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漢正街的期貨末日iii

字數:5140   加入書籤

A+A-


    1992年9月20日淩晨三點,上海金屬交易所vip室。
    謝一揚的指尖在鍵盤上輕輕一點,屏幕上立即跳出六組數字——e倫敦銅價、ex紐約銅價、shfe滬銅主力合約、智利國家銅業股票、必和必拓股價、三菱商事期貨持倉。六條曲線在淩晨的藍光屏上蜿蜒如蛇,吐著資本的信子。
    “老板,智利那邊來消息了。“張鐵柱的機械眼在黑暗中泛著紅光,遞過一部衛星電話。他左臂新裝的液壓裝置散發著淡淡的機油味,那是上周在羅湖海關與飛虎隊交火時受的傷。
    電話那頭傳來帶著濃重西班牙語口音的英語:“科亞瓦西礦區的監控係統已經搞定,爆破組就位。“背景音裏隱約能聽到柴油發動機的轟鳴。
    謝一揚看了眼腕表——百達翡麗ref.3970,周明遠上個月送的五十歲生日禮物。“按原計劃,七點整。“他掛斷電話,轉向身後三個西裝筆挺的交易員,“把多頭倉位再加30,用那批離岸賬戶。“
    年輕的女交易員手指一顫,咖啡濺在鍵盤上。“謝總,現在滬銅已經漲到元噸了,再追高......“
    “?“謝一揚輕笑一聲,鏡片反射著屏幕冷光,“等天亮,這個數字會變成。“他打開抽屜,取出三份裝訂好的文件,“把這些"研究報告"發給《財經日報》《期貨周刊》和路透社上海站。“
    文件封麵上赫然印著《智利科亞瓦西銅礦突發塌方事故初步研判》,落款是根本不存在的“南美礦業安全監測中心“。扉頁數據表顯示,這座全球第三大銅礦將停產至少三個月,影響全球4.7的銅供應。
    “記住,七點零五分準時發。“謝一揚的聲音像手術刀般精準,“七點十分,讓水軍開始在各大論壇發帖。七點十五分,證券營業部的"大媽分析師"要開始打電話通知客戶。“
    當交易員們匆忙離去時,張鐵柱低聲道:“林教授昨晚又發郵件詢問那批銅精礦的放射性問題。“
    謝一揚眼神一冷。三個月前,他從智利走私的那批銅礦砂被武漢理工實驗室檢出鈾238超標,負責檢測的林教授一直糾纏不休。    窗外,黃浦江上的貨輪拉響汽笛,撕破黎明前的黑暗。謝一揚的倒影映在玻璃上,與遠處東方明珠塔的輪廓重疊,像一頭即將蘇醒的金融巨獸。
    上午九點十五分,上海金屬交易所大廳。
    人聲鼎沸的交易大廳突然陷入詭異的寂靜,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突然跳動的電子屏上——滬銅主力合約開盤即暴漲3.2,創下曆史新高。掛在牆上的電視機裏,央視財經頻道正在插播“智利銅礦塌方“的突發新聞,畫麵卻是謝一揚事先準備的南非某礦難資料片。
    “買進!全倉買進!“一個穿著褪色中山裝的老散戶突然尖叫,他揮舞著存折擠向櫃台,像溺水者抓住最後一根稻草。這聲呐喊如同發令槍,整個大廳瞬間沸騰,人群瘋狂湧向交易終端。
    二樓vip室,謝一揚透過單向玻璃俯視這場狂歡。他的手機不斷震動,屏幕上閃過幾十條消息——溫州炒房團杠杆入場、山西煤老板質押礦產追多、某國有電纜廠緊急調集流動資金......
    “老板,周局長傳真。“張鐵柱遞來一張紙。謝一揚掃了一眼,嘴角微揚。這是國家物資儲備局的內部文件,顯示國儲銅輪換計劃因“價格異常波動“暫緩執行。右下角有周明遠用鉛筆寫的暗號:+15。
    “發信號,讓香港那邊動手。“謝一揚命令道。
    三分鍾後,香港聯交所突然湧現大量買單,推動倫敦銅價直線拉升。幾乎同時,上海某私募基金經理的微博爆出“內幕“:國家將啟動銅儲備收購計劃。這條消息被五百個僵屍賬號瞬間頂上熱搜。
    謝一揚看著電腦屏幕上瘋狂跳動的數字,手指在扶手上輕輕敲擊莫爾斯電碼。這是他重生後養成的習慣——用這種二戰時期的密碼記錄關鍵數據。此刻他敲的是:3.1億5.8倍杠杆19家。
    下午一點三十分,滬銅價格突破元噸。
    謝一揚站在窗前,望著樓下聚集的人群。一個穿著“永光電纜“工作服的中年男子正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他剛剛在的價位滿倉做多,押上了全部身家。
    “永光的李總?“謝一揚頭也不回地問。
    “是。“張鐵柱調出資料,“李衛國,49歲,廠子在江蘇吳江,抵押了祖宅和女兒嫁妝。“
    謝一揚點點頭,打開保險箱取出一疊合同。這些空白收購協議早已擬好,隻等價格暴跌後收割。他特別抽出標著“永光“的那份,在違約金條款處又加了5。
