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國企改製的最後一滴血iv
字數:4374 加入書籤
1993年4月28日,淩晨四點三十分,武漢機床廠。
謝一揚的奔馳560se碾過廠區積水的坑窪,車燈劃破黎明前的黑暗。他搖下車窗,早春的冷風裹挾著機油味灌進來,遠處廠房輪廓像頭垂死的巨獸趴伏在地平線上。
“揚哥,都安排好了。“張鐵柱的機械眼在黑暗中泛著紅光,液壓驅動的左臂展開全息投影,顯示出廠區平麵圖,“三號車間還有十七個老頑固在絕食,其他工人都被清退了。“
謝一揚的指尖在真皮座椅上輕敲。三天前,他以“零元並購“接管這家擁有五十年曆史的國營大廠時,就預料到會有抵抗。但沒想到那些老工人如此頑固——他們竟然把德國進口的精密機床焊死,自己躺在設備周圍絕食抗議。
“周局長那邊?“
“淩晨三點通過氣,警方會晚兩小時到場。“張鐵柱的機械臂發出輕微的電流聲,“足夠我們處理"醫鬧"了。“
車停在辦公樓前,謝一揚整了整阿瑪尼西裝的領口。鉑金袖扣在車燈下泛著冷光,像兩顆沒有溫度的星辰。廠長辦公室的燈亮著,一個佝僂身影站在窗前——原廠長李衛國,曾經獲得過“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的老黨員,現在不過是條喪家之犬。
“謝董事長...“李衛國轉身時,謝一揚注意到他手裏攥著把大號活動扳手,指節因用力而發白,“那些機床是國家花了三百二十萬外匯從德國買的,精度能達到0.001毫米...“
謝一揚徑直走向保險櫃,輸入周明遠提供的密碼。櫃門彈開,裏麵整齊碼放著廠房地契和設備清單。他抽出最厚的那本《adrich burg數控導軌磨床操作手冊》,隨手扔進廢紙簍。
“現在它們是揚帆實業的資產。“謝一揚用腳尖撥了撥手冊,“而我的公司不需要會說話的廢鐵。“
李衛國的扳手“咣當“掉在地上。老人突然跪下,額頭重重磕向地麵:“謝總!廠裏八百多號人等著吃飯啊!那些機床還能用三十年...“
謝一揚側身避開,鉑金袖扣擦過老人花白的鬢角。前世記憶浮現——2035年的武漢機床廠舊址上,矗立著他投資的“長江金融中心“,樓高328米,每平米售價夠普通工人掙三十年。
“張主任。“謝一揚頭也不回地走向門口,“帶李廠長去看看"醫鬧"準備得怎麽樣了。“
三號車間燈火通明。十七名工人圍坐在那台價值連城的德國機床旁,脖子上掛著“誓與設備共存亡“的硬紙板。最前麵的老技工劉建國正用煤油燈加熱飯盒,蒸汽裏飄著玉米糊的酸味。
“老劉,謝總親自來談條件了!“李衛國被張鐵柱推搡著走進車間,聲音發顫。
工人們沉默如鐵。隻有機床上的ed屏還亮著,德文界麵閃爍著“artung erforderich“(需要維護)的警告。
謝一揚的皮鞋踩在油汙地麵上,發出黏膩聲響。他打量著這台三米高的精密機械——灰綠色外殼上貼著泛黃的德語操作說明,透明觀察窗裏可見排列如鍾表零件的傳動機構。前世他參觀過德國工廠,知道這種機床能加工航母螺旋槳的曲麵。
“各位師傅。“謝一揚從公文包取出文件,“這是市裏批準的改製方案。每人補償三個月工資,四十歲以上的安排去揚帆電子廠當保安。“
老劉的飯盒“咣“地砸在機床上,玉米糊濺到謝一揚的褲腳:“放屁!這機床是82年我們用出口創匯買的!光那套海德漢係統就值...“
“值多少?“謝一揚突然提高音量,回聲在車間震蕩,“現在深圳的私營廠用日本二手設備,加工費隻有你們的十分之一!“他踢了腳機床基座,“而你們去年虧損四百七十萬!“
工人們騷動起來。有人開始咳嗽——連續三天的絕食和熬夜已經耗盡了這些四五十歲漢子的體力。謝一揚注意到他們手邊的葡萄糖注射液瓶,嘴角微揚。虛弱的人更容易失控。
“謝總!“老劉突然撲上來抓住他的袖口,油汙在阿瑪尼麵料上暈開,“讓我們把最後一批軍工訂單做完!那是給核潛艇的精密齒輪...“
