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一組今日開采量——2.6噸!

字數:4620   加入書籤

A+A-


    一回生,二回熟。
    有過一次經驗後,之後的事,便是水到渠成。
    臨近傍晚,何雨弦他們已經準備著手把第二車原煤推出來了。
    “這采煤的活兒,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難嘛……”
    差點忘了,這個時代的人,是最能吃苦的一代。
    無他,唯有信念爾。
    如此高強度的作業,若是何雨弦沒有這一身強悍的修為外加一點點小掛,說實話,他肯定堅持不下來。
    最起碼他現在一點也笑不出來。
    而其他人哪怕累的胳膊腿兒直打擺子,臉上依舊能洋溢出燦爛微笑。
    這就是差距。
    ……
    “一組再采煤1.5噸!”
    如今,全國上下一致趕產增量,做大做強。
    而若想增加產量,還有什麽方法比直接從數據上做文章來的快的嗎?
    什麽加班加點連軸轉,什麽增加人手擴大生產,都不如記錄員手裏這支筆杆子來的幹脆、實用!
    1410毫米型號米軌道礦車,荷載0.8~1噸,加高以後荷載達到令人的1.3~1.5噸。
    這年頭也沒有地秤,裝多裝少,全憑記錄員憑經驗估計。
    這滿滿一車,裝的掛尖直往下掉渣,按最高運輸量記錄,不過份吧?
    包括何雨弦他們之前運出來的那一車,因為脫軌撒了不少,不也照樣是按1.1噸記錄。
    事實上,哪怕有地秤稱量,裝載量和卸車量也是存在有一定誤差的。
    數額還不少。
    因為礦車長期超載使用,車鬥內壁殘留的焦油煤垢層早已被擠壓成類似石塊一樣的硬質層,厚達十多毫米。
    人多車少,軌道礦車一直處於繁忙使用狀態,哪有時間去清理殘留在車鬥內的煤垢層。
    就這麽說吧,每次清理車鬥,最低能也能敲下來二百斤的煤垢。
    一趟二百斤,十趟就一噸,算去吧……
    但不管怎麽樣,運輸量多了,拉煤的高興,計數的高興,上邊也高興。
    雙贏……不,這是三贏。
    真是贏麻了……
    這麽會工夫就完成了2.6噸的開采量,雖說與原定定下的單日最低五噸的開采量還差了很多,但是別忘了他們今天隻幹了兩個半小時的活。
    要知道,直到現在記錄員本上,屬於本次支援建設隊伍的那一頁,可就僅有寥寥幾筆。
    其他小組,運輸量最多的也不過一噸多。
    有不少小組,直到現在都沒能拉出來哪怕半車煤。
    照著他們小組現在這個運輸量算,別說一天五噸,一天十噸不也是手拿把掐?
    采的越多越光榮,估計等完成這次支援建設任務,勞動楷模獎章肯定是少不了了。
    一想到可以在全體師生,乃至大廣場上被嘉獎,有些人眼裏的光都快迸出來了。
    直刺的何雨弦暫避鋒芒,不敢與之直視。
    累?
    隻有對社會沒有貢獻的人才會覺得累!
    李秀蘭振臂一揮,大聲喊起口號,“同學們,走!咱們進去繼續挖,爭取在天黑時再拉一車出來。”
    說著,當先一步推著卸完煤的礦車向礦洞的方向推去。
    重車她推不動,但空車嘛,咬咬牙,易如反掌!
    包括何雨弦在內,連續兩個半小時的高強度作業,其實已經是很累了。
    哪怕是一開始咋咋呼呼的雨水,如今也是累成小泥人一個,宛如被霜打的茄子一般。
    是有信念,但信念也不能把人往死裏造吧?
    四人有心想喊住李秀蘭小歇一會兒,但終是沒張開嘴,默默的跟了上去。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悲哀。
    這時候,哪怕累倒、累死,也絕不能說一些拖建設任務後腿的話。
    一個搞不好,大帽子喜從天降。
    最多路上走慢點,能緩一會是一會。
    不過,上天總會眷顧努力的人。
    幾人剛走到坑洞口,即將步入黑暗之際,打洞裏麵一瘸一拐的走出一道人影。
    是老孫頭。
    隻見肩扛鶴嘴鋤,安全帽下一張滿是煤灰的黑臉。
    安全員除了指導工作安全以外,也是需要正常從事開采工作的。
    老孫頭便是如此,從其這一身與之前大相徑庭的模樣來看,幹的活可不少。
    “哎,你們幾個幹什麽去?馬上落工了,別進去了,趁現在人少,趕緊去洗巴洗巴。”
    說著,老孫頭瞟了眼西邊已經落下了大半個的日頭,提起鋤子當當快速敲擊了兩下地上的鐵軌。
    在沒有其他通訊設施的情況下,大部分礦洞都是通過敲擊鐵軌來傳播簡單信息。
    地上這兩根鐵軌,幾乎貫穿礦洞裏的所有通道,沒有什麽比敲打鐵軌更快的通訊方式了。
    比如剛才老孫頭“兩短”的敲擊聲,就是通知洞裏工人下工的信號,這是進去前提前說好的“暗號”。
    除此之外,還得再加上人工去喊話傳遞,所以老孫頭在確定外邊太陽落下後,又折返回礦洞裏了。
    一邊走一邊喊,“下工了,都喊上身邊的人出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邊喊,一邊有節奏地敲打著鐵軌。
    由於資源的缺乏,門頭溝這邊的中小型煤礦坑洞裏,不僅沒有電力通訊設備,就連采光都是選用的最為原始的煤油燈來照明。
    單單幾個煤油燈,自然無法將暗無天日的隧道照亮。
    於是勞動人民便想到利用自然光折射來增加洞裏的光亮度。
    比如說利用廢棄鏡片、錫箔紙等製作簡易反光板,將洞口光線折射至洞裏。
    所以太陽落下的時候,便是工人下工地時間。
    由於很多人都是第一次進礦洞,老孫頭不是放心,他得一個一個岔口去通知,確保裏麵的人一個不落的都出來。
    聽到可以下工了,除了依舊有些激動的李秀蘭外,其他人心裏都鬆了一口氣。
    終於能光明正大的歇歇了。
    “走吧,先回去洗洗,瞧這一身髒的……”
    即便有罡氣護體的何雨弦現在都是一身的煤灰,其他人就更別提了。
    衣服脫下來抖摟抖摟,至少能篩出來二斤灰。
    個人衛生是大問題,每次采礦結束,必須盡快清洗全身。
    不然很容易引起皮膚疾病,嚴重者甚至能威脅到生命。
    馬虎不得。
    更別說愛美的女孩子了。
    幹活的時候髒也就髒點,但現在一歇下來,恨不得把自己整個扔掉。
    “走走走!趕緊去洗洗,這也太髒了!”
    ……
    喜歡四合院:我的一畝三分地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我的一畝三分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