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危急存亡之秋
字數:4067 加入書籤
                    劍拔弩張,千鈞一發。
    突然聽到一聲沉穩的呼喝:“住手!”
    聲如洪鍾,令在場諸人皆心神一顫。
    便見一位須發花白,卻身材高大,一看就威猛無比的人走來,正是鎮國大將軍秦毅。
    鎮國大將軍,代表著乾國的武將權力巔峰。
    跟他一起來的,還有相施元恒,禮部尚書周文淵、工部尚書趙崇明、兵部尚書武承嗣。
    混亂的殿內頓時安靜下來。
    這些人在明麵上,向來保持著中立,不偏不倚於太子與二皇子任何一方,隻忠於皇帝。
    隻是施元恒最近表現得跟唐玉宣關係開始親近。
    他們的聯袂而至,其分量足以扭轉殿內失衡的態勢。
    五位重臣已步履沉穩地踏入養心殿內。
    他們顯然已從外圍的騷動和隱約的爭吵中知曉了部分情況,目光掃過持劍的太子、麵色鐵青的二皇子、擋在李長風身前的玉宣公主,以及那如臨大敵的禦林軍,最後落在龍榻上氣息奄奄的皇帝身上,人人臉上都浮現出凝重與憂急之色。
    “太子殿下,二皇子殿下,公主殿下。”施元恒率先行禮,聲音不急不緩,卻自帶威嚴。
    “臣等聽聞陛下病體垂危,心焦如焚,特來探視。不知陛下龍體現今如何?殿內為何……如此景象?”
    他的目光最後落在了被梅蕊等人護在中間,已靠近龍榻的李長風身上。
    太子唐玉靖見是他們,心中暗叫不妙,但依舊強自鎮定,搶先開口。
    “左相,諸位大人來得正好!六妹不知受了何人蠱惑,竟要讓這個身份不明、居心叵測的李長風為父皇診治!
    父皇方才清醒片刻,已親口指認此子乃段氏餘孽,身負敵國血脈!其心可誅!本王與二弟正欲阻止此等狂悖之行!”
    二皇子唐玉瀾立刻附和:“皇兄所言極是!此等逆賊,不立刻拿下誅殺已是寬容,豈能容他靠近父皇龍體?六妹一意孤行,甚至縱容手下與禦林軍對抗,簡直無法無天!”
    麵對太子與二皇子的指控,唐玉宣正要反駁,左相施元恒卻抬手虛按,示意稍安。
    他轉向李長風,目光深邃,沉聲問道:“李公子,太子與二皇子所言,你可有辯解?”
    李長風麵對諸位重臣的注視,神色坦然,拱手一禮,聲音清晰:“回左相,諸位大人。在下李長風,確非李瑞安大人親生之子。身世坎坷,亦是近期方才知曉自己可能與段家有所關聯,體內亦流有楚人血脈。此點,長風不敢隱瞞,亦無法否認。”
    他承認得如此幹脆,反倒讓太子和二皇子一愣。
    施元恒眼中精光一閃,繼續問道:“既如此,你為何在此?又為何執意要為陛下診治?須知,段家舊案,乃陛下欽定。”
    李長風昂首,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龍榻上,語氣誠懇而堅定:“左相明鑒!正因長風身世複雜,在此敏感時刻,更應避嫌遠遁,方是自保之道。為何甘冒奇險,強留於此?”
    他頓了頓,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一股凜然之氣:“隻因公主殿下相邀,言及陛下病重,太醫院束手!隻因長風曾蒙華鵲景老先生不棄,傳授岐黃之術,於醫道一途,略有心得!
    醫者父母心,懸壺濟世,救死扶傷,乃醫者本分!榻上之人,無論他是九五之尊,還是販夫走卒,在醫者眼中,首先是一條亟待挽救的生命!”
