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浦東開發的土地魔術ii
字數:6761 加入書籤
1992年8月31日,浦東新區規劃局檔案室。
謝一揚的指尖輕輕劃過泛黃的土地規劃圖,在編號pd1990027的地塊上停留。窗外暴雨如注,雨滴敲打著鐵皮屋簷,像無數細小的錘子敲擊著他的神經。
“老板,測繪隊已經改好了原始圖紙。“張鐵柱的機械眼在昏暗的檔案室裏泛著紅光,聲音壓得極低,“1988年的墨水配方,1989年的紙張,連蟲蛀痕跡都做了舊。“
謝一揚沒有回答,他的目光鎖定在圖紙右下角的印章上——“上海市浦東新區土地規劃專用章“。這個印章三天前才被他的人從規劃局局長辦公室偷出來,蓋完所有偽造文件後又神不知鬼不覺地放了回去。
“周叔那邊怎麽說?“謝一揚從內袋掏出一支古巴雪茄,卻沒有點燃。
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兩下:“周省長傳真來了國務院內部會議紀要,浦東商住用地指標下個月收緊。“他遞過一張紙條,“這是最後窗口期。“
謝一揚掃了眼紙條上的日期——1992年9月15日。距離現在還有十五天,足夠他完成這個價值五億的魔術。
“通知評估公司,明天上午九點,我要看到"新"的評估報告。“謝一揚終於點燃雪茄,煙霧在檔案室昏黃的燈光下扭曲變形,“特別是容積率那部分。“
窗外一道閃電劈過,照亮了謝一揚半邊臉龐。他的瞳孔裏倒映著圖紙上那片標注為“工業倉儲用地“的區域,但在他的腦海中,那裏已經矗立起三十八層的豪華公寓。
第一節評估戲法
浦東香格裏拉大酒店,頂層套房。
謝一揚站在落地窗前,俯瞰著黃浦江上來往的貨輪。他身後,三個西裝革履的男人正襟危坐,麵前的茶幾上攤開一份厚厚的評估報告。
“謝總,按照您的要求...“為首的禿頂男人擦了擦汗,“我們將pd1990027地塊的商業價值評估提高了400。“他翻開報告某一頁,“特別是考慮到未來地鐵2號線延伸段的規劃...“
謝一揚沒有轉身,隻是輕輕彈了彈雪茄煙灰:“李總監,你漏了一點。“
房間裏的空氣瞬間凝固。禿頂男人的喉結上下滾動,額頭上的汗珠在空調冷風中依然不斷滲出。
“土...土壤檢測報告?“他顫抖著翻到附錄,“我們已經注明該地塊適合高層建築...“
“地下水位。“謝一揚突然轉身,鏡片後的眼睛冷得像冰,“1990年的地質勘探報告顯示,那塊地下麵有三條暗河。“他走到茶幾前,手指點在報告某一行,“這個不改,規劃局的專家一眼就能看出來。“
禿頂男人臉色煞白:“可...可是原始數據...“
謝一揚從公文包裏抽出一個牛皮紙袋,推到他麵前:“這是1989年上海市地質局的備用數據,恰好顯示那片區域地質結構穩固。“他微微一笑,“當然,你得重新做一份補充報告。“
當三個評估師手忙腳亂地修改報告時,謝一揚走到套房內間。張鐵柱正在調試一台奇怪的機器——看起來像老式複印機,但多了幾個不明功能的按鈕。
“墨水瓶準備好了?“謝一揚低聲問。
張鐵柱點頭,從腳邊提起一個銀色金屬箱。打開後,裏麵整齊排列著十二個小玻璃瓶,每個瓶子裏裝著不同顏色的液體。
“1988年的藍色墨水,1989年的紅色印油...“張鐵柱如數家珍地報著,“還有規劃局專用的裝訂線,都是從檔案室原件上取樣複製的。“
謝一揚拿起一瓶墨水瓶,對著燈光觀察:“足夠以假亂真了。“他放下瓶子,“等他們改完報告,你負責做舊處理。記住,第四頁和第七頁要有咖啡漬,就像老劉那個酒鬼當年弄髒的一樣。“
第二節拍賣陷阱
1992年9月10日,浦東土地交易中心。
拍賣師的小錘敲下時,會場爆發出一陣掌聲。謝一揚微笑著站起來,向四周點頭致意。他剛剛以揚帆集團的名義,用6.8億元拍下了pd1990027地塊。
