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政敵不如異端

字數:11128   加入書籤

A+A-


    不得不說,跟著方默這種堪稱雄才大略的主公,並不是一件壞事。
    關鍵是方默展示出來的神跡!
    那一幕可是真正意義上的震撼人心。
    當黃巾軍正在開始接收荊州全境的時候,大漢震動!
    這一次是真的攔截不住了。
    畢竟董卓大敗而歸。
    5萬軍隊,就隻剩下1000人逃出生天。
    這種消息,是封禁不住的。
    此時益州刺史郤儉卻根本不當人。
    在任時貪婪殘忍,橫征暴斂,擾動百姓,使益州哀鴻遍野,謠言遠揚。
    按照原本的曆史,他應該三年之後死於馬相、趙祗等自號黃巾的士兵手中。
    不過此時此刻,在得知荊州已丟之後,郤儉徹底慌了。
    立刻讓人向朝廷求援。
    益州,古巴蜀地名。
    想要入蜀,隻有三條路。
    第一條是從涼州、司隸前往。
    屬於羊腸小道,“蜀道難”也基本上集中在這裏。
    第二條就是從荊州進入。
    至於說第三條,理論上是從交州進入。
    但那僅僅隻是理論。
    不但沿途困難,而且也十分容易遇到南蠻阻路。
    所以第三條路約等於沒有。
    而荊州這一路,不但是最容易的,也是最方便的。
    郤儉一邊派遣使者前往洛陽求助,一邊派使者前來投降。
    是的,郤儉根本沒想打。
    雖然太平道的確有一點點不當人了。
    對於旗下的世家門閥打壓到了極致。
    但是卻並沒有將其滅亡。
    對於世家門閥來說,那些所謂的財富、土地什麽的其實都不是特別重要的東西。
    重要的是什麽?
    答案是人。
    隻要人還在,任由你猖狂一時,最後也要喝世家門閥的洗腳水!
    為什麽郤儉如此有恃無恐?
    倒不是因為他有什麽多強的能力,而是因為郤儉從五鬥米教的係師,也就是當代天師的張魯口中,得知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得氣運者不長生!
    如果是別人說這句話,郤儉最多隻是笑一笑。
    但是說這話的人是張魯。
    這是五鬥米教的當代天師!
    那這句話就是權威!
    而方默是什麽身份?
    太平道創始人張角之徒!
    一開始張角要造反的時候,大家都嚇了一跳。
    甚至十分不解。
    張角可是當代真修!
    千載修為可不是假的!
    就算五鬥米教的傳承特殊,想要力壓張角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張道陵是張道陵,張魯是張魯。
    雖然因為特殊原因,同樣擁有上千年的道行,但實際戰鬥力到底有多少,還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張角這樣的有道之士,竟然想要舉兵造反?
    簡直不可理喻。
    不過很快,關於方默架空了張角的傳言甚囂塵上。
    大家也就有了全新的猜測。
    不是張角想要造反,而是方默打著太平道的旗號造反。
    雖說方默曾經不止一次說過自己不想當皇帝。
    但這種話也就聽著笑一笑就好。
    不當皇帝?
    不當皇帝,那豈不是沒有皇帝了?
    這世上又怎麽可能沒有皇帝呢?
    而一旦方默參與了造反,他的身上就多出來了氣運。
    氣運越濃,他也就越短壽!
    而且關鍵是,大漢四百年國運巨龍還在!
    可沒有實力大幅度減弱的跡象!
    甚至就連東漢和西漢,到底是不是一個國家這種話題。
    也被理解為是方默妄圖借助這場討論前去斬斷大漢四百年國運。
    這是如此的可笑!
    國運雖然是人心所向,但除非一次一次戰鬥輸了,否則根本不可能直接毀滅!
    雖然方默成功拿下了揚州和荊州。
    但在郤儉看來,黃巾軍也就這點本事了。
    還什麽雷法武器……
    哈哈!
    知不知道什麽叫做道教正統?
    知不知道什麽叫做五雷正法?
    知不知道什麽叫做當代天師?
    區區雷法,無非就是一群道士的法術而已。
    他有著張魯,自然不怕。
    不過問題是,郤儉為什麽要和太平道爭雄呢?
