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漢正街的電子墳場iii

字數:6463   加入書籤

A+A-


    1992年2月18日,淩晨三點,武漢長江電子廠。
    刺耳的警笛聲劃破夜空,十幾輛工商執法車將工廠團團圍住。為首的執法隊長手持擴音器,聲音在寒風中格外淩厲:“長江電子廠涉嫌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工商總局"雷霆行動"聯合執法,請立即開門配合檢查!“
    廠區內一片混亂。流水線上的工人們驚慌失措地丟下手中的遊戲機零件,幾個車間主任正手忙腳亂地撕毀生產記錄。而在監控室裏,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著刺目的紅光,他一把扯下牆上的內部電話。
    “老板,工商總局的人到了,帶隊的是總局稽查處處長李明。“
    電話那頭,謝一揚的聲音冷靜得可怕:“比預計早了兩天。執行"雪原計劃",立刻。“
    張鐵柱的機械手指在控製台上飛速敲擊,輸入一串複雜代碼。廠區深處傳來沉悶的機械運轉聲——三條核心生產線正自動拆卸成模塊,通過地下軌道滑向隱蔽的裝載區。這是謝一揚半年前花重金從德國進口的自動化係統,為的就是應對今天的局麵。
    “b區清空,c區清空,a區還剩30原料。“張鐵柱對著耳麥匯報,同時調出工廠監控畫麵。屏幕上,執法人員已經開始砸門。
    謝一揚站在揚帆大廈頂層的電子沙盤前,目光鎖定在鴨綠江畔的一個紅點上:“讓替身去應付檢查,核心設備必須在天亮前過境。“
    掛斷電話,他按下辦公桌上的紅色按鈕。牆壁無聲滑開,露出一個隱藏的保險櫃。謝一揚輸入指紋和虹膜驗證,櫃門開啟的瞬間,冷氣撲麵而來——裏麵整齊碼放著二十本不同身份的護照,以及一摞貼著各國標簽的衛星電話。
    他取出標有“朝鮮金“的那部電話,撥通了唯一的聯係人。
    “金大佐,我需要冰上通道。“謝一揚用流利的朝鮮語說道,“三車皮東北大米,換你一個裝甲連護送。“
    電話那頭傳來粗重的呼吸聲,隨後是生硬的中文:“謝老板,現在不是季節。冰層厚度不夠,卡車會掉進江裏。“
    謝一揚輕笑一聲,走到窗前。武漢的夜空飄著細雨,但他知道,此時的鴨綠江畔已是零下二十度。
    “丹東氣象局的數據我看了,今年寒潮來得早,江麵冰層厚度已達42厘米,完全夠載重卡車通過。“他頓了頓,“再加五十台長江遊戲機,專門給你們將軍的孩子們玩。“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隨後傳來紙張翻動的聲音,顯然對方在查閱什麽資料。
    “明晚八點,新義州三號碼頭見。“金大佐終於鬆口,“但我要先看到糧食。“
    “已經在路上了。“謝一揚掛斷電話,轉身對剛進門的秘書下令,“通知哈爾濱糧庫,立刻發三車皮大米到丹東,用"救災物資"的名義申請綠色通道。“
    秘書剛離開,張鐵柱的全息投影突然出現在辦公室中央。機械保鏢的形象有些閃爍,顯然正在移動中傳輸信號。
    “老板,工商局的人已經突破廠區,李明處長發現了我們留下的"禮物"。“
    投影畫麵切換成實時監控——稽查人員撬開倉庫大門,裏麵堆滿了印有“長江遊戲機“字樣的紙箱。但當他們拆開檢查時,卻發現大部分是空殼,隻有最前排的幾十台是真正的殘次品。
    謝一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夠他們寫報告了。“
    他早在一個月前就收到內線消息,知道工商總局要嚴打山寨電子產品。當時他就命令逐步減產,將合格品通過地下渠道銷往三四線城市,隻在倉庫留下應付檢查的“證據“。
