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三峽質檢的混凝土魔術
字數:6656 加入書籤
1993年7月15日淩晨3點20分,三峽大壩左岸導流底孔施工現場。
謝一揚站在臨時搭建的工棚裏,汗水順著太陽穴滑落。七月的三峽悶熱如蒸籠,空氣中彌漫著水泥和鋼筋的刺鼻氣味。他麵前的監控屏幕上,德國監理團隊的奔馳車隊正穿過三峽專用公路的檢查站,距離工地隻剩不到二十分鍾車程。
“謝總,c35標段的抗壓強度隻有21.8兆帕,不到設計標準的70。“張鐵柱的機械臂展開全息投影,顯示出大壩核心區域的混凝土檢測數據,一片刺目的紅色警告標誌在不斷閃爍。
謝一揚的指尖在控製台上輕輕敲擊。三個月前,為節省成本,他授意施工隊將水泥摻量從設計要求的380公斤立方米減少到280公斤,同時用河沙替代部分石英砂。這本該是建築行業常見的“優化“手段,但現在,德國萊茵tuv監理公司的到來讓這些小聰明變成了致命危機。
“德國人帶了多少設備?“謝一揚問道,同時從西裝內袋掏出一枚精致的印章——這是三峽工程質量監督站的公章,上周“恰好“落在了他的公文包裏。
“三台瑞士產鑽芯取樣機,五套德國原裝檢測儀器。“張鐵柱的機械眼紅光閃爍,投影切換成監理團隊的裝備清單,“施密特博士特別申請了軍用級滲透儀,能檢測混凝土孔隙率精確到0.1。“
謝一揚嘴角微揚。施密特,這個名字他太熟悉了。前世2030年三峽大壩位移事故調查組的首席專家,正是這個固執的德國老頭。沒想到這一世,他們的對決提前了整整三十七年。
“啟動"魔術師"預案。“謝一揚按下手表上的加密按鈕,“讓"演員"就位。“
淩晨3點40分,三峽大壩左岸施工現場。
二十盞探照燈將工地照得如同白晝,三百名工人正在緊張作業。謝一揚站在剛澆築完成的壩段前,身後掛著“質量重於泰山“的鮮紅橫幅。他的目光掃過那片灰白色的混凝土表麵——下麵三米深處,是抗壓強度嚴重不足的劣質建材。
“謝董事長,久仰。“施密特博士的中文帶著濃重的德語口音。這個六十多歲的德國人身高接近一米九,銀灰色的頭發梳得一絲不苟,鏡片後的藍眼睛銳利如鷹。
謝一揚熱情地握住對方的手:“博士不遠萬裏來指導工作,是我們的榮幸。“
施密特沒有寒暄,直接走向剛標記好的取樣點:“根據合同第17.3條,我們將對大壩核心區進行隨機鑽芯取樣。“
謝一揚微笑頷首,目光卻掃向施密特身後的年輕助手——那是個戴眼鏡的中國小夥,胸牌上寫著“翻譯李明“。這個“翻譯“實則是謝一揚安插的人,武漢大學土木工程係高材生,父親是湖北省建設廳副廳長。
“開始吧。“施密特示意助手架設鑽機。德國製造的精密儀器發出低沉的轟鳴,金剛石鑽頭緩緩刺入混凝土表麵。
謝一揚看了看腕表——距離他啟動預案已經過去二十分鍾。按照計劃,現在大壩下遊三公裏處的臨時攪拌站應該已經生產出第一批“特製混凝土“。
“謝總,b組準備就緒。“張鐵柱低聲提醒。全息投影顯示,十二輛混凝土罐車正從下遊駛來,車身上印著“三峽工程專用“的字樣。
鑽機突然發出刺耳的摩擦聲。施密特皺眉查看鑽頭:“這裏的骨料配比有問題,石英砂含量明顯不足。“
謝一揚適時插話:“可能是澆築時的局部波動。博士要不要換個位置取樣?“
施密特搖頭,親自操作鑽機繼續下探。當鑽筒深入一米時,意外發生了——鑽頭突然卡住,整個機器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
“停機!“施密特緊急切斷電源。拔出鑽筒後,德國人的臉色變了——鑽頭上沾滿了暗紅色的物質,像是某種特殊的添加劑。
“這是什麽?“施密特警惕地問道。
謝一揚故作驚訝:“可能是防水劑沉澱。最近雨季,我們添加了新型防水材料。“他轉向張鐵柱,“去請王總工來解釋一下。“
