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光穀的矽基涅盤

字數:4998   加入書籤

A+A-


    1991年9月13日淩晨,武漢東湖別墅地下室。
    謝一揚一拳砸在朝鮮半島地圖上,紅酒杯震落在地,碎裂的玻璃渣像鮮血般濺在定製皮鞋上。
    “三百公斤!整整三百公斤光刻膠沉在元山港!“他扯鬆領帶,眼中凶光讓在場所有人屏住呼吸。監控屏幕定格在cia特工持槍站在貨船甲板的畫麵,那批從日本走私的光刻膠本應是長飛光纖的救命稻草。
    張鐵柱的機械手捏碎了通訊器:“朝鮮線人剛斷氣,死前說美國人在每個港口都安插了眼線。“
    會議桌對麵,林教授的白大褂沾滿機油,這位中國光纖之父此刻像個落魄修理工:“沒有光刻膠,新投產的十二英寸單晶矽生產線隻能撐七十二小時。“
    謝一揚突然冷笑,轉身拉開保險櫃,取出一支標著西裏爾文的鋼瓶。“列別德夫,“他用俄語朝陰影處喊道,“你那個瘋狂計劃,現在可以試試了。“
    烏克蘭專家佝僂著背從儀器堆裏鑽出來,酒糟鼻上還掛著電焊護目鏡。“謝先生,rd214燃料的提純實驗才進行到——“
    “理論純度多少?“
    “68,但副產品甲基肼是劇毒——“
    “夠用了。“謝一揚將鋼瓶拋過去,“明天日出前我要看到量產方案。“
    林教授猛地站起來:“那是蘇聯導彈燃料!會要了整個東湖的命!“
    “那就別讓東湖知道。“謝一揚按下遙控器,投影幕布展開最新財報,“長飛光纖占集團營收37,停產意味著光穀計劃流產,意味著三萬名工人上街討薪。“他目光掃過每個人,“或者你們更想向美國人舉手投降?“
    地下室陷入死寂,隻有列別德夫擺弄鋼瓶的金屬碰撞聲。謝一揚走到林教授身後,雙手按在他顫抖的肩膀上:“想想那些被卡脖子的日子,現在輪到我們卡別人脖子了。“
    窗外雷聲轟鳴,暴雨砸在東湖水麵,像千萬個冤魂在叩門。
    三天後,東湖西岸秘密工廠。
    沈墨蹲在蘆葦叢中,醫用口罩擋不住刺鼻的酸腐味。他悄悄舉起相機,對焦那座突然冒出的銀色廠房——排水管正往湖裏傾瀉乳白色液體,所到之處泛起詭異泡沫。
    “第七卷膠片了。“同伴王穎遞來新膠卷,她手腕上的輻射檢測儀突然發出嘀嘀警報,“老天,超出安全值二十倍!“
    沈墨的鏡頭捕捉到更駭人的畫麵:幾條死魚漂在排水口,魚鰓處長滿黑色瘤狀物。作為武大環境係研究生,他清楚這意味著什麽。
    “得立即報告環保局——“
    “沒用的。“王穎壓低聲音,“我表姐在協和醫院呼吸科,上周收了八個肺癌患者,全住在湖對岸小區。“
    相機快門聲驚動了崗亭保安。沈墨拉著王穎撲進灌木叢,兩束強光手電掃過他們剛才的位置。借著燈光,沈墨看清保安製服上的徽標——揚帆集團安保部。
    “走!“他拽著王穎往堤壩爬,背後傳來狼犬的吠叫。翻過圍牆時,王穎的背包鉤住了鐵絲網,一卷采樣管掉進草叢。
    “別管了!“沈墨咬牙扯斷背帶。他們騎上藏在樹林裏的自行車,沒發現圍牆上的紅外攝像頭已悄然轉向。
    三
    揚帆大廈頂層,謝一揚正在審閱汙染報告。
    “東湖氨氮含量超標140倍,重金屬鎘超標89倍。“張鐵柱的電子眼投射出三維地圖,紅色汙染帶已覆蓋半個湖區,“列別德夫那個蠢貨把廢料直接排進湖裏。“
    謝一揚合上文件:“死了多少魚?“
    “漁業局統計約八百噸,但實際可能......“
    “漁民呢?“
    “目前確診二十七例癌症患者,都是六十歲以上老人。“張鐵柱調出醫院監控畫麵,“有個叫沈墨的學生在收集證據。“
    投影儀切換到自行車棚的偷拍照片,謝一揚眯起眼——畫麵裏的年輕人正把水樣交給戴眼鏡的女教授。
    “李芳?“他認出武大環境係副主任,“她不是收了我們兩百萬科研經費?“
    張鐵柱的機械手彈出刀片:“要處理掉嗎?“
    “不急。“謝一揚撥通電話,“周書記,東湖需要劃為軍事科研禁區......對,就和羅布泊一樣。“