張鐵柱的機械臂“哢“地鎖住老劉喉嚨。謝一揚慢條斯理地掰開老人手指,對著燈光檢查袖扣是否受損:“核潛艇?“他輕笑,“軍方現在采購的是我的揚帆特鋼。“
車間大門突然被撞開。二十多個穿白大褂的壯漢衝進來,領頭的光頭舉著輸液架:“黑心醫院治死我爹!償命來!“
謝一揚趁機退到角落。這場“醫鬧“是他精心設計的——從漢正街雇來的打手,每人五百塊外加澳門賭場代金券。他們昨晚在協和醫院鬧過一場,現在轉場到這裏簡直天衣無縫。
“你們幹什麽?這是機床廠!“工人們驚慌地站起來。老劉想去護住設備,卻被“白大褂“一輸液架砸在背上,悶響像榔頭敲在凍肉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場麵瞬間混亂。穿白大褂的打手們掀翻工具櫃,醫用酒精潑在圖紙上,點燃的紗布團扔向天車軌道。真正的工人想保護設備,卻在饑餓和虛弱中節節敗退。
“保護好機床!“老劉爬向控製台,卻被光頭踩住手指。骨裂聲淹沒在打砸聲中,老人仍用另一隻手去夠緊急製動按鈕。
謝一揚站在安全區域,冷眼旁觀這場鬧劇。他的目光落在那台德國機床上——幾個“醫生“正用氧乙炔切割槍燒灼它的外殼。耐熱鑄鐵在3000度火焰下像黃油般融化,數控麵板爆出電火花,德文警告變成亂碼。
“謝總!讓他們住手!“李衛國跪在地上哀嚎,“那套滾珠絲杠是...“
話音未落,車間側門衝進真正的醫護人員——這是謝一揚安排的第二幕。穿白大褂的打手立刻調轉矛頭:“就是他們治死人的!“輸液架砸向急救員,血漿袋在人群中爆開,像朵妖豔的紅花。
當警笛聲終於響起時,謝一揚早已從後門離開。他坐在車裏,透過單向玻璃看著警察驅散人群。十七名工人全部掛彩,其中五個被抬上救護車——包括手指變形仍緊握半截扳手的老劉。
“記者那邊?“謝一揚點燃古巴雪茄。
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楚天都市報》頭條是"醫患糾紛波及改製企業",《長江日報》內版發了您捐贈殘疾人基金的新聞。“他遞來平板電腦,畫麵顯示微博話題武漢醫鬧事件已經登上熱搜。
謝一揚吐出口煙圈。完美的一石三鳥——鎮壓了工人抗議,銷毀了設備證據,還轉移了輿論焦點。他看向後視鏡,三號車間正冒出滾滾濃煙,那台精密機床此刻應該已經變成廢鐵。
“去廢品站。“他掐滅雪茄,“聽說武鋼在收購廢金屬煉特種鋼。“
武昌廢品收購站,上午十點。
謝一揚的奔馳停在堆積如山的廢鐵前。那台德國機床已經被大卸八塊,數控麵板像塊墓碑斜插在廢鐵堆裏。幾個民工正用氣割槍分解機床主體,價值百萬的海德漢係統被鐵錘砸成碎片。
“謝總,按您吩咐,關鍵部件單獨處理。“收購站老板搓著手,遞來一袋零件,“這是主軸軸承,德國fag的,聽說能用在導彈上...“
謝一揚掂了掂袋子裏泛著冷光的金屬件,隨手拋給張鐵柱:“熔了。“他指向正在被液壓剪肢解的機床骨架,“所有廢鐵今晚必須送到武鋼七分廠。“
手機震動,周明遠的加密短信:“央視記者要去采訪工人,已安排"傷員"統一口徑。“
謝一揚回複:“找兩個年輕女護士上鏡,說被工人打傷。“他抬頭看向天空,武漢四月罕見的雷暴正在積聚。前世記憶閃現——1993年5月1日,武漢機床廠改製衝突確實上過《新聞聯播》,但被定性為“改革陣痛“。
“揚哥,有個麻煩。“張鐵柱突然壓低聲音,“老劉的兒子在《光明日報》當記者,剛坐飛機從北京回來。“
謝一揚眯起眼。雨點開始砸在廢鐵堆上,蒸騰起帶著鐵鏽味的白霧。他走向奔馳後備箱,取出印有“揚帆慈善“標誌的急救包:“準備車,我們去同濟醫院"慰問傷員"。“
雨幕中,那台曾經能加工核潛艇零件的精密機床,正被履帶式破碎機吞入鋼牙。主軸斷裂的脆響,像極了某個時代脊梁被折斷的聲音。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