    “核心設備到哪了?“謝一揚問道。
    “已裝車,走老鐵路線,預計明晚六點抵達丹東。“張鐵柱匯報,“但有個問題——任天堂的法務團隊也來了,他們帶了日本記者。“
    謝一揚眼神一凜。工商檢查可以應付,但國際媒體的曝光會帶來政治壓力。他迅速撥通另一個號碼,電話接通後立刻換上一副痛心疾首的語氣:
    “周局長,我是謝一揚啊。對,我們長江電子一直堅持自主創新,但沒想到被境外勢力盯上了...是的,日本任天堂想打壓我們民族品牌...“
    電話那頭的周明遠顯然不吃這套:“老謝,少來這套!總局領導親自批示要辦成鐵案,你那些山寨遊戲機...“
    “周局長,“謝一揚突然壓低聲音,“您兒子在早稻田大學的學費還差多少?我聽說日本物價又漲了。“
    電話那頭瞬間安靜了幾秒。
    “...謝一揚,你...“
    “我在瑞士銀行有個保險箱,密碼是您兒子的生日。“謝一揚的語氣重新變得輕鬆,“裏麵有些小禮物,足夠支付他讀到博士。“
    掛斷電話,謝一揚看向張鐵柱的投影:“通知《長江日報》,準備一篇"民族企業遭外資打壓"的報道,重點渲染任天堂如何勾結工商總局針對我們。“
    “明白。“張鐵柱的投影閃爍了一下,“還有件事,替身張富貴已經被控製,他要求安家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謝一揚擺擺手:“給他家人轉二十萬,告訴他,如果敢亂說話,他女兒在幼兒園的"意外"會比車禍更慘。“
    11月6日,傍晚五點,丹東鴨綠江畔。
    凜冽的寒風中,謝一揚裹緊羊絨大衣,站在廢棄的碼頭倉庫裏。透過破碎的窗戶,他能看到對岸朝鮮新義州昏暗的燈光,像鬼火般在暮色中閃爍。
    身後傳來沉重的腳步聲,張鐵柱帶著一隊人馬走進倉庫。十二輛改裝過的集裝箱卡車整齊排列,每輛車都掛著軍用偽裝網。
    “老板,設備全部到齊。“張鐵柱的機械眼在黑暗中泛著紅光,“朝鮮那邊發信號了,冰層測試通過。“
    謝一揚點點頭,看了眼腕表:“金大佐人呢?“
    “在江邊等您。“
    十分鍾後,謝一揚見到了這位朝鮮人民軍大佐。金大佐身材矮壯,軍裝外披著一件明顯大一號的毛皮大衣,腰間別著一把中國產的54式手槍。他身後站著二十多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槍口有意無意地指向謝一揚的方向。
    “謝老板,糧食呢?“金大佐開門見山,中文帶著濃重的東北口音。
    謝一揚朝身後打了個手勢。張鐵柱立刻遞上一台筆記本電腦,屏幕顯示著丹東火車站的實時監控——三節滿載大米的火車皮正在卸貨。
    “這是首付款。“謝一揚合上電腦,“剩下的等設備過境再付。“
    金大佐咧嘴一笑,露出幾顆金牙:“將軍很欣賞謝老板的...效率。“他做了個手勢,士兵們立刻散開,開始在冰麵上鋪設臨時通道。
    謝一揚走到江邊,仔細觀察著冰麵情況。鴨綠江在這個季節會結冰,但厚度不均,通常禁止車輛通行。但眼前這段江麵顯然被特殊處理過——朝鮮士兵用木樁和鋼板在冰麵上標記出一條蜿蜒的路線,避開冰層較薄的區域。
    “我們測試過了,十噸以下的卡車可以通過。“金大佐指著遠處幾個冰窟窿,“那裏是失敗的測試點。“
    謝一揚眯起眼睛,看到冰窟窿邊緣還掛著幾片卡車殘骸。這是一場用生命做賭注的走私。
    “開始吧。“他簡短地說。
    隨著命令下達,張鐵柱指揮工人們將設備從集裝箱轉移到特製的雪橇上。這些雪橇底部裝有寬大的滑板,能分散重量,避免壓垮冰麵。每輛雪橇由四名朝鮮士兵用繩索牽引,像拉纖一樣在冰麵上艱難前行。
    “為什麽不晚上行動?“謝一揚問道。此刻天還沒完全黑,對岸中國一側的邊防哨所清晰可見。
    金大佐怪笑一聲:“謝老板,你們中國的邊防軍這個點正好換崗,有十五分鍾的空檔。我們觀察三個月了。“
