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何香走了

字數:2761   加入書籤

A+A-


    但是,她沒能等到那個時候。
    腎衰竭引發了一係列的心血管問題。
    紅細胞生成障礙、高鉀血症、高血壓,心衰……
    人生無常。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轉瞬即逝。
    她走的時候,我沒回去送她。
    因為,無處可送。
    我們老家的習俗是,未婚辭世,不入祖墳。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念念經,為她做些功德。
    李白講: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死亡,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歸宿。
    生命的長短,其實不太重要。
    或早或晚,每個人總會有那一天。
    不必五十步笑百步。
    莊子曾在他妻子去世時,鼓盆而歌。
    被人質疑時,他答道:“察其始而本無生……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
    意思是說:天地間,本來就沒有這樣一個人。偶然間存在了,又消失了,回到了原來的樣子。生死的交替,就像是四季的變換規律一樣。何必悲傷?
    對於死亡,無需多言,因為那是必然。
    需要多言的,是如何好好的活著。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意思是說:活都沒活明白,又何配談死呢?
    孔子還曰過:“朝聞道,夕死可矣。”
    意思是說:早晨了解了大道,晚上就算是死了,也死而無憾。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一樣的。
    表達的都是,先把自己活明白了。
    哲學有三大終極問題,被稱為蘇格拉底靈魂三問。
    “我是誰?”
    “我從哪裏來?”
    “我要到哪裏去?”
    前兩個問題,解決的是活明白。
    第三個問題,解決的是死明白。
    古今中外的先賢大德,無一例外的都指引我們,先把自己活明白。
    怎麽才能活明白呢?
    這也是我的要尋找的答案。
    我決定去見一見,師兄很久之前就推薦的比利牧師。
    我想知道,在儒釋道之外,基督教是如何看待活著的問題。
    我聯係比利牧師時,他很爽快的給我發了一個地址,帶著郵政編碼。
    新加坡的郵政編碼,是一樓一碼。
    這種設置,對不懂馬來文、印度語、福建話和廣東話的人,很友好。
    新加坡的路名,看似是英文,其實是各種方言的音譯,我們沒有多種語言基礎的人,很難記住。
    而有了郵編,就很方便了,直接能定位到樓下。
    我跟著導航,很順利的就見到了他。
    見麵的地點,是在一個教堂。
    教堂的名字很長,我記不住。
    我隻記得,它的頂棚好高好高,抬頭仰望,很空靈的感覺。
    去的路上,我還有些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尷尬。
    畢竟,我不是一個擅長聊天兒的人。
    到了之後,我才放下心來。
    因為,來的不止我一個人。
    我不太了解基督教的規矩,一開始,為了避免冒犯,我隻是靜靜的聽,並不插話兒。
    聽他們聊了一會兒,我才慢慢的摸清了情況。
    來的人裏,大部分跟我差不多,不是基督教徒。
    隻是想來了解一下,有些好奇而已。
    既然大家都不是專業的,不知者不怪。
    那聊起來,禁忌就會少很多。
    我也開始陸續的,提出了我的疑問。
    喜歡改命記實錄請大家收藏:()改命記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