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漢正街的走私終章

字數:7698   加入書籤

A+A-


    1992年2月4日,武漢揚帆大廈。
    謝一揚站在落地窗前,俯瞰長江上往來的貨輪。他手中捏著一份剛送到的加密傳真,紙張邊緣因他手指的力道而微微皺起。
    “老板,確認了。“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著紅光,“海關總署的"利劍行動"文件是真的,72小時後開始。“
    謝一揚沒有立即回應。窗外,一艘滿載集裝箱的貨輪正緩緩駛過長江大橋,船身上“s“的藍色標誌在陽光下格外醒目。他眯起眼睛,想起三年前自己第一次走私akan時那艘破舊的小漁船。
    “壁虎斷尾計劃,啟動。“謝一揚轉身,聲音冷得像冰,“通知所有一級節點,24小時內完成資產轉移。“
    張鐵柱的機械手指在虛空中快速滑動,投射出的全息屏幕上,一條條紅色線路開始閃爍。“武漢港的三個倉庫、江岸區的組裝廠、東湖的保稅區中轉站...全部在打擊名單上。“
    謝一揚走到酒櫃前,給自己倒了杯威士忌。琥珀色的液體在杯中旋轉,映出他眼中冰冷的光芒。“周省長那邊聯係上了嗎?“
    “正在等回電。“張鐵柱的機械眼突然變成綠色,“老板,李為民在線。“
    牆上的顯示屏亮起,一個穿著海關製服的中年男子出現在畫麵中。他額頭上的汗珠在監控攝像頭下閃閃發亮。“謝總,情況不妙。這次是總署直接指揮,我們地方海關也是今早才接到通知。“
    謝一揚抿了一口酒:“名單?“
    “全部。“李為民擦了擦汗,“從電子到汽車配件,特別是你們最近做的ib電腦...“
    “具體行動時間?“
    “周五淩晨四點,全國同步。“李為民壓低聲音,“謝總,這次我真兜不住了。新來的副署長是北京空降的,連周省長都...“
    謝一揚打斷他:“我要突擊隊的準確路線和檢查順序。“
    “這...“李為民麵露難色,“隻有行動總指揮知道。“
    謝一揚放下酒杯,從抽屜裏取出一張照片推到攝像頭前。照片上是一個小女孩在校門口等車的畫麵。“小婷今年該上初中了吧?聽說武漢外國語學校的名額很緊張。“
    李為民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我...我再想辦法。“
    屏幕暗下去後,謝一揚按下辦公桌上的隱蔽按鈕。牆壁無聲滑開,露出一個由十二塊屏幕組成的監控牆。每塊屏幕上都顯示著不同的畫麵——武漢港的集裝箱堆場、江岸區的電子市場、東湖保稅區的倉庫...
    “啟動"煙霧彈"。“謝一揚命令道。
    張鐵柱的機械手指在全息鍵盤上飛舞。監控牆上,三個倉庫的畫麵突然變成了靜態圖像——這是上周的監控錄像,現在開始循環播放。
    “電子痕跡清理得如何?“
    “已經刪除了70的核心數據。“張鐵柱匯報道,“剩下的會通過今晚的"電路故障"徹底銷毀。“
    謝一揚點點頭,拿起紅色電話撥了一個短號:“老周,我需要一個替罪羊。“
    電話那頭傳來周明遠疲憊的聲音:“老謝,這次動作太大了。中紀委已經注意到武漢的走私問題,昨天常委會上...“
    “漢陽鋼廠的那塊地。“謝一揚直接打斷他,“我可以放棄優先購買權。“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突擊隊會先查白沙洲倉庫,那裏有我們準備好的"贓物"。“
    “不夠。“謝一揚冷冷地說,“我要一個完整的閉環——從案發到結案,不能有任何線索指向揚帆。“
    “...三天後,海關總署網站會發布通報,表彰武漢海關破獲特大走私案。“周明遠的聲音越來越低,“涉案人員均為臨時雇傭,主犯在逃...“
    謝一揚滿意地掛斷電話。他走到書架前,抽出一本《三國演義》,書頁中夾著一張中越邊境地圖。憑祥、東興、河口...幾個紅圈標記的邊境小鎮像血滴一樣醒目。
    “準備飛機,我要親自去廣西。“謝一揚對張鐵柱說,“在我們回來前,讓武漢的"壁虎尾巴"斷幹淨。“
    7月13日淩晨,武漢白沙洲碼頭。
    夜色如墨,隻有幾盞昏黃的路燈照亮碼頭上的集裝箱。兩個黑影悄無聲息地潛入3號倉庫,他們手中的液壓剪輕易地撬開了門鎖。
    “快點,把這些都搬上車。“領頭的男子低聲命令,他臉上的刀疤在月光下顯得格外猙獰。
