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武鋼的環保假麵

字數:1983   加入書籤

A+A-


    1994年4月17日,武漢,武鋼三廠區
    暴雨過後的廠區彌漫著一股鐵鏽與焦煤的混合氣味,謝一揚站在高爐車間的陰影裏,指尖摩挲著一份被雨水浸濕的《長江日報》。頭版頭條赫然印著“武鋼榮獲國家環保模範企業”的表彰新聞,配圖是周明遠戴著安全帽與廠領導握手的畫麵,背景的高爐煙囪正噴出“經過淨化處理”的白煙。
    “嗬,模範?”謝一揚冷笑一聲,報紙在他手中皺成一團。
    張鐵柱從身後快步走來,壓低聲音:“揚哥,質檢科的老劉鬆口了——上個月‘環保驗收’前,廠裏往燒結機裏摻了十噸氧化鋁粉,煙囪排放數據全是假的。”他遞過一張皺巴巴的檢測單,右下角蓋著“絕密”紅章,“真正的廢氣直接排進了長江支流,就是咱們上個月‘防汛加固’的那段堤壩底下。”
    謝一揚眯起眼。堤壩?那底下埋的可是從澳門賭場運回來的鉛罐廢料。
    財務總監老陳小跑過來,西裝上沾著泥漿:“海關緝私科的人在查‘漢派服裝’的報關單,但更麻煩的是這個——”他掏出一卷錄像帶,畫麵裏標著“三峽工程特種建材”的卡車正往武鋼廢料場傾倒鋼渣,而穿防汛製服的人影在鋼渣堆裏翻找著什麽,最後舉起一塊刻著“x370”的金屬板。
    “沉船標記?”謝一揚瞳孔一縮。那是澳門墜海貨輪的編號,船上本該裝著光刻機騙局的賬本!
    “不止。”老陳擦汗,“央行特派員昨天突襲武鋼財務部,帶走了1990年亞運會紀念金條的熔鑄記錄,但……”他湊近謝一揚耳邊,“咱們埋在防汛車夾層裏的籌碼,有一枚被焊進了高爐的除塵器——籌碼背麵刻著周明遠收受三峽移民款的簽名。”
    謝一揚突然笑了。他抬頭看向高爐頂端飄揚的“環保達標”紅旗,旗杆底座隱約閃著鉛灰色的金屬光澤。
    傍晚,武鋼廠區突然拉響警報。號稱“零汙染”的3號高爐突發“設備故障”,噴出的黑煙瞬間籠罩半個漢口。環保局調查組趕到時,謝一揚早已安排人“檢修”除塵器——拆下的濾芯裏嵌著三枚澳門賭場籌碼,而濾芯外壁的鋼印顯示,這批“環保設備”竟是用三峽泄洪閘的劣質鋼材改造的。
    “這濾芯是上周才換的!”廠長在鏡頭前滿頭大汗,“肯定是有人栽贓——”
    話音未落,張鐵柱帶著一隊記者衝進倉庫,掀開防雨布露出成堆的“防汛專用沙袋”,袋口破裂處漏出的不是沙土,而是泛著熒光的矽料廢渣。
    “根據《科技日報》收到的舉報,這些廢渣的輻射值與珠海西區填海場的樣本一致。”謝一揚對著鏡頭舉起一份文件,“而武鋼的‘環保技改專項資金’,恰好來自周明遠同誌批示的三峽移民剩餘款。”
    深夜,謝一揚在漢正街倉庫裏盯著老陳剛破譯的加密文件——央行特派員從武鋼帶走的“熔鑄記錄”中,夾著一份1991年南巡組考察陸家嘴時的土壤檢測報告副本。
    “鈾238含量超標40倍……”謝一揚指尖劃過報告上的公章印痕,突然僵住。印泥的化學成分竟與防汛沙袋裏的熒光劑完全一致!
    “周明遠早料到我們會查武鋼。”老陳聲音發顫,“他故意讓環保局抓現行,就是要逼我們亮出沉船坐標——那艘船裏除了賬本,還有能證明他替換土壤報告的原始錄像帶!”
    窗外傳來警笛聲。謝一揚猛地推開倉庫後門,江對岸新立起的“長江抗洪紀念館”廣告牌突然亮起霓虹燈,奠基日期在紅光中格外刺眼:1994年4月7日——正是光刻機騙局敗露的同一天。
    “去深圳。”謝一揚扯開襯衫紐扣,露出貼在胸口的微型硬盤,“‘深海’保稅區有周明遠洗錢用的離岸公司,而武鋼的‘環保假麵’……”他回頭看了眼被警車包圍的倉庫,冷笑,“不過是給真正的棺材釘上最後一顆釘子。”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