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光穀的至暗時刻iii

字數:4912   加入書籤

A+A-


    1991年6月9日,華盛頓,美國商務部大樓。
    電子顯示屏上的紅色禁令刺得人眼睛發痛。謝一揚盯著傳真機吐出的文件,每一頁都蓋著深藍色的“denia order“印章,像一道道死刑判決。
    “老板,正式通知到了。“張鐵柱的機械臂捏碎不鏽鋼水杯,電子眼閃爍著急促的紅光,“美國商務部將長飛光纖列入實體清單,全麵禁運光刻膠及相關設備。“
    窗外東湖的晨霧還未散盡,謝一揚的指尖已經在鍵盤上敲出殘影。投影幕布展開全球地圖,七條紅色供應鏈從日本延伸出來,最終全部終止在朝鮮元山港。
    “啟動"北極星計劃"。“謝一揚扯鬆領帶,喉結上的傷疤在晨光中泛青,“通知朝鮮人民軍第927部隊,用t80坦克技術換他們的走私通道。“
    傳真機突然又響起來。謝一揚撕下紙張,瞳孔驟然收縮——林振華教授在斯坦福大學的訪學照片,胸口別著美國國旗徽章。照片背麵用鋼筆寫著:“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林振華“
    “這個老東西!“謝一揚將照片碾碎在掌心。三個月前林教授執意赴美交流,他早該料到會有今天。
    機械保鏢的電子眼掃描到關鍵信息:“cia已監控林教授兩周,今早他進入帕羅奧圖醫院後再未出來。“
    辦公室的空氣瞬間凝固。謝一揚轉身望向牆上的合影——1990年3月5日,武漢大學實驗室,林教授捧著光纖預製棒,笑得像個孩子。那是“長江光纖“夢想的起點。
    “聯係我們在舊金山的"杜鵑花"。“謝一揚的聲音突然嘶啞,“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檢報告。“
    同日清晨,朝鮮元山港。
    鹹腥的海風裹挾著柴油味,金少將踩著軍靴走過碼頭。集裝箱縫隙間偶爾閃過持槍士兵的身影,像一群潛伏的獵豹。
    “謝先生的貨呢?“金少將用生硬的中文問道。
    穿黑西裝的中國人遞上平板電腦。屏幕裏是謝一揚冷峻的臉:“金將軍,二十台t80坦克發動機已運抵丹東,換您十條船的"玻璃原料"。“
    金少將咧嘴一笑,露出鑲金的門牙。他揮手示意,士兵們立刻撬開最近的集裝箱。裏麵整齊碼放著日本尼康公司的包裝箱,標簽上印著“suk890光刻膠專用“。
    “東京到元山走日本海航線,美國第七艦隊發現不了。“金少將得意地拍打集裝箱,“但謝先生要快,cia在東京的瘋狗已經嗅到味道了。“
    平板電腦裏的謝一揚微微頷首。畫麵切換成航行路線圖,紅色虛線從元山港延伸到中國丹東,再經陸路轉運武漢。
    “三天後,第二批t80火控係統送到。“謝一揚說完便切斷通訊。
    金少將轉身望向大海。遠處,五艘偽裝成漁船的貨輪正緩緩駛入港口,甲板上晾曬的漁網下,隱約可見印著“te“字樣的木箱。
    正午十二點,武漢東湖實驗室。
    刺耳的警報聲劃破寧靜。謝一揚踹開實驗室大門時,三十名研究員正圍著冒煙的機器手足無措。
    “第幾次失敗了?“謝一揚抓起實驗記錄本。
    首席工程師的眼鏡片上沾著汗珠:“第七次自主配方全部失敗...沒有日本光刻膠,我們的光纖預製棒純度隻能達到...“
    “廢物!“謝一揚將記錄本砸在工程師臉上。紙頁散開,數據清晰地顯示著:純度63.2,離商業化標準的99.99相差萬裏。
    張鐵柱的機械臂突然彈出全息投影。舊金山傳來的畫麵讓所有人屏住呼吸——林教授躺在解剖台上,胸口y型縫合線像條猙獰的蜈蚣。
    “死亡時間淩晨3點15分,死因心肌梗塞。“機械保鏢的電子音毫無波瀾,“但法醫發現他左手無名指指甲縫裏有針孔痕跡。“
    謝一揚一拳砸在實驗台上。玻璃器皿震顫著,倒映出他扭曲的臉。林教授左手的習慣他知道——思考時總愛咬指甲。cia要下毒,這是最隱蔽的途徑。
    “屍檢報告第17頁。“張鐵柱繼續匯報,“林教授大腦額葉有電擊灼傷痕跡,說明死前遭受過審訊。“
    投影切換到林教授的電腦記錄。最後一條是淩晨2點47分發送的加密郵件,收件人赫然是謝一揚的私人信箱。
