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三峽移民的幽靈檔案ii

字數:6145   加入書籤

A+A-


    1991年12月14日,淩晨1點23分,三峽庫區巴東縣審計組臨時辦公室。
    暴雨如注,雨水順著臨時板房的鐵皮屋簷傾瀉而下,發出震耳欲聾的敲打聲。審計組副組長劉明手中的鋼筆在移民補償金發放表上劃出一道刺目的紅線,筆尖幾乎戳破紙張。
    “1200個虛報戶頭,2400萬補償金不翼而飛。“劉明摘下眼鏡,揉了揉酸脹的眼睛,“這已經不是普通的貪汙,是係統性的詐騙!“
    辦公室角落裏,年輕的女審計員小李正對著電腦屏幕上的衛星地圖皺眉:“劉組,更奇怪的是這些"移民戶"的安置點。衛星圖像顯示,標注為"新建移民村"的區域,實際上隻有幾棟毛坯房。“
    閃電劃破夜空,瞬間照亮了貼在牆上的三峽庫區地圖。劉明起身走到窗前,雨水在玻璃上扭曲了遠處山巒的輪廓。他想起三天前那個蹊蹺的匿名電話——“謝一揚的混凝土公司吃掉了移民的骨頭“。
    “小李,把揚帆實業參與的所有移民工程項目清單調出來。“劉明的聲音突然變得堅定,“天亮前我要看到這些"幽靈移民"和謝一揚公司的資金往來明細。“
    窗外,一輛黑色桑塔納緩緩駛過,車燈在雨幕中劃出兩道慘白的光柱。車內,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著紅光,將審計組辦公室內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老板,審計組已經盯上移民款了。“張鐵柱的機械臂遞過平板電腦,屏幕上實時傳輸著審計組電腦的監控畫麵,“他們發現了虛報戶數和空置安置房。“
    謝一揚靠在真皮座椅上,指尖輕輕敲擊著車窗邊緣。雨水在玻璃上蜿蜒而下,像一條條透明的蛇。他早知道這一天會來,隻是沒想到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珠海地皮項目剛進入關鍵階段,他需要這筆移民資金作為杠杆。
    “通知巴東縣移民辦王主任,一小時後老地方見。“謝一揚的聲音冷得像冰,“另外,讓技術組準備好"新家園計劃"的所有素材。“
    奔馳車在雨夜中加速,駛向長江邊一處廢棄碼頭。謝一揚知道,接下來的48小時將決定他能否繼續從三峽工程這個金礦中攫取財富。
    淩晨3點17分,巴東縣移民辦主任王德海的辦公室。
    王德海的手指在鍵盤上顫抖,額頭上的汗珠不斷滴落在桌麵的移民檔案上。電腦屏幕上,審計組剛剛調取的移民戶名單赫然在目——那些被他親手編造的1200個“幽靈移民“,此刻正像定時炸彈一樣閃爍著紅光。
    “王主任,深夜加班啊?“
    謝一揚的聲音從背後傳來,王德海猛地轉身,椅子撞在檔案櫃上發出巨響。謝一揚站在門口,黑色風衣上還帶著雨水,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微笑。
    “謝、謝總!“王德海慌忙站起來,膝蓋撞在桌角也顧不上疼,“審計組突然抽查,我正想辦法...“
    謝一揚緩步走到窗前,拉上百葉窗。雨聲頓時變得沉悶,辦公室陷入一種詭異的靜謐。
    “辦法?“謝一揚轉身,從風衣內袋掏出一張照片扔在桌上,“這就是你的辦法?“
    照片上,王德海的情婦正抱著一個三歲男孩站在深圳某高檔幼兒園門口。王德海的臉色瞬間慘白——那是他從未公開的私生子。
    “謝總,您聽我解釋...“
    “不用解釋。“謝一揚抬手打斷他,“我需要兩樣東西:原始移民檔案和派出所戶籍係統權限。“
    王德海咽了口唾沫:“檔案可以銷毀,但戶籍係統有省級備份,刪除不了...“
    謝一揚突然笑了,那笑容讓王德海後背發涼:“誰說我要刪除了?我要的是——重寫曆史。“
    窗外,一道閃電劈下,照亮了謝一揚眼中冰冷的光芒。
