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秋獮之賞
字數:10149 加入書籤
諸王對視一眼,輕輕點頭。
賈環此時笑道:“公爺,戰場上無計可不用,對敵之時,多陰損的招數隻要有用便是好招數。難道敵人還和你約期而戰,半渡不擊?那是宋襄公故事,此公如何下場,相信公爺也是清楚。秋獮類同於戰場,公爺若是有計,當然也是能用的,若是有效,賈環吃了再大的虧,也不會當眾嚷嚷出來,徒惹人笑耳。”
賈環言詞如刀,犀利之至。
在場中人,還是第一次見到賈環如此辯才如刀。
都有大開眼界之感。
聚集在一起的謝鯨,裘良,馮紫英等人都是目瞪口呆。
賈環的身高,相貌,氣質大變。
他們早就不視為昔日吳下阿蒙。
甚至早年的賈環是何模樣他們記不清楚了。
但眼前的賈環,還是令他們極為震驚。
不光是武力強,能經營產業,能帶兵。
言詞犀利也是不遑多讓。
把鄭國公李圖說的麵紅耳赤,無法回應。
賈環之言是站在理上。
兵凶戰危,無所不用其極。
李圖最少看過三國演義,賈環的計謀和賈詡,程昱相比如何?
這都受不了,你帶什麽兵?
……
“賈環你言詞雖有理,對鄭國公卻少敬意,殊為不成體統,先退下,待計功之後再說。”
“是,臣遵旨。”
隆安帝雖是喝斥,卻宣布了這場衝突賈環獲勝。
偏袒之態極為明顯。
眾人好不容易按捺下噓聲。
李圖麵如豬肝,長揖之後也是退下。
隻是看向賈環的眼神極為不善。
賈環微笑以應。
贏了就行,態度什麽的,無所謂。
接下來,點算的就是其餘各營的收獲。
無甚可說。
前三名確定了就行,三名之後無賞無罰。
倒數的,是鎮國公,修國公,理國公三府。
免不了要明發旨意訓斥。
倒不至於有實際的懲罰,但這三家當沒有資格再參加秋獮了。
每年都是這樣,前三有賞,後三失體麵,或失去繼續跟隨皇帝出行的資格。
這三家也無所謂。
他們家族缺乏人才,也沒有上進的心思。
得過且過,等家族出了可扶持的人才再說。
……
“賈環賞白銀千兩,秘藥十份,戰馬五十匹,良弓百柄,上等腰刀百口。”
點算完畢。
進入封賞環節。
上來先賞的銀子,秘藥,馬,弓,都是秋獮頭名的慣例。
賈環撇嘴。
明清或相等時間的帝王真小氣。
明朝皇帝更小氣。
皇帝賞閣臣,記錄比比皆是。
最多賞五十兩,少的記錄是五兩。
簡直滑稽。
秦漢之際的皇帝,一賞就是千金甚至萬金。
後人震驚於這個數字,有人認為是黃銅代指黃金。
並不然。
就是黃金。
西漢中期,社會安定百年,財富大量積累。
黃金民間持有極少,都是集中在皇室和勳貴手中。
一賞千金是常規操作。
從昌邑王墓葬就看的出來,西漢中期的權貴真的是擁有大量的黃金。
但當時也盛行厚葬。
大量黃金隨主人深埋地底。
就算東漢曹操大量發丘,事實上這麽做的也不光是曹操一人,仍是有大量黃金埋在地底。
東漢時的賞賜就菲薄的多,不是皇帝變小氣了,是黃金儲量不足了。
到了明初時,華夏千年積累的貴金屬被蒙古人百年之間搶了個精光。
朱元璋不得不恢複實物稅,明初不收銀錢,隻收糧食和各種物資為賦稅。
賞銀幾兩的笑話,也就誕生於這個時期。
就算明中期白銀儲量足夠了,皇帝小氣這個傳統卻保留了下來。
到了萬曆,更是小氣加貪婪,無恥加下作。
隆安帝當然不知賈環所想。
這是慣例賞賜,加起來也值大幾千兩,不少了。
“賜賈環麒麟服,金帶,紫韁。”
物資賞賜後就是精神獎勵。
麒麟服,超品武服,對武官來說是相當高的榮譽。
高於飛魚服。
金帶,就是雕刻金花的腰帶,馬匹再用紫韁,凸顯主人的身份高貴。
這也是難得的榮譽。
“賈環賜驍果統製,領三校尉,賜爵騎都尉,欽此。”