    “陛下症狀,聽公主描述,極似‘腦卒中’,乃腦中血脈淤塞所致。若真是此症,太醫院溫補之法或已不對症,需以特殊手法,引導玄氣,疏通淤堵,或可有一線生機!
    長風願以性命擔保,若得施救,必竭盡所能,絕無半分加害之心!若因顧忌身世而見死不救,任由陛下……那我李長風,與那些視人命如草芥、因私廢公之徒,又有何異?此心,天地可鑒!”
    他這番話,擲地有聲,將個人恩怨與醫者職責劃分得清清楚楚,更將救治皇帝的動機,拔高到了超越私人恩怨的“醫者本心”和“大義”層麵。
    工部尚書趙崇明素來耿直,聞言忍不住點頭:“醫者仁心,此言不虛……”
    兵部尚書武承嗣則看向施元恒,低聲道:“左相,陛下情況看來確實不妙……太醫院若已無策,讓此人一試,或……或也是死馬當活馬醫?”
    鎮國大將軍秦毅虎目掃過李長風,又看看榻上的皇帝,沉聲道:“本將是個粗人,不懂那麽多彎彎繞。但知道,隻要能救陛下,什麽法子都值得一試!若因猜忌而誤了救治,那才是真正的百死莫贖!”
    禮部尚書周文淵撫須沉吟,他是最重禮法規矩的,此刻卻也歎了口氣:“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陛下龍體安危,重於一切。若李公子真有把握……或許可權宜一試。”
    施元恒聽著幾位同僚的議論,心中已有決斷。
    他再次看向太子和二皇子,語氣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太子殿下,二皇子殿下。老臣與諸位大人皆以為,當此危急存亡之秋,陛下龍體為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公子既願以性命作保,且言之有理,其醫術亦曾有名師指點。太醫院既已束手,讓他一試,或許是陛下唯一的生機。”
    他目光如炬,緩緩道:“若因阻攔而致陛下不測,我等在場之人,皆難逃其咎,史筆如鐵,後世將如何評說?
    反之,若李公子救治成功,陛下轉危為安,則是江山社稷之幸,天下之福!即便……即便救治過程中真有萬一,所有罪責,由老臣與公主殿下,及在場讚同此議者,一並承擔!絕不讓殿下與二皇子為難!”
    左相牽頭,三位尚書一位大將軍附議,這分量實在太重了。
    他們代表的是朝中一股強大的中立力量,他們的態度,某種程度上甚至能影響皇位繼承的穩定。
    太子唐玉靖臉色變幻,他知道,如果再強行阻攔,不僅會徹底得罪這批重臣,還會背上一個“因私廢公、不顧父皇生死”的惡名,對他即將到手的皇位穩固極為不利。
    他咬了咬牙,強行擠出一絲悲戚的表情:“左相與諸位愛卿……言之有理。是本王……是本王憂心父皇,亂了方寸。既如此……便……便依諸位所言,讓李長風一試吧!”
    他幾乎是咬著後槽牙說出這句話,心中憤懣到了極點。
    二皇子唐玉瀾見狀,也知道大勢已去,強行阻攔已不可能。
    他心思電轉,忽然想到,父皇此刻若被救醒,雖然打亂了他立刻借勢上位的計劃,但也能為他爭取更多時間,讓鄭公策聯絡藩王的計劃得以更充分地展開。
    一個清醒但病弱的父皇,或許比一個立刻死去的父皇,更能讓他有機會操作“改立太子”之事。
    想通此節,他立刻換上一副“從善如流”的表情,歎息道:“既然左相與諸位大人都如此說,本王……也無異議。隻盼李長風你真能妙手回春,救回父皇!否則……哼!”
    他後半句威脅之意不言而喻。
    最大的阻力消除,禦林軍紛紛收刀退後。
    唐玉宣心中一塊大石落地,感激地看了左相等人一眼,連忙對李長風道:“李公子,快!請速為父皇診治!”
    喜歡無敵殺伐請大家收藏:()無敵殺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