    謝一揚挑眉,不得不佩服朝鮮人的細致。他轉頭看向中國一側,果然發現哨塔上的探照燈熄滅了,往常巡邏的邊防士兵也不見蹤影。
    第一輛雪橇已經抵達江心,突然,冰層傳來不祥的“哢嚓“聲。牽引的朝鮮士兵驚恐地停下腳步,其中一人不慎滑倒,整個人趴在冰麵上試圖分散壓力。
    “繼續停著更危險!“張鐵柱的機械眼測算著冰層承重,“讓他們勻速前進!“
    金大佐立刻用朝鮮語大吼幾聲。士兵們咬緊牙關,繼續拉動雪橇。隨著令人牙酸的冰裂聲,第一輛雪橇終於安全抵達對岸。
    “第二批,上!“張鐵柱指揮道。
    就在這時,謝一揚的手機突然震動起來。來電顯示是一個北京號碼。
    “謝總,我是《工商報》記者王勇。“電話那頭的聲音帶著幾分急切,“我們收到舉報,說您將假冒偽劣產品生產線轉移到境外,請問您作何回應?“
    謝一揚眼神一冷,但聲音依然平靜:“王記者,這是惡意誹謗。長江電子一直堅持自主創新,所謂的"舉報"很可能是外資企業打壓民族品牌的陰謀。“
    “但工商總局在您工廠查獲了大量侵權產品...“
    “那是競爭對手栽贓!“謝一揚提高聲調,同時向張鐵柱使眼色,示意加快轉移速度,“我們正準備起訴任天堂不正當競爭,詳情請關注明天的新聞發布會。“
    掛斷電話,謝一揚立刻撥通另一個號碼:“周局長,有記者收到風聲了...對,就是那個《工商報》的王勇...他背後是誰?...明白了。“
    他放下手機,臉色陰沉:“是李明處長故意放的消息,想逼我們自亂陣腳。“
    張鐵柱的機械眼快速閃爍:“老板,要攔截報道嗎?“
    “不,將計就計。“謝一揚冷笑,“通知《長江日報》,立刻發布"愛國企業家謝一揚遭外資陷害"的新聞,把水攪渾。“
    他看向江麵,最後一批設備正在過境。朝鮮士兵們喘著粗氣,在零下二十度的嚴寒中滿頭大汗。其中一輛雪橇上的設備突然傾斜,露出“nintendo“字樣的金屬銘牌——這是謝一揚特意保留的“證據“,用來在必要時反咬任天堂一口。
    “金大佐,“謝一揚轉向朝鮮軍官,“新義州的廠房準備好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按照謝老板的要求改造完畢。“金大佐搓著手,“兩百名工人隨時可以上崗,工資是中國的十分之一。“
    謝一揚滿意地點頭。朝鮮不僅勞動力廉價,還因為國際製裁而成為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外之地“。在這裏生產山寨產品,再通過邊境走私回中國銷售,利潤反而能翻倍。
    “第一批訂單,五萬台"長江學習機"。“謝一揚遞過一份設計圖,“外觀要改,但主板直接用任天堂的fc紅白機方案。“
    金大佐咧嘴笑了:“將軍會很高興的。孩子們需要...教育設備。“
    最後一輛雪橇安全抵達對岸時,中國一側的邊防哨所重新亮起燈光。探照燈掃過江麵,但為時已晚——所有設備和人員已經消失在朝鮮的夜色中。
    2月20日,《長江日報》頭版頭條:《外資打壓民族企業為哪般?——長江電子遭遇“釣魚執法“》
    配圖是工商人員從空紙箱中“查獲“偽劣產品的照片,巧妙地捕捉到一個日本記者在旁竊笑的瞬間。
    而在報紙不會報道的地方,朝鮮新義州的一家廢棄紡織廠裏,嶄新的生產線已經安裝完畢。兩百名朝鮮工人正在組裝外觀酷似學習機、內核卻是山寨fc遊戲機的電子產品。
    這些“學習機“將通過冰封的鴨綠江,秘密運回中國,貼上“教育設備“的標簽,堂而皇之地進入各地的學校采購清單。
    謝一揚站在丹東的酒店窗前,看著對岸新義州的燈光,輕聲道:“遊戲才剛剛開始。“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