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三峽工程的國際公關
字數:6786 加入書籤
1991年12月26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貴賓通道。
謝一揚的黑色奔馳s600緩緩停在國際到達出口,車窗降下三分之一,露出他半張棱角分明的側臉。機場廣播正用中英雙語播報著從舊金山抵達的ua888航班信息。
“老板,專家團到了。“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著紅光,調出平板上五位外國專家的資料,“領隊是斯坦福大學水利工程係主任詹姆斯·威爾遜,去年剛拿了國際大壩委員會金獎。“
謝一揚修長的手指劃過平板,在威爾遜的照片上停留片刻。照片上的老人白發蒼蒼,鏡片後的藍眼睛透著學者特有的固執。
“查清楚他的弱點了嗎?“謝一揚的聲音很輕,卻讓車內的溫度仿佛降了幾度。
張鐵柱的機械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動:“他兒子在矽穀的創業公司資金鏈斷裂,正四處找投資人。女兒去年在拉斯維加斯賭場欠了三十萬美元,至今沒還清。“
謝一揚嘴角微微上揚,整理了下深藍色阿瑪尼西裝的袖口:“準備兩套方案。a計劃,給他兒子投資五百萬美元;b計劃,如果他拒絕合作,就把女兒賭博的視頻發給學校董事會。“
貴賓通道的玻璃門滑開,五個西裝革履的外國人推著行李車走出來。威爾遜走在最前麵,他身材高大,灰白的眉毛下是一雙銳利的眼睛,正用審視的目光打量著迎上來的中方接待人員。
謝一揚推開車門,皮鞋踩在機場光潔的大理石地麵上,發出清脆的聲響。他臉上瞬間掛起熱情而不失分寸的微笑,快步迎上前去。
“威爾遜教授,歡迎來到中國!“謝一揚的英語帶著恰到好處的牛津腔,伸手與老教授相握,“我是揚帆集團董事長謝一揚,很榮幸能參與這個世紀工程的國際合作。“
威爾遜的手掌粗糙有力,握手的力度顯示出他性格中的固執:“謝先生,我們這次來是為了獨立評估三峽大壩的工程質量和環境影響,希望貴方能提供全麵的考察條件。“
“當然,當然。“謝一揚笑容不變,目光掃過其他四位專家,“中國有句古話叫"真金不怕火煉"。各位都是世界頂尖的水利專家,我們歡迎客觀公正的評價。“
他側身做了個“請“的手勢,指向停在路邊的三輛奔馳:“已經為各位準備了酒店,明天一早我們乘專機前往宜昌。“
威爾遜點點頭,正要邁步,突然停下:“謝先生,我注意到行程表上沒有安排庫區移民點的考察?“
謝一揚臉上的笑容紋絲不動:“教授真是細心。移民安置區正在做最後的綠化工作,考慮到各位時間有限,我們優先安排了大壩主體工程的考察。“他微微前傾身體,壓低聲音,“不過如果教授堅持,我可以特別安排。“
威爾遜鏡片後的眼睛閃了閃,最終點頭:“先看大壩吧。“
謝一揚親自為威爾遜拉開車門,在老人彎腰上車的瞬間,他瞥見對方西裝內袋露出的藥瓶一角——心髒病藥物。第三個弱點。
香格裏拉大酒店的總統套房內,謝一揚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北京城的萬家燈火。他手中晃動著半杯蘇格蘭威士忌,冰塊碰撞杯壁發出清脆的聲響。
“老板,都安排好了。“張鐵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他身後,“威爾遜兒子的公司資料已經傳真過來,確實是個有潛力的ai項目。“
謝一揚抿了一口酒,酒精的灼熱感順著喉嚨滑下:“《紐約時報》的記者呢?“
“明天中午到。“張鐵柱調出另一個檔案,“凱瑟琳·李,華裔,環境專欄記者。她去年報道過亞馬遜雨林破壞的新聞,獲得普利策獎提名。“
謝一揚轉身,將酒杯放在茶幾上:“聯係她上司,就說我們願意獨家讚助她明年在非洲的環保報道項目,五十萬美元。“
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了一下:“已經辦妥了。她總編暗示,報道方向可以"商量"。“
謝一揚走到書桌前,打開筆記本電腦,屏幕上顯示著明天考察的詳細路線圖。他用指尖劃過三維模擬圖,在幾個關鍵點放大查看。
