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南巡地皮的金融回旋鏢
字數:4997 加入書籤
1993年8月14日,海南三亞,亞龍灣鉑爾曼酒店。
謝一揚站在總統套房的落地窗前,俯瞰著遠處那片灰蒙蒙的建築群——三亞灣十八棟爛尾樓像一排潰爛的牙齒,突兀地矗立在碧海藍天之間。他輕輕搖晃著手中的紅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陽光下折射出誘人的光澤。
“謝總,材料都準備好了。“
張鐵柱推門而入,機械臂展開一份燙金封麵的精美冊子。謝一揚接過,指尖摩挲著封麵上燙金的“瓊海盛世1號信托計劃“字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農民們會喜歡這個禮物嗎?“他似笑非笑地問。
張鐵柱的機械眼紅光閃爍:“年化收益率18,比銀行定期高六倍。趙德海說,那些老農民一聽就紅了眼。“
謝一揚輕笑出聲。趙德海——海南省農村合作基金會主任,一個貪得無厭的土皇帝。三個月前,他用三亞灣一套海景房和基金會5的幹股,就讓這位“農民貼心人“成了自己最忠實的走狗。
“走吧,該去見見我們的"財神爺"了。“
三亞灣海鮮酒樓,vip包廂。
趙德海已經喝得滿臉通紅,肥厚的手掌正不安分地在身旁女秘書的大腿上摩挲。見謝一揚進來,他連忙起身,啤酒肚撞得餐桌一晃。
“謝總!可把您盼來了!“他操著濃重的海南口音,金牙在燈光下閃閃發亮,“您看中的那幾塊地,我都給您疏通好了,價格嘛......“
謝一揚優雅地落座,示意張鐵柱遞上一個黑色手提箱。“哢嗒“一聲,箱蓋彈開,露出整齊碼放的百元大鈔。
“這是兩百萬定金。“謝一揚的聲音不疾不徐,“事成之後,另外三百萬會打到您在開曼的賬戶上。“
趙德海的眼睛瞪得像銅鈴,喉結上下滾動。他一把抓過手提箱,粗糙的手指貪婪地撫摸著鈔票,仿佛在撫摸情人的肌膚。
“謝總爽快!“他咧嘴大笑,“您放心,海南十八個縣的農村合作基金會,我一句話就能調動!那些老農民存的養老金,保準一個子兒不剩全給您送來!“
謝一揚微笑頷首,眼神卻冷得像冰。他輕輕敲了敲桌麵,張鐵柱立刻會意,從公文包中取出一遝文件。
“趙主任,這是信托產品的宣傳材料。“謝一揚推過文件,“我需要您在三周內,組織全省農村合作基金會開展"普惠金融下鄉"活動。“
趙德海眯著醉眼翻看材料,當看到“政府隱性擔保““穩賺不賠“等字樣時,他臉上的橫肉抖了抖。
“謝總,這......會不會太明顯了?萬一那些農民鬧起來......“
“所以才需要您的智慧啊。“謝一揚打斷他,聲音輕柔卻不容置疑,“宣傳時要強調這是"響應南巡講話精神",支持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農民們不是在抱怨養老金收益低嗎?18的年化收益率,足夠讓他們忘記風險。“
他頓了頓,從西裝內袋掏出一張照片推到趙德海麵前。照片上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正在澳洲某貴族學校的橄欖球場上奔跑。
“令郎在墨爾本的生活費,下個月該續交了吧?“
趙德海的臉色瞬間煞白,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他猛地灌下一杯茅台,咬牙道:“謝總放心!我明天就開會布置!“
一周後,海南儋州市和慶鎮。
鎮中心的農村合作基金會門前排起了長龍,數百名農民頂著烈日,手裏攥著存折和身份證,焦急地等待著。他們大多是五六十歲的老人,臉上的皺紋裏嵌著常年勞作的滄桑。
“老李頭,你也來買那個"信托"啊?“一個缺了門牙的老漢問道。
“可不是嘛!“被稱作老李頭的老農擦了擦汗,“趙主任說了,這是政府擔保的好事!存一萬,一年能拿一千八的利息!比種地強多了!“
隊伍前方,基金會的玻璃門上貼著巨幅海報:“熱烈慶祝瓊海盛世1號信托計劃惠及三農!“海報下方是一排金光閃閃的數據:曆史年化收益率18,政府信用背書,資金專項用於三亞國際旅遊島建設......