    十幾個大箱子被迅速裝上停在倉庫後門的卡車。箱子裏裝的是“贓物“——五十台翻新的ib電腦、兩百台索尼錄像機,還有幾箱貼著“汽車配件“標簽的走私手表。
    刀疤男看了看表:“再過一個小時,"海關"的人就該來了。“
    他的手下不解地問:“老大,為什麽我們要幫海關準備證據?“
    “蠢貨!“刀疤男一巴掌拍在那人頭上,“這是謝總的安排。等海關查到這些,我們早就...“
    他的話被一陣手機鈴聲打斷。刀疤男掏出手機,屏幕上顯示著一條加密短信:“白沙洲3號倉,留10貨物,其餘轉移至備用點。—z“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刀疤男咒罵一聲,趕緊讓手下又把幾個箱子搬了回去。“媽的,計劃又變了。留十台電腦和兩箱手表,其他的運到7號倉去!“
    當卡車駛離碼頭時,沒人注意到一個黑影正蹲在倉庫屋頂,手中的長焦相機清晰地拍下了整個過程。
    同一時刻,揚帆大廈地下三層。
    二十多名程序員正在瘋狂地刪除數據。主機房的溫度已經升到了35度,空調係統“恰好“在今天出現了故障。
    “財務數據庫清理完畢!““交易記錄已粉碎!““通訊日誌無法恢複!“
    報告聲此起彼伏。張鐵柱站在中央控製台前,機械眼不斷閃爍著紅光。他麵前的屏幕上,一個進度條正在快速前進:87...89...92...
    “還有多久?“張鐵柱問道。
    “至少兩小時。“一個戴著眼鏡的技術主管擦了擦汗,“我們的備份太多了,而且...“
    他的話沒能說完。整個房間突然陷入黑暗,隻有應急燈發出微弱的紅光。幾秒鍾後,備用電源啟動,但所有電腦屏幕上都顯示著同一個畫麵:一個骷髏頭,下麵寫著“係統崩潰“。
    “怎麽回事?!“技術主管驚恐地喊道。
    角落裏,一個不起眼的程序員悄悄收起u盤,趁亂溜出了機房。他是謝一揚安排的“保險絲“,任務就是在最後時刻徹底摧毀數據係統。
    7月14日上午,廣西憑祥。
    謝一揚站在友誼關前,望著界碑另一側的越南領土。三十度的高溫下,他依然穿著筆挺的西裝,連領帶都一絲不苟。
    “謝總,久等了。“
    一個皮膚黝黑、穿著花襯衫的中年男子走過來,身後跟著四個荷槍實彈的保鏢。他是阮文雄,中越邊境最大的黑市交易商。
    “阮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了。“謝一揚微笑著指了指那些保鏢,“連ak都用上了?“
    阮文雄咧嘴一笑,露出鑲金的門牙:“最近中國海關查得嚴,生意不好做啊。“他做了個請的手勢,“到我辦公室聊?“
    十分鍾後,兩人坐在一間看似普通的邊貿公司裏。辦公室的牆上掛著胡誌明畫像,角落裏供著關公像,桌上擺著功夫茶具——典型的中越邊境文化混搭。
    “我要一條新通道。“謝一揚開門見山,“電子、汽車配件、醫療設備,每月最少一百個集裝箱。“
    阮文雄吹了吹茶沫:“謝總,現在可不是三年前了。中國海關裝了新的x光機,連鉛封的集裝箱都能...“
    “百分之二十的溢價。“謝一揚打斷他,“現金結算。“
    阮文雄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恢複精明:“風險太大。上次幫你們運的那批ib,有三個集裝箱在河口被...“
    “那是趙三爺的人太蠢。“謝一揚冷笑,“我的貨會走"特殊通道"。“
    他從公文包裏拿出一張照片推過去。照片上是一列火車,車廂上印著“中國郵政“的標誌。
    阮文雄瞪大了眼睛:“你瘋了?動郵政列車?“
    “不是真郵政。“謝一揚又拿出第二張照片,“這是鐵道部特批的"邊貿郵政專列",每周兩班,從憑祥直達武漢。海關從不檢查。“
    阮文雄仔細端詳著照片,突然笑了:“謝總果然手眼通天。不過...“他壓低聲音,“我聽說武漢那邊正在嚴打?“
    “明天過後,武漢的走私網絡就不存在了。“謝一揚喝了口茶,“至少官方記錄上是這樣。“
    兩人正說著,張鐵柱匆匆走進來,俯身在謝一揚耳邊低語了幾句。
    謝一揚的表情絲毫未變,隻是放下茶杯:“阮老板,看來我們的合作要提前了。武漢那邊已經開始行動。“
    阮文雄挑了挑眉:“所以謝總是來避風頭的?“
    “不,我是來給你送錢的。“謝一揚站起身,“第一批貨今晚就到憑祥,我要你的人在海關檢查前完成轉裝。“
