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蘇聯坦克的沙漠風暴
字數:5320 加入書籤
1991年3月9日,伊朗德黑蘭郊外軍事基地。
t80坦克的炮管在烈日下泛著冷光,謝一揚站在觀禮台上,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這不是因為伊朗高原的酷熱,而是麵前這輛坦克炮塔下方那道猙獰的裂縫——像一張嘲笑的嘴,正對著他精心構築的軍火帝國。
“謝先生,這就是你們承諾的"蘇聯原裝貨"?“伊朗革命衛隊少將哈桑·拉希米的聲音像砂紙摩擦,他戴著白手套的手指劃過裂縫邊緣,沾上一層黑色粉末,“第三輛了,發動機爆炸時,我的士兵差點被火烤熟。“
謝一揚的舌尖抵住上顎,嚐到一絲血腥味。他餘光瞥見張鐵柱的手已經按在腰間——那裏藏著一把改裝過的54式手槍,槍管比常規型號短兩厘米,適合近距離爆頭。
“將軍,沙漠高溫確實超出了設計指標。“謝一揚的微笑紋絲不動,從公文包取出平板電腦,“但請看烏克蘭哈爾科夫工廠的測試報告,在50c環境下連續運行72小時...“
拉希米突然將平板砸在地上,軍靴碾過屏幕時發出令人牙酸的碎裂聲。“測試?“他扯開坦克後艙蓋,濃重的焦糊味立刻湧出,“看看你們真正的"測試結果"!“
謝一揚俯身望去,發動機艙內壁布滿蛛網狀的裂紋,像被雷劈過的樹皮。最觸目驚心的是渦輪葉片——本該是合金鋼的部位,此刻呈現出詭異的玻璃狀結晶。這是典型的金屬疲勞斷裂,而且...
“摻了雜質。“張鐵柱的獨眼在陰影中閃爍,用隻有兩人能聽見的聲音說道,“烏克蘭人偷工減料,合金裏摻了至少15的廢料。“
觀禮台下的伊朗軍官們開始騷動,有人已經掏出衛星電話。謝一揚知道,這些電話下一秒可能就會打向莫斯科或者北京——無論哪邊接通,都意味著他精心編織的跨國軍火網絡將土崩瓦解。
“三天。“謝一揚突然提高音量,聲音在沙漠幹燥的空氣中異常清晰,“給我七十二小時,還您一個裝甲師。“
拉希米眯起眼睛,他身後兩名衛兵已經拉開槍栓。沙漠的風卷著沙粒打在謝一揚臉上,像無數細小的刀片。
“二十四小時。“少將最終開口,白手套拍在謝一揚肩上,留下五個灰蒙蒙的指印,“明天這個時候,要麽看到解決方案,要麽看你的肝被喂給沙漠狐狸。“
回程的直升機上,謝一揚盯著平板上剛接收的照片——重慶兵工廠倉庫裏,二十台仿製的gtd1250燃氣輪機整齊排列。這些根據t80圖紙逆向工程的產物,理論上性能隻有原裝的80,但至少不會爆炸。
“老板,真要全換?“張鐵柱檢查著彈匣,“那幫伊朗人明顯在訛詐,他們自己操作不當...“
“通知吳奈溫。“謝一揚打斷他,手指在平板上劃出一串坐標,“緬甸基地的烏克蘭專家,全部轉移到重慶。再從漢陽鋼廠調三百噸特種鋼,要快。“
直升機掠過波斯灣時,謝一揚看到一艘懸掛巴拿馬國旗的貨輪正駛向伊拉克方向。一個瘋狂的計劃在他腦中成形——既然伊朗人嫌棄,為什麽不把問題坦克賣給他們的死對頭?
1991年3月10日淩晨,重慶兵工廠地下車間。
維克多·彼得羅夫的手在發抖,電焊槍的藍光在他深陷的眼窩投下陰影。這位前哈爾科夫坦克工廠的首席工程師,此刻正被三名緬甸雇傭兵監視著,給一台仿製發動機做最後調試。
“溫度傳感器必須重裝!“維克多突然用俄語咆哮,指著儀表盤上跳動的數字,“你們這些黃皮猴子懂什麽?這樣裝會——“
張鐵柱的軍刺抵住他喉嚨,刀尖在喉結上劃出細小的血痕。“老維啊,“他咧嘴露出金牙,“謝老板說,按中國標準來。“
車間另一頭,謝一揚正在審閱剛送到的情報。衛星照片顯示,伊拉克共和國衛隊正在巴士拉集結,而他們的t72坦克因為國際製裁缺乏備件。更妙的是,莫斯科方麵剛剛拒絕了一筆伊朗的緊急軍購申請。
“告訴拉希米,解決方案分兩步。“謝一揚對衛星電話那頭的周明遠說道,“第一,現有坦克全部更換重慶產發動機;第二,通過朝鮮渠道補充十輛全新t80。“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你瘋了?朝鮮哪來的t80!“
“平壤郊外那批"光輝3號",本來就是用我們給的圖紙造的。“謝一揚輕笑,“噴個新編號而已,反正伊朗人沒見過真貨。“
掛斷電話,謝一揚走向車間中央的發動機測試台。維克多正在偷偷調整燃油噴射參數,這個動作在他眼中無所遁形——烏克蘭人想埋下隱患,等坦克上了戰場再爆發。
“彼得羅夫先生。“謝一揚用流利的俄語說道,手指撫過發動機銘牌,“您女兒在基輔音樂學院的照片拍得真美。“
維克多的瞳孔驟然收縮。謝一揚從懷中取出一張照片:十六歲的金發少女站在琴房門口,照片角落的日期顯示是昨天拍攝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中國製造。“謝一揚用扳手敲了敲剛裝上的銘牌,“但控製係統會保留烏克蘭的"特色",您覺得呢?“
