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國企改製的最後一滴血ii
字數:5593 加入書籤
1991年12月6日,淩晨4點20分,武漢化工廠行政樓。
雨水順著斑駁的牆皮蜿蜒而下,在窗台上積成小小的水窪。謝一揚的皮鞋踏過積水,黑色風衣下擺掃過潮濕的水泥地麵,發出細微的沙沙聲。他身後,張鐵柱的機械眼在黑暗中泛著紅光,掃描著走廊兩側貼滿的“安全生產標兵“獎狀。
“設備清單確認了?“謝一揚的聲音壓得極低,在空蕩的走廊裏卻異常清晰。
張鐵柱遞過一份文件:“三套德國進口的聚乙烯生產線,市場價值四千二百萬。還有兩套日本造的反應釜,化工大學評估過,至少值八百萬。“
謝一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這份清單上的設備,明天太陽升起時就將貼上“揚帆實業“的標簽——而代價是零元。
廠長辦公室的門虛掩著,裏麵透出昏黃的燈光。推門進去,武漢化工廠廠長馬衛國正癱坐在真皮沙發上,麵前的煙灰缸裏堆滿了煙頭。聽到開門聲,他像觸電般彈起來,額頭上的汗珠在燈光下閃閃發亮。
“謝...謝總...“馬衛國的聲音幹澀得像是砂紙摩擦,“手續都辦妥了,這是轉讓協議...“
謝一揚接過那疊還帶著打印機餘溫的文件,直接翻到最後一頁。馬衛國的簽名歪歪扭扭,像是用盡了全身力氣。旁邊鮮紅的化工廠公章格外刺眼。
“馬廠長是聰明人。“謝一揚將協議遞給張鐵柱,“明天早上八點,我的拆遷隊會準時進場。“
馬衛國喉結滾動了一下:“那工人們...“
“按照改製方案,全員買斷工齡。“謝一揚從風衣內袋掏出一張支票,“你的那份,三百萬。足夠你在澳洲安度晚年了。“
馬衛國顫抖著接過支票,突然抓住謝一揚的手腕:“謝總,那三套德國設備是軍品生產線,不能賣啊!上麵有備案的!“
謝一揚輕輕掰開他的手指,聲音溫柔得像是在哄孩子:“馬廠長操勞半生,該好好休息了。至於設備...它們很快就會變成"報廢資產"。“
窗外,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瞬間照亮了謝一揚冷峻的側臉。馬衛國像是被雷擊中般僵在原地,他終於明白自己簽下的是什麽——不僅是一紙賣廠協議,更是八百名工人的生死狀。
上午7點15分,武漢化工廠正門。
趙德柱蹲在大門外的水泥墩子上,手裏的饅頭才啃了一半。這位五十八歲的老鉗工習慣性地抬頭看了眼廠區高聳的反應塔,突然眯起了眼睛——平時這個點,早班工人應該已經陸續到崗,廠區裏早就機器轟鳴了。可今天,整個廠區靜得可怕。
“老趙!出大事了!“廠辦的小李氣喘籲籲地跑來,手裏揮舞著一張紙,“廠子...廠子被賣了!“
趙德柱一把搶過那張《武漢化工廠改製公告》,渾濁的眼睛掃過那些冰冷的文字:“經上級批準...零元轉讓給揚帆實業...全員買斷工齡...“
“放他娘的屁!“趙德柱將公告揉成一團砸在地上,“廠裏那幾套進口設備就值幾千萬,憑什麽白送人?“
越來越多的工人聚集到廠門口,議論聲漸漸變成憤怒的吼叫。不知是誰第一個撿起石頭砸向廠牌,“武漢化工廠“五個鎏金大字在撞擊下裂開一道猙獰的縫隙。
“工友們!“趙德柱跳上水泥墩子,布滿老繭的手高高舉起,“資本家要搶我們的廠子,我們能答應嗎?“
“不能!“八百個聲音同時爆發,震得樹上的麻雀撲棱棱飛起。
趙德柱大手一揮:“把大門堵上!誰也別想動咱們的設備!“
工人們迅速行動起來。有人推來裝滿原料的鐵桶堵住大門,有人搬來消防器材架在圍牆上,女工們甚至把食堂的桌椅都搬了出來,在廠區中央的空地上擺成抗議的陣勢。
趙德柱摸出隨身攜帶的扳手,重重敲在鐵門上:“今天就是死,也要死在廠裏!“
上午9點30分,揚帆大廈頂層會議室。
謝一揚站在落地窗前,手裏把玩著一個微型反應釜模型。身後,十幾名高管正襟危坐,大氣都不敢出。
“所以,“謝一揚突然開口,聲音輕柔得可怕,“我的拆遷隊被一群工人攔在了門外?“
項目負責人王磊擦了擦額頭的冷汗:“謝總,工人們情緒很激動,把廠區所有入口都堵死了。派出所的人說...說這是改製糾紛,他們不便介入...“
謝一揚手中的模型突然砸在會議桌上,塑料碎片四濺。
“不便介入?“他轉身掃視眾人,眼神銳利如刀,“告訴周明遠,化工廠那三套德國設備明天必須裝船。耽誤了和福建客戶的合同,他那個開發區主任也別想幹了!“
張鐵柱適時地遞上一部手機:“老板,黑皮張的電話。“
謝一揚接過電話,隻說了一句:“按b計劃執行。“然後掛斷。
會議室裏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知道“黑皮張“是誰——江城最大的地下拆借公司老板,手底下養著兩百多號“拆遷專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下午3點10分,武漢化工廠正門。
