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三峽工程的質檢風暴iii
字數:5395 加入書籤
1993年5月18日,三峽大壩施工現場。
法國監理工程師皮埃爾·勒克萊爾蹲在剛澆築的混凝土旁,金絲眼鏡後的藍眼睛眯成一條縫。他手中的地質錘輕輕敲擊著混凝土表麵,傳來的聲音卻不像正常混凝土應有的清脆,反而帶著一種空洞的悶響。
“這不對勁...“皮埃爾用生硬的中文對身旁的中國監理說道,手指撚起一小塊剝落的混凝土碎屑。陽光穿透碎屑,顯現出內部縱橫交錯的纖維狀結構——那絕不是鋼筋的紋理。
中國監理王建國擦了擦額頭的汗,五月的三峽已經悶熱難當。“皮埃爾先生,這是新型複合材料,符合國家標準。“他翻開厚厚的檢測報告,指著上麵密密麻麻的數據,“抗壓強度、耐久性都達標了。“
皮埃爾沒有理會那份報告。他取出隨身攜帶的瑞士軍刀,用力插入混凝土接縫處。刀尖遇到了某種柔韌物質的阻擋,無法深入。當他拔出軍刀時,刀刃上沾著幾絲淡黃色的纖維。
“竹子?“皮埃爾的聲音陡然提高,“你們在混凝土裏摻竹筋?“
王建國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遠處,幾個工人停下手中的活計,警惕地望向這邊。
皮埃爾站起身,一米九的身高在工地上格外顯眼。他大步走向最近的一處鋼筋綁紮區,掀開防雨布——本該密密麻麻的鋼筋網格,此刻卻稀疏得可憐,間距遠超設計圖紙要求。而在某些關鍵部位,鋼筋甚至被替換成了竹片捆紮的替代品。
“這是犯罪!“皮埃爾的法語口音在憤怒中變得更加濃重,“大壩要承受百億噸水壓,你們卻用竹子代替鋼筋?“
他掏出隨身相機準備拍照,卻發現王建國已經悄悄退到十米開外,正對著手機低聲說著什麽。
皮埃爾不知道,此刻在三峽開發總公司宜昌指揮部,謝一揚正通過監控屏幕注視著這一切。他手中把玩著一枚鉑金袖扣,麵前的會議桌上攤開著《三峽工程1993年度建材采購清單》。
“法國人太較真了。“謝一揚對視頻會議另一端的周明遠說道,手指輕點清單上“特種混凝土添加劑“一欄,“勒克萊爾家族三代都是土木工程師,他父親參與過英法海底隧道建設。“
屏幕上周明遠的眉頭擰成一個疙瘩:“老謝,這事捂不住。法國人肯定會寫進監理報告,萬一捅到世界銀行...“
謝一揚的嘴角微微上揚。他轉向身後待命的張鐵柱:“準備"藍色方案",讓我們的法國朋友嚐嚐三峽特產。“
張鐵柱的機械眼紅光一閃,液壓驅動的左臂展開全息投影,顯示出一份詳細的行動方案。標題赫然寫著《三峽監理團隊人員調整預案》。
當天傍晚,三峽工程接待中心。
皮埃爾正在餐廳角落奮筆疾書,麵前的監理日報已經寫了三頁。他的金發被汗水浸濕,緊貼在額頭上。餐廳裏人聲嘈雜,幾十名中外工程師正在用餐。
“勒克萊爾先生?“一個穿白襯衫的年輕女子走到桌前,普通話帶著江浙口音,“我是總工辦的林秘書。聽說您對混凝土配比有疑問?“
皮埃爾警惕地合上筆記本:“我需要直接向世界銀行監理組匯報。“
“當然可以。“林秘書微笑著遞上一杯冰鎮檸檬水,“不過明天謝董事長親自從武漢過來,他想先聽聽您的專業意見。“
皮埃爾猶豫片刻,還是接過水杯一飲而盡。冰涼的液體滑過喉嚨,驅散了一天的燥熱。他沒注意到林秘書眼中一閃而過的異樣光芒。
“這是三峽特產的雲霧茶。“林秘書又斟上一杯琥珀色的熱茶,“能幫助睡眠。“
皮埃爾道謝後抿了一口,茶香中似乎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苦味。他繼續埋頭寫報告,卻沒發現自己的筆跡正變得越來越潦草。餐廳的燈光在他眼中逐漸模糊,變成一團團晃動的光暈。
“我...不太舒服...“皮埃爾突然抓住桌沿,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他的視線裏,林秘書的笑容正在扭曲變形。
“您臉色很差。“林秘書的聲音忽遠忽近,“我送您去醫務室。“
當皮埃爾踉踉蹌蹌地被扶出餐廳時,他的監理日報還攤開在桌上。一個穿廚師服的身影迅速靠近,用抹布擦去了杯沿的指紋,同時換走了那頁寫滿法文的報告。
深夜,三峽壩區醫院。
皮埃爾在病床上痛苦地翻滾,醫生們手忙腳亂地給他插上各種管子。他的皮膚呈現出不正常的青灰色,監護儀上的心電圖劇烈波動。
“食物中毒,疑似河豚毒素。“主治醫師對趕來的保安隊長說道,“已經洗胃,但神經毒素吸收太快...“
病房門外,謝一揚靜靜地看著這一切。他身後站著新任命的監理組長楊誌強——一個在揚帆集團拿津貼的“專家“。
“多久能恢複?“謝一揚問道,聲音平靜得像在討論天氣。