電焊的藍光再次亮起時,維克多的調試明顯認真了許多。謝一揚知道,這些發動機最終會帶著精心設計的缺陷流向戰場——既不會立刻爆炸讓買家找上門,也不會耐用到讓他失去後續維修合同的暴利。
1991年3月15日,伊拉克巴士拉前線。
t80坦克的履帶碾過被炮火熏黑的廢墟,車長阿裏上尉的指尖劃過炮塔內側的銘牌——“中國xxx兵工廠,1991年1月“。這行字讓他有些困惑,明明采購合同上寫的是“蘇聯原裝裝備“。
“上尉!“無線電裏傳來偵察兵的尖叫,“正前方三輛t72,識別信號是...真主啊,是伊朗人的王牌師!“
阿裏還來不及反應,火控係統已經自動鎖定目標。他驚訝地發現,這套係統的反應速度比他們原有的蘇製裝備快至少兩秒——足夠在戰場上決定生死。
三聲炮響幾乎同時炸裂,對麵的t72炮塔像玩具般被掀飛。阿裏不知道的是,此刻三十公裏外的伊朗陣地上,拉希米少將正對著同樣的場景目瞪口呆——他麵前的三輛“朝鮮版t80“同樣一擊必殺,隻是發動機艙裏貼的是“哈爾科夫機械製造廠“的標簽。
沙漠的夜空被炮火映紅時,謝一揚正在迪拜帆船酒店的套房裏數錢。兩筆軍火款同時到賬——伊朗支付的3.8億美元,伊拉克追加的4.2億。比原計劃多賺了一倍,因為交戰雙方都不知道對方也買了同樣的武器。
“老板,莫斯科來消息。“張鐵柱遞來衛星電話,“克格勃發現流向伊拉克的t80有問題,正在追查圖紙泄露渠道。“
謝一揚晃著紅酒杯,目光落在電視新聞上——ade in china”的銘牌在火光中格外刺眼。
“告訴維克多,“他抿了口酒,“他女兒的音樂學院獎學金批下來了。“
1991年3月20日,倫敦軍火黑市。
“中國人正在踐踏遊戲規則!“俄羅斯軍火商伊萬諾夫將銘牌砸在橡木桌上,金屬與木頭碰撞的聲響讓在場十幾位巨頭同時皺眉。這塊從伊拉克戰場帶回的銘牌邊緣還沾著血跡,“他們用60的價格傾銷劣質品!“
角落裏的美國雷神公司代表輕笑一聲,推過平板電腦:“更精彩的是這個。“屏幕上是謝一揚與伊拉克將軍的合影,背景赫然是那批t80坦克,拍攝日期顯示是在聯合國對伊拉克軍售禁令生效期間。
“先生們,”雷神代表麵無表情地看著眾人,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每一個字都能穿透人的耳膜,“中國有句老話叫‘渾水摸魚’。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混亂的局麵中,人們可以趁機獲取利益。”
他停頓了一下,掃視了一圈在座的人,然後繼續說道:“現在,我們所處的情況就如同這渾水一般。各方勢力交織,局勢錯綜複雜。然而,這正是我們的機會。”
雷神代表的目光落在了桌子上,他輕輕地敲了敲桌麵,發出清脆的聲響,“是時候把水攪得更渾了。隻有讓這潭水變得更加渾濁,我們才能更好地隱藏自己的意圖,暗中行動,從而達到我們的目的。”
三天之後,聯合國安理會的特別會議上氣氛異常凝重。美國代表麵色陰沉地站起身來,他手中拿著一份所謂的“鐵證”,聲稱中國違反了武器禁運協議。這份證據被展示在大屏幕上,引起了與會各國代表的一陣騷動。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莫斯科紅場,一場規模龐大的反華示威正在激烈進行。遊行隊伍高舉著從戰場上拍攝的殘骸照片,照片中的武器殘骸上清晰地印著“中國製造”的標誌。這些照片在人群中傳遞,引發了人們對中國的強烈不滿和譴責。
而在歐洲,各大媒體也紛紛在頭版刊登了“中國製造=死亡陷阱”的專題報道。這些報道詳細描述了中國武器在戰場上造成的破壞和人員傷亡,將中國描繪成一個不負責任的武器製造商。
這些事件的發生,讓中國在國際輿論上陷入了被動局麵。麵對這樣的指責和抹黑,中國政府迅速做出回應,堅決否認所謂的“違反武器禁運”指控,並強調中國一直嚴格遵守國際武器禁運協議。同時,中國也呼籲國際社會保持客觀和公正,不要被不實信息所誤導。
1991年3月25日淩晨,揚帆大廈地下三層。
謝一揚盯著牆上不斷增加的負麵報道,嘴角卻掛著笑。張鐵柱不解地看著他:“老板,咱們被全球圍剿了,您還...“
“記得我讓你保留的烏克蘭原版圖紙嗎?“謝一揚打開保險箱,取出一卷微縮膠片,“現在它的價值翻了十倍。“
衛星電話突然響起,周明遠的聲音帶著罕見的緊張:“外交部剛收到二十三國聯合照會!最高層要求立即切割,你那個烏克蘭專家...“
“已經準備好了。“謝一揚望向監控屏幕,維克多正在重慶地下室裏給女兒寫信,渾然不覺自己即將成為“國際軍火走私案主犯“。
窗外,一架飛機掠過長江上空,紅色的航行燈在夜色中劃出細線,像一道未愈合的傷口。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