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赴宴幕府遭刁難,諸葛亮臨危不亂

字數:7250   加入書籤

A+A-


    事實上夏侯儒的猜想是沒有錯的,此次江東之所以出使想與曹氏聯姻,其實並非是孫策所想,而是底下的人規勸所致。
    一方麵是曹氏與袁氏之爭,一方麵是曹昂在南日益強盛,一方麵是江東形勢暗潮洶湧,鑒於上述種種,張昭、張紘他們遂向孫策進諫,以此來緩和與曹氏的關係,確保好江東的整體平穩。
    其實曹昂謀成的全麵封鎖之計,江東方麵是有不少人看出來的,孫策可不止一個周瑜周公瑾,更有張昭、張紘、呂範、呂岱、吾粲、闞澤、嚴畯、孫邵、胡綜、薛綜……等一批謀士文臣追隨。
    上述的這些人,或是主動投效,或是舉薦而投,或許博名征辟,這使得孫策麾下文武都很充沛。
    建安五年的那一戰讓曹昂是收獲頗豐,但是與之相對的,孫策也不是沒有收獲,盡管其在軍事層麵遭遇慘敗,但對於一方勢力而言,不能隻講軍事,卻不講政治!
    孫策麾下的武將派係不少,這也導致孫策一直在調整與平衡,同樣的道理在文這方麵也是一樣。
    而在孫策麾下得勢做多,深得信賴的當屬江北流寓一派的,其次才是江東本土一係,此事要真詳細去講很繁雜,但是簡單概述下就是天下大亂下,有一批江北諸州各郡的群體避難江東,這跟避難幽州、冀州、益州、荊州、交州等地是一樣的,看似是個人選擇,實則卻藏有深意。
    對於士族閥閱、豪強郡強等特權群體而言,他們是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的,往往都是分開放的,所以這也造就了漢末亂世紛爭的精彩。
    孫策的崛起是時局所致,但與此同時吧,也是從江北避難來江東的一些群體,想要達成某些目的,故而先後選擇投效孫策的推動,畢竟沒有孫策的話,那江東本土諸族把持著一切,就沒有他們在此紮根的可能。
    對於宗族的發展與延續,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和家學傳承了,可問題是來江東避難的這些群體,是有一部分攜帶了家學傳承,但是土地卻根本置辦不了太多,但凡是好的土地,成片的土地,是掌握在江東諸族手裏的。
    哪怕這些江北流寓群體,想要跟江東本土諸族交好,但是牽扯到最核心的問題,那效果是極差的。
    在此等大背景下,當孫策以橫掃之勢出現,但凡是有想法的人,那心裏不會做出對應選擇?
    開什麽玩笑!
    在原有的時間線上,為什麽孫策會遭遇暗殺,那不就是侵占江東本土諸族太多利益,以至於江東本土諸族快扛不住了,而到了孫權接管大局,為什麽初期反對的很多,特別是曹操領兵來征伐,繼而出現了膾炙人口的赤壁大戰,但在這一前後言降的很多,那還不是因為孫權做出了妥協,啟用了大批江東本土諸族的人,反倒是江北流寓群體的利益遭到損失所致的?
