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三峽混凝土的永恒墓碑
字數:2048 加入書籤
1991年7月15日,三峽庫區。
炎炎烈日高懸空中,無情地烘烤著嶄新落成的“三峽工程英烈紀念碑”。那座紀念碑宛如一座巍峨的豐碑,矗立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漢白玉基座在熾熱的陽光下泛著令人目眩的刺目白光。
謝一揚靜靜地站在紅毯的盡頭,他身著一襲黑色西裝,剪裁合身的西裝將他的身形襯托得挺拔如刀,仿佛與那熾熱的陽光融為一體。他的嘴角微微上揚,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這絲笑容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有些詭異。
“謝總,混凝土強度報告……”工程師老趙弓著背,小心翼翼地湊近謝一揚,聲音壓得極低,仿佛生怕被旁人聽見,“摻量隻有標稱的 30,萬一……”他的話語在喉嚨裏打轉,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謝一揚慢慢地抬起手,輕柔地替老趙整理了一下那頂有些歪斜的安全帽,這個動作充滿了溫柔,就像是在安撫一條受驚的老狗。然而,老趙卻在這看似溫柔的動作中感受到了一股無法言說的壓力。
“老趙啊。”謝一揚的聲音低沉而溫和,卻帶著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威嚴,“你兒子在澳洲的學費,還差多少?”
老趙的瞳孔在一瞬間驟然緊縮,他的喉嚨不自覺地滾動了兩下,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沉默地退回了人群之中,仿佛剛才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
上午10點整,揭幕儀式正式開始。
央視鏡頭對準了那座高達28米的紀念碑,碑體呈巨浪托舉三峽大壩的造型,表麵鑲嵌著數百塊“英雄金箔”——據說是從建設者安全帽上熔煉的金屬製成。
“這是用血肉鑄就的民族豐碑!”謝一揚對著麥克風朗聲道,聲音通過擴音器傳遍庫區。他身後,二十名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齊聲朗誦:“三峽精神,永垂不朽!”
沒人注意到,謝一揚的皮鞋正碾過一塊從基座脫落的混凝土碎渣。碎渣斷麵布滿蜂窩狀孔洞,像被蟲蛀空的朽木。
——
深夜11點47分,庫區監測站。
值班員小王盯著突然跳動的數據屏,冷汗浸透了後背。超聲波檢測儀顯示,紀念碑核心區的混凝土正以每小時0.3毫米的速度開裂。
他顫抖著抓起電話,聽筒裏卻傳來沙沙的電流聲。監控畫麵突然閃爍,一個穿白大褂的身影出現在他身後——是揚帆集團的“質檢專家”。
“設備故障而已。”專家將注射器紮進小王脖頸,聲音溫柔得像在哄孩子,“明天換台新的。”
最後一縷意識消散前,小王看見專家胸牌背麵印著張鐵柱的電子眼編號。
——
次日淩晨3點15分,紀念碑基座。
守夜的民工老李被窸窣聲驚醒。他舉著手電筒照向聲源,嚇得差點摔下台階——漢白玉碑體上蜿蜒著十幾道裂縫,正緩緩滲出暗紅色的粘稠液體。
“血……血啊!”老李的慘叫驚飛了夜鳥。
聞聲趕來的保安隊長卻笑了:“土包子,這是謝總特製的防腐塗料!”他踢了踢地上那灘“塗料”,液體竟像有生命般蠕動著滲回裂縫。
——
早晨7點,《楚天都市報》頭版刊出紀念碑全景照片。標題赫然寫著:《高科技塗料守護三峽豐碑》,配圖裏謝一揚正撫摸碑體,指尖沾著的“紅色塗料”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沒人報道那個失蹤的守夜民工。就像沒人知道,昨夜庫區食堂的肉包子餡料突然多了些嚼不碎的“筋絡”。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