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光穀的至暗時刻ii

字數:5016   加入書籤

A+A-


    1991年8月27日,淩晨3點17分,武漢東湖實驗室。
    謝一揚一拳砸在實驗台上,玻璃器皿震得叮當作響。美國商務部的製裁文件在投影屏上泛著冷光,那行加粗的黑體字像一把刀插在他眼球上:
    【即日起將中國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禁止所有美國企業向其出售光刻膠及相關技術。】
    “老板,庫存最多撐兩周。“技術總監劉明的聲音發顫,“沒有日本jsr公司的光刻膠,我們的光纖預製棒生產線就得停工。“
    謝一揚沒說話,轉身望向窗外。東湖水麵泛著幽藍的微光,遠處實驗室的輪廓像一群蟄伏的巨獸。五年布局,從竊取康寧技術到自主研發,眼看就要在光通信領域彎道超車——美國人這一刀捅得又準又狠。
    “林教授呢?“他突然問。
    “還在美國參加學術會議。“劉明擦了擦汗,“要緊急召回嗎?“
    謝一揚嘴角扯出一絲冷笑:“不,讓他繼續"交流"。“他按下辦公桌底部的隱蔽按鈕,防彈玻璃幕牆瞬間霧化,將實驗室隔絕成絕對私密空間。
    “啟動"平壤通道"。“他掏出鉑金打火機,在掌心轉了三圈——這是激活朝鮮走私線的暗號。
    張鐵柱的獨眼在昏暗燈光下泛著凶光:“朝鮮人開價是市場價的二十倍。“
    “付。“謝一揚從保險櫃取出一疊文件,“這是重慶兵工廠的t80坦克改進圖紙,金正日做夢都想要的東西。“
    文件袋裏還夾著張照片:朝鮮駐瑞士大使館的二秘李哲秀摟著個金發女郎,背景是蘇黎世最貴的酒店。謝一揚用指尖點了點照片:“告訴朝鮮人,如果光刻膠出問題,這張照片會出現在勞動新聞頭版。“
    淩晨4點30分,東京灣第12號碼頭。
    一艘鏽跡斑斑的朝鮮貨輪“晨曦號“正在裝貨。日本工人們搬運著標有“農業化肥“的金屬桶,沒人注意到桶底部的激光防偽標簽在紫外燈下會顯示“jsrarf“——全球最先進的193n光刻膠型號。
    “動作快!“船長崔成浩用生硬的日語嗬斥,眼睛卻盯著碼頭角落的監控攝像頭。那裏有個穿西裝的美國人正對著耳麥說話,胸前cia的徽章在西裝內袋若隱若現。
    貨輪啟航時,朝陽正刺破海霧。崔成浩走進船長室,反鎖房門,從聖像畫後麵取出衛星電話:“貨已發出,但美國人盯上了。“
    電話那頭,謝一揚的聲音混著電流雜音:“按第三預案執行。“
    “哢嗒“一聲,船長室地板自動滑開,露出六個密封的鈦合金箱。崔成浩輸入36位密碼,箱內液氮白霧散去,六套完整的光刻膠生產工藝文件靜靜躺在恒溫艙裏——這才是真正的“貨物“。
    貨輪駛入公海瞬間,所有“農業化肥“桶的gps信號突然消失。東京cia分部裏,監控員盯著屏幕驚呼:“見鬼!信號全斷了!“
    分部主管史密斯摔下咖啡杯:“通知橫須賀海軍基地,攔截那艘朝鮮船!“
    同一時刻,武漢揚帆大廈地下指揮中心。
    謝一揚麵前的屏幕上,六個綠色光點正沿朝鮮半島西海岸移動。“第一批貨改走陸路了。“技術員匯報,“朝鮮人用潛艇運到新義州,再偽裝成援華物資經丹東入境。“
    “美國人會在海上撲個空。“張鐵柱咧嘴一笑,金牙閃著寒光,“等他們發現船上隻有化肥,咱們的真貨早到武漢了。“
    謝一揚沒接話,手指輕敲著桌麵。投影屏切換到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實時監控——林教授正在演講台上展示“自主創新“的光纖技術,台下坐著幾位軍方背景的學者。
    “老板,林教授會不會...“劉明欲言又止。
    “他家人都在武漢。“謝一揚語氣平淡,“何況我給他的資料90是錯的。“
    突然,紅色警報響起。技術員大喊:“cia動了!他們在上海港扣了我們的備用貨!“
    屏幕上跳出實時畫麵:上海外高橋碼頭,海關人員正撬開標有“電子元件“的集裝箱,裏麵是碼放整齊的光刻膠桶——全是謝一揚設下的誘餌。
    “魚上鉤了。“謝一揚突然笑起來,“通知平壤,啟動b計劃。“
    8月28日,清晨6點,朝鮮羅津港。