    他又沒什麽野心,巴蜀這地方就算是想要打進來也十分麻煩。
    所以與其自己和黃巾軍打生打死,讓朝廷看笑話,倒不如按兵不動。
    表麵投降。
    如此一來,黃巾軍就可以去和大漢朝廷打個你死我活。
    至於最後是誰贏家不重要。
    他仍舊是益州刺史才重要!
    對於益州的投降,方默隻是稍稍一想,就猜到了原因。
    他倒是欣然答應。
    隨後讓人開始接管益州。
    沒有去動那些世家門閥的人,而是掌握了軍政大權。
    但又保留了一定的武裝。
    並沒有如同揚州、荊州的世家門閥一樣直接動手。
    另外隻要郤儉等直接投降之人遵守太平道的法律,就不會受到清算。
    也算是給整個中原大地打個樣。
    雙方在你來我往的討論中,漢中的張魯就坐不住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平道。
    正一道,也就是五鬥米教。
    這是如今的兩大道教。
    太平道強勢,正一道自然也就弱勢。
    關鍵是政敵不如異端。
    而在正一道看來,太平道就是異端。
    所以正一道自然不會投降太平道,連夜正一道就搬遷了。
    去了哪裏?
    自然是涼州。
    其實也是沒辦法。
    交趾眼看著就要被合圍了。
    不能去。
    黃巾軍是從荊州攻來的,也不能去。
    那麽剩下的就是司隸和涼州。
    司隸是洛陽所在。
    但是因為太平道的緣故,大漢朝廷對於所有的道士都沒好感。
    甚至正一道還多出來一個“米賊”的稱呼。
    位於漢中的正一道,自然也就隻剩下了前往涼州一條路。
    不過張魯知道自己恐怕不會受到涼州諸多勢力的待見,所以他的目標是經涼州、並州,前往冀州或者兗州。
    具體去哪,那自然是要看哪裏合適。
    如果有可能,張魯也不想離開益州。
    但是他不敢賭。
    萬一太平道要剿滅正一道怎麽辦?
    他不可能讓爺爺張道陵創立的正一道毀在他手裏。
    雖然方默很快就發表了聲明,正一道作為正統道教之一,被納入太平道的道學館之中。
    這就讓正一道成了正經官道學之一。
    按理來說,這個時候張魯應該回去。
    不過現實卻是,張魯走得更快了。
    方默也懶得理他。
    反正這就是給正一道埋釘子。
    張魯不接招,那就讓他的後人頭疼去。
    正一道是不可能被滅的。
    這和太平道不同。
    太平道是張角與東漢朝廷同歸於盡之後,遭到後世君主清算,自然再無任何存在的可能。
    而如今,太平道原本此時應該已經瀕臨毀滅的氣運,被方默強行續了一口氣。
    可正一道卻是必須傳承63代的!
    恩,63代是定數,至於能不能傳承第64代,那就要看後人的智慧了。
    所以張魯真的白跑了。
    因為方默很早之前就和張角三兄弟討論過這件事。
    也得到了張角等人的支持。
    滅教。
    尤其是正一道這種真正道教始祖的宗教,是十分不理智的行為。
    因為作為兩個原始道教。
    太平道如果是幹髒活的“陰”。
    那麽正一道就是光明正大的“陽”。
    陰陽相合,本來應該是天數。
    但是奈何張角妄圖逆天而行,導致最終“陰”被毀滅,而“陽”獨存。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此後道教麵對官府的時候,就無形中矮了一截。
    一直到韃清的時候,道士們才雄起了一番。
    應是頂著嘉定三屠,揚州十日保住了發髻。
    拒絕那惡心人的金錢鼠尾。
    而且關鍵是張道陵隻是飛升了。
    並不是死了。
    他是真的可能會下凡來到人間的。
    一旦張魯死亡,正一道傳承斷絕,張道陵弄不好就要下凡除妖了。
    一個神仙。
    還是開創了道教體係的神仙。
    沒人敢胡來。
    畢竟就連超凡體係都出現了,誰敢確定一個神仙能不能下凡除妖?
    正常的王朝交替沒什麽。
    但是你跑去斷人傳承,怕不是真的要讓對方下界除妖。
    至於為什麽張魯不相信……
    廢話,異端的話怎麽能相信!
    信了那不成異端了?
