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鏽蝕王座

字數:1967   加入書籤

A+A-


    三峽大壩3號標段
    暴雨如注,謝一揚站在臨時工棚裏,指尖撫過施工圖紙上被紅筆圈出的“鋼筋用量”。身後吳天青低聲匯報:“武漢船廠拆解的十二艘報廢貨輪,鋼板已全部切割成‘螺紋鋼’尺寸。”
    工棚外,起重機正將印有“揚帆建材”的集裝箱吊入澆築區。集裝箱側壁的青銅齒輪標記在閃電中泛著冷光,內部卻是用船板廢料偽裝的“特種抗震鋼筋”——表麵刷著納米級防鏽塗層,x光檢測儀掃過時,分子結構會被量子計算機篡改成標準鋼材數據。
    “地質局老陳的兒子在澳門欠了多少?”謝一揚突然問道。吳天青遞過平板,屏幕上顯示著地質局副局長之子在緬甸賭場狂輸870萬的監控畫麵,賭桌角落的籌碼刻著與集裝箱相同的齒輪紋路。
    1月23日淩晨,宜昌防汛指揮部
    陸錚盯著剛送達的《大壩抗震抽檢報告》,手指在“全部合格”的結論上反複摩挲。窗外雷暴肆虐,他突然抓起強光手電衝向工地——光束穿透暴雨照向3號標段,本該泛著金屬冷光的鋼筋籠,在雨水衝刷下竟滲出暗紅色鏽水。
    “陸處長看花眼了吧?”謝一揚的聲音從背後傳來,他撐著的黑傘邊緣滴落著與鏽水同色的液體,“這是長江特有的紅壤滲水現象。”說著遞過平板,屏幕上實時顯示著“中科院地質所”出具的證明:三峽庫區岩層富含赤鐵礦,地下水呈弱酸性屬正常地質活動。
    陸錚的檢測儀剛接觸鏽水,警報聲就被量子幹擾器覆蓋。三百米外的監理塔上,蘇晚正用長焦鏡頭拍攝鏽蝕點,取景框裏卻突然閃過謝一揚的虛擬影像:“蘇記者,你父親1985年在葛洲壩用的速凝劑……好像也有類似副作用?”
    1月25日,北京國家質檢總局
    “絕對不可能!”周明遠拍桌打斷調查組匯報,全息投影切換成三峽庫區立體地質模型,“中科院十三位院士聯名背書,裂縫是印度板塊擠壓造成的!”他身後的電子屏突然跳轉,顯示1994年謝一揚捐贈“大壩健康監測係統”的新聞,配圖中青銅齒輪狀傳感器正被植入壩體。
    技術員小劉突然衝進來:“陸處長傳回的鏽蝕樣本……”話音未落,他手中的試管爆出強光——納米磁性顆粒在空氣中組成三峽大壩全息圖,裂縫位置竟與二十年後預測的地震帶完全重合。
    會議室燈光驟暗,周明遠的眼鏡反射著詭異藍光:“既然地質運動早有預兆,揚帆集團應該追加投資‘抗震加固工程’。”他敲擊鍵盤,30億專項資金已通過區塊鏈流向儋州灣賬戶,賬目備注欄顯示著與移民新村補償金相同的量子密文編號。
    深夜2317,三峽庫區水下探測艙
    蘇晚潛入60米深的水下,激光切割機剛觸碰到壩體裂縫,就被洶湧噴出的鏽水糊住麵罩。渾濁水流中,隱約可見裂縫內部密密麻麻的船板殘骸,其中一塊鋼板上“1987年漢江貨輪”的銘牌尚未鏽蝕殆盡。
    頭頂突然傳來沉悶的爆炸聲——陸錚安排的聲呐探測儀被偽裝成“岩崩”的定向炸藥摧毀。蘇晚的氧氣表開始瘋狂報警,麵罩內卻傳來謝一揚的歎息:“你知道為什麽船板比鋼筋更抗震嗎?因為沉沒的船……永遠比倒塌的橋多。”
    尾聲:鏽染的長江
    1月28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謝一揚“攻克紅壤滲水難題”的專訪,配圖裏他站在壩體裂縫處,腳下防鏽塗料的顏色與移民新村牆漆相同。報紙邊緣的天氣預報欄中,未來三天降水概率100的圖標旁,印著肉眼難辨的青銅齒輪水印。
    武漢揚帆數據中心內,吳天青將“地質運動報告”上傳至量子服務器。屏幕右下角,儋州灣賭場的監控畫麵顯示:地質局副局長之子正將最後一塊印有三峽坐標的黃金籌碼,推入輪盤上的“00”黑洞格。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