也沒犁幹淨,又一個典型的爛尾工程。
    後來萬曆皇帝朱翊鈞那小子在棒子那邊援棒抗倭,結果還是個爛尾工程。
    包括老四,老四那家夥五次親征,也沒能把漠北問題徹底解決,勉強也能算是爛尾工程。
    結論,老朱家的這些奇葩,一個個都是搞爛尾工程的好手。
    楊少峰一邊在心裏瘋狂吐槽,一邊望著李善長,問道:“那些拿著族譜冒籍的,李相打算怎麽處理?”
    李善長黑著臉說道:“處理?根本就沒辦法處理。”
    “這麽跟駙馬爺說吧,現在拿出族譜來的,可不僅僅隻是一些棒子、猴子。”
    “包括咱們大明,同樣也有許多土司裏的百姓,拿出了不知道多少年前的族譜,一個個的都力證自己是漢家子。”
    說到這兒,李善長又忍不住歎息一聲,說道:“除了那些色目人實在太過於顯眼,地方官府不敢隨便給他們更換戶籍,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能換就換,能落籍的就落籍。”
    “畢竟這個戶籍丁口增長率是跟他們的考核掛鉤的。”
    “你想攔下蠻子們冒籍,就等於是攔著官老爺們升遷之路。”
    “能攔一個兩個,難道還能盡數攔下?”
    “不過還好,有禦史台和都察院以及錦衣衛盯著,官老爺們終究還是不敢做得太過分。”
    “能冒籍成功的,起碼長相方麵能說得過去,也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話,多少能寫幾個漢字。”
    “還不至於什麽亂七八糟的蠻子都收。”
    “要不然的話,估計也沒哪個蠻子願意跑到登州府和遼東做勞工。”
    楊少峰整個人都麻了。
    有一說一,現在的大明,總是給人一種版本太過領先,不知如何吐槽的混亂感。
    雖說亞洲第一名將生前的最大願望就是到大明當個小官,可是誰他娘的能想到,偷渡落戶這種破事兒,竟然在洪武六年的時候就已經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