    “郵件呢?“謝一揚的聲音像淬了冰。
    “被cia攔截並替換了內容。“張鐵柱調出偽造郵件,顯示著無關緊要的實驗數據,“但我們在郵件頭發現隱藏代碼,指向一個瑞士銀行保險箱。“
    謝一揚突然笑了。這個老狐狸,果然留了後手。他轉向實驗室角落的保險櫃,輸入林教授的生日密碼。櫃門滑開,裏麵靜靜躺著一支鋼筆和半塊電路板。
    “蘇聯產的電磁脈衝筆...“謝一揚摩挲著鋼筆上的紅星標誌,突然臉色驟變,“立刻屏蔽實驗室所有電子設備!“
    但為時已晚。鋼筆上的指示燈突然亮起紅光,整棟大樓的電力係統發出垂死般的嗡鳴。所有電腦屏幕同時閃現藍屏,數據像被無形的手抹去般飛速消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毀程序...“首席工程師癱坐在地,“林教授把核心配方存在本地服務器了...“
    謝一揚盯著鋼筆上跳動的倒計時——300秒。足夠cia的衛星定位鎖定這個位置。他抓起鋼筆砸向地麵,鋼化玻璃地板應聲而裂。
    “清空實驗室,啟動b計劃。“謝一揚踩過碎玻璃,皮鞋底沾著林教授最後的研究心血,“讓丹東的貨船立刻啟航。“
    下午三點二十分,日本海公海。
    “長江號“貨輪拖著白色浪花,船身的“大連遠洋漁業“字樣在烈日下泛著虛假的光澤。船長室雷達突然發出刺耳警報,五個紅點正從西北方急速逼近。
    “是美國海岸警衛隊!“大副的吼聲帶著顫抖,“他們要求我們停船接受檢查!“
    老船長吐掉煙頭,踩滅在甲板上。他掀開牆上的世界地圖,露出紅色按鈕。這是出發前那個中國商人親手安裝的裝置,按鈕旁刻著八個字:“寧可沉沒,不可被俘。“
    “全速前進!“老船長轉動舵輪,“通知輪機長,準備"煙花表演"。“
    貨輪突然加速,朝著朝鮮領海線狂奔。後方直升機上的探照燈已經鎖定了甲板,喇叭裏傳來英語警告。老船長咧嘴一笑,露出鑲金的門牙——那是三年前在謝一揚的漢正街地下診所裝的。
    當第一隊海警跳上甲板時,老船長按下紅色按鈕。貨艙裏的三十噸光刻膠早已混合了白磷,此刻爆發出耀眼的火光。海警們驚恐地看到,這艘船像被巨獸咬住般,從中間斷成兩截。
    烈焰吞沒了甲板上“tec“字樣的集裝箱,那是cia偽裝成日本供應商設下的誘餌。
    傍晚六點整,揚帆大廈頂層。
    謝一揚站在落地窗前,手中捏著半塊燒焦的電路板。這是林教授鋼筆裏搶救出來的唯一殘片,上麵的俄文編碼依稀可辨——“kgb 1987“。
    “朝鮮方麵確認,"長江號"沉沒前已釋放救生艇。“張鐵柱匯報道,“但cia截獲了其中一艘,正在審訊我們的船員。“
    謝一揚轉身,將電路板按在全息沙盤上。東湖實驗室的三維圖像立刻變成紅色,標注著“數據全毀“。而在地球另一端的斯坦福大學,一個綠色光點正在閃爍——那是林教授留下的瑞士銀行保險箱坐標。
    “老板,要啟動"杜鵑花"去瑞士嗎?“
    謝一揚搖頭。他打開保險櫃,取出一個蘇聯時期的懷表。這是三年前用罐頭從烏克蘭換來的,表蓋內側刻著林振華女兒的名字。
    “喀山大學1985級...“謝一揚喃喃自語,突然將懷表砸向牆壁。齒輪和彈簧在波斯地毯上彈跳,像場微型爆炸。
    張鐵柱的機械眼記錄下這個罕見時刻——謝一揚太陽穴處的血管暴起,那是他情緒失控的唯一征兆。
    “通知丹東。“謝一揚的聲音已經恢複冷靜,“用剩下的t80圖紙換朝鮮的鈾濃縮離心機,我們改道做原子級蝕刻。“
    機械保鏢的電子眼閃爍兩下:“但輻射會...“
    “東湖沿岸十萬居民?“謝一揚打斷他,手指劃過全息地圖上密密麻麻的住宅區,“正好需要批"自願者"測試輻射病特效藥。“
    窗外,最後一縷夕陽沉入長江。謝一揚按下通訊鍵,畫麵切換到北京某辦公室。周明遠的臉在雪花噪點中浮現,背景是“代省長“的金屬名牌。
    “周哥,幫我約中科院錢院長。“謝一揚的聲音帶著蠱惑,“就說...我能解決他的釷基熔鹽堆燃料棒問題。“
    全息投影熄滅時,一塊齒輪從破碎的懷表裏滾出來,停在謝一揚腳邊。上麵刻著的西裏爾字母在陰影中閃爍,像林教授未瞑目的眼睛。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