至此,封賞完畢。
物資,榮譽,爵位,官職。
全方位的提升。
賈環從五品校尉,提到了四品統製,再上就是位比三品都統製的驍果將軍。
節度副使為二品,節度使初任為正二品,久任為從一品。
加各種將軍號和加柱國號的,為正一品武職。
一般來說,節度使久任,必賜將軍印,也就是正一品武官。
馮唐的神武將軍就是將軍號,他資曆老戰功過硬,官拜一品實屬正常。
就是有品無職,此前隻能任節度副使,調任驍果營後,總算持節度使正印。
接下來就是等機會上戰場,能打一仗斬首過千的勝仗,有機會拿回祖上傳下來的侯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若是原本是白身,這樣的勝仗得打好幾次才有機會封爵。
好在大周的武勳爵位相對容易,不像明清。
明朝嘉靖後,隻有李成梁得到了一個不能傳襲的寧遠伯。
清朝爵位,開國時給不少功臣公侯子男,但不能世襲。
而且主要是給滿洲八旗,其餘功臣都很難得爵。
洪承疇可以說是鼎定之功,隻有三等輕車都尉世職,還隻能傳三代。
年羹堯曆任要職,屢立戰功,也就賜一等精奇尼哈哈番世職,後來還是雍正需要他撐台麵,這才給了公爵。
大周的爵位製相對適中,既不容易得,要拿軍功來換,而有了功勞,世職也相對容易到手。
賈環一次秋獮獲勝,已經獲四品勳職。
不過世襲爵位最少是將軍才能傳襲兩三代,四品勳職卻無法傳襲,隻身止自己這一代。
但以賈環這年齡已經得賜勳職,將來最少也能有將軍世職,稍微立下戰功,隻怕就有子,男,伯世職。
不少人麵露羨慕之色。
馮唐父子就在其中,馮家侯爵世職還沒弄回來,馮家現在沒有勳階爵位。
馮紫英走到哪,人家都隻能說這位是神武將軍公子。
真寒酸。
馮紫英略有悔意。
賈環竄的太快了。
他麾下會有三個校尉實職。
不像自家老頭子,事事要受朝廷掣肘,想給自己直接實職校尉還要瞻前顧後,害怕人言。
早知道早些投效賈環,實職校尉怕就有了。
……
“臣賈環叩謝天恩。”
甲胄在身,半禮即可。
賈環適當的表現出了一些高興之色。
不能不高興啊。
太淡然也不好。
隆安帝給的好處不小了,還是“淡然”,相當不妥。
怎麽著?
瞧不起朕?
看到向來神色平淡的賈環也在咧嘴而笑,隆安帝也頗為高興。
總算看到這小子歡喜了。
還真以為他榮寵不驚呢。
“各營休整一天,後日朕帶各營精銳一並哨獵。”
隆安帝高興之餘,宣布了下一步的計劃。
“再過數日,朕接見完遼鎮和薊鎮駐軍將校,也就能準備回京了。”
這一次秋獮,在鐵網山這邊也就七八天時間。
算來回時間,也就不到一個月。
時間夠短了。
隆安帝短於武事,騎射都尋常。
對哨鹿打獵興趣極低。
少年皇子時,就沒在這事上討到過彩頭。
聽到他的安排,諸王臉上露出會意笑容,略帶嘲諷之意。
諸王與諸臣一並躬身道:“臣等遵旨。”
……
“恭喜環兄弟。”
“賈統製,恭喜了。”
“賈家複興之狀明顯啊,恭喜了。”
皇帝入內,諸王群臣盡散。
衛若蘭,謝鯨,裘良,馮紫英等小輩湊了過來。
四王八公府,北靜王和南安公都不喜賈環,不同他打交道。
鎮國公府在內都是長輩,含笑點個頭致意一番也就走了。
馮唐也是走了,他是驍果節度,總不能來恭喜一個小輩。
就剩下馮紫英等人圍成一團,恭喜賈環。
賈環抱拳團團一揖:“諸位有心,請隨我到我營中,老虎肉熊肉管夠。”
“在這裏誰還差你點老虎肉?”馮紫英頗為熟絡的道:“等回京之時,你那環興樓最好的海鮮大席給咱們來一桌,要用最好的南酒招待,還要請名妓唱曲助興。”
裘良嘿嘿笑道:“環兄弟,咱們也算熟識了,那包廂使用權,能不能特批給咱們兄弟幾個?”