    淩晨4點50分,揚帆集團武漢總部技術中心。
    三十塊顯示屏同時亮起藍光,二十名黑客正在瘋狂敲擊鍵盤。張鐵柱站在中央控製台前,機械臂連接著主服務器,數據流如瀑布般在視網膜投影上滾動。
    “衛星圖像處理進度75,“技術總監陳明匯報道,“ps合成的"新移民村"圖像已經完成,正在植入nasa的原始數據流。“
    謝一揚站在環形屏幕前,審視著正在生成的虛假衛星圖像——原本荒蕪的山坡上,“出現“了整齊的民居、道路甚至農田。圖像逼真得連陽光照射的角度都計算得精確到度。
    “戶籍檔案那邊呢?“謝一揚問道。
    “巴東縣派出所的內線已經就位,“張鐵柱回答,“隻要您一聲令下,1200個"幽靈移民"的戶籍記錄將在十分鍾內出現在係統中,包括出生證明、婚姻登記甚至學籍檔案。“
    謝一揚點點頭,轉向另一組技術人員:“移民安置房的實景拍攝完成了嗎?“
    “無人機昨晚已經拍好素材,“戴著眼鏡的女技術員調出畫麵,“我們選取了湖南一個真實移民村進行三維掃描,所有建築細節都完美複製。視頻裏甚至加入了炊煙和晾曬的衣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謝一揚滿意地眯起眼睛。這套“三位一體“的造假方案他準備了整整一年——篡改衛星圖像、偽造戶籍檔案、製作實景視頻。即使是最嚴格的審計,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識破這種程度的造假。
    “老板,有個問題。“陳明突然皺眉,“審計組如果實地走訪怎麽辦?那些地方根本沒有房子...“
    謝一揚輕笑一聲:“你以為我為什麽選擇那些地點?“他指向地圖上幾個紅圈,“這些"移民村"都標注在即將被淹沒的區域,水位已經上升到警戒線,審計組根本過不去。“
    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了一下:“但如果他們堅持要查...“
    “那就讓他們查。“謝一揚從西裝口袋掏出一張紙條,“這是長江水利委員會剛剛簽發的"汛期危險區域禁止進入"的通知。告訴審計組,為了他們的安全著想。“
    會議室裏響起一陣壓抑的笑聲。謝一揚知道,在這場貓鼠遊戲中,他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
    上午8點整,巴東縣派出所戶籍科。
    所長趙建國麵色鐵青地站在檔案室門口,手中的鑰匙串叮當作響。他麵前站著兩個穿警服的“技術人員“——實則是謝一揚派來的黑客。
    “趙所長,時間緊迫。“其中一人壓低聲音,“謝總說您兒子在澳洲的學費已經安排好了。“
    趙建國的手抖得更厲害了。三天前,他剛把兒子送去悉尼大學,而謝一揚竟然連這都知道。他顫抖著打開檔案室的門,沉重的鐵門發出刺耳的吱呀聲。
    “係統權限給你們十分鍾。“趙建國聲音嘶啞,“之後我會親自"發現"係統故障。“
    兩名黑客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一人連接派出所的戶籍管理係統,另一人開始往檔案架上塞入提前準備好的紙質檔案。電腦屏幕上,數據流如潮水般湧入係統,1200個“幽靈移民“的詳細資料正在被寫入省級數據庫。
    “出生證明搞定。““婚姻登記完成。““學籍檔案上傳成功。“
    趙所長靠在牆上,看著這些憑空出現的“公民“,感到一陣眩暈。他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已經成了謝一揚犯罪集團的一部分。
    走廊盡頭,電話突然響起。趙建國踉蹌著走過去接聽,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什麽?王主任墜崖了?“