    二十輛軍用卡車駛入三號倉庫,士兵們搬運著印有“中國人民誌願軍遺骸“的鉛封棺槨。沒人知道,這些特製棺槨的夾層裏,填滿了日本產的光刻膠和謝一揚最需要的電子級氟化氫。
    “金將軍向您問好。“朝鮮聯絡員樸永哲對張鐵柱敬了個蹩腳的軍禮,“t80圖紙呢?“
    張鐵柱拍拍腳邊的黑箱:“先驗貨。“
    樸永哲示意士兵開棺。當看到泛著藍光的電子級氟化氫時,張鐵柱的獨眼眯成一條縫——這是製造芯片的關鍵材料,純度達到99.的“九個九“級別。
    “美國人絕對想不到。“樸永哲得意地搓著手,“我們用運核燃料的專列送這批貨,明天就能到丹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交易完成時,朝陽正照亮港口。張鐵柱沒注意到,倉庫角落的陰影裏,有個戴鴨舌帽的男子悄悄按下了快門。
    8月29日,中午12點,美國舊金山。
    林教授走出斯坦福大學報告廳,加州的陽光刺得他睜不開眼。三天來,他按照謝一揚的劇本,向美國同行們展示了“突破性“的光纖技術——全是精心設計的錯誤數據。
    “林博士!“一個亞裔麵孔的男子攔住他,“我是矽穀創投的詹姆斯·李,能請您喝杯咖啡嗎?“
    林教授瞥見男子西裝翻領下的cia徽章閃光,心跳驟然加速。他想起臨行前謝一揚的交代:“如果有人招攬你,就答應。“
    咖啡廳包廂裏,詹姆斯直接攤牌:“我們知道長飛的技術是偷的。但隻要你合作,你和家人能獲得美國綠卡和五百萬美元。“
    林教授的手在桌下發抖,臉上卻露出貪婪的表情:“我要先看到錢。“
    當林教授在“叛逃協議“上簽字時,他不知道,這份文件會在他死後三小時出現在中國駐舊金山領事館的傳真機上。
    8月30日,淩晨2點,東海海域。
    美國海軍“邦克山“號巡洋艦的雷達鎖定了那艘朝鮮貨輪。海軍陸戰隊員乘直升機強行登船,卻隻找到滿艙的化肥和一臉茫然的朝鮮船員。
    “報告長官,沒有違禁品!“士兵對著無線電喊。
    艦長托雷斯氣得摔掉雪茄:“該死的黃種猴子!“他沒注意到,水下三十米處,一艘朝鮮微型潛艇正悄然駛向中國領海,艙內滿載著謝一揚的“生命線“。
    同一時刻,舊金山某豪華酒店。
    林教授剛洗完澡,發現房間多了三個西裝男子。為首的亮出fbi徽章:“林先生,你涉嫌竊取美國商業機密。“
    “你們搞錯了!“林教授後退幾步,“是詹姆斯·李...“
    “沒有詹姆斯·李。“fbi探員冷笑,“隻有cia特工史密斯。“他掏出一疊照片——林教授簽字的叛逃協議、接收現金的畫麵、甚至還有他在武漢實驗室偷拍資料的“證據“。
    林教授雙腿一軟,突然捂住胸口栽倒在地。探員們麵麵相覷,等醫護人員趕到時,這個“中國間諜“已經沒了心跳——死因是“突發性心髒病“。
    “媽的!“史密斯踹翻椅子,“他還沒交代技術藏哪了!“沒人注意到,林教授的皮帶扣裏,納米級存儲器正隨著屍體溫度升高而自動熔毀。
    8月31日,清晨7點,武漢揚帆大廈。
    謝一揚看著《紐約時報》的訃告:《中國光纖專家林振華博士在美猝死》。配圖是林教授倒在酒店房間的照片,角落裏有隻熟悉的皮鞋——那是張鐵柱手下阿泰的標誌性裝扮。
    “清理幹淨了?“謝一揚頭也不抬地問。
    張鐵柱點頭:“阿泰製造的車禍很完美,那個cia特工史密斯再也不會出現在朝鮮半島了。“
    謝一揚走到落地窗前,晨光中的東湖波光粼粼。第一批朝鮮走私的光刻膠已經秘密運抵,生產線恢複運轉。代價是失去了林教授這個頂級人才,還暴露了平壤通道——但戰爭從來都要付代價。
    他翻開黑色筆記本,鋼筆在紙麵沙沙遊走:
    【1991.8.31光刻膠危機解除】朝鮮通道啟用代價:t80圖紙+2000萬美元) cia釣魚失敗犧牲林教授)關鍵材料到位足夠半年生產)美國陷阱反殺偽造林教授叛逃證據)
    筆尖頓了頓,又補上一行小字:【科技爭霸的本質不是技術競賽,而是人性博弈】
    窗外,一架飛機掠過藍天。謝一揚舉起茶杯,對著虛空輕輕一碰。
    “敬林教授。“他輕聲說,茶水倒映著天空中扭曲的雲影,像一張哭泣的臉。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