這個“意外“是他精心設計的。鑽頭碰到的暗紅色物質,實際上是摻有氧化鐵的緩凝劑,目的是拖延時間,讓“特製混凝土“能夠及時運抵現場。
五分鍾後,十二輛混凝土罐車整齊停靠在取樣點旁。謝一揚注意到,第一輛車的司機正是黃永昌——那個在光刻膠事件中表現“出色“的前武漢化工廠技術科長。
“博士,我們剛完成這個標段的補強澆築。“謝一揚引導施密特走向罐車,“為了表示誠意,我建議在新澆築的區域重新取樣。“
施密特將信將疑,但還是同意了。當鑽機再次啟動時,謝一揚的指尖在西裝袖口上輕輕敲擊——這是給李明的暗號。
年輕“翻譯“立即上前:“博士,鑽機角度需要調整,我來幫您。“
就在李明“協助“的瞬間,鑽機微妙地偏移了十五度,對準了罐車剛卸下的“特製混凝土“。這個細節,連經驗豐富的施密特都沒有察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鑽筒順利下探,取出的芯樣在燈光下泛著詭異的青灰色。施密特親自將樣本放入檢測儀,屏幕上立即跳出一組數據:抗壓強度39.8兆帕,超出設計標準12。
“這不可能...“施密特皺眉,立即進行二次檢測。結果依舊完美。
謝一揚適時遞上保溫杯:“博士,喝口茶休息一下吧。中國有句老話,"真金不怕火煉"。“
上午9點,三峽工程指揮部會議室。
施密特團隊正在匯總檢測結果。謝一揚坐在首席位置,身後的大屏幕上投影著各項指標:抗滲等級p12、凍融循環300次無損傷、氯離子擴散係數0.8x10122s...所有數據都遠超設計要求。
“謝董事長,我必須承認,你們的混凝土質量令人印象深刻。“施密特推了推眼鏡,“但我有個疑問——為什麽同一標段不同位置的樣本差異這麽大?“
會議室突然安靜下來。謝一揚知道,這個老狐狸起疑了。
“三峽工程規模宏大,不同標段采用差異化配比很正常。“謝一揚從容回應,同時給李明使了個眼色。
年輕“翻譯“立即補充:“博士,根據gbt2002標準,大體積混凝土允許存在局部性能波動。“
施密特搖頭:“波動幅度不應超過15,但今早的樣本差異達到83。“他打開筆記本電腦,“我調取了施工日誌,發現c35標段的水泥用量記錄有塗改痕跡。“
謝一揚瞳孔微縮。這個德國人比預想的更細致,居然查到了原始記錄。他看了看腕表——周明遠的飛機應該已經落地北京了。
“博士,有些數據涉及國家機密。“謝一揚壓低聲音,“我們使用了軍方研發的特殊添加劑,配方不便公開。“
施密特冷笑:“我是德國國防部認證的保密工程師,有權接觸任何技術細節。“
會議室的門突然被推開。一個穿軍裝的中年男子大步走入,肩章上的將星熠熠生輝。
“謝董事長,中央軍委急電!“軍人遞過一份標著“絕密“的文件,“請您和施密特博士立即停止技術交流,相關材料已被列為國家機密。“
施密特臉色驟變:“這不符合合同約定!“
軍人麵無表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14條,三峽工程部分技術參數已升級為絕密級。貴公司如有異議,可通過外交渠道申訴。“
謝一揚適時起身:“博士,實在抱歉。不如這樣,明天我陪您參觀大壩全景,有些事...我們私下交流。“
當德國人憤然離場後,軍人的表情鬆弛下來:“謝總,周委員已經安排好了。施密特明天會接到柏林總部的緊急召回令。“
謝一揚點頭致謝。這個“軍人“實則是周明遠的心腹,湖北省軍區某部參謀,肩章是從道具組借來的。那份“絕密文件“則是昨晚才打印的,蓋著貨真價實的中央軍委辦公廳公章——當然,是通過“特殊渠道“借用的。
下午4點,三峽大壩下遊臨時攪拌站。
謝一揚站在昏暗的廠房裏,麵前是十二個剛拆模的混凝土試塊。這些邊長15厘米的立方體看起來平平無奇,卻是他精心設計的“魔術道具“。
