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逼宮,逼宮!
字數:4451 加入書籤
唯有控製京師,掌控百官,方能號令天下
史上自己這位堂哥皇帝駕崩,就是這麽突然的。
把這邊的事情和王崇古交代了一番。
又派人和戚繼光做了吩咐之後。
朱厚熜親點十萬大軍,帶上足夠的兵器,糧食向京師進發!
……
此刻,京師已然亂作一團!
起初幾日,皇帝駕崩的消息被內閣大臣們極力封鎖。
然而,終究是紙包不住火,這個消息如同脫韁的野馬,迅速在大街小巷中蔓延開來。
一時間,民間謠言漫天飛舞,各種荒誕不經的說法傳得沸沸揚揚。
有人說皇帝是被奸人所害,死狀淒慘。
有人則傳言這是上天對大明的警示,預示著王朝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這些謠言如同病毒一般,在百姓之間迅速傳播,使得天下彌漫著一股恐慌的氣息。
內閣眼見局勢愈發難以控製,無奈之下,隻好對外公布了皇帝駕崩的噩耗。
同時宣告,將在眾多親王之中,挑選一位老成持重之人,繼任大明皇帝之位。
內閣之中,關於究竟立誰為帝的問題,引發了激烈的爭吵。
大臣們各執一詞,各方意見針鋒相對,矛盾愈發尖銳。
內閣首輔楊廷和,傾向於擁立年長的藩王。
他端坐在主位上,神色嚴肅,語氣沉穩地闡述著自己的觀點:
“諸位,如今局勢動蕩,內外交困,唯有年長的藩王,閱曆豐富、沉穩老練,方能駕馭這複雜的局勢,穩定朝堂。”
而次輔楊一清則態度鮮明地表示,支持大將軍王繼承皇位。
他站起身來,目光炯炯,言辭懇切地力陳:
“按照兄終弟及的祖製,從血緣關係上考量,大將軍王與正德皇帝最為親近,是當之無愧的合適人選。”
“且大將軍王在北疆立下赫赫戰功,威名遠揚,他有能力、有魄力帶領大明走向繁榮昌盛。”
“戰場上的英勇表現,足以證明他具備君臨天下的資質。”
然而,他的聲音在一片反對聲中顯得格外微弱。
其他大臣們紛紛搖頭,言辭激烈地指出,大將軍王行事作風太過強硬,手段咄咄逼人。
一位禦史激動地站起身來,揮舞著手臂說道:
“大將軍王若執掌大明江山,我們這些臣子恐怕都要被罷官”
“他的鐵腕手段,我們早已有所耳聞,若讓他登基,朝堂之上必將人人自危。”
另一位禦史也隨聲附和:“是啊,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能夠平衡各方勢力,讓大家安心為官的君主。”
“尋找一位老成持重的藩王,才是穩定當前政局的關鍵所在。”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仿佛要將楊一清的觀點徹底淹沒。
從正德皇帝駕崩那一刻起,直至龍體被運送回京師。
這段時間裏,整個朝堂就像一鍋煮沸的粥,亂哄哄一片,新皇帝的人選始終懸而未決。
大臣們在權力的漩渦中各懷心思。
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場爭論不休。
偏在此時,南方的寧王勢頭正盛,一路勢如破竹,正全力攻打南京,局勢愈發危急。
南京,作為大明的留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而此時,也傳來了一則好消息,王陽明的身體已逐漸康複,正厲兵秣馬,準備從側後方對寧王發起攻擊。
並且,南方大多數州府的兵馬,都已紛紛向他那裏聚攏,集結力量。
這一日,在內閣內堂之中,楊廷和緊急召集堂會。
內堂之中氣氛凝重。
大臣們麵色各異,或焦慮,或沉思,或仍帶著爭吵後的餘怒。
楊廷和神色凝重,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沉聲道:
“各位同僚,國不可一日無君。”
“今日,我們必須做出決斷,否則,有何顏麵去麵對太祖、太宗的在天之靈!”
兵部侍郎楊民勝站起身,大聲提議道:
“首輔大人,依下官之見,不妨考慮寧王。”
“論輩分,他乃是先帝的祖輩,年富力強,又頗具威望,定能擔起這江山社稷的重擔。”
話還未說完,次輔楊一清猛地一拍桌子。
“噌”地站起身來,臉上瞬間布滿怒容。
怒聲嗬斥道:
“簡直是無恥之言!寧王此刻正在興兵造反,此等大逆不道之舉,人神共憤!”
“你竟然還敢提議選他?你究竟是何居心!”
楊一清氣得胡子發抖!
楊民勝也不甘示弱,脖子一梗,臉上滿是倔強與不服,毫不畏懼地回懟過去:
“楊一清,你又算什麽東西?不過是仗著自己的官位,在這裏肆意妄為罷了!”
“好了好了!”
首輔楊廷和趕忙出聲製止,臉上滿是無奈與疲憊。
這場無休無止的爭吵,讓他心力交瘁。
他擺了擺手,語氣沉重地說道:
“二位同僚,切莫再爭了。”
“雖說寧王看似老成持重,可他擅自起兵,已然觸犯天條,大逆不道,這是違背天下人共識的,絕不是最佳人選。”
楊廷和深知,寧王的叛亂之舉已讓他失去了成為皇帝的資格。
無論從哪方麵考量,都不能將江山交到這樣的人手中。
楊廷和正清了清嗓子,準備說出自己心中屬意的人選時。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仿若暴風雨來臨前的前奏,讓人心頭一緊。
緊接著,外麵傳來錦衣衛焦急的報告聲。
“報!報!大事不好!”
一名錦衣衛慌慌張張地衝進來,他額頭上滿是豆大的汗珠,單膝跪地,聲音都帶著幾分顫抖。
“大將軍王率領十萬大軍,已然抵達京師,此刻正與神機營對峙。”
“大將軍王放話,若是不開城門,他便要殺進紫禁城!”
這消息瞬間在內閣炸開了鍋。
眾人原本還在為立誰為帝爭論不休,此刻卻都愣住。
他們麵麵相覷,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時之間,整個內閣亂成了一團,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有人麵露懼色,有人則在思索應對之策。
可每個人的心中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攪得不知該如何是好。
喜歡大明!開局滅了韃靼三十萬!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滅了韃靼三十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