    “今晚?“阮文雄皺眉,“太急了,我的人手...“
    “雙倍價格。“謝一揚已經走向門口,“對了,告訴你的越南朋友,如果有人打聽中國來的貨,特別是電子設備...“
    他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7月15日淩晨,武漢海關緝私局。
    三十輛警車悄無聲息地包圍了白沙洲碼頭。全副武裝的特警破門而入時,3號倉庫裏隻有十個孤零零的箱子和幾個正在打牌的“走私犯“。
    “不許動!海關緝私!“
    打牌的男人們一臉茫然地舉起手。其中一個結結巴巴地說:“長、長官,我們就是看倉庫的...“<電腦。他拿起對講機:“報告總指揮,白沙洲3號倉查獲走私電子產品,初步估計案值五百萬元,抓獲嫌疑人五名。“
    對講機那頭傳來沙沙的聲音:“繼續按計劃行動,下一站江岸區電子市場!“
    當警笛聲遠去後,碼頭圍牆外的陰影裏,刀疤男撥通了電話:“老板,魚咬鉤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一時刻,廣西憑祥火車站。
    一列印著“中國郵政“的綠色列車緩緩駛入站台。站台上早已等候多時的“郵政工人“迅速開始卸貨——這些穿著製服的人其實是阮文雄的手下。
    張鐵柱站在暗處監督整個過程。他的機械眼掃描著每一個集裝箱,確保沒有遺漏。突然,警報聲響起——x光掃描顯示第17號集裝箱內有生命跡象。
    “打開。“張鐵柱命令道。
    當集裝箱門被撬開時,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裏麵蜷縮著十幾個衣衫襤褸的孩子,最大的不過十五歲,最小的看起來隻有七八歲。
    “這不在計劃內。“張鐵柱冷聲道。
    負責卸貨的越南人慌張地解釋:“阮老板的新業務...這些是中國那邊的孤兒,賣到越南工廠...“
    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著危險的紅光。他撥通了謝一揚的電話:“老板,出問題了。郵車裏混入了"活物"。“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處理幹淨,別留痕跡。“
    掛斷電話,張鐵柱看向那些驚恐的孩子。最小的那個女孩正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望著他,讓他想起了謝一揚給他看的那張照片——李為民的女兒。
    “帶他們去7號倉庫。“張鐵柱突然改變了主意,“別讓阮文雄的人知道。“
    7月16日,《長江日報》頭版頭條:
    “武漢海關破獲特大走私案,案值超億元!“
    副標題是:“犯罪團夥以臨時工身份為掩護,主犯在逃“。
    謝一揚放下報紙,望向窗外。長江上依然船來船往,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
    “老板,所有痕跡都清理幹淨了。“張鐵柱匯報道,“海關那邊已經結案,媒體報道完全按照我們的劇本走。“
    謝一揚點點頭:“阮文雄那邊?“
    “第一批貨已經安全到達憑祥,正在轉運。“張鐵柱頓了頓,“那些孩子...“
    “送回去。“謝一揚罕見地猶豫了一下,“找個孤兒院,匿名捐贈。“
    張鐵柱驚訝地看著自己的老板。
    “怎麽?“謝一揚冷笑,“我也是有底線的。“
    他的手機突然響起。來電顯示是一個越南號碼。
    “謝總,有個壞消息。“阮文雄的聲音透著緊張,“有個美國人在打聽你的貨...他說他叫傑克·威爾遜。“
    謝一揚的眼神瞬間變得鋒利如刀。威爾遜——那個三年前追查康寧公司技術泄密的cia特工。
    “他在哪?“
    “昨晚到的河內,現在可能已經...“阮文雄的話被一陣槍聲打斷,接著是忙音。
    謝一揚緩緩放下手機。窗外,夕陽將長江染成血色,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準備飛機。“他對張鐵柱說,“我們去會會這位老朋友。“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