“謝總,恭喜啊!“一個滿臉油光的開發商湊過來,“這塊地轉手就能賺兩個億吧?“
謝一揚笑而不語。兩個億?太低估他的胃口了。就在昨天,香港新鴻基的代表已經私下出價12億,隻要他能確保土地性質變更為商住兩用。
“謝總,能采訪您一下嗎?“《浦東日報》的女記者擠過來,話筒幾乎戳到他臉上,“有傳言說這塊地是工業用地,您拍下後打算...“
“揚帆集團始終響應國家號召。“謝一揚打斷她,聲音提高八度,“我們計劃在這裏建設浦東首個智慧社區,總投資將超過二十億元!“他故意看了眼不遠處的規劃局副局長,“當然,一切都要符合政府規劃。“
女記者還想追問,張鐵柱已經帶著兩個保安隔開人群。謝一揚快步走向貴賓室,路上與規劃局副局長擦肩而過時,兩人交換了一個不易察覺的眼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貴賓室裏,香港新鴻基的代表林先生早已等候多時。
“謝生,果然好手段。“林先生遞上一支古巴雪茄,“我們查過原始檔案,那塊地明明是...“
“林先生。“謝一揚抬手打斷他,從內袋掏出一份文件,“這是1990年浦東新區規劃調整的批複複印件,上麵明確寫著pd1990027地塊"可根據發展需要調整用途"。“
林先生仔細查看文件,眉頭漸漸舒展:“這個公章...“
“如假包換。“謝一揚微笑,“原件在保險箱裏。隻要貴司的首付款到賬,明天就能看到規劃局的公示。“
當林先生在合同上簽下名字時,謝一揚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是張鐵柱發來的消息:“北京來人,突檢規劃局檔案。“
謝一揚麵色不變,繼續與林先生談笑風生。直到送走香港客人,他才快步走向地下停車場。
“怎麽回事?“一上車,謝一揚就厲聲問道。
張鐵柱的機械眼紅光急促閃爍:“國務院派了土地督察組,突然抽查浦東規劃檔案。“他發動汽車,“直奔027地塊的文件去的。“
謝一揚的手指在真皮座椅上敲擊:“我們的"備份文件"放進去了嗎?“
“昨晚就掉包了。“張鐵柱猛打方向盤,“但督察組的組長是國土資源部的老專家,據說能一眼看出文件真偽。“
謝一揚望向窗外,雨又下了起來。他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很少使用的號碼。
“周叔,我需要檔案室的那份"保險"。“他低聲說,眼睛盯著後視鏡裏越來越遠的土地交易中心。
第三節責任轉移
浦東規劃局小會議室,氣氛凝重得像凝固的混凝土。
“謝總,請你解釋一下。“督察組組長王建國推過一份文件,“這是我們在檔案室找到的pd1990027地塊原始規劃圖,明確標注為工業用地。“
謝一揚不慌不忙地戴上金絲眼鏡,仔細查看文件:“王組長,這確實是我們競拍時參考的資料。“他從公文包取出另一份文件,“但揚帆集團是根據這份1990年的補充規劃做出的投資決策。“
王建國接過文件,眉頭緊鎖。他的手指在某個印章上反複摩挲,突然抬頭:“這個批複文號有問題。1990年浦東新區的發文序列應該是...“
“王組長好眼力。“謝一揚突然笑了,又從包裏拿出第三個文件袋,“其實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特地找了當年的經辦人。“他取出幾張泛黃的紙,“這是前規劃局局長馬衛東的親筆說明。“
會議室裏一片嘩然。幾個規劃局的現任領導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馬衛東?“王建國聲音陡然提高,“他不是已經...“
“調任貴州省國土廳了。“謝一揚平靜地接話,“我通過合法渠道聯係到他,馬局長很配合地寫了情況說明。“他指著文件上的某段文字,“這裏明確提到,1990年因為浦東開發初期的混亂,部分文件存在編號錯亂的情況。“
