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漢正街的期貨賭局
字數:4407 加入書籤
1991年10月9日,武漢糧油期貨交易所。
電子屏上的紅綠數字跳動得令人心慌。老李頭攥著交易單的手在發抖,豆大的汗珠從灰白鬢角滾落。他盯著綠豆期貨價格——每噸已經從三個月前的1200元飆升至2850元,而自己押上全部身家的做空單正在被係統強行平倉。
“不可能啊...“老李頭喃喃自語,耳邊傳來交易所廣播:“緊急通知:受長江水災影響,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確認華中地區秋糧減產已成定局...“
“李叔!快撤單!“年輕經紀人的喊聲淹沒在鼎沸人聲中。老李頭恍惚看見電子屏上的數字突然跳漲到3020元,他雙腿一軟跪在大理石地麵上,那張寫著“李德貴,綠豆1911合約空單200手“的交易單飄落在地,被無數慌亂的皮鞋踏過。
三日前,武漢揚帆大廈88層
謝一揚的鋼筆尖在日曆上的“10月12日“畫了個紅圈。窗外長江如鎏金的緞帶,貨輪拖著長串運糧駁船逆流而上。他轉身敲了敲投影幕布,上麵顯示著武漢周邊十二個糧庫的實時監控。
“各位,豐收的季節到了。“謝一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會議室裏坐著期貨部、傳媒部和物流部的負責人,每人麵前都擺著密封檔案袋。
期貨總監徐明迫不及待拆開檔案,倒吸一口冷氣:“謝總,這...這太冒險了!“他抖出一疊倉單複印件,上麵蓋著“中央儲備糧武漢直屬庫“的鮮紅印章。
“去年長江水災時,我救了周明遠父親一命。“謝一揚從雪茄盒取出古巴貨,慢條斯理地修剪,“現在他分管省糧食局,這些倉單複印件隻是開胃菜。“他按下遙控器,投影切換成期貨合約走勢圖,“三個月前布局的2萬手多單,該收網了。“
傳媒部總監林豔翻開檔案,裏麵是擬好的新聞通稿:《專家預測華中糧價將迎曆史性上漲》,落款處赫然印著國務院農業發展研究中心某研究員的簽名。“這專家...?“
“武大經濟係退休教授,五百塊潤筆費。“謝一揚吐出一口煙圈,“明天開始,我要江城所有早報頭版都是糧荒預警。“
物流部趙經理的檔案裏則是運輸調度單——三十輛運糧車被標注“故障維修“,實際正藏在漢陽港集裝箱碼頭。“謝總,真要截流湖北糧油集團的運輸車隊?“
“隻是讓它們晚到三天。“謝一揚的鋼筆輕敲玻璃杯,“等價格衝到3000點,你們會感謝這三天。“
張鐵柱的機械臂突然遞來加密電話。謝一揚聽完匯報,眼中精光暴漲:“剛收到消息,鄭州商品交易所的綠豆庫存數據被暴雨衝毀了。“他環視眾人,“現在,誰能告訴我明天該怎麽做?“
次日清晨,武昌大東門菜市場
菜販王嬸發現不對勁時,糧油鋪前已經排起長隊。“咋回事啊?“她拽住匆匆跑過的糧店夥計。
“東北發大水!糧車都堵路上了!“夥計扛著兩袋麵粉擠進人群,“老板娘說今天開始限購,每人最多五斤!“
王嬸踮腳張望,看見糧價牌上的數字被擦掉重寫——早秈米從0.48元漲到0.67元。穿工商製服的人正在和糧店老板爭執,隱約聽見“哄抬物價“、“查封“之類的字眼。她突然想起兒媳婦剛坐月子,慌忙掏出皺巴巴的鈔票加入長隊。
馬路對麵,戴鴨舌帽的年輕人按下快門,將這場麵拍進膠片。他衣領別著的揚帆集團記者證在晨光中一閃而過。
同日午間,湖北人民廣播電台
“本台記者報道,受持續暴雨影響,我國主要糧食產區出現不同程度減產...“收音機裏的女聲伴隨著電流雜音,“農業專家提醒,居民應合理儲備口糧...“
糧庫保管員老張啪地關掉收音機,轉頭對同事苦笑:“扯淡!我昨天剛盤過庫,夠全省吃半年。“他踢了踢腳邊鼓囊囊的麻袋,“這綠豆還是去年陳貨,都快生蟲了。“