    電話那頭,交警支隊的同事聲音急促:“就在半小時前,移民辦王德海的車在去審計組的路上衝出護欄,掉進了百米懸崖。初步判斷是雨天路滑...“
    趙建國的手無力地垂下,電話聽筒撞擊著牆壁。他轉身看向檔案室,兩名黑客已經收拾好設備,其中一人對他做了個“完成“的手勢。
    窗外,雨不知何時已經停了。陽光穿透雲層,照在派出所門前嶄新的“文明單位“牌匾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中午12點30分,審計組臨時辦公室。
    劉明盯著電腦屏幕上剛剛接收的衛星圖像,眉頭緊鎖。昨晚還顯示為荒地的區域,今早的更新圖像上竟然出現了完整的村落。
    “這不對勁...“劉明喃喃自語。
    小李匆匆推門進來:“劉組,派出所剛送來補充的戶籍檔案,1200個移民戶的資料齊全,包括照片和指紋!“
    劉明猛地站起來:“王主任呢?他答應今早帶我們去看實地情況的!“
    辦公室門再次被推開,一名當地警察麵色凝重地走進來:“劉組長,有個不幸的消息。移民辦王主任今早在來您這兒的路上...遭遇車禍墜崖。“
    房間裏的空氣仿佛凝固了。劉明緩緩坐回椅子,突然感到一陣寒意——這一切太巧合了。
    “劉組,還查嗎?“小李小聲問道。
    劉明看向窗外,長江水位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已經淹沒了通往幾個“移民村“的道路。他想起早上接到的“汛期危險“通知,突然明白了什麽。
    “查!“劉明咬牙道,“但不是現在。先把所有資料封存,送回北京做技術鑒定。“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揚帆集團的技術中心裏,張鐵柱正監控著審計組的一舉一動。當聽到“技術鑒定“四個字時,謝一揚隻是輕輕搖晃著紅酒杯。
    “讓他們鑒定吧。“謝一揚對張鐵柱說,“告訴nasa那邊的"朋友",準備接收中國審計署的鑒定請求。“
    酒杯中的紅酒在陽光下呈現出鮮血般的色澤。謝一揚知道,這場遊戲才剛剛開始,而他早已買通了每一個可能的裁判。
    下午4點20分,巴東縣江邊懸崖。
    謝一揚站在護欄斷裂處,俯瞰著百米之下洶湧的江水。王德海的汽車殘骸已經被江水吞沒,連搜救隊都放棄了打撈。
    “法醫報告出來了。“張鐵柱走到他身後,“確認是刹車係統故障,純屬意外。“
    謝一揚嘴角微微上揚:“當然,雨天路滑嘛。“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張支票,隨手扔下懸崖。支票在風中翻飛,很快消失在濁浪中。
    “告訴混凝土廠那邊,準備接收第二批"移民工程"。“謝一揚轉身走向奔馳車,“這次,我們要2000個名額。“
    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了一下:“水位再上漲的話,真實移民就要開始搬遷了...“
    “那不是更好嗎?“謝一揚拉開車門,“真正的移民搬進我們"預先建好"的安置房,誰還會懷疑那些從未存在過的"幽靈"呢?“
    奔馳車駛離懸崖,向著武漢方向疾馳。後視鏡裏,最後一縷陽光照在長江水麵上,泛起一片血色的波光。
    謝一揚知道,在三峽工程這個世紀項目裏,像王德海這樣的“意外“還會繼續發生。而每一場“意外“,都將成為他商業帝國的一塊基石。
    他打開車載電話,撥通了珠海那邊的號碼:“地皮項目可以啟動了,資金已經到位——來自三峽移民的"安居工程"專項款。“
    電話那頭傳來興奮的回應,而謝一揚隻是靜靜地看著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在這條用謊言和鮮血鋪就的財富之路上,他早已習慣了黑暗。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