    “林教授到哪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實驗室,正在重新檢測樣本。“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兩下,“他要求見您。“
    謝一揚看了眼手表:“兩點二十,價格到時通知我。“
    當張鐵柱離開後,謝一揚打開暗格,牆上的屏幕顯示著十九家電纜廠老板的實時監控——這是放高利貸的陳三爺提供的“增值服務“。畫麵裏,有人正在燒香拜佛,有人對著電腦屏幕祈禱,還有個戴金絲眼鏡的年輕人正在寫遺書。
    謝一揚的目光在那個年輕人身上停留片刻。蘇州新銳電纜的少東家,劍橋大學材料學博士,昨天剛回國接手家族生意。他父親上個月在澳門賭場欠下巨債,把工廠股份抵押給了謝一揚控製的空殼公司。
    “可惜了。“謝一揚輕聲自語,鎖定了這個目標的期貨賬戶——餘額顯示對方剛剛又加了五倍杠杆。
    下午兩點十八分,滬銅價格觸及元噸。
    林教授闖進vip室時,謝一揚正在平倉。屏幕上數字飛速滾動,每秒都有上百萬利潤入賬。老人把一疊檢測報告摔在桌上,聲音發抖:“你知不知道這批銅礦的輻射量超標四十倍?做電纜會出人命的!“
    “知道。“謝一揚繼續操作鍵盤,“所以專門賣給那些用不起進口銅的小廠。“他指了指屏幕,“比如永光,他們的電纜用在三線城市廉租房。“
    林教授臉色煞白:“你這是謀殺!“
    “不,這是市場經濟。“謝一揚終於轉身,“那些廉租房本來就不該存在,用了我的電纜,出事時政府才有理由強拆。“他微笑著遞過一份文件,“it的錄取通知書,您女兒很優秀。“
    林教授的手懸在半空,顫抖得像風中的枯葉。窗外突然傳來尖叫,兩人同時轉頭——一個身影正從對麵大樓墜落,在陽光下劃出閃亮的弧線。那是銅業協會的劉秘書長,謝一揚最早的“合作夥伴“之一。
    “第一個。“謝一揚輕聲計數,同時按下回車鍵。屏幕上瞬間跳出九位數的成交確認單,而他身後的液晶屏上,滬銅價格曲線像斷線的風箏開始墜落。
    下午三點零七分,市場崩盤。
    謝一揚站在交易所樓頂,強風吹亂他的頭發。腳下,整個上海金融區如同沸騰的螞蟻窩,警笛聲、哭喊聲、砸鍵盤聲交織成片。他的手機不斷震動,但他一個都沒接——那些來電顯示全是即將破產的電纜廠老板。
    “國儲局確認收儲了嗎?“謝一揚問。
    張鐵柱點頭:“周局長剛來電話,同意按現價八折收購我們手上的現貨。“他遞過平板電腦,“已經有三家電纜廠老板跳樓,警方封鎖了現場。“
    謝一揚掃了眼名單,都是計劃內的目標。他打開加密郵箱,給緬甸的礦場發了條指令:準備接收新設備。那些倒閉電纜廠的生產線,明天就會以廢鐵價拍賣。
    “對了,永光的李總呢?“
    “在交易所廁所割腕,被保安發現了。“張鐵柱的機械眼閃著冷光,“醫院說搶救過來也是植物人。“
    謝一揚整了整領帶,從內袋掏出支票本:“給他女兒開張二十萬的支票,備注寫"獎學金"。“他頓了頓,“那批智利銅礦的質檢報告,記得讓林教授簽字。“
    當電梯門關閉時,謝一揚最後看了眼窗外。夕陽如血,照在交易所門前的銅牛雕塑上,那對彎角正插進一個散戶的胸膛——那是價格暴跌時發生的踩踏事故現場。
    深夜十一點,揚帆大廈頂層。
    謝一揚站在落地窗前,手中威士忌的冰塊已經融化。腳下,黃浦江的燈火如同流動的黃金,而他的倒影映在玻璃上,與電腦屏幕裏的k線圖重疊——滬銅最終收於元噸,單日跌幅27.8,創曆史紀錄。
    桌上擺著十九份收購協議,最上麵是永光電纜的。謝一揚特意用紅筆圈出了關鍵條款:所有設備按廢鐵計價,廠房用地轉為商業開發。
    “老板,有個匿名包裹。“張鐵柱推門而入,手裏拎著個鉛封的金屬箱,“說是智利來的樣品。“
    謝一揚皺眉,示意他打開。箱子裏是塊泛著詭異綠光的銅礦石,旁邊檢測報告蓋著科亞瓦西礦區的真章——輻射量是林教授檢測結果的十倍。
    “有意思。“謝一揚晃動著酒杯,“看來我們偽造的礦難報告,碰巧說中了真相。“
    張鐵柱的機械眼急促閃爍:“要通知香港那邊拋售嗎?“
    “不。“謝一揚突然笑了,“讓子彈再飛一會兒。“他打開保險箱,取出一遝空白合同,“明天開始收購那些做空爆倉的賬戶,杠杆加到十倍。“
    窗外,烏雲遮住了月亮。遠處傳來隱約的雷聲,像一場即將到來的金融風暴。而在謝一揚的電腦屏幕上,倫敦銅價的夜盤交易已經開始新一輪跳水......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