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武鋼的賬本魔術ii

字數:5386   加入書籤

A+A-


    1992年4月22日,武漢青山碼頭。
    淩晨三點,江霧像棉絮般籠罩著長江水麵。謝一揚站在“長江號“貨輪的駕駛艙裏,夜視望遠鏡裏映出海關緝私艇的輪廓。那艘艇像條警覺的鯊魚,正在下遊三公裏處巡航。
    “還有四十分鍾到錨地。“船長壓低聲音報告,手指在雷達屏上點了點,“三條緝私艇都卡在主航道。“
    謝一揚放下望遠鏡,轉向身旁的張鐵柱:“海關那邊打點好了?“
    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著藍光:“王科長收了二十萬,但新調來的副關長是部隊轉業幹部。“他遞過一份檔案,上麵標注著“李衛國“三個紅字——正是上個月在三峽移民審計中與謝一揚交鋒的審計組長。
    江風突然變得刺骨。謝一揚眯起眼睛,看著貨輪甲板上堆積如山的“鐵礦石“,那些在月光下泛著詭異光澤的顆粒,實際上是摻了鐵粉的河沙。而貨艙深處,真正的“貨物“正靜靜等待——三百台走私的ib電腦。
    “通知武鋼陳廠長,準備接貨。“謝一揚整了整西裝領口,“告訴他是澳洲pb礦,鐵品位62。“
    張鐵柱的機械手指在衛星電話上快速撥號。電話那頭的陳廠長聲音帶著睡意,但聽到“pb礦“三個字立刻清醒:“謝總放心!我這就安排質檢科老劉去碼頭!“
    掛斷電話,謝一揚望向逐漸泛白的天際線。這已經是本月第三船“鐵礦石“,前兩船順利通過海關查驗後,武鋼的進口配額已經批下來年三十萬噸的額度。而今天這船價值八百萬美元的“高品位礦砂“,將為他打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閘門。
    上午八點,武漢鋼鐵廠質檢中心。
    陳廠長搓著手在化驗室門口踱步,時不時瞥向牆上的時鍾。當謝一揚的身影出現在走廊盡頭時,他小跑著迎上去:“謝總,樣品已經送檢了!“
    謝一揚微笑著遞過一份文件:“這是澳洲吉布森礦山出具的品質證書,鐵含量62.3,二氧化矽含量4.1。“
    陳廠長接過證書的手微微發抖。這份蓋著澳洲公司公章的文件,實際上是謝一揚在澳門地下印刷廠的傑作。真正的pb礦此刻正在日本鋼廠的高爐裏燃燒,而武漢碼頭上的“礦石“連最低品位的鐵礦都不如。
    “謝總...“陳廠長欲言又止地看了眼四周,“李副關長剛才帶人去了碼頭...“
        陳廠長的瞳孔猛地收縮。照片背景裏那棟別墅,正是他偷偷用武鋼“技改資金“給兒子買的。
    化驗室的門突然打開,白發蒼蒼的劉工程師拿著報告單走出來:“陳廠長,結果出來了!“他興奮地揮舞著紙張,“鐵含量61.8,完全符合轉爐煉鋼要求!“
    謝一揚瞥了眼報告單上武鋼質檢中心的紅章,嘴角微微上揚。昨晚送到劉工程師家的十萬元現金,此刻正在這張紙上綻放光芒。
    上午十點,海關查驗區。
    李衛國戴著白手套,抓起一把“礦石“在掌心搓揉。細碎的沙粒從指縫間滑落,在陽光下泛著不自然的金屬光澤。
    “李關長,這是武鋼的質檢報告。“謝一揚微笑著遞上文件,“還有澳洲礦山出具的重量證書。“
    李衛國沒有接文件,而是蹲下身,從集裝箱角落刮了些粉末裝進證物袋:“送省礦產檢測中心複檢。“
    “這不合規矩吧?“謝一揚眯起眼睛,“武鋼是國家特大型企業,我們的質檢報告一向...“
    “謝總!“張鐵柱突然高聲打斷,舉著衛星電話跑來,“周省長急電!“
    李衛國的動作頓了一下。謝一揚接過電話,故意用整個碼頭都能聽到的聲音說:“周省長您好!是,貨已經到了...李關長正在親自查驗...好的,我明白!“
    掛斷電話,謝一揚轉向李衛國:“周省長說,這批礦關係到武鋼三號高爐的技改進度,高層下周要來視察。“他湊近半步,壓低聲音,“您剛從審計係統調來,可能不清楚...武鋼的進口配額是經國務院特批的。“
    李衛國的臉色變得鐵青。他當然知道周明遠的分量——這位副省長即將升任省委副書記的消息,早已在體製內傳開。
    “按規定,我必須...“
    “李關長,“謝一揚突然從公文包取出一份紅頭文件,“這是國家計委關於保障重點鋼鐵企業原料供應的通知。“文件最後一頁的批示欄裏,周明遠的簽名龍飛鳳舞。
    江麵上的霧氣已經散盡。李衛國盯著那份文件看了足足一分鍾,終於摘下白手套:“放行。“
    當貨輪鳴笛駛向武鋼專用碼頭時,謝一揚站在岸邊,看著海關緝私艇緩緩退開。他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香港號碼:“何先生,尾款可以打了。記住,要分二十筆從不同賬戶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天後,武鋼財務處。