“少說兩句。“同事緊張地瞄了眼監控,“新來的副主任是揚帆集團推薦的人,聽說庫裏的質檢報告都要重做。“
老張皺眉翻開值班日誌,發現昨日“庫存檢查正常“的記錄被人用塗改液抹去,改成了“部分黴變需複檢“。他正想爭辯,倉庫大門突然被推開,三個穿白大褂的陌生人拿著取樣器走進來。
“我們是省糧油質檢站的。“領頭那人亮出證件,“接到舉報說這批綠豆黃曲黴素超標。“
老張眼睜睜看著他們專挑品相好的糧食取樣,又往樣品袋裏摻入可疑的黑色粉末。“同誌,這...“他剛開口就被同事拽到身後。
“您隨便查!“同事點頭哈腰地遞煙,“我們庫絕對配合檢查!“
白大褂們離開時,老張分明看見其中一人上了印有“揚帆質檢“字樣的麵包車。
三日後,武漢糧油期貨交易所
電子屏上的數字像瘋了一樣跳動。綠豆1911合約突破3200元大關時,交易大廳響起一片絕望的嚎叫。穿紅馬甲的經紀人瘋狂揮舞交易單,穿西裝的基金經理抓著頭發撞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李頭癱在塑料椅上,盯著自己爆倉的賬戶餘額——六十八萬三千元,那是他三代人經營的糧店全部資產加上高利貸。恍惚間他聽見有人喊:“跳了!有人跳樓了!“
人群湧向窗邊。老李頭透過髒兮兮的玻璃窗,看見對麵百貨大樓天台上有小黑點縱身躍下。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尖叫聲中,交易所廣播突然切斷了行情傳輸,變成刺耳的警報聲。
“緊急通知!接上級指示,綠豆期貨暫停交易!重複,綠豆期貨暫停交易!“
老李頭渾濁的眼淚滴在交易單上。他哆哆嗦嗦從兜裏掏出降壓藥,卻發現藥瓶早已空了。
同一時刻,東湖賓館牡丹廳
水晶吊燈將香檳杯映照得如同琥珀。謝一揚舉杯輕碰周明遠的杯沿:“敬我們的糧食衛士。“
周明遠警服肩章上的三顆星微微發亮。他抿了口酒,壓低聲音:“今早的跳樓人數統計到37個,省裏要求嚴查。“
“查什麽?“謝一揚笑著展開《長江日報》,頭版是他與副省長握手照片,標題是《揚帆集團緊急調運30萬噸儲備糧平抑物價》。“我們明明是穩定市場的功臣。“
電視裏正在播放央視新聞:“...國家發改委表示,當前我國糧食庫存充足,所謂"糧荒"純屬謠言...“
“播給鬼看呢。“周明遠冷笑,“跳樓的散戶屍體還沒涼透。“他忽然盯著謝一揚,“你早算準今天發改委要發通告?“
謝一揚轉動尾戒,那是用跳樓者抵押的金戒指熔鑄的。“昨天下午三點,國務院常務會議結束那一刻。“他俯身打開筆記本,屏幕上是分時走勢圖,“我們在3208點全部平倉,三十秒後發改委辟謠的消息泄露,價格雪崩。“
周明遠瞳孔驟縮:“你買通了...“
“隻是合理利用信息差。“謝一揚合上電腦,“就像您父親那批被暴雨淋濕的儲備糧,曬幹了照樣是優質資產。“他遞過牛皮紙袋,“這是您在開曼群島的基金賬戶,年化收益18。“
窗外警笛聲由遠及近。周明遠盯著紙袋看了三秒,突然問:“那個糧店老板...叫什麽來著?“
“李德貴。“張鐵柱的機械臂遞來平板,“他十五分鍾前從交易所天台跳下,正好摔在您的奔馳車前一米。“
謝一揚瞥了眼監控畫麵——鮮血正順著車牌上“鄂a·“的數字往下淌。他輕輕搖晃香檳:“通知人事部,把跳樓名單整理成"高風險客戶名單",下次操作要避開這些心理承受力差的。“
侍者端上法式鵝肝,銀質餐刀劃開細膩的肝醬,露出裏麵血絲般的紋理。謝一揚切下一塊,忽然想起什麽似的抬頭:“對了,那三十車"故障"的糧食,明天該"修好"了。“
周明遠咀嚼的動作頓了一下:“已經安排鐵路專列,走軍糧通道直供北京。“
兩人相視一笑,刀叉碰撞聲淹沒在窗外漸弱的警笛聲中。東湖水麵泛起漣漪,倒映著江城燈火通明的天際線,宛如一場浮華至極的幻夢。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