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諸葛珪見聞

字數:8253   加入書籤

A+A-


    三郡門閥世家如此廢物。
    自然引得董卓破口大罵。
    他就不明白了。
    2萬人的士兵,為什麽會被1000人打跑了。
    是的,太平道這一次伏擊三郡門閥世家的軍隊,隻有1000人!
    但就是這1000人,卻直接打崩了兩萬人的軍隊!
    這當然不是因為這1000人都是什麽天神附體。
    而是因為這1000人中,隻有500人是步兵。
    剩餘的500人,則是炮兵!
    迫擊炮的研究成功,標誌著黃巾軍的攻擊力更強了。
    而且迫擊炮這種東西,雖然害怕騎兵衝刺。
    但是也可以對於騎兵展開巨大的殺傷。
    屬於殺敵1000,自損100的情況。
    但這已經很不可思議了。
    這是科技的碾壓,也是時代的碾壓。
    更是熱武器vs冷兵器的碾壓!
    其實有一說一。
    按照常理來說,東漢時期是並沒有槍炮的。
    雖然有了攻城車,但是還沒有投石車。
    科技樹並沒有點到這麽高。
    但是奈何太平道直接搞起了海運!
    雖說這個年代的船並不具備遠洋航行的能力,但是奈何這個世界是有超凡之力的。
    將“神聖戰甲術”和“幽靈盾”釋放到大船之上,大船就具備了一定的防禦力。
    鉚釘的出現,又讓海船足夠的結實。
    更加關鍵的是,桐油本來就可以在南方找到。
    太平道的商隊帶著桐油回到境內,然後在吳郡打造大船。
    再給上麵刷上兩道法術。
    這兩道法術已經融入到了“符水”之中。
    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效果。
    隻是一個道術加持,就足以讓兩道法術持續一年。
    有了道術的加持,前往近距離的海岸並不是什麽問題。
    而隨著大船的修建,許多大海上的風浪也就變得宛若微風吹過。
    再加上地煞七十二術的修行,一些人被訓練成了專門的航海士。
    用於道路辨別,天氣幹擾以及引領航路。
    當然,這些都是夜校的知識。
    實際上,在打崩了三郡世家聯軍之後,這些世家就開始分裂了。
    荊州、揚州三郡、益州、徐州和交州的世家門閥們,就開始紛紛派人前往太平道境內。
    其中有很多都是小孩子。
    自然也包括了琅琊諸葛家的諸葛珪。
    沒錯。
    他正是諸葛亮的父親。
    其實此時的諸葛珪已經在泰山工作。
    不過在聽聞了太平道的事情之後,他就辭官歸隱,並且帶著時年十歲的諸葛瑾、三歲的諸葛亮以及兩個女兒一同南下來到了太平道境內。
    這一路繞了一大圈。
    從徐州到豫州到荊州再到揚州。
    也幸好諸葛氏還略有薄名,否則還真的不好走動。
    到了太平道境內,在花費50金買下一座丹陽郡城的房子之後,一家子人才終於好好逛起了丹陽郡城。
    這一逛,竟然有一種前往東都洛陽的既視感。
    不……
    甚至還要更好。
    百姓人潮洶湧,大街上全都是人。
    但是街道卻異常寬敞。
    上麵用特別形象的人形圖案標注著車馬道和人行道。
    諸葛一家就仿佛沒見過世麵的鄉下人一樣,打量起周圍的商家、店鋪以及獨特的擺攤區。
    所有擺攤之人都位於特定區域之內。
    如果有人闖入車馬道,就會被巡邏之人攆走。
    街道上每過一段距離,都有一座亭子,這座亭子不大,隻能容納一個人站崗。
    但這人身上穿著十分顯眼的大紅色勁衣,哪怕是在夜晚的燈光下,也是十分顯眼的。
    然後諸葛珪驚訝地發現,太平道境內竟然是沒有宵禁的!
    不過街道上的那些值班人員,則是換了一批。
    聽人說,這些人叫做保安。
    保護一方平安。
    都是由軍中被淘汰下來的老兵擔任。
    這些人那都是擁有真功夫的。
    用來擒拿小賊,簡直大材小用。
    不過觀察了幾天,諸葛珪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在太平道境內,竟然很少看到殺人的場景。
    不但是路上的行人並沒有一言不合就動手的,就連菜市口,也很少有殺人的。
    後來一打聽才知道。
    街道上沒有殺人的,是因為保安會對所有意圖謀殺或者殺人之人進行擒拿或者逮捕。
    一旦有人反抗,就會直接被格殺當場。
    其次,在太平道內,如果殺了人,那麽就會被執行死刑。
    當然,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一旦有人被關押之後,他的直係三代親屬,是不能參加科舉。
    科舉,一個完全有別於大漢此時當官的從政方式。
    科舉分成兩種。
    高考和國考。
    高考是招收基礎人才的搖籃。
    而國考則是每年官方用於招募人才的特殊考試。
    高考分為應試高考和成年人高考。
    前者是從七歲到13歲的孩子一直學到16歲之後,所有十六歲的青年參與的應試高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考得並不僅僅隻是文章,還包括數算、醫學、農業三門全新學科。