“樣板區準備得怎麽樣?“
“按您的要求,三號施工段已經特別處理過。“張鐵柱調出實時監控畫麵,顯示三峽大壩某處工地上,工人們正在連夜澆築特製的混凝土試塊,“所有檢測數據都調整到最優值,抗壓強度顯示比設計要求還高出15。“
謝一揚滿意地點點頭:“告訴王總工程師,明天所有工人必須穿戴整齊的安全裝備,工地要一塵不染。那些平時隨地吐痰的,今天全部調去後勤。“
“還有,“他補充道,“準備一套全息投影設備,如果專家臨時改變路線,立刻在問題區域投射完美施工畫麵。“
張鐵柱快速記錄著指令:“已經測試過了,在十米外肉眼無法分辨。“
謝一揚合上電腦,走到套房內的古董座鍾前。鍾擺有節奏地搖晃著,時針指向淩晨一點。
“威爾遜教授應該還沒睡,“他突然說,“準備車,我要親自拜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2108號套房門前,謝一揚整理了下領帶,輕輕按下門鈴。
門開了,威爾遜教授穿著睡袍,眼鏡架在鼻梁上,手裏還拿著一份文件:“謝先生?這麽晚了...“
“冒昧打擾,教授。“謝一揚微笑著舉起手中的文件袋,“我想您會對這份資料感興趣。“
威爾遜猶豫了一下,側身讓他進入套房。謝一揚注意到書桌上攤開的是三峽大壩的原始設計圖紙,旁邊是密密麻麻的筆記。
“教授真是敬業。“謝一揚將文件袋放在茶幾上,自己坐在沙發裏,“我聽說您兒子在矽穀的ai項目很有前景。“
威爾遜的表情瞬間警惕起來:“你調查我?“
“隻是商業情報收集。“謝一揚從容地打開文件袋,取出一張支票,“五百萬美元的投資,占股不超過10。“
威爾遜盯著支票,喉結滾動了一下:“謝先生,我不接受賄賂。“
“這不是賄賂,教授。“謝一揚又取出一個u盤,“這是商業合作。您兒子的技術加上我們的資金,可以改變世界。“他停頓了一下,“當然,如果您堅持認為這是賄賂...“
他按下u盤上的播放鍵,套房內的電視突然亮起,顯示出一段模糊的視頻:一個年輕女子在賭桌前瘋狂下注,隨後又切換到她在酒店房間吸食白色粉末的畫麵。
威爾遜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你...你們...“
“教授,中國有句古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謝一揚的聲音依然溫和,“三峽工程是中國的驕傲,我們隻需要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
他站起身,整理了下西裝:“投資支票您可以留著,明天早上我會派車來接您。“走到門口,他回頭補充道,“對了,您的心髒藥最好隨身攜帶,宜昌的海拔變化可能會影響血壓。“
門關上的瞬間,謝一揚聽到套房內傳來玻璃杯砸在牆上的碎裂聲。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走向電梯。
第二天清晨,宜昌三峽機場。
專機降落後,謝一揚親自陪同專家團登上早已等候的直升機。螺旋槳的轟鳴聲中,他指著舷窗外逐漸顯現的巨大工程:“各位,這就是三峽工程,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水利樞紐!“
威爾遜教授的臉色有些蒼白,但已經恢複了學者的鎮定。他專注地看著窗外的景象,不時點頭。其他四位專家則發出陣陣驚歎,忙著拍照。
直升機降落在特別準備的觀景平台。謝一揚率先走下飛機,迎麵走來的是穿著嶄新工作服的王總工程師。
“歡迎各位專家蒞臨指導!“王總工程師的英語帶著濃重口音,但笑容熱情洋溢,“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詳細的技術資料和實地考察路線。“
謝一揚注意到威爾遜教授的目光在工地各處掃視,似乎在尋找什麽破綻。他不動聲色地對張鐵柱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即通過耳機下達了指令。