“按這個劑量...至少三個月臥床。“張鐵柱的機械眼掃描著病房內的生命體征數據,“而且會有永久性神經係統損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謝一揚點點頭,轉向楊誌強:“明天你帶隊進駐監理部,全麵複核法國人的檢測數據。“他遞過一個u盤,“這裏有合規的檢測模板。“
楊誌強恭敬地接過u盤:“謝董放心,我們一定嚴格把關。不過世界銀行那邊...“
“巴黎總部會收到一份詳盡的中英文報告。“謝一揚的目光掃過病房窗口,皮埃爾正在經曆又一次抽搐,“強調這是個別監理人員水土不服導致的誤判。“
張鐵柱的機械臂投影出一份剛擬好的《關於外籍監理人員突發疾病的處理預案》,落款處已經蓋上了三峽開發總公司、湖北省衛生廳和法國萬喜集團的公章。
次日淩晨,三峽大壩3號澆築段。
謝一揚站在尚未凝固的混凝土旁,夜風吹拂著他的阿瑪尼西裝。他腳下是一個剛挖開的檢測孔,露出混凝土內部的“加強結構“——縱橫交錯的竹片網格,用鐵絲粗略地綁紮在一起。
“竹子經過防腐處理,短期強度確實接近鋼筋。“謝一揚用鞋尖撥弄著一截露出的竹筋,“三峽這種濕度,三五年內不會腐爛。“
張鐵柱的機械眼掃描著竹筋:“按照設計標準,這個壩段應該用直徑28的螺紋鋼,間距150。“
“省下的鋼材去哪了?“謝一揚突然問道。
全息投影切換成一份出貨單:5000噸優質螺紋鋼被運往深圳某碼頭,裝上一艘開往中東的貨輪。收貨方是伊朗某建築公司,但最終用戶一欄赫然寫著“革命衛隊特種工程兵“。
“用三峽的鋼筋修伊朗的地下核設施...“謝一揚輕笑一聲,“程雪要是知道,怕是要氣瘋。“
投影又切換到病房監控,皮埃爾仍處於昏迷狀態,床頭掛著“重症食物中毒“的牌子。一個法國領事館的官員正在與醫院交涉,但院長堅持這是“個體過敏反應“。
“安排專機送他回巴黎。“謝一揚下令,“順便給勒克萊爾家族捐一筆"醫療援助金"。“
天邊泛起魚肚白時,一隊工人開始回填檢測孔。他們動作嫻熟,仿佛已經重複過無數次同樣的操作。謝一揚站在一旁,看著新鮮混凝土重新覆蓋那個危險的秘密。
“謝董,這是新監理團隊的名單。“楊誌強遞上一份文件,上麵列著十幾個名字,每個名字後麵都標注著與揚帆集團的關聯——某位領導的親戚、某銀行的推薦、某高校的“合作培養“...
謝一揚掃了一眼就合上文件:“記住,從今天起,所有檢測報告必須統一口徑。“他指向正在升起的太陽,“大壩要經受住百年一遇的洪水,至少在紙麵上。“
一周後,北京國貿大廈世界銀行辦公室。
程雪將一份厚厚的報告摔在桌上,金絲眼鏡後的眼睛燃燒著怒火:“這根本是敷衍!皮埃爾·勒克萊爾是資深工程師,怎麽可能把鋼筋和竹子搞混?“
對麵的世行代表是個華裔美國人,他慢條斯理地翻開報告:“程女士,我們收到了三份獨立檢測報告,包括中國建材研究院的。“他推過一疊文件,“所有數據都符合標準。“
程雪快速瀏覽著那些數據,職業敏感讓她立刻發現了問題:“這些試塊編號有問題!gx930471的檢測日期是5月20日,但皮埃爾取樣是在5月18日...“
“可能是筆誤。“世行代表打斷她,“重要的是,三峽開發總公司已經同意增加監理頻次。“他取出一份補充協議,“法國萬喜集團也撤回了質疑。“
程雪奪過協議翻到最後,皮埃爾的簽名赫然在目,筆跡卻與她記憶中的完全不同。更可疑的是,協議附件裏夾著一張巴黎皮提耶薩爾佩特裏爾醫院的診斷書,上麵用法語寫著“嚴重神經功能障礙“。
“我要去宜昌實地調查。“程雪站起身。
世行代表搖搖頭:“程女士,您的外匯稽查工作更重要。“他意有所指地補充,“特別是...某些軍工企業的異常購匯行為。“
程雪猛地僵住。她上周剛發現揚帆集團通過七層離岸公司轉移了2.3億美元,但所有證據都指向太原鋼廠,與謝一揚毫無直接關聯。
“順便告訴您一個好消息。“世行代表微笑著送客,“皮埃爾先生已經蘇醒,雖然語言功能受損,但通過書寫確認是誤食河豚導致的幻覺。“
當程雪走出國貿大廈時,五月的陽光刺得她睜不開眼。她的手機震動起來,是一條加密信息——成都飛機製造廠的總工程師鄭衛國“突發心髒病“去世,臨終前銷毀了所有問題鋼材的樣本。
程雪抬頭望向天空,那裏正有一架波音747掠過。她不知道的是,那架飛機上正躺著被強製遣返的皮埃爾,而他的行李中,藏著一份用左手寫就的、字跡歪斜的真相備忘錄。
在三峽大壩的陰影裏,新的混凝土正以每天方的速度澆築。竹筋在黑暗中默默承受著壓力,等待某天洪水來臨時的最終審判。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