烈日當空,靜坐的工人們汗流浹背,卻沒人離開崗位。趙德柱正帶著幾個青工加固路障,突然聽到遠處傳來發動機的轟鳴聲。
十輛印著“江城設備回收公司“的麵包車呼嘯而來,在廠門前急刹停下。車門拉開,跳下來幾十個穿著統一工裝、戴著安全帽的壯漢。他們手持液壓剪和撬棍,胸前的工牌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都讓開!“領頭的光頭大漢揮舞著一紙文件,“我們是正規回收公司,有合法手續!“
趙德柱眯起眼睛,那文件上的公章明顯是剛蓋上去的,印泥還沒幹透。他挺起胸膛擋在門前:“什麽手續?拿出來給大夥看看!“
光頭冷笑一聲,突然掄起撬棍砸向趙德柱:“老東西,找死是吧?“
趙德柱側身躲過,多年的鉗工經驗讓他條件反射般抓住對方手腕,一個反擰就將撬棍奪了下來。這舉動像是點燃了導火索,幾十個“回收工人“同時亮出了藏在工裝下的鋼管和砍刀。
“工友們!抄家夥!“趙德柱大吼一聲,揮舞著撬棍迎了上去。
場麵瞬間失控。鋼管與鐵鍬碰撞出刺耳的金戈聲,慘叫聲和怒罵聲交織在一起。女工們將食堂的熱油潑向入侵者,幾個青工點燃了沾滿機油的抹布扔向麵包車。
光頭大漢被打得節節敗退,突然從腰間掏出一把黑黝黝的手槍,朝天開了一槍。
“都他媽別動!“光頭滿臉是血,槍口對準了趙德柱,“老東西,再動一下老子崩了你!“
工人們被震住了。就在這時,遠處響起了刺耳的警笛聲。五輛警車疾馳而來,跳下來的警察卻直奔工人們而去。
“聚眾鬧事!暴力抗法!全部帶走!“為首的警官厲聲喝道。
趙德柱被兩個警察反剪雙手按在地上,臉頰緊貼著滾燙的水泥地。他掙紮著抬頭,看見光頭大漢正和警官低聲交談,兩人臉上都帶著心照不宣的笑容。
更遠處,一輛黑色奔馳靜靜停著。車窗緩緩升起,遮住了謝一揚冷峻的側臉。
傍晚6點45分,武漢化工廠廠區。
夕陽的餘暉給滿目瘡痍的廠區鍍上一層血色。靜坐的痕跡還在——散落的標語牌、打翻的飯盒、斑駁的血跡。但工人們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穿著“揚帆實業“製服的技術人員,他們正忙著拆卸那幾套德國進口設備。
謝一揚漫步在空曠的車間裏,手指撫過冰冷的機器。這些精密的德國造即將被運往福建,變成某家私企的印鈔機。而它們的原價,將會出現在揚帆實業的“不良資產處置損失“賬目上,成為又一塊避稅盾牌。
“老板,派出所那邊處理好了。“張鐵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身後,“三十七個帶頭鬧事的工人拘留十五天,其餘人警告教育。“
謝一揚點點頭:“設備裝車進度?“
“明天淩晨能全部運出武漢。“張鐵柱頓了頓,“不過我們在清理廠長辦公室時,發現了這個。“
他遞過一個鏽跡斑斑的保險箱。謝一揚用腳尖撥開已經變形的箱門,裏麵是一遝發黃的文件——《軍用聚乙烯合成技術絕密)》。
謝一揚的眼睛亮了起來。這份標著“1987年國防科工委“的文件,詳細記錄著武漢化工廠為軍方研發的特殊材料配方。他輕輕吹去文件上的灰塵,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告訴福建的林老板,設備價格再加五百萬。“謝一揚將文件塞進西裝內袋,“就當是...技術轉讓費。“
深夜11點20分,江岸區拘留所。
趙德柱蜷縮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右臂不自然地扭曲著——那是白天被警棍打斷的。同監室的十幾個工友也都掛了彩,空氣中彌漫著血腥味和壓抑的啜泣聲。
鐵門突然打開,一個穿著考究的年輕人在警察陪同下走了進來。
“趙師傅是吧?“年輕人蹲下身,遞上一張名片,“我是《工人日報》的記者,想了解一下今天化工廠的事。“
趙德柱渾濁的眼睛裏突然燃起一絲希望。他掙紮著坐起來,忍著劇痛將白天發生的一切和盤托出——零元轉讓、設備倒賣、暴力清場...說到激動處,老人幹裂的嘴唇滲出血絲。
記者認真地記錄著,時不時點頭。最後,他合上筆記本:“趙師傅,您放心,這件事一定會見報。“
鐵門重新關上後,記者快步走向停在暗處的奔馳車。車窗降下,露出謝一揚的臉。
“都錄下來了?“
記者——實則是揚帆公關部的職員——恭敬地遞上錄音筆:“老板,全在這兒了。明天我就把錄音帶交給周主任,他知道怎麽處理。“
謝一揚滿意地點點頭,望向拘留所的方向。月光下,那個曾經叱吒江城的老鉗工,此刻不過是他棋盤上一枚即將被吃掉的棄子。
奔馳車緩緩駛離,輪胎碾過積水,濺起一片渾濁的水花。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