    孫策執掌的江東時期,是以江北流寓群體+軍中少壯派為主,在打壓江東本土群體的基礎上,又製衡住了內部,從而推動富春孫氏的基業夯築。
    孫權執掌的江東時期,是比較複雜的了,但有一個核心是沒有變得,那就是孫權做出了妥協,允許私募部曲,還有一些別的,從而確保富春孫氏在江東的根基,可這卻導致其無法做到一言堂了。
    所以對於一方勢力而言,這背後從來都是不簡單的,很多牽扯到利益的層麵,是不能公然拿到台麵上來講的。
    曹氏會麵對的問題,別的諸侯勢力同樣會麵對,而在彼此間征伐下,這同樣是一場場艱難的博弈與鬥爭,因為還有很多事是藏在隱秘之處的,不是說攻克了地盤,拿下了城池,一切就都高枕無憂了。
    故而諸葛亮一行的江東之旅注定是不簡單的。
    建安六年,五月三十日。
    秣陵下了小雨。
    天陰沉沉的。
    討逆將軍府外。
    諸葛亮垂手而立,夏侯儒為其舉傘,二人之後是蔣濟、董恢、馬良、胡質、周不疑等一行人。
    諸葛亮一行在秣陵待了數日,期間沒有任何人過來,直到今日孫策才派人來,說是要設宴招待他們,可誰都知道這不簡單。
    孫策所領為討逆將軍,吳侯,這是此前孫策派人赴許討來的,而此外孫策還自領一職,即揚州牧。
    世人認與不認另說,但此職必須要有,如此方能對衝丁斐所領揚州刺史,不然丁斐折騰些事情,孫策還真不太好辦。
    說起來在跟袁紹、孫策相繼交惡後,對於二人所領之職,曹操都沒有動,依舊是叫他們領著,但對外該罵的一樣不少,特別是袁紹,那都被扣上了國賊的帽子,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占據大義。
    奉天子以令不臣,這可不是什麽簡單的口號。
    這是有著極深的政治目的與政治優勢的。
    與之相對的,就是做任何事情,曹操不能隨心所欲,必須要講究方式方法,這為的就是叫世人看到。
    “走吧。”
    諸葛亮的聲音響起,打破了此間的平靜。
    一行皆知這次宴請來者不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在一眾披甲銳士的怒視下,一行人朝著討逆將軍府走去,這一路走來,氣氛的微妙與壓抑,眾人都是能感受到的。
    在前的諸葛亮表情自若,尚未到正堂時就聽到一些說笑聲,這讓諸葛亮的眉頭微蹙起來。
    諸葛亮停了下來。
    “去傳,征東將軍府來使,議曹掾諸葛亮應邀赴宴。”
    諸葛亮撩撩袍袖,對身後之人說道,這次來訪江東,曹昂給諸葛亮一個新職,即征東將軍府議曹掾之職,為的就是方便跟江東方麵接觸。
    討逆將軍是雜號將軍,征東將軍乃重號將軍。
    很早之前,曹昂就從各方麵壓製住孫策了。
    蔣濟、董恢一行人聞言,你看我我看你下,很快蔣濟就快步朝前方正堂走去,這叫抬腳的馬良、董恢收了回去,在一行注視下,蔣濟很快就消失到視線之內了。
    別覺得這是什麽小事。
    此刻的諸葛亮,代表的是征東將軍府,跟曹昂的種種,那是屬於內部的事兒,但此刻在外就另當別論了。
    “哈哈……”
    隱約間,一些人聽到爽朗的笑聲,這叫董恢、馬良他們的眉頭微皺起來,雖說他們不知發生了什麽,但他們卻知事兒不太對。
    夏侯儒看向一旁的諸葛亮。
    對於這些,諸葛亮沒有任何反應。
    就直直的站在原地。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當蔣濟出現在眾人視線內,其身旁跟著來了一人,此人正是張紘,諸葛亮他們或許不熟悉,但夏侯儒卻很熟悉,當初孫策就是派此人去許都的,那時夏侯儒曾遠遠地看到過,在跟諸葛亮小聲提醒後,諸葛亮點點頭沒有說什麽。
    過來的張紘,當看到諸葛亮時,這心底是有驚意的。
    雖說諸葛亮一行過來,關於他們的種種,就被一些人所知曉了,諸葛亮的年輕,很多人也知曉,可親眼見到時,那感受是不一樣的。
    說起來曹昂喜歡啟用新人,年輕人,此事在很早就傳開了,但是知曉這些的諸多群體反應是不一的。
    別的不說,單單是魯肅就任荊南都督,這在當初就引起不小的風波,而類似這樣的事還有很多。
    不過嘛有曹昂這更耀眼的存在,也使得這些爭議啊,風波啊,其實都處於可控之內的,也是這樣,使得不少年輕群體願意來襄陽,這其中就不乏一些庶族寒門子弟,畢竟跟許都比起來,在襄陽明顯有更大希望。
    這也是曹昂為什麽敢一口氣增擴那麽多書院的原因。
    讀書人紮堆了,還是要分流篩選的,不能你來了我就征辟啊,那不是亂了規矩了,再一個這也是在破舉薦製的勢。
    張紘來了後,簡單寒暄幾句後,在張紘的引領下,諸葛亮一行這才朝正堂走去,而在進正堂的那刹,諸葛亮就感受到投來的注視。
    坐於主位的孫策,臉色陰沉不定,尤其是看到諸葛亮身後站著的蔣濟時,那眉頭更是微蹙起來。
    顯然在適才發生了些許不愉快。
    而在堂內所聚的人則表情各異了。
    文有張昭、呂範、呂岱、吾粲、闞澤、嚴畯、孫邵、胡綜、薛綜……
    武有孫暠、陳武、宋謙、朱然、丁奉、淩統……
    相較於文這一邊,武這邊就各個帶有怒意了,而這還不是孫策麾下的全部文武,還有很多是在江東各地的。
    在此等態勢下,諸葛亮走進正堂,神情自始至終沒有變化。
    “見過吳侯。”
    行至一處時,諸葛亮不卑不亢的抬手一禮,對坐於主位的孫策道:“亮此次到來,是奉征東將軍之命,特來……”
    “等一下。”
    不等諸葛亮把話講完,在孫策的眼神示意下,孫暠冷哼一聲上前,瞪向諸葛亮說道:“曹昂的誠意體現在何處?為何這次你們前來,叔弼孫翊表字)沒有隨汝等一起回來!”