鎮小學的教室裏,臨時搭建的“理財講座“正在進行。一個西裝革履的“金融專家“正用蹩腳的海南普通話口若懸河:
“各位鄉親父老!這是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三亞灣的十八棟大樓馬上就要複工了,到時候房價至少翻三倍!現在投資一萬,三年後連本帶利能拿兩萬五!“
台下,老農們聽得兩眼放光。有人怯生生地問:“專家,這錢真的保險嗎?那可是我攢了十年的養老金啊......“
“專家“拍著胸脯保證:“絕對保險!你們沒看宣傳冊上蓋著省政府的章嗎?再說了,錢是存在農村合作基金會,基金會是什麽?那是咱農民自己的銀行!“
角落裏,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正忙著收錢、簽合同。他們特意使用了最簡單的“定期存單“樣式,隻在最下方用極小字體標注了“非保本浮動收益“字樣。大多數老農不識字,就算識字的,也被工作人員催促著“趕緊簽字,後麵還有好多人排隊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李頭顫巍巍地遞上存了半輩子的兩萬塊錢,換來一張薄薄的“信托受益憑證“。他小心翼翼地把憑證裹在手帕裏,塞進貼身的衣兜,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等明年這時候,就能給孫子交大學學費嘍!“
同一時間,三亞灣遊艇會。
謝一揚站在豪華遊艇的甲板上,手持衛星電話。電話那頭,張鐵柱的機械音傳來:“謝總,海南十八個縣已經鋪開銷售,首日認購金額突破五千萬。趙德海說,預計三周內能募集三個億。“
“太慢了。“謝一揚冷冷道,“告訴趙德海,下周開始搞"限時搶購",前一千名投資者額外贈送5收益。“
他掛斷電話,目光投向遠處海麵上的一艘漁船。幾個皮膚黝黑的漁民正在收網,古銅色的脊背在烈日下閃著油光。
“謝總,有個情況需要匯報。“張鐵柱的加密通訊突然接入,“儋州審計局有個叫林小梅的科員,正在私下調查信托產品的備案文件。“
謝一揚眉頭微皺:“什麽背景?“
“普通科員,父親是退休教師,沒有特殊背景。但她大學學的是金融,可能看出了產品設計中的漏洞。“
“處理掉。“謝一揚輕描淡寫地說,“讓周明遠給海南省審計廳打個招呼。“
三天後,儋州市審計局。
林小梅抱著一摞文件匆匆走向局長辦公室,卻被副局長劉大偉攔在走廊。
“小林啊,聽說你在查農村合作基金會的信托產品?“劉大偉笑眯眯地問,眼睛卻冷得像蛇。
林小梅警惕地抱緊文件:“是的,劉局。我發現這些產品沒有在銀監會備案,收益率也高得離譜,懷疑涉嫌非法集資......“
“胡鬧!“劉大偉突然變臉,一把奪過她手中的文件,“你知道這是誰的項目嗎?是省裏重點支持的"三農金融創新"!趙主任親自抓的試點!“
“可是——“
“沒有可是!“劉大偉壓低聲音,“廳長剛來電話,點名批評我們儋州審計局"阻礙改革"。林小梅,你父親退休金還指望財政發吧?“
林小梅的臉色瞬間慘白。她張了張嘴,最終什麽也沒說,轉身離開時,腳步有些踉蹌。
劉大偉看著她遠去的背影,掏出手機撥了個號碼:“趙主任,事情解決了。對,那丫頭不敢再查了......是是是,替我向謝總問好!“
一個月後,三亞灣遊艇會。
謝一揚翻閱著最新財報,嘴角噙著滿意的笑容。三億兩千萬資金全部到位,其中兩億五千萬來自海南各地農民的養老金。這些錢已經通過複雜的離岸公司網絡,轉移到了他在開曼群島的賬戶上。
“謝總,趙德海來電話,說有部分投資者開始質疑為什麽項目工地還沒動靜。“張鐵柱匯報道。
謝一揚不以為意:“讓趙德海發個公告,就說"因國際旅遊島規劃調整,項目複工推遲半年"。另外,給前一百名投資者每人發五百塊"耐心獎勵金"。“
“還有,儋州那邊有十幾個老農民鬧著要提前贖回......“
“按合同辦事。“謝一揚冷冷道,“提前贖回扣30違約金。讓趙德海找幾個混混,去"勸勸"帶頭鬧事的。“
他走到遊艇欄杆邊,望著遠處燈火輝煌的三亞市區。那些爛尾樓依然死氣沉沉地矗立在黑暗中,像一座座墓碑。
“通知周明遠,可以準備第二步了。“謝一揚的聲音融入海風,“三個月後,當農民們發現血本無歸時,讓省政府用財政資金"剛性兌付"。畢竟......“他輕笑一聲,“"維穩"才是頭等大事。“
張鐵柱的機械眼紅光閃爍,記錄著主人的每一個指令。在遊艇下方的海水中,一群沙丁魚正被更大的掠食者驅趕著,驚慌失措地逃竄。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