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量化理智

字數:3567   加入書籤

A+A-


    這次楊歲努力理解了一會兒總算明白了,但隨即他就瞪大了眼睛。
    “原來能量態有自己的意識?”
    陸淵:“……”
    沉默了一會兒,他在楊歲的腦海中解釋道:“這事在爺爺出現前我就說過了,詭異的光子係統可以存儲信息,而且說了不止一遍,你是不是沒聽過。”
    楊歲問道:“有信息和有意識有什麽關係嗎?”
    陸淵解釋道:“信息之間的交互就很容易產生類似意識的存在。”
    楊歲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似懂非懂。
    這理論本身就不完善,又過於雜亂,遠不如那些簡潔優美的真理來得清晰透徹。
    給楊歲解釋完,陸淵又說道:“雖然實驗結果不盡人意,但並不能推翻霍德華同誌的觀點,甚至還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佐證。”
    “不過……霍德華同誌的觀點還需要完善。”
    “這是我正在進行的工作。”霍德華點頭道。
    “這項研究對人類對詭異科學的發展都至關重要,你們要是有什麽幫助可以提出來。”陸淵說道。
    霍德華聞言,毫不客氣地開口:
    “眼下有個關鍵問題。我們對詭異生物的認知狀態描述,目前隻有喪失自主意識,受詭異能力支配這一條。”
    “而對於那些汙染度極高、卻還未跨越詭異臨界值的個體,描述就更模糊了,僅僅是喪失自主意識。”
    “但在這個階段,個體並不具備詭異能力。那麽,喪失自主意識後,他們受什麽支配?”
    “主流觀點將其籠統描述為喪失理智。這描述太粗糙,不夠嚴謹。”
    “喪失理智在人類身上尚可觀察,但動物的智力本就遠低於人類,這一特征在它們身上就非常不明顯了。”
    “用動物實驗效果甚微,還經常導致對結果的誤判。下一階段我們計劃使用智力較高的靈長類,但它們與人類的差距依然顯著。”
    “所以,從實驗效率、數據精準度、模型適配性等各方麵綜合考量……”
    霍德華頓了頓,語氣變得異常清晰。
    “直接使用人類作為實驗對象,才是最優解。”
    聽到最後一句話,楊歲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人體實驗。
    聯盟裏並不排斥這方麵的實驗,因為他們有被開除人籍的實驗級人員。
    但啟示計劃的實驗不能用實驗級人員來,直接實驗對象是胚胎和嬰兒。
    這就涉及了倫理道德方麵的問題。
    但從理性上來看……霍德華也沒說錯。
    “從理性角度看,這樣做有利有弊。”
    陸淵的聲音響起,打斷了楊歲的思緒。
    “利處正如你所說,能更精確地觀測認知層麵的變化。”
    “但弊端更為致命。”
    陸淵刻意加重了語氣。
    “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失控風險劇增。一個人形詭異,尤其是一個還保有部分理智的人形詭異,一旦失控,其危險程度遠非普通詭異可比!”
    “實驗步驟必須嚴格遵守計劃。先使用小白鼠等基礎實驗動物,再過渡到靈長類動物。”
    “隻有在理論和實驗數據都相對完善、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才能考慮人體實驗階段。這件事的關鍵不在倫理道德上,而是在客觀存在的風險上。”
    “進行詭異實驗固然有風險,但可以規避的風險必須規避。”
    對於陸淵的否決,霍德華似乎早有預料。
    他本就是試探性地提出,此刻被拒,臉上並無失望,隻是微微頷首,隨即拋出了更深的思考。
    “啟示計劃要取得突破性進展,關鍵在於兩個方向,要麽徹底破解生物意識的奧秘,要麽攻克能量態與物質態共存的難題。”
    “後者是吳部長的領域,我的核心任務仍在意識層麵。”
    “就像我最初強調的,當前對意識和理智的描述,是整個研究最大的短板。”
    “對詭異生物,我們隻有一個模糊的喪失自主意識。對人類自身呢?我們如何定義理智?如何界定瘋狂的邊緣?如何衡量意識的強弱?”
    “科學需要精確。我們必須將意識、理智這些概念量化,使其直觀、準確、可測量。”
    “我指的量化,絕非設計一套題目打個分數那麽簡單。”
    “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像定義質量有千克,能量有焦耳,時間有秒一樣,為意識和理智找到它們最根本的度量衡。
    “我們需要一個普適的、客觀的、不依賴物種或表現形式的量化標準。”
    “我雖無法徹底理解深淵同誌您的存在形式,但以目前淺薄的理解,您似乎與意識領域有著極強的關聯性。”
    “您能否……在這方麵為我提供些許指引?”
    陸淵沉默片刻,回應道:“你的理解方向正確。但遺憾的是,即使是我,至今也未能完全、徹底地理解自身的存在形態。”
    “因為我現在的存在形式並不是我自己造成的,我對這一切也所知甚少。不過你剛才提到了本質,又提到了能量和質量。”
    “要將意識和理智量化,或許應該從信息的角度出發。”
    “你雖然不是物理學出身,但你應該知道,能量質量信息這三者絕非互不相連的孤島,它們之間必然存在著深刻的聯係。”
    “而如今,究其根本,詭異生物所呈現的難題,恰恰在這三個方麵都有所體現。”
    “我建議你多與其他領域的研究員深入交流,或許能碰撞出新的思路。”
    “我無法直接解答你的問題。”陸淵最後說道:
    “但你對我的能力應該已經有了初步了解。若你需要,我可以運用這份能力為你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