    “當初曹昂說要放叔弼回江東,可他曹昂呢?卻行背信棄義之舉,至今都未放叔弼歸來!!”
    孫暠的話,讓此間氛圍變了。
    夏侯儒、蔣濟、董恢等一行人,無不是皺眉看向了孫暠,此獠實在是太狂妄了,居然敢直呼自家公子之名。
    反觀孫策麾下文武,多數是冷眼看向諸葛亮,看向夏侯儒等一行人,一些更是帶有不屑的。
    瞧瞧來的都是些什麽人。
    除了諸葛亮、夏侯儒外,餘下的都是毛都沒長齊的家夥。
    “敢問吳侯,這位是?”
    對於孫暠無禮之舉,諸葛亮沒有氣惱,哪怕在牛渚口時已見過孫暠,雙方都報了名號,可在此刻,諸葛亮卻裝作不認識一般。
    這立時就叫孫暠氣炸了!!
    豎子真是太狂妄了!!
    “汝!!”
    “退下。”
    不等孫暠發作,孫策的聲音響起,讓孫暠強壓心頭怒,冷哼一聲退到一旁,而看到此幕的諸葛亮,心底卻生出想法。
    暫不論跟曹氏的爭鬥怎樣,孫伯符在麾下文武的威望是極高的,特別是富春孫氏這一脈的,對其沒有不信服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點倒是跟曹昂很像。
    “叔弼為何沒有歸江東?”
    孫策向前探身,那雙冷眸盯著諸葛亮。
    “此事亮不是很清楚。”
    迎著孫策的注視,諸葛亮平靜道:“在奉命來江東出訪前,亮在荊南,據亮知曉的一些情況,吳侯之弟是能歸江東的,至少我家長公子是這樣的態度,但因彰公子前去某地曆練,離開了襄陽,吳侯之弟隨同彰公子前去。”
    “這不可能!!”
    孫策冷哼一聲道。
    對自家弟弟是什麽脾性,孫策是了解的,在幾位弟弟之中,獨孫翊最像他,也是這樣,孫策對其格外看重。
    “可能與否,就需吳侯寫信驗證了。”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如若吳侯能與我家長公子促成聯姻……”
    聽著諸葛亮所講,尤其是看其那輕鬆的狀態,孫策就氣不打一處來,他之所以派人去襄陽,說是想促成兩方聯姻以修複關係,其實是在給曹昂挖坑,畢竟據他知曉的情況,今下曹操跟袁紹在北對峙起來了,要是叫在前線的曹操知道,他的兒子背著他決定一些事,即便沒有做出些什麽,但這心裏肯定是有疙瘩的。
    畢竟曹操現在貴為丞相了。
    再一個,派遣使團前去襄陽,是想趁勢打探些消息,好一看荊北腹地到底怎樣,可結果呢?
    所部到了江夏郡後就沒有再更進一步了。
    而返回江東途中還遭江匪偷襲,等於說此前所謀全都沒有實現,反而引來一個大麻煩來江東。
    叫其妹給曹昂做妾?
    這是斷無可能的事情!!
    他那幾個弟弟裏,孫策最看重的是孫翊,而對其妹,孫策則是很疼愛的,因為其性也頗為像他。
    對遠在襄陽的曹昂,孫策是恨不能將其生吞活剝了,要不是此獠的話,今下他在江東就不是如今這等境遇了,甚至他所領勢力早已擴出江東了,可就因為曹昂的存在,使得他所謀的一切被遏製住了!!
    喜歡我的父親是曹操請大家收藏:()我的父親是曹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