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兩次會議

字數:5774   加入書籤

A+A-


    陸淵:“讓你多讀點書你不聽。你知道說這句話的人後來怎麽樣嗎?”
    楊歲:“他也把爺爺理論了一頓?”
    陸淵:“被圈禁,然後死了。”
    楊歲:“這……他是他,我是我,不一樣。”
    陸淵:“我覺得那些詭異應該不是爺爺特意創造的,而是本來就存在。爺爺隻是在合適的時間把你送到了合適的位置。”
    楊歲:“有點道理。那你看這不就對上了嗎?爺爺覺得我太弱了,所以才一直打補丁。”
    陸淵:“那你要這麽說……爺爺說他不會在幹預我們的一切了,也就是說你補丁和加強計劃都沒了。”
    楊歲:“……我為這個世界付出的太多了!”
    ……
    正電子世界和負電子世界交流會議在邪眼創造的意識空間裏召開。
    所有參會人員都躺在床上參加會議。
    剛進入這片空間並恢複清醒,不少人都震驚無比,不僅驚歎於意識空間的神奇,還被周圍的宏偉的建築吸引了注意力。
    這裏不再是上次那個簡潔的會客室,而是一座由純白與淺灰構築的宏偉殿堂。
    高聳的穹頂流淌著柔和的光暈,巨大的環形會議桌由某種溫潤如玉的未知材質構成。
    每一張符合人體工學的座椅都精確地懸浮在固定位置,確保所有參會者視線平等。
    這是陸淵和正電子以及負電子世界的設計師和建築師經過多次交流,自己又重點學習了這方麵知識後設計出來的。
    簡約、秩序、肅穆是這片空間最關鍵的三個詞。
    人們來到這裏,無需了解議題,就能知道這是非常重要的場合,連與周圍同誌交流的聲音都會不由自主的低下來。
    兩個世界的參會者在各自的席位上,姿態各異,卻都帶著一種進入神聖場所般的莊重。
    與第一次技術交流時那種科學家之間火花四濺的探索氛圍截然不同,今天的空氣裏彌漫著官方外交的嚴謹氣息。
    三人組都出席了這次會議,由陸淵擔任會議主持人。
    會議流程異常規範。
    陸淵顯然深入研究過兩個世界最正式、最繁瑣的會議章程,並將其完美融合。
    從自我介紹到宣讀會議目的,再到逐項審議協議草案的條款,一切都在他精準的掌控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楊歲和蘇采薇分別坐在陸淵兩側稍後的位置。
    楊歲換上了一身相對正式的黑色休閑裝,但姿態依舊帶著點非常刻意的隨意。
    他單手支著下巴,目光隨意地掃過負電子世界聯盟的代表席。
    每當有來自負電子的代表略顯緊張地準備發言時,楊歲會適時地投去一個眼神,示意讓他隨意一點。
    另一側的蘇采薇,則維持著她溫柔優雅的姿態。
    她端坐著,目光平靜地落在正電子世界的代表們身上。
    他們兩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兩個世界的定心石。
    會議進行得出乎意料的順暢。
    雙方代表發言都極其客氣,措辭嚴謹,充滿了對對方文明的尊重和對技術的渴望。
    正電子世界:“貴方在詭異科學領域的前沿理論,為我們打開了全新的視野,我們對此深表欽佩並充滿學習的熱情。”
    負電子世界:“貴方在材料、信息、能源等多個領域的突破令人歎為觀止,我們迫切期待能從中汲取養分,共同提升人類應對威脅的能力。”
    謬讚謬讚。
    哪裏哪裏。
    沒有爭吵,沒有猜忌,更沒有政治博弈的硝煙味。
    因為雙方都無比清晰地認識到兩點。
    第一,他們在物理法則上永遠無法接觸,不存在任何領土、資源或意識形態的現實衝突。
    第二,對方掌握的技術,正是己方生存和發展最迫切需要的瑰寶。
    這是最純粹的互補需求。
    這就像一個人有最好的麵粉配方,另一個人有最棒的烤箱。
    現在他們要一起烤一個救命的超級麵包。
    誰會蠢到為了烤箱溫度調高一度還是麵粉少放一克吵架?
    趕緊把麵包烤出來才是正經事。
    陸淵作為主持人,幾乎不需要維持秩序或平息爭端。
    他隻是精準地把握著流程,適時總結共識,引導討論聚焦在具體的合作上。