    掛斷電話,他走向落地窗。暴雨中的東湖泛著幽綠熒光,像一塊腐爛的翡翠。二十公裏外,長飛光纖的生產線正晝夜不息地吐出光纜,這些用導彈燃料催生的產品,即將通過“一帶一路“走向全球。
    四
    協和醫院特殊病房,沈墨呆立在病床前。
    “李教授?“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昨天還精神矍鑠的導師,此刻插滿管子躺在icu,診斷書上寫著“急性放射性肺炎“。
    護士壓低聲音:“淩晨送來的,肺部纖維化速度異常......“
    沈墨顫抖著掏出采樣管:“這是東湖水樣,必須立刻......“
    “給我。“白大褂醫生突然出現,胸牌寫著“揚帆集團醫療中心“。兩名保安架住沈墨,醫生熟練地取走證據:“患者家屬請放心,我院會組織專家會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轉身時沈墨瞥見醫生袖口的汙漬——那根本不是醫藥痕跡,而是機油!他拚命掙紮,卻看見走廊盡頭閃過張鐵柱的機械臂反光。
    五
    深夜的東湖別墅實驗室,列別德夫正在銷毀證據。
    “純度不達標......副產物太多......“烏克蘭人嘟囔著往反應釜倒中和劑,酒精讓他的動作越來越粗魯。當警報器響起時,他竟抄起伏特加酒瓶砸向紅燈。
    “砰!“
    玻璃碎裂聲與化學爆炸幾乎同時發生。列別德夫被氣浪掀飛,撞破窗戶摔進東湖。別墅安保係統啟動,自動閘門將泄漏區封閉,但淡黃色煙霧仍從縫隙中滲出,隨風飄向最近的水廠取水口。
    三公裏外,謝一揚正在簽署文件。爆炸震感傳來時,鋼筆尖劃破了“東湖生態治理專項基金“的標題。
    “老板!“張鐵柱破門而入,“列別德夫實驗室炸了!“
    謝一揚按下桌底警報器,整棟大廈瞬間進入紅色警戒。全息投影顯示汙染擴散模擬圖——甲基肼雲團將在兩小時內覆蓋沿岸十五個社區。
    “啟動"方舟"預案。“他撕掉文件,新命令冰冷如鐵,“第一,立刻切斷東湖自來水廠供應;第二,所有患者轉往揚帆私立醫院;第三......“他停頓半秒,“準備五十份保密協議。“
    投影地圖上,代表毒氣的紅霧已吞沒半個東湖,像頭饑腸轆轆的野獸。
    六
    一周後,國務院調查組秘密進駐當天,謝一揚與周明遠在遊艇會麵。
    “死亡十七人,重症四百三,出現症狀的超過十萬。“周明遠遞來加密平板,“這是真實數據。“
    謝一揚掃了眼屏幕,隨手將平板拋進長江:“現在它是國家機密了。“
    遊艇駛過江心,遠處東湖方向拉著警戒線。周明遠眯起眼睛:“你給調查組看了什麽?“
    “這個。“謝一揚打開保險箱,取出一支標著“絕密“的試管,“長飛光纖自主研發的光刻膠,純度99.9999。“
    周明遠愣住:“可這明明是......“
    “重要嗎?“謝一揚微笑,“它能打破美國封鎖,能讓中國光纖占領全球市場。“他指向岸邊新豎起的廣告牌——“光穀科技園規劃圖“正在夕陽下熠熠生輝。
    遊艇靠岸時,一隊武警正將“東湖汙染區“的牌子換成“國家級科研基地“。謝一揚整理好西裝,對周明遠伸出右手:“代我向首長問好,就說愛國企業願意承擔所有"必要代價"。“
    他刻意重讀了最後四個字。兩人握手時,江風卷起一張傳單拍在周明遠背上——那是沈墨印製的“東湖汙染真相“,墨跡早已被雨水泡得模糊不清。
    接下來的故事可能會圍繞以下線索展開:
    輻射變異:東湖汙染區改建的“光穀科技園“中,謝一揚秘密收集突變生物樣本,為後續生物科技戰埋下伏筆。
    技術反噬:列別德夫在爆炸中幸存,帶著導彈燃料提純技術投靠美國,成為卷四“全球博弈“的重要對手。
    沉默反抗:沈墨在導師“被病逝“後加入環保組織,二十年後以環保鬥士身份重返東湖,觸發卷五“智造未來“中的輿論危機。
    希望這個充滿科技驚悚與人性掙紮的章節能滿足您的要求。如果需要調整節奏或增加更多商戰細節,我可以隨時修改。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