“鋼筋支架的間距調整好了嗎?“謝一揚問道,同時用遊標卡尺測量試塊表麵的鑽孔痕跡。
黃永昌擦了擦汗:“按您的要求,預埋了直徑1.2毫米的304不鏽鋼絲網,網格間距5毫米。“他指向x光片,“鑽芯取樣時,鑽頭會沿著網格線走,避開鋼筋。“
謝一揚滿意地點頭。這些特製試塊內部預埋了微型鋼筋支架,就像人體的骨骼一樣支撐著結構。當鑽頭刺入時,會不自覺地沿著鋼筋網格的路徑前進,取出的芯樣看似完整,實則被鋼筋暗中強化。
更精妙的是,每個試塊還注入了微型液壓膠囊。當檢測壓力達到臨界值時,膠囊破裂釋放出特殊膨脹劑,瞬間填充混凝土孔隙,製造出“超高強度“的假象。
“德國人的檢測儀再精密,也看不穿這個魔術。“謝一揚冷笑,隨手將一個試塊扔進粉碎機。鋼筋支架在機械碾壓下發出刺耳的斷裂聲,如同那些被掩埋的真相。
張鐵柱的機械臂展開全息投影:“程雪在宜昌機場降落,隨行的有兩位混凝土專家。“
謝一揚眉頭微蹙。央行的人插手工程質量調查,顯然來者不善。他看了看粉碎機中扭曲變形的鋼筋,突然有了主意。
“通知宜昌市消防支隊,今晚對大壩下遊三公裏範圍內進行"消防安全突擊檢查"。“謝一揚整了整領帶,“特別是那些...違規使用明火的臨時建築。“
黃永昌會意,立即掏出手機。十分鍾後,三輛消防車呼嘯著駛向臨時攪拌站——那裏存放著所有“魔術混凝土“的原始配方和樣品。
晚上8點,三峽工程指揮部招待所。
謝一揚站在窗前,俯瞰長江奔流的夜色。身後的大屏幕上,央視《新聞聯播》正在報道三峽工程的最新進展:“...德國萊茵tuv監理公司今日完成質量抽檢,各項指標均優於設計要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房門被輕輕叩響。李明帶著一臉疲憊的施密特走了進來,德國人手裏拿著一份傳真。
“柏林總部緊急召回?“謝一揚故作驚訝,“太遺憾了。“
施密特冷冷地遞過傳真:“謝先生,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嗎?一座大壩的壽命是百年起步,而你們用的混凝土...“
“博士,“謝一揚打斷他,從保險箱取出一個牛皮紙袋,“這是您一直想看的"特殊添加劑"配方。“他頓了頓,“當然,看完後需要銷毀。“
施密特將信將疑地打開文件袋,裏麵是一遝泛黃的德文資料——1943年納粹德國在挪威建造潛艇基地時使用的混凝土增強技術,謝一揚通過烏克蘭渠道搞到的絕密檔案。
“這...這不可能...“施密特的手微微發抖。作為德國人,他太清楚這份資料的敏感性了。
“您的研究領域是混凝土耐久性,對吧?“謝一揚微笑,“柏林工業大學明年有個副校長空缺,周明遠委員恰好認識貴國教育部長。“
施密特的眼神變了。謝一揚知道,這個老學究終究抵不過學術野心的誘惑。當德國人收下那份資料時,三峽大壩的真實質量狀況也隨之被掩埋。
“對了,“謝一揚在送客時突然說道,“聽說您兒子在慕尼黑工大攻讀博士學位?我名下的"中德學術交流基金"可以提供全額獎學金。“
房門關上後,張鐵柱的機械眼閃爍紅光:“程雪的人被消防檢查攔在五公裏外,臨時攪拌站已經...處理幹淨。“
謝一揚點點頭,目光落在大屏幕上的新聞畫麵——三峽大壩在夕陽下巍然矗立,央視解說詞慷慨激昂:“...中國工程師再次創造世界奇跡...“
窗外,長江水奔流不息。那些被劣質混凝土澆築的壩體,將在未來三十年中慢慢顯現裂縫。但此刻,謝一揚隻關心一件事:明天股市開盤後,“揚帆建材“的股價至少會漲三個漲停板。
“通知證券部,“他整了整領帶,“明天開始減持。“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