    第一次會議主要討論上技術的交流。
    雙方都沒有刻意藏私,都是我有什麽就給你什麽。
    經過這次討論,兩邊世界都會把自己的理論和技術整理出來。然後深淵直接把整理好的文件發送給對方。
    考慮到文件上麵有些地方不可避免地會表述不周,難以理解。
    雙方約定科研人員每周在這裏進行一次討論,雙方互為老師和學生。
    未來雙方的技術學習完了之後,科研人員們還能繼續討論,集中兩個世界的智慧解決詭異。
    第一次全體會議的核心議題聚焦於技術交流體係的構建。
    雙方承諾以最大誠意開展技術交流,不保留,不藏私。
    正電子世界將完整提供包括新型材料合成工藝、可控核聚變技術、量子計算架構等在內的全套技術資料。
    負電子世界則承諾共享詭異科學理論體係、及詭異相關設備製造的全部細節。
    雙方需在三個月內完成各自技術體係的標準化整理工作,經深淵審核確認後,將通過特殊方式實現跨世界傳輸。
    除此之外,雙方或者說三方又討論並確定了一個常態化討論的製度。
    每周在意識空間舉行一次學術研討會,由深淵主持。
    建立導師互派機製,雙方科研人員互為師生,開展係統性教學。
    在完成現有技術體係的相互學習後,雙方將繼續保持深度合作。
    集中兩個世界的智慧,共同攻克常規科學以及詭異現象研究中的重大課題。
    第一次會議結束後,雙方都暫時被采薇送回了現實,睡覺吃飯恢複精力。
    第二次會議一直到第二天才開始。
    這次會議是政治製度上的交流學習,分享應對詭異的經驗。
    負電子世界雖然擁有先進的詭異科學理論,但在基層布局、民眾動員等方麵,仍處於摸索階段。
    而正電子世界的全球異常管理局,恰恰在這方麵積累了數十年的實戰經驗。
    這一交流。
    聯盟行動部以及後勤部的各位部長更激動了。
    這等於是已經被老師改過的作業方麵放眼前了,對著抄就行,隻需要做一些簡單的修改。
    吳垠認真地聽著,然後仿佛忽然想到了什麽,看著太歲。
    太歲察覺到他的目光後,咧嘴一笑。
    吳垠這才明白。原來那個時候太歲說的借鑒就是向正電子世界借鑒。
    而正電子世界剛剛獲得了詭異科學理論和各項裝置,接下來要建立完整的詭異科學研究體係,並構建從探測到響應再到收容的全流程體係。
    在這方麵,負電子世界那經驗可太豐富了。
    研究體係怎麽建立的楊歲不太了解,但從探測到收容的那一套流程,他太熟了。
    毫不誇張地說,在這方麵,他都可以去正電子世界當顧問。
    這場會議持續了很長時間,甚至比第一次會議更長。
    後來,索性和技術交流一樣,大家商量好都把製度整理一下,直接跨世界發送文件。
    然後又定下來一個月進行一次交流討論。
    之後,雙方又在深淵的主導下,設定了重大事件的臨時會議製度,以及詭異數據庫的公開。
    會議的末尾,又有人提議每年年底再召開一次這種規模的全麵總結會議,讓兩個世界在各個方麵進行交流。
    這一提案取得了在場所有人包括三人組的同意。
    就在會議即將正式結束之際,一直保持沉默的太歲突然起身。
    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間集中過來。
    “諸位且慢。”
    楊歲的聲音罕見地帶著幾分鄭重。
    “還有一項重要議題需要討論。”
    “那就是有關本次會議以及上次技術交流見麵會的記錄與展示問題。”
    隨著他的話語,蘇采薇優雅地抬手輕點,空中頓時浮現出數十張照片。
    有上次交流會拍的,還有這次剛拍的。
    眾人看得很清晰,紛紛誇讚這幾張照片角度選的好,位置選的好。
    楊歲環視全場,赤紅色眼眸中閃爍著不容置疑的光芒。
    “這兩次會議,是人類曆史上首次跨世界的正式交流,其意義不言而喻。”
    “所以我提議,所有相關影像資料必須保持原貌,任何模糊處理、惡意篡改或不當二次創作的行為一律無期徒刑!”
    說罷,楊歲看向眾人。
    “好了,誰讚成誰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