衛若蘭拍手道:“是極,裘良平時不著調,現在說這話卻深得我心。”
“滾蛋!”裘良笑罵。
好家夥,這幫家夥也是一點不客氣。
這麽一桌擺下來得過百兩銀子了。
但這點錢,對他們還是對賈環確實都不算什麽。
一頓飯吃幾戶農家的全部身家,在這些勳貴子弟眼裏也就是勉強看的過眼而已。
環興樓環境好,菜品把關嚴格,不遜公侯大府的家廚,甚至猶有過之。
畢竟猛火大灶,師傅也是賈環培訓過的,個個是頂尖的大廚。
關鍵是菜式新,基本上都是賈環按後世幾百年發展出來的新菜式,搭配更合理。
蔬菜也基本上都有了,包括調料。
環興樓能打響名氣,環境裝修和菜式都功不可沒。
也成了京城勳貴認可的名酒樓。
已經有一些酸丁寫詩,說環興樓堪比北宋樊樓。
雖是附庸風雅,但對環興樓的名氣很有幫助。
賈環對寫詩的都一律贈銀五十兩。
當然,水準太差的打油詩不行,格律平仄都得對的上才行。
這樣一來,寫詩的越發多。
酒樓生意也越發紅火。
就好像後世的網紅店,紈絝們就是優質博主,不去網紅店打個卡,哪來流量啊?
或者說,不能經常去環興樓,對這些紈絝來說實難忍受。
他們要的不是一頓酒席,而是賈環請客後,能給他們升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環興樓也是把酒客分為甲乙丙三等,三等客人是外來客商之類,隻能坐大堂散座,雖說隔的遠,中間還有花架之類隔擋,但體驗感肯定不如包廂。
二等客便是普通院落廂房,也是富麗堂皇,但不及正房規格。
正房為甲等客人才有資格入內,裝修的富麗堂皇又不失雅致。
這些權貴已經富貴百年,傳三四代下來。
哪怕當年是泥腿子暴發戶,現在也是真有點貴族範了。
裝的太惡俗,隻會被權貴恥笑。
酒樓正堂都用正經古董,擱架都用上等花香木和紫檀木。
擺件都是上好寶玉翡翠,器物都用前朝官窯器具。
看似普通,實則豪奢之至。
貴族是重視這些的。
看賈母和王夫人房間擺設的描寫,還有賈母給寶釵布置房間的描寫便知道,當時的貴族不論男女,重裝修點綴,重古董器玩。
甲級包廂,便是給這些貴人彰顯身份所用,憑白要多花幾十兩,還得看身份,財力,名間風評等等綜合考量。
不是說砸錢就能拿下。
衛若蘭和裘良,馮紫英,謝鯨等人俱是京城夠的上的勳貴子弟,衛若蘭還是公主之子,賜姓衛,但暫且也沒資格夠甲級客人。
賈環在這點小事上還不至於和這些紈絝較真。
好歹他們是來表達善意。
況且賈環能用的隻有傀儡和伏屍,隻適合殺伐之事。
將來總有要用人之處。
一個酒樓客人等級而已。
這東西,原本就是賈環利用後世的心理學搞出來的玩意。
但這些勳貴紈絝就吃這套。
憑什麽你是乙等,我才丙等?
你何德何能是甲等,我才乙等?
就在這競爭心理之下,這種虛頭八腦的東西才成了香餑餑。
“這也值得一提?”賈環笑道:“諸位都是甲等,我說的。還有,我營中烤肉可不尋常,論烤肉,整個大周沒有人比我更懂。”
“哈哈,環兄弟有意思。”
“那咱們就去叨擾了。”
“走走,同去同去。”
一群紈絝,極為親熱的圍繞左右。
當是各懷鬼胎,各有目的。
有的是隆安帝一邊的,也有的是親附諸王。
要說一起過來的這場景,背後沒有人指點才是怪事。
他們和賈環之前也就是認識,勉強算熟人。
現在搞的跟至交好友一樣,態度親熱之至,話語和態度溫暖人心,令人如沐春風。
背後沒鬼才怪。
賈環也是無所謂,來者不拒,有什麽陰謀詭計等著便是。
對王朝政爭兵變,賈環三世為人都未曾經曆過,所以他並不太主動,反而有身在局中,等著破局和謎底揭曉的快感。
喜歡紅樓:重生賈環,修魔逆天請大家收藏:()紅樓:重生賈環,修魔逆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