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

字數:5830   加入書籤

A+A-


    二皇子唐玉瀾在宮中叛亂失敗後神秘失蹤,如同一條隱入暗處的毒蛇,給剛剛經曆了一場宮闈血戰的眾人心頭蒙上一層陰影。
    盡管禦林軍和隨後加入搜捕的影衣衛幾乎將皇宮翻了個底朝天,卻始終未能找到唐玉瀾的蹤跡。
    最終,一名精通土係玄術的供奉在靠近西宮牆的一處偏僻花圃下,察覺到了微弱的玄氣殘留和地下通道的痕跡。
    “陛下,逆賊……應是早有準備,借助土遁之術,在外接應死士的掩護下,潛出宮城了。”供奉跪地稟報,聲音帶著一絲無奈。
    “土遁……”龍榻上的唐世成喃喃重複,臉色更加灰敗了一分。
    他疲憊地揮了揮手,示意供奉退下。
    這個兒子,心思縝密狠毒至此,竟連這等罕見的逃生手段都預備下了。
    城外叛軍大營,已與秦毅、風無痕匯合的唐玉瀾,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原本精心策劃的裏應外合之局,竟被一群莫名其妙冒出來的大師級高手攪得功虧一簣!
    “白府……李長風!”唐玉瀾幾乎將牙咬碎,眼中是刻骨的怨毒。
    他萬萬沒想到,那個早已離開京城的家夥,竟還留下了如此可怕的後手。
    那些女子,修為怎麽會如此之高?他想不通,其他人也都想不通。
    帳內,鎮國大將軍秦毅撫著頷下短須,眉頭緊鎖。
    風無痕則默默擦拭著他那柄聞名天下的追風箭,眼神銳利中帶著一絲凝重。
    “殿下,京城內有這股力量存在,加之石破天坐鎮,王如山統禦禁軍,我們若