考察團被帶到第一個觀測點——大壩的三號施工段。這裏的一切都完美得不像真實的工地:混凝土表麵光滑如鏡,鋼筋排列整齊劃一,工人們穿著統一的安全裝備,連工具都擺放得井然有序。
“這裏的混凝土取樣數據顯示,抗壓強度達到45兆帕,遠超設計標準的38兆帕。“王總工程師驕傲地介紹著,遞給威爾遜一份檢測報告。
威爾遜仔細查看著報告,突然抬頭:“我能親自取樣檢測嗎?“
謝一揚笑容不變:“當然可以,教授。不過為了安全考慮,我們需要先做好防護措施。“
他打了個手勢,幾名工作人員立即上前,為專家們戴上安全帽和防護手套。這十分鍾的拖延時間,足夠隱藏在現場的技術團隊將特製的混凝土試塊替換到指定位置。
威爾遜親自在壩體上選定了一個點,工作人員使用鑽芯機取樣。當圓柱狀的混凝土樣本被取出時,謝一揚注意到老教授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樣本完美無瑕,連氣泡都幾乎沒有。
“令人印象深刻。“威爾遜低聲說,但謝一揚捕捉到他語氣中的懷疑。
接下來的考察路線被精心設計,避開了所有可能存在問題的施工區域。當威爾遜突然提出要查看另一側的導流明渠時,謝一揚立即通過震動耳機下達了指令。
“這邊請,教授。“王總工程師引導著團隊走向一條小路,而實際上,他們正被引導著遠離真正的施工區域。
就在轉彎處,謝一揚看到威爾遜的腳步突然遲疑了一下,目光投向遠處的一個施工點。那裏正進行著混凝土澆築,按照原始數據,這個區域的配比存在問題。
但老教授看到的,卻是全息投影生成的完美施工畫麵——工人們操作精準,材料配比嚴格按標準執行。他甚至走近幾步,但投影技術的高超讓他無法在十米外看出破綻。
“教授對導流工程感興趣?“謝一揚適時上前,“我們使用了創新的湍流控製技術,可以將水流對壩體的衝擊降低20。“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威爾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最終跟著團隊繼續前行。謝一揚落後幾步,對張鐵柱低聲說:“讓技術團隊保持全息投影運行,直到他們離開這個區域。“
三天後,香格裏拉大酒店的會議室。
《紐約時報》記者凱瑟琳·李正在筆記本電腦上快速敲打著報道。她麵前攤開著專家團的初步評估報告,上麵滿是“工程奇跡“、“環保典範“之類的溢美之詞。
“凱瑟琳,這篇報道會登上頭版嗎?“謝一揚坐在她對麵,手中拿著一杯綠茶。
凱瑟琳推了推眼鏡:“如果專家團的最終報告確實如這份草案所說,那絕對值得頭版。“她猶豫了一下,“不過...我聽說有一些環保組織對移民安置有異議?“
謝一揚微笑著取出一個信封:“這是五萬美元的旅行支票,用於你下個月在肯尼亞的犀牛保護報道。“他又拿出另一個信封,“這是揚帆環保基金會五十萬美元的捐贈憑證,可以由你親自交給世界自然基金會。“
凱瑟琳的手指在信封上摩挲了一下,最終接了過去:“謝先生,您真是個有遠見的企業家。“
“我隻是相信,真實的故事值得被講述。“謝一揚站起身,“專家團的新聞發布會一小時後開始,期待你的報道。“
走出會議室,謝一揚的手機響了。是周明遠。
“謝總,國務院剛收到美國大使館的照會,“周明遠的聲音透著緊張,“他們要求確認專家團的安全。“
謝一揚輕笑:“告訴大使先生,專家們正在起草人類水利史上最輝煌的評估報告。“他頓了頓,“順便提一下,我聽說大使夫人很關心非洲兒童的教育問題?揚帆基金會正好有個援助項目...“
掛斷電話,謝一揚走向電梯。透過走廊的落地窗,他看到北京城上空的烏雲正在散去,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在遠處的中央電視台大樓上。
明天這個時候,《紐約時報》的頭版將刊登三峽工程的盛讚報道,國際輿論的風向將徹底扭轉。而那些被掩蓋的質量問題,那些被犧牲的移民利益,都將沉入長江的滔滔江水中,無人問津。
電梯門關上的瞬間,謝一揚看到鏡麵反射中的自己——西裝革履,麵容平靜,眼睛裏卻閃爍著冷酷的光芒。他整理了下領帶,嘴角勾起一抹滿意的微笑。
這場國際公關的棋局,他又贏了。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