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藍土濁浪

字數:2345   加入書籤

A+A-


    1995年1月17日淩晨2點08分,儋州灣填海工地的探照燈將海麵照得慘白。謝一揚站在新澆築的防波堤上,腳下混凝土裏摻著的海南礦場廢渣正滲出幽藍熒光。技術員老周遞來輻射檢測儀,數值在0.37毫西弗處劇烈跳動——這是允許標準的十二倍。
    “按《長江水利報》那女人的追蹤速度,三天內就會查到這。“老周聲音壓得極低,遠處推土機正將印有“三峽工程專用設備“字樣的鋼桶碾入填土層。謝一揚摩挲著口袋裏蘇晚的鋼筆,筆帽藍光透過布料,與混凝土裏的量子標記產生共振。
    “讓徐家明準備‘玄武d預案’。“他轉頭對財務總監吳天青說,“把紅樹林死亡報告改成赤潮災害,環保署那個實習生處理掉。“海浪拍打著堤岸,二十米外就是環保組織“藍海“的取證船,船尾攝像機正對著傾倒廢渣的挖掘機。
    三亞灣遊艇會密室裏,謝一揚將鋼筆插入特製解碼器。全息投影展開東京大學醫院的器官移植清單,49例rh陰性血供體編號與三峽移民名單重疊。公關總監林曼妮推門進來:“《東方財經》要發紅樹林報道,記者是蘇晚的學妹。“
    謝一揚按下量子通訊器:“啟動‘珊瑚方案’。“十分鍾後,儋州海事局雷達屏出現不明光點,三艘掛著“環保監測“旗幟的快艇撞向“藍海“組織船隻。落水的攝影師王洲抓住漂浮的相機包,裏麵裝著廢渣樣本和標記著央行某副行長簽字的傾倒許可。
    “目標已控製。“對講機裏傳來徐家明沙啞的聲音。謝一揚看著監控裏被電擊槍擊中的王洲,對林曼妮說:“送他去海口精神病院,病曆寫妄想型精神分裂。“窗外,推土機正將最後一片紅樹林埋入摻著核廢料的填海區。
    武漢揚帆大廈地下三層,王莉盯著突然熔毀的硬盤發呆。藍色霧氣中浮現最後一行代碼:tsc486→三峽大壩→49例移植。她不知道這正是謝一揚通過量子標記遠程觸發的銷毀程序。
    與此同時,滬鋁期貨突然異動。謝一揚看著三亞實驗室傳來的輻射數據,命令用離岸賬戶做空環保材料板塊。“讓《科學前沿》發論文,說紅樹林死亡是新型弧菌導致。“他對吳天青吩咐道,手指劃過剛收到的央行30億環保專項撥款文件。
    儋州灣海底,沉船中的儲存罐正緩慢泄漏。偽裝成漁政船的海警快艇用聲呐掃描著沉船位置,船長不知道自己的檢測儀已被三亞實驗室的量子信號幹擾。謝一揚在電子海圖上畫了個紅圈:“這裏建‘海洋科研基地’,用外交部特批通道。“
    宜昌海事局值班室,調查員小李盯著突然黑屏的監控係統。三小時前,載有“醫療器械“的貨輪在雷達上消失。他不知道此刻貨輪正沉在長江口,特製儲存罐上的量子標記正將數據上傳至近地軌道衛星。
    謝一揚在三亞灣遊艇會頂層,看著央行剛批複的“金融創新試點“文件。文件附件裏,填海造陸項目被包裝成“國家戰略資源儲備工程“。林曼妮帶來新消息:“環保組織那個德國顧問在機場被查出‘間諜設備’。“
    “讓海關總署發表彰通報。“謝一揚將鍍金的鎢磚扔進保險箱,裏麵還有五份空白的“863計劃“批文。窗外暴雨傾盆,被放射性廢料汙染的海水正湧向新修的度假酒店,而遊客們渾然不知地享受著“天然溫泉“。
    三峽大壩左岸,監理主任老周顫抖著簽完最後一份質檢報告。混凝土芯樣已被調包,真正的樣本沉在導流底孔,與蘇晚的屍體一起。他口袋裏的輻射檢測儀數值停在1.24毫西弗,這是謝一揚給的“安全閾值“。
    儋州灣精神病院,王洲的病房突然斷電。保鏢們沒注意到窗外的無人機,它正將拍攝到的“治療畫麵“傳輸至東京。這些影像將在三天後出現在國際環保組織的服務器裏,附帶完整的量子標記證據鏈。
    謝一揚站在揚帆生物實驗室,看著培養皿中變異的海藻。這是用紅樹林殘骸培育的新物種,能吸收重金屬卻檢測不出輻射值。“發給《自然》雜誌,“他對穿白大褂的研究員說,“標題寫《中國科學家突破生態修複技術》。“
    央視早間新聞播報著儋州灣“海洋生態修複工程“的奠基儀式。畫麵裏謝一揚與官員們鏟起的“改良土“,正是昨夜摻了廢渣的填海料。字幕打著“我國自主研發的環保材料獲國際認證“。
    三亞實驗室裏,最後一份血樣被裝入外交郵袋。標簽上印著“人道主義醫療援助“,而郵袋夾層藏著記錄49例器官移植的量子芯片。謝一揚簽完海關申報單,對吳天青說:“下周做多日本醫療股。“
    暴雨中的儋州灣,新填的陸地上豎起“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的牌子。海底,沉船的儲存罐開始第二次泄漏,藍光透過渾濁的海水,與衛星軌道上的數據鏈完成最後一次量子共振。
    喜歡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家收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