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未來規劃

字數:3926   加入書籤

A+A-


    “今天進山摘橡子,每人最少撿兩竹筐。”監工衝人群中宣布。
    “這東西人也不好吃,發苦啊,是不是小巫醫又找到什麽新辦法弄這些橡子了?”下麵集合的雇工們好奇發問。
    “不錯,撿回來,咱們明年養豬,哦養豕用啊。明年多逮些小崽子回來,弄個豕場。”
    “小巫醫是不是沒吃過豕肉?”雇工們撓頭。
    就是以前做奴隸的時候,吃豕肉也不是什麽高興的事,那東西的肉還不如河裏的魚蝦好吃呢。
    “養在茅廁下麵養出來的豕肉當然不好吃,明年咱們換種養法。你們還不相信小巫醫的本事?行了,時間不早,都出發吧。”
    成年雇工們拿起扁擔,挑起竹筐往山中走。
    小孩們則留在山下。
    留在山下也是閑不下來的,那麽多桐子要剝殼呢。等榨油機做出來,就可以榨桐油了。
    寒枝則在屋裏摸著新做出來的蘆葦紙記事本。
    她用竹管筆寫了幾下,感覺效果差強人意。
    主要是竹管筆寫上去的字會暈染開,要是換個圓珠筆,寫起來肯定就很順暢了。
    沒有圓珠筆,碳條筆倒是有,柳條燒的。
    本地有不少柳樹,把細枝椏收集起來,過一遍燒炭流程,就能得到柳炭條了。這個東西是夏國先民畫畫的時候用來定底稿的,勉強可以寫字。
    蘆葦紙隻是就地取材,原料易得所以做來將就一下,等後續穩定下來,直接用稻草樹皮大量生產紙張就行。
    她在紙上隨便勾勒著,腦子裏麵又開始盤算。
    明年如果要養豬,那就得找地方搭建豬窩。
    鹽堿地周圍還有很多空地,不過除了要開辟新耕地出來,還得留一部分做居住地。
    寒枝已經決定把這裏作為女媧氏在山下的起點了。
    荒了近百年的地方,不怕有人莫名其妙跳出來說是自己的祖地找麻煩,地方也夠大,不光能安置女媧氏所有人,後續新來的雇工,也不愁沒處安置。
    此處實在是一處理想的起點,既有人口可以提供後續發展,又不會像下遊的大城那樣,人太多,而且已經出現了中央集權集團。
    女媧氏自己的核心人數還是太少了,起碼要再發展個十來年,把周圍的部落都凝聚起來,發展成自己人,才有和下遊大城互較高下的可能。
    萬幸的是,祝葵這個當地的地頭蛇,目前十分欣賞風氏。
    背靠大樹好乘涼,隻要祝葵還願意讓她們搭順風車,那麽女媧氏的發展就能比預計的還要快一些。
    還有一點,距離此地不遠處,就是後世另外兩個省的史前人類聚居地。
    渭水、汾水兩條支流,衝刷出中遊地區最大的汾渭平原。晉陝豫三省交界區,遠古時期就已經有人類踏足此處,並建立起各種燦爛的史前文明。
    就是因為耕地麵積的富足,才能成為夏國幾大文明的發源地。
    耕地麵積是不用發愁,但耕地的人,卻實在太少。
    她現在是覺得己方核心人數太少,其餘部落人太多,但再發展個幾十年,己方核心人數一上來,若是想要搞點大動作,比如史前工業化,那麽即使這一片區域的所有人口加起來,也還是不夠用。
    光靠自然繁衍還是太慢,不如把這裏建立成最大的城市,慢慢把路往另外兩個區域鋪。形成人口虹吸效應後,將其他區域的部落民或者奴隸們都慢慢轉移過來。
    現生的不如現成的。
    除去地理以及人口的考慮,還有一點,就是附近的礦產資源。
    本地的鐵礦先不提,另外兩個地方的煤鐵銅以及稀有金屬,對於冶金以及早期工業的發展,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不知道祝葵願不願意帶著我到處看看啊。”寒枝一邊畫圖,一邊自言自語。
    “看什麽?”祝葵出聲。
    寒枝拍拍胸口,突然出聲,嚇得她心髒突突跳。
    這人怎麽不聲不響的就走到背後說話啊。
    “葵姨,你沒有跟他們進山啊?”緩過勁兒來,寒枝這才開口問。
    “我準備看看新的燈油是怎麽榨出來的,堇說你在屋子裏畫了半天的圖,也不知道出去走走,讓我進來叫你出去溜溜,免得看壞眼睛。”
    寒枝一聽,便趕緊起身。
    確實,畫圖畫的太專心,都沒留意一上午時間都過去了。
    她還小呢,整天伏案勞作,可別還沒長大就變成小駝背。
    想到這裏,拉著祝葵的手讓她跟自己一起出去,“你的運輸隊不是到處跑嗎?我想等到穩定下來之後,跟著你的糧隊四處看看。”
    “你走過很多地方,能不能告訴我,除了我們這裏,是不是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人?”
    祝葵笑了一下,“當然,我小時候生活的地方,人比這裏還多。”
    寒枝興奮的一握拳,“我就知道我沒猜錯,那你的運糧隊是不是一般都往人群密集的地方走?”
    祝葵搖搖頭,“不一定,有些地方人很少,而且連話都不會說,這種地方我也會去。”
    去了以後她會拿出自己帶來的糧,那些人拿出地方的一些特產,什麽鹹魚果幹塊莖之類的。
    不過一般這種偏遠地方,並不是祝葵特意挑選要去,而是看象群。
    它們遷徙的路線大多數時候是固定的,但有時候也會心血來潮的小小改個道,偏移一下路線。
    祝葵還是經曆了幾次之後才發現象群的改道規律,是根據當地的一種樹來的。
    每次去到那裏,象群就會把周圍的一種樹木葉子都吃光,但這種樹偏偏生長的極其緩慢,葉子被吃光之後,想要再次恢複成可以讓大象食用的樹葉,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大象的記憶力十分出色,所以每次把樹葉薅光了之後,就會計算好下次再來的時間。
    祝葵便是因此隻能幾年去一次而已。
    她記得上一次去的時候,那裏的首領高興的把她引到一塊田地裏,手舞足蹈的讓她看地裏那些幼苗。
    祝葵沒想到這些人還真掌握了粟稻的種植技術。
    她上上一次來的時候,除了帶來以前常帶的粟之外,又額外帶了些未脫殼的稻以及少量麥子出來。
    本地人常年以各種樹木的嫩葉雜草以及果子為生,還會一些狩獵的手藝,所以可以從山中獲取肉食。但因為不會種地,缺少主食的營養,依然個個麵黃肌瘦。
    喜歡穿越母係氏族,我帶族人致富請大家收藏:()穿越母係氏族,我帶族人致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