    陳廠長盯著電腦屏幕上的數字,額頭滲出冷汗。國家外匯管理局剛剛批準了武鋼的年度進口額度——三億八千萬美元,比去年增加70。而財務係統裏那個名為“澳礦專項“的子賬戶,此刻正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謝總...“陳廠長咽了口唾沫,“這麽多外匯額度,我們根本用不完啊!“
    謝一揚坐在真皮沙發上,慢條斯理地削著蘋果:“用不完的外匯,可以"借"給有需要的企業嘛。“水果刀寒光一閃,“比如揚帆集團在深圳的合資公司。“
    陳廠長的手一抖,茶杯差點打翻。他當然明白謝一揚的意思——國家嚴格管控的外匯額度,在黑市上能溢價30倒賣。三億八千萬美元的額度,轉手就是上億利潤。
    “這...這是要掉腦袋的...“陳廠長聲音發顫。
    謝一揚將削好的蘋果遞給他:“陳廠長,聽說武鋼三號高爐的日本進口部件...交貨期延遲了?“
    陳廠長的臉色瞬間慘白。那批價值六千萬美元的設備,實際上已經被他轉賣給湖南的民營鋼廠,貨款則變成了悉尼那棟豪宅和兒子賬戶裏的信托基金。
    “下周一,“謝一揚站起身整理西裝,“揚帆進出口公司會"借用"武鋼的外匯額度購買"礦砂",實際到貨的會是三號高爐的部件。“他俯身在陳廠長耳邊低語,“當然,報關單上要寫鐵礦石。“
    陳廠長手中的蘋果掉在了地上。
    一周後,深圳羅湖海關。
    李衛國盯著剛剛截獲的報關單,手指不受控製地發抖。單證顯示武鋼進口了十二萬噸pb礦,但貨輪船艙裏卻是嶄新的日本煉鋼設備。
    “查!一查到底!“李衛國拍案而起,卻突然被辦公室裏的電話鈴聲打斷。
    來電顯示是省政府總機。李衛國剛拿起聽筒,就聽到周明遠沉穩的聲音:“衛國同誌,關於武鋼進口設備的事,省委剛開了專題會...“
    “周書記!“李衛國打斷道,“這是典型的走私行為!謝一揚偽造單證,騙取外匯額度!“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衛國同誌,你知道武鋼三號高爐對三峽工程意味著什麽嗎?“周明遠的聲音突然變得嚴厲,“如果因為設備延遲影響大壩鋼材供應,這個責任你擔得起嗎?“
    李衛國攥著話筒的手青筋暴起。牆上掛曆顯示距三峽大壩截流還有398天,而國務院督辦令就壓在他辦公桌玻璃板下麵。
    “手續上確實有瑕疵...“周明遠語氣突然緩和,“但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嘛。這樣,你明天來省委,我們當麵談。“
    掛斷電話,李衛國拉開抽屜,取出省礦產檢測中心的複檢報告。報告顯示,上周那船“鐵礦石“的真實鐵含量不足15,二氧化矽卻高達68——根本就是河沙摻了鐵粉。
    他拿起紅筆正要簽字,辦公室門突然被推開。張鐵柱帶著兩個穿西裝的男人走進來,機械眼閃爍著紅光:“李關長,審計署的同誌想了解武鋼進口配額的事。“
    李衛國的手僵在半空。他認出了其中一位——三峽審計組的副組長,上個月在野豬溝被他親手接過舉報材料。
    “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審計員打開錄音筆,“武鋼今年虛報了至少八十萬噸鐵礦石進口量,騙取外匯額度約兩億美元。“
    李衛國的目光移向窗外。碼頭上的“長江號“貨輪正在卸貨,吊臂起落間,那些印著日立標誌的精密部件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一把把刺向真相的利刃。
    深夜,揚帆大廈頂層。
    謝一揚站在落地窗前,俯瞰長江兩岸的燈火。身後電視裏正播放著晚間新聞:“...武鋼三號高爐提前三個月完成改造,將為三峽工程供應優質鋼材...“
    張鐵柱推門而入,機械眼泛著綠光:“老板,李衛國被雙規了。“
    謝一揚晃動著紅酒杯,沒有回頭:“陳廠長呢?“
    “突發心髒病,現在在icu。“張鐵柱遞過一份文件,“這是他兒子剛簽的房屋轉讓協議。“
    謝一揚掃了眼協議,悉尼那棟豪宅如今已轉到揚帆集團海外公司名下。他拿起衛星電話撥通香港:“何先生,明天可以操作那筆外匯了。“
    掛斷電話,謝一揚打開保險箱,取出一疊空白報關單。這些印著武鋼抬頭的單證,將為他打開更龐大的資本遊戲——下周到港的“鐵礦石“,實際上是蘇聯解體後流出的t80坦克裝甲鋼技術資料。
    而此刻的長江上,一艘名為“北極星“的貨輪正駛向武漢。它的吃水線異常深沉,因為底艙裏裝滿了從朝鮮走私的放射性礦渣——這些“礦砂“將在武鋼的轉爐裏,變成支撐三峽大壩的“特種鋼材“。
    窗外突然電閃雷鳴,暴雨傾盆而下。謝一揚舉起酒杯,與玻璃上自己的倒影輕輕相碰。雨滴在窗麵扭曲滑落,像一串串正在消逝的數字。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