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南巡遺產的金融喪屍
字數:2991 加入書籤
1991年7月9日,珠海橫琴島。
烈日炙烤著海岸線上成片的爛尾樓群,鋼筋裸露的混凝土框架像被剝皮的骨架,在鹹濕的海風中鏽蝕剝落。謝一揚站在其中一棟未完工的32層大廈頂層,俯瞰著這片被銀行和地方政府集體拋棄的“南巡遺產”。
“老板,審計報告出來了。”張鐵柱的機械臂遞來一份燙金封麵的文件,電子眼閃爍著冷光,“珠海市政府財政赤字已達87億,其中63億壞賬來自我們的地皮抵押貸款。”
謝一揚接過文件,指尖在“大灣區創新中心規劃圖”上輕輕摩挲。這張圖紙上周剛在國務院專項會議上展示過,紅色印章蓋滿了頁邊——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甚至還有港澳辦的批文。
“讓‘星辰科技’的人準備好。”他轉身走向升降機,皮鞋碾過散落的鋼筋碎屑,“明天央視記者來拍攝時,每棟樓至少要亮起三分之一的燈光。”
——
珠海香洲區政府大樓,上午915。
財政局局長黃偉民癱坐在會議室角落,麵前攤開的賬本上滿是觸目驚心的紅字。對麵坐著謝一揚,他身後站著兩名穿深藍色製服的“工程師”,胸牌上印著“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組”。
“黃局,您看這個方案如何?”謝一揚推過一份合同,指尖在某行小字上點了點,“爛尾樓產權轉讓給星辰科技,我們承擔所有債務,政府還能拿到23億專項補貼。”
黃偉民的手在發抖。合同附件裏那份“大灣區數字產業孵化基地”的規劃書他再熟悉不過——三個月前,謝一揚就是用同樣的ppt從深圳騙走了18億科創基金。
“可這些樓連水電都沒通……”
“所以才需要‘創新’嘛。”謝一揚突然壓低聲音,袖口滑出一張照片:黃偉民的兒子正在澳門葡京vip廳豪賭,籌碼堆旁放著印有珠海財政公函的信封。
空調出風口的冷氣突然變得刺骨。黃偉民抓起鋼筆時,發現合同簽名處已經提前蓋好了珠海市政府的公章——墨跡新鮮得能蹭到他手背上。
——
次日淩晨430,橫琴爛尾樓群。
兩百輛集裝箱卡車無聲駛入工地,每輛車都貼著“國家級保密項目”的封條。工人們卸下的不是服務器機櫃,而是從佛山舊貨市場淘來的報廢電腦主機,生鏽的cpu上貼著“量子計算試驗機”的標簽。
“燈光組就位!”對講機裏傳來沙啞的命令。
刹那間,二十棟黑洞洞的爛尾樓同時亮起ed藍光,玻璃幕牆反射出“5g基站”“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全息標語——這些特效是武漢光穀實驗室連夜趕製的投影把戲。
張鐵柱的機械臂掐斷某個工人的慘叫。那人剛發現“保密設備”其實是東莞電子垃圾,就被塞進了混凝土攪拌車。
——
上午1000,央視直播現場。
女主播踩著十厘米高跟鞋,在謝一揚陪同下走進“大灣區創新中心a座”。鏡頭刻意避開裸露的鋼筋,聚焦在走廊兩側閃爍的ed屏上——那是昨晚才掛上去的二手顯示器,循環播放著盜版軟件生成的“數字孿生城市”動畫。
“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智慧城市係統。”謝一揚指向一塊屏幕,畫麵突然切換成武漢東湖的監控錄像,“目前已有華為、騰訊等百餘家企業入駐……”
鏡頭外的倉庫裏,五百名“程序員”正緊張地敲擊鍵盤——他們是謝一揚從勞務市場雇來的臨時工,每人領到二十元和一頁寫滿代碼的廢紙。當央視鏡頭掃過時,所有人必須同時按下f12調出瀏覽器控製台,讓屏幕布滿看似高深的代碼流。
——
北京財政部,下午320。
副部長劉明遠盯著珠海剛提交的補貼申請表,鋼筆在“23億”這個數字上反複圈劃。窗外突然傳來直升機的轟鳴,秘書慌張地衝進來:“領導,揚帆集團的謝總說給您帶了武漢特產……”
話音未落,兩名穿白大褂的“醫生”推著恒溫箱走進辦公室。箱蓋掀開的瞬間,劉明遠看到三支標著“長飛光纖”的試管——裏麵是東湖汙染區提取的放射性淤泥,檢測報告卻被篡改成“量子通信核心材料”。
“大灣區是百年大計啊。”謝一揚將另一份文件放在桌上,那是劉明遠女兒在斯坦福大學的學費賬單,“聽說美國最近在查中國留學生的軍工背景?”
鋼筆墨水在申請表上暈開成血滴般的紅痕。
——
深夜1150,珠江口海域。
謝一揚站在走私船的甲板上,身後是兩百棟重歸黑暗的爛尾樓。張鐵柱正在焚燒“星辰科技”的注冊文件,灰燼飄向香港方向的海麵。
“老板,黃偉民剛才跳樓了。”機械合成音混在海風裏,“他留的遺書說……”
“念給審計組聽就行。”謝一揚打斷道,目光投向更遠處——那裏有艘澳門賭場的接駁船正在靠近,甲板上堆著印有“國家補貼”字樣的金屬箱。
當第一縷晨光照亮鬼城時,珠海市政府的紅旗轎車正駛向橫琴島。新上任的市委書記握著謝一揚昨晚送來的鋼筆,筆帽裏藏著微型錄音機,循環播放著劉明遠親筆簽字的語音批複:
“同意撥付大灣區建設專項資金,二十三億元整。”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