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蟄伏江城的終極蛻變
字數:2263 加入書籤
1991年11月20日,北京人民大會堂。
鎏金穹頂下,鮮紅的黨徽高懸,謝一揚站在全國政協委員的席位前,深灰色西裝熨帖得沒有一絲褶皺。他微微低頭,任由工作人員將燙金委員證掛上脖頸,金屬徽章在鎂光燈下折射出冷冽的光。台下掌聲雷動,鏡頭掃過前排就座的周明遠——這位曾經的派出所長,如今已是省委常委,正微笑著鼓掌,眼底卻藏著隻有謝一揚才懂的陰鷙。
“謝委員,請留步!”散會後,央視記者舉著話筒擠上前,“作為最年輕的政協委員,您對民營經濟融入國家戰略有何見解?”
謝一揚駐足,唇角勾起恰到好處的弧度:“揚帆集團始終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他抬手虛指南方,袖口露出的百達翡麗折射出暗芒,“比如長江經濟帶建設,我們已投資三十億建設光穀二期……”
話音未落,張鐵柱的機械眼突然在視網膜上投射警報:【長江3號保險庫觸發震動感應】。謝一揚笑容不變,轉身走向洗手間。隔間門鎖死的刹那,他按下腕表通訊鍵:“哪個區的動靜?”
“江底沉箱區。”張鐵柱的電子音帶著電流雜音,“兩小時前有潛水器靠近,疑似攜帶切割設備。”
謝一揚擰開水龍頭,嘩嘩水聲掩蓋了通話:“讓‘清道夫’處理。”
江底鐵棺
武漢長江大橋下遊五公裏處,渾濁的江水中,一艘偽裝成漁政船的工程艇悄然下錨。船艙內,三名穿潛水服的男子正檢查氧氣管。
“中紀委特派組給的坐標就在這兒。”領頭人敲了敲平板電腦,屏幕顯示著聲呐掃描圖——江床下方二十米處,赫然埋著個長寬各十米的金屬箱體,“裏麵至少存了謝一揚二十年賬本,撈上來就能釘死他!”
潛水員入水的瞬間,江底突然湧出大團渾濁泥沙。聲呐屏上,三條機械觸手從沉箱側壁彈出,精準纏住潛水員的咽喉。鮮血在江水中暈開時,船載電台突然刺啦作響,傳來變調的電音:“告訴你們組長……長江不歡迎客人。”
同一時刻,北京國貿三期80層。
謝一揚晃著紅酒杯,俯瞰長安街的車流。身後,周明遠正用打火機焚毀一張名單——那是本屆政協落選者的檔案,最上方照片裏的人,眉眼與今早“溺水身亡”的紀委特派員有八分相似。
“沉箱的防禦係統該升級了。”周明遠碾碎煙灰,“聽說美國有種聲波共振器,能隔著鋼板震碎內髒……”
“不急。”謝一揚將酒杯擱在《光穀五年規劃》草案上,“先解決澳門那邊的小麻煩。”
濠江血色
澳門葡京酒店頂層,何鴻燊盯著電視裏謝一揚的政協就職新聞,手中雪茄已被掐成兩截。管家顫抖著遞上衛星電話:“謝生說……您還有二十四小時考慮股權轉讓。”
“考慮?”何鴻燊一腳踹翻茶幾,露出地毯下暗藏的防彈鋼板,“告訴姓謝的,我在公海給他準備了‘賀禮’!”
次日淩晨,一艘滿載炸藥的快艇衝向珠海九洲港。就在即將撞上揚帆集團油輪的刹那,快艇突然180度調頭——艇上駕駛員後腦插著枚芯片,張鐵柱的機械音從顱內揚聲器傳出:“何老的禮物,還是自己收著吧。”
爆炸火光映紅海麵時,謝一揚正在中南海紫光閣接受領導接見。合影時,他不動聲色地抹平西裝褶皺,露出內襯上繡的金色小字:【長江水深,小心沉底】。
保險庫裏的時光膠囊
深夜,謝一揚獨自潛入長江3號保險庫。鈦合金門在虹膜認證後滑開,冷光燈下,數千份賬本、錄音帶、照片被封裝在惰性氣體艙內。最中央的透明柱體裏,懸浮著一枚1990年的漢正街紐扣——那是他重生後賺到的第一枚銅板。
“老板,瑞士銀行剛收到何家20億贖金。”張鐵柱的機械臂遞來平板,“要銷毀證據鏈嗎?”
謝一揚撫過紐扣上斑駁的銅鏽,突然輕笑:“留著吧……等我們的孩子接班時,這些就是最好的教材。”
他轉身離去,液壓門緩緩閉合。黑暗中,紐扣旁的電子鍾開始倒計時:【距離2035年1月1日:15,768天】。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