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野桑葚
字數:3917 加入書籤
剛進入六月份,女媧氏裏的重要事務基本都完成的差不多,每天就隻需要做一些日常事務維持生活正常運轉。
了望塔每天兩個人一班,八小時一班,三班換著來。
沒有計時器,隻靠大概的估算是算不準時間的,族裏以前幹活時不需要知道精確的時間,基本都是看天色來。
但是生產力和社會發展一旦提升上來以後,準確計量和指示時間的工具就變得必不可少。
統一的時間標準可以協調各種社會活動,比如市場交易、行政管理。計時工具的使用有助於建立和維護這種時間秩序。
寒枝隻好琢磨應該做個什麽東西計時。鍾表這麽逆天的東西就不要想了,但東方先民們在鍾表出現之前,早就運用自己的智慧做出計時工具了。
日晷,根據太陽光線投射在晷麵的影子位置判斷時間;火鍾,利用火的燃燒來測量時間;流體鍾,刻漏、水運儀、和沙漏都是流體鍾的一種。
第一個日晷的缺點,受天氣影響大,太依賴太陽光的投影,所以陰天、雨天或者多雲的時候就沒法用。
它的時間顯示也不夠直觀,需要一定的知識和經驗才能準確讀取。
寒枝倒是知道日晷的製作和運行原理,但是這個讀取經驗她還真沒有。
火鍾的缺點就更明顯了,火的燃燒時間會受到燃料的種類、環境溫度、濕度各種影響,日晷隻是沒太陽會罷工,火鍾則是隨時跑偏。
剩下的選擇就隻有流體鍾了。
水運儀象台是北宋時發明的黑科技,以刻漏水力驅動,主要用來當天文儀器,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鍾。
不說族裏不需要這種黑科技,寒枝也沒那個能力造出來。
沙漏需要玻璃,玻璃可以做,但是做沙漏的玻璃器型做不出來,剩下的選擇就隻剩刻漏了。
刻漏一開始的計算誤差也很大,因為它是通過水的等時性滴漏原理來計時,誤差的原因來自水壓變化。
水位下降,播水壺底部受到的水壓減小,導致水流速度變慢,就會影響計時的準確性。
但是在蓮花漏出現之後,刻漏的精確度就已經達到了一天幾秒鍾。
蓮花漏利用“虹吸”的原理,把放水壺中的水,逐步放到受水壺中,受水壺裏水平麵高度保持恒定。
相等時間內受水壺的水流速度恒定,測定出來的時間就可以保持相對較小的誤差。
這種誤差放到現在族裏日常幹活來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蓮花漏的結構很簡單,上匱、下匱、溢水口、節水小筒、竹注筒和減水盎。
還有兩根用來做虹吸的渴烏細管,可以直接用竹子來做。
最後就是箭壺,箭壺是蓮花漏的核心部分,其中裝有浮箭,浮箭上刻有時間刻度。
隨著受水壺中水位的上升,浮箭也會隨之上升,從而指示時間。
後世利用礦泉水瓶和吸管就可以直接複刻簡易版的。
寒枝做了兩台蓮花漏,一台放在了望塔屋裏,一台放在外麵空屋裏給其他人用。
蓮花漏在使用的時候是需要專門有人看管的,以確保正常運行和計時準確性。
族裏兩個四歲的娃接過此項大任,每天負責給蓮花漏加水維護運轉。
薑地該搭陰棚了。
族人們砍回新鮮的竹子,每隔三個小薑壟插一排竹子立柱,立柱間隔1.5至2米,竹竿在立柱上方距離畦麵1.5至1.7米處橫擋紮好,形成平齊的棚架。
棚架上麵還要搭一層新鮮斑茅葉,葉子不能鋪放太厚也不能太薄,最好是三分陽七分稀。
隨著時間生薑對於光照的需求逐漸變大,斑茅葉也會因為枯萎而逐漸露出空隙滿足生薑光照。
不過大風大雨的時候葉子上麵還要壓上竹竿,免得葉子被吹跑。
寒枝做完刻漏以後,終於不用每天待在族裏,而是可以跟著采集隊或者狩獵隊,去山裏溜達了。
六月的山裏,食物已經很豐富,主要是各種灌木叢的果子都已經成熟。
各種各樣的樹莓、刺莓、覆盆子,黑的紅的黃的,林間到處都是。
采集隊的大人小孩都在摘,這種季節性的野果,每年也就這幾個月能吃,多摘點,族裏人多,一人分個幾小把也就沒了。
除了灌木叢裏的野果,有些樹果也已經熟了,比如野桑葚。
麵前的這棵野桑葚樹也不知道長了多少年,異常高大的樹木枝葉間,結的桑葚已經紅的發黑。
地上掉了一地成熟的果子,寒枝撿了一顆外形看起來完好的嚐了一口,甜啊。
不過掉落的那些多數都腐爛了,想吃新鮮的,還是得爬樹。
爬樹難不倒野人們。
寒枝和籽欻欻幾下猴子一樣爬到樹上,各自占領一個樹杈,開始邊摘邊吃。
吃的臉上手上都成了一片紫紅色。
籽揪著桑葚果吃的正開心,沒留意揪了一把樹葉,樹葉隨著她攤開掌心,也跟著攤開,裏麵露出兩條褐色小蟲。
“這是什麽?”籽不怕蟲,把葉子往寒枝麵前一伸,問她。
寒枝接過葉子一看,好家夥,這不是野蠶嗎?野蠶廣泛的分布於夏國的大多數地區,是家蠶的祖先。
小學時候學校裏麵還給寒枝她們布置過課外養蠶的任務,有些同學蠶寶寶剛領到手沒幾天就死了,寒枝倒是一直把那兩隻蠶養到了結繭。
最後繭裏的蠶沒化成蝴蝶,而是變成大撲棱蛾子飛走了。
族裏現在已經有了麻衣,不過培育一下野蠶也沒什麽不好。
她小心的把兩隻野蠶用樹葉包好。
“多找點蟲子,我們帶回去養。”她在樹上仔細翻找桑葉上的野蠶,又讓籽也一起找。
“為什麽要養?”籽不解,問完以後像是想起來什麽一樣,猛然點頭又問:
“它們是不是能吃?是不是像竹蟲一樣香噴噴的?”
寒枝噴笑,大饞丫頭:“不能吃,帶回去讓它們吐絲。”
“我們現在穿的麻布衣服雖然很好,但是這種蟲子吐出來的蠶繭也可以用來織衣服,還可以做蠶絲被呢。”
“蠶繭還能當藥,可以止血、止渴、解毒療瘡,用處大著呢,我們多抓點,養著玩。”
兩人專門騰出一個竹筐,用來裝桑葉和野蠶。
喜歡穿越母係氏族,我帶族人致富請大家收藏:()穿越母係氏族,我帶族人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