    所以這件事還挺無解的。
    張魯雖然跑了。
    但並不是所有正一道的人都跑了。
    更何況正一道在漢中經營多年,在此地早就有著濃厚的道學基礎。
    所以當太平道宣布正一道為官學,不會受到清剿之後,漢中的百姓們自然十分高興。
    很快,太平道就通過諸多搜集,找到了一批正一道的底層法術。
    然而雖然是底層法術。
    但方默和自己掌握的天罡三十六法,地煞七十二行術相印證之後,還真的給他找出了一個從來沒有學過的法術。
    【叮!恭喜你學會神通“縮地成寸”。】
    =
    【名稱】:縮地成寸主動)。
    【品階】:神通?階)。
    【屬性】:念動咒語,連通地脈,可化千裏為五裏或百步之間,化萬裏為十裏,或五步之間。
    【說明】:空間挪移類小神通之一,消耗甚大。
    =
    雖然隻是小神通。
    雖然使用一次差不多就要1000法力。
    但是不得不說,這門神通真的很強。
    尤其是在戰鬥過程中,可以各種騎臉突刺。
    也可以瞬間逃跑。
    隻要對方沒有控製空間的技能,這門法術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方默解析了這門法術。
    結果除去“移景”之外,還察覺到了“壺天”、“土行”。
    甚至有一種“潛淵縮地”的味道在其中。
    乍一看,好像是很垃圾的法術。
    因為其中包含了一門天罡法,若幹地煞術。
    結果卻是小神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這門神通隻是采取了“潛淵縮地”中的後半部分。
    而且還隻是最多達到“萬裏”這個程度。
    而作為天罡法,“潛淵縮地”修煉到極致之後,僅僅隻是“縮地”,就是隻要站在地脈之上,就可以瞬間想去任何地方。
    從這裏就能看得出來,“縮地成寸”隻是一丁點皮毛。
    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後,方默也曾經很奇怪。
    因為這個時代有很多法術並沒有被創造出來。
    神話傳說也有。
    但遠沒有後世那麽活躍。
    可為什麽方默使用出那些天罡法、地煞術之類的,張角並不意外?
    然後張角才告知了方默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因為張道陵創造了“天庭”。
    所以正宗道教都是有溝通“天庭”之能的。
    而眾所周知,神靈是人類願力的具象化。
    換句話說,天庭中的神靈也是如此。
    所以,隻需要隻要天庭中的神靈還存在,所有道士都可以倒果為因。
    即“顛倒陰陽”之法,學到來自未來的法術。
    聽上去不可思議。
    但實際上當方默出現在這個世界之後。
    那麽對於未來,也就隻有一條路。
    也因此,對於張角這種真修來說,自然不會意外方默的法術。
    方默暗自咋舌。
    雖然他也知道,千載道行並不是凡人,但這也太誇張了一點。
    “不過隨著你和這個世界的羈絆逐漸加深,未來也在變得模糊。”張角笑著說道:“命運最大的作用,就是讓不信命的人聽從命運的安排。”
    “不懂。”
    “你和這個世界捆綁越深,對於這個世界的影響也就越大,隨後的未來,也會改變。”張角笑著說道:“我很欣慰。”
    方默愣了愣,隨後突然間醒悟到了什麽。
    張角他們三兄弟之所以那麽爽快的答應下來,寧願被架空,也要完成方默的要求,是不是就是因為張角他們看到了未來?
    不過那是沒有自己的未來。
    如今多了自己,所以他們才會全部同意?否則不說張角,就哪怕是張梁、張寶隨便站出來一個,自己這個少天師就直接沒有任何作用。
    畢竟張角三兄弟號“天公將軍”、“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
    而方默現在隻是被稱呼為少天師。
    但還並沒有一個專業的明確的,正式稱呼。
    其他人叫方默少天師,是出於尊敬。
    張梁、張寶叫方默少天師,那是出於愛戴。
    可並不意味著方默就真的是少天師了。
    畢竟張角號“大賢良師”。
    少天師那是正一道的稱呼。
    這也是為什麽方默最終的封號是“次天師”的緣故。
    這也是獨一無二的。
    而不是那些根本不了解,而認為“次天師”是什麽假冒偽劣。
    “次”這個字從一開始,就是第二順位的意思。
    這也是“次子”的由來。
    次天師,就是第二位天師。
    理論上來說,如果太平道有第三任天師的話,應該叫做幼天師。
    然後三代之後,才統稱天師。
    至於為什麽不用“伯、季、叔……”?
    單純就是因為不好聽。
    喜歡開局紙人術,橫推超凡世界請大家收藏:()開局紙人術,橫推超凡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