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書言在先案發於後

字數:4781   加入書籤

A+A-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然打響。
    這場戰爭的武器不是刀劍玄氣,而是無形的言語與人心。
    一本名為《狄公奇案》的書,不知何時開始,悄然在大乾各地散布。
    書中開言便稱,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說是在一個虛構的世界之中,存在一個天朝上國,國號為周,皇帝是一個女人,名叫武則天。
    女皇手下有位斷案奇才,時任大理寺丞,名叫狄仁傑,即書中所稱的狄公。
    先寫了狄仁傑探查一些奇案懸案,把情節漸漸深入。
    最後牽出一樁塵封數年的疑案,便是餘家莊屠村案。
    此案早已審結定罪,餘家莊所在的西林縣令滿門抄斬,涉案捕快一應問斬。
    狄仁傑覺得其中有些蹊蹺,遂暗中探查。
    其間,經常受到有人暗算偷襲,這更加說明案子背後必有隱情。好在他身邊有個死士護衛名叫李元芳,幾番拚死救他脫險。
    狄仁傑沒有妥協放棄,誓要追查到底。
    最後果然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其背後所指的真凶,竟是當朝右相之子曾凱全。
    但是,證據尚不充分,狄仁傑沒有輕舉妄動出來指證翻案。
    卻在調查另一起失蹤案的過程中,無意剿殺了一幫刺客。並合捉了為首之人,乃是刑部尚書之子祈同偉。
    祈同偉一開始嘴硬,不願意交代為何偷襲。
    狄仁傑無奈,隻有違背原則對他進行了嚴刑拷打。
    不料竟然牽扯出另一樁驚天大案。
    原來右相之子曾凱全,竟然在京城外麵一個小鎮上,修建了一座地下淫窟。
    或是抓捕或是購買了一些民間美女填充其中,供京中高官子弟有特殊癖好的人過來淫樂。
    這些人玩的花樣之多,手段之殘忍,簡直駭人聽聞,令人作嘔。
    淫窟之中,對那些高官子弟來說,就是天堂一般,對那些女子來說,卻如同慘絕人寰的人間煉獄。
    這些人把女子折磨死後,竟然直接肢解了用來喂狗。事實上,淫窟的地麵上,就是以屠戶養狗賣狗肉在掩飾。
    狄仁傑瞞著京中高官,甚至沒有向女皇呈報此事,以免信息泄露。
    經過周密布署,終於帶人一舉將曾凱全等人在現場抓獲。
    之後許多情節有詳有略。
    最終曾凱全知道必死無疑,或許是良心發現,也或許是出於對父親的怨恨,他供認了這些年犯下的所有罪行。
    包括餘家莊的屠村案!
    在曾凱全看來,他原本不至於走到今天,完全是因為父親這些年的縱容和寵溺所致。
    如果早些防微杜漸,他必能懸崖勒馬。
    走到這一步,已經無力回天。
    其父也因包庇他,製造冤案而被革職查辦。
    淫窟案涉案之人皆被斬首。
    朝廷為西林縣令及冤判誤殺的捕快平反,昭告天下,補償家屬。
    結局大快人心。
    文中細節之真實,描寫之大膽,簡直就如情景重現。
    而裏麵涉及的地名西林縣,不由讓人聯想到東林縣。
    曾凱全這個名字,就差沒把鄭開權三個字直接寫出來了。
    此書一夜之間,散落在各州郡街頭巷尾,但凡識字者無不爭相傳閱。
    不識字者,也開始口口相傳。
    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激起的漣漪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外擴散。
    “聽說了嗎?鄭相爺的兒子,把好多姑娘關在地下,活活折磨死啊!”
    “何止!死了還要喂狗!簡直禽獸不如!”
    “還有錢尚書家的孫子,王統領家的兒子……都是一路貨色!”
    “官官相護,以前不知道有多少冤案呢!”
    “這次多虧了那位李公子,還有玉宣公主主持公道!”
    “希望能嚴懲凶手,不然天理何在?”
    更令人驚奇,甚至感到一絲詭異的是,這本書的內容,竟仿佛帶著某種預言般的魔力。
    許多人先是看了書,被其中駭人聽聞的故事所震撼。
    原本隻是作為茶餘飯後的一種消遣。
    最多認為是作者杜撰以諷喻時弊的狂言。
    然而沒過幾日,吟水鎮趙家院子被搗毀、右相之子鄭開權連同數位高官子弟被捕的消息這才傳開。
    其情節竟與書中所述高度吻合!
    我的天,那本書竟似未卜先知。
    “聽說了嗎?那本《狄公奇案》裏寫的,竟是真的!”
    “我的天!我就說哪家寫書的敢如此大膽,原來是先知的筆!”
    “哪裏是什麽先知,分明是早有義士洞悉其奸,奈何狀告無門,才以此法公之於眾!”
    “怪不得官府之前對塗家嶺的案子含糊其辭,原來真凶竟是那位……唉,不敢說,不敢說啊!”
    茶樓酒肆,街談巷議,幾乎處處都能聽到類似的對話。
    書中的情節與現實案件相互印證,使得這本最初隻在黑市流傳的小說,身價倍增。
    不少小書肆暗中刊印,偷偷售賣。
    甚至出現了手抄本在暗地裏被爭相謄寫、傳閱的景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人天生對神秘未知和巧合預言抱有極大的好奇與敬畏。
    這種“書言在先,案發於後”的玄妙,無疑為這本書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使其傳播力與可信度呈倍數的增長。
    甚至不少人開始推敲,書中的其他案子是不是也有什麽影射。
    丐幫弟子在其中功不可沒。
    這些人裏,原本很多人以前就有些手藝,隻是生活所迫淪為乞丐。
    此時幫中有懸賞,便化身為說書人、茶客、商販,將書中的故事與現實的消息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口耳相傳。
    他們不再僅僅散布書本,更是散播一種“共識”——書中所寫,即為真相。
    一時之間,大乾天下震動。
    與此同時,鄭公策府中定下的“上策”也開始發動。
    市麵上也的確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莫要被人利用了!此乃朝堂黨爭,有人欲借此扳倒鄭相,動搖國本!”
    “那些女子?誰知是不是被人買通,故意構陷諸位公子的?”
    “那李長風來曆不明,竟能驅使妖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乃妖人亂國之兆!”
    然而,這些言論,在那本“預言書”和鐵一般的事實麵前,顯得蒼白無力。
    民眾或許不懂高深的朝堂博弈,但他們有最基本的善惡觀和判斷力。
    鄭家散布的謠言,聽起來更像是狡辯與反咬。
    非但未能引導輿論,反而在一些明白人眼中,坐實了其狗急跳牆的姿態。
    李長風通過丐幫構建的民間信息網絡,遠比鄭家依賴的官方或地下渠道更為深入和廣泛。
    此消彼長之下,鄭家的“輿論反擊”如同投入狂濤中的幾顆小石子。
    連水花都未能濺起多大,便被淹沒在洶湧的民議浪潮之中。
    喜歡無敵殺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無敵殺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