    成年人高考內容上和應試高考有所區別,難度要更大一些。
    不過成年人也可以通過參加成年人夜校來進行學習,然後在每年的固定月份進行成年人高考。
    而國考則是考特定的模式了。
    其中包括對於太平道政策、法律以及現象的理解、天文地理、數算、農業、醫學等等諸多學科。
    想要在太平道治下當官?
    可以,去參加成年人高考。
    然後參加國考。
    通過國考,才能成為公務員。
    然後進入為期一年的實習期。
    實習期間,用於參加各種選調、測試。
    會根據參加不同的夜校而有所差異。
    比如醫學夜校,會主要被分配到醫療係統。
    比如農業夜校,則是主要被分配到農業係統。
    總之,想要當官,就去參加對應的夜校,從而獲得成績,最後參加國考。
    當然,也可以去做學問。
    在太平道境內,有著名為“翰林院”的機構。
    這個機構用於吸納不願當官,喜歡鑽研學術的名士。
    這些名士可以在這裏找到自己的所有同好,用於學術研究。
    數算夜校或者考入對應數算學校的應試考生,都可以來到這裏進行進修。
    一些琴棋書畫也會進入其中進行鑽研。
    不過要說在太平道治下,最為特殊的,就是道學院。
    所有太平道的道士,都將會從其中被挑選出來。
    主要用於學習道教文化、學習道教禮儀,學習太平道的道術。
    實際上,道學院和翰林院比鄰。
    許多翰林院的特殊職業,也都和道學院有聯係。
    比如在太平道治下,道術和農業、天文等職業相掛鉤。
    尤其是農業!
    民以食為天,是太平道境內最出名的一句話。
    尤其是在如今太平道境內竟然已經很少出現農民種田的事情了。
    是的,諸葛珪完全沒想到,太平道境內,百姓正在脫離土地!
    在太平道境內,百姓們更喜歡討論的是如何賺錢、如何從軍、如何學習。
    頗有一種儒家所言的太平盛世的景象!
    以至於諸葛珪都有些失魂落魄了。
    以往的信念正在崩塌。
    難道……
    儒家的那些東西,真的做錯了麽?實際上所有了解到太平道境內東西的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儒家一直尊崇的都是天人感應,都是服務於君王。
    妄圖將君王供起來,然後構建和諧的太平盛世。
    但是……
    這樣做的代價是什麽呢?王朝匆匆不到兩百年就結束了。
    當然,現在這個詛咒還沒有生效。
    但是在太平道境內,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討論。
    那就是東漢到底是不是西漢?
    同樣都是漢朝,兩個政權有什麽不一樣?
    為什麽西漢會誕生出那麽多明君,卻在短時間之內衰敗?
    為什麽東漢昏君層出不窮,卻一直持續到了今天?思辨。
    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就這樣出現在了太平道境內。
    大不敬!
    這是諸葛珪聽到這個討論時唯一的想法。
    可是……
    這卻偏偏仿佛習以為常。
    諸葛珪也不是沒有嚐試過去參加成年人高考。
    結果嘛……
    太難了。
    他不得不報考成年人大學,開始了學習。
    這並不是什麽壞事。
    對於諸葛珪來說,有一種重新暢遊知識海洋的暢快感。
    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很尷尬的問題。
    那就是選擇哪一係。
    不同的係之間,有著不同的選擇。
    甚至其中還有政治、曆史兩個大係。
    這也是諸葛珪糾結的選擇。
    不過後來在弟弟諸葛玄的建議下,最終諸葛珪選擇了政治。
    然而當進入其中之後,諸葛珪人都傻了。
    因為這政治,和他想的不太一樣。
    他以為學得是什麽馭民五策。
    結果政治學得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雖然方默也是一知半解的。
    但是編嘛。
    反正政治這東西,就是怎麽忽悠怎麽來。
    漸漸的,諸葛珪發現了這一點。
    整個政治係學習的,並不是其他,而是……
    屠龍術!
    天知道當他發現這東西的時候,整個人都懵了。
    並且其中還教授了曆代某個政策的使用說明,在不同使用環境中,誕生的不同效果。
    並且還學習了如何當一名官員。
    當官需要學麽?諸葛珪以前認為不需要。
    因為他隻需要做好學問,做好結交,自家的家學就已經足夠了。
    但是當他開始真正學習太平道治下的政治學之後,他就麻了。
    因為政治這門學科,需要涉及到的分類太多了。
    農業、天文、地理、堪輿、道術、星象……
    反正許多看上去無用,甚至沒有關係的東西,都要學!
    其中還有曆代被各大世家門閥列為必讀讀物的……
    《管子》。
    喜歡開局紙人術,橫推超凡世界請大家收藏:()開局紙人術,橫推超凡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