王建國將信將疑地翻看文件。謝一揚趁機觀察著會議室裏的每個人——規劃局副局長的嘴角在抽搐,檔案室主任的額頭滲出細密汗珠,而那個年輕的女科員,手指正不受控製地顫抖。
“即便如此,“王建國終於開口,“土地性質變更必須經過...“
“王組長。“謝一揚突然壓低聲音,“您還記得1989年北京土地局的那次審計嗎?當時也是類似的曆史遺留問題...“
王建國的瞳孔猛地收縮。1989年,他參與過北京某地塊的違規調查,最終因為“曆史原因“不了了之。這件事知道的人極少。
“給我三天時間。“王建國的語氣突然軟化,“我需要核實這些材料的真實性。“
謝一揚微笑著點頭,目光掃過牆上“依法行政“的標語。當所有人都離開會議室後,他從椅子下方取下一個小型錄音設備——剛才的對話,尤其是王建國態度轉變的關鍵時刻,全都錄了下來。
“老板,馬衛東那邊...“張鐵柱在走廊盡頭迎上來。
“已經安排好了。“謝一揚整了整領帶,“他兒子在澳洲的學費,這個月又該交了。“
第四節完美脫身
三天後,浦東揚帆大廈頂層辦公室。
謝一揚站在落地窗前,手裏捧著一杯單一麥芽威士忌。窗外,陸家嘴的燈火像無數顆鑽石灑落在黑色天鵝絨上。
“督察組的最終報告出來了。“張鐵柱遞過一份文件,“結論是"曆史遺留問題,建議完善製度避免再犯"。“
謝一揚掃了眼報告,嘴角微微上揚。12億港幣已經到賬,扣除各種成本,淨賺5.2億。更重要的是,所有責任都推給了已經調離的前任領導,而現任規劃局的幾位關鍵人物,現在都有把柄在他手裏。
“馬衛東有什麽反應?“謝一揚晃動著酒杯。
“他要求再追加兩百萬封口費。“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著危險的紅光,“說貴州那邊有人開始調查他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謝一揚輕笑一聲:“給他五百萬,但要簽借款協議。“他走到辦公桌前,從抽屜裏取出一份空白合同,“利息按銀行同期利率計算。“
張鐵柱會意地點頭。這份“借款合同“將成為新的鎖鏈,永遠拴住那位前規劃局長。
“對了,王建國呢?“謝一揚突然問。
“他今早飛回北京了。“張鐵柱調出一段監控視頻,“機場安檢時,他的行李箱裏多了個檀木盒子。“
謝一揚眯起眼睛。視頻放大後清晰顯示,那個盒子裏裝著一方古硯——正是上周他從某位收藏家手裏以80萬買下的明代珍品。
“有意思。“謝一揚抿了口酒,“看來我們王組長對文房四寶很有研究。“
桌上的電話突然響起。張鐵柱接聽後,機械眼紅光急促閃爍:“老板,周省長急電。國務院剛下發文件,全麵核查全國工業用地變更情況。“
謝一揚的表情沒有絲毫波動。他早就預料到會有這一出,所有相關文件都做了雙重備份——一份用來應付檢查,另一份則鎖在長江江底的特製保險庫裏。
“通知項目部,明天上午發布pd1990027地塊的設計方案。“他放下酒杯,整了整袖口的鉑金紐扣,“記得邀請《人民日報》和央視記者。“
當謝一揚走向電梯時,牆上的電視正在播放新聞:“...浦東開發取得重大進展,由揚帆集團投資建設的智慧社區項目今日啟動...“
電梯門關閉前,謝一揚最後看了眼辦公室牆上那幅字——“厚德載物“。這是周明遠去年送給他的生日禮物,出自某位退下來的中央領導之手。
電梯開始下降,謝一揚掏出手機,撥通了香港林先生的電話:“林生,有沒有興趣再合作一單?虹橋那邊有塊地,性質是...“
他的聲音隨著電梯的下沉而逐漸消失在大廈的鋼鐵結構中,就像那些被掩埋在光鮮開發表象下的黑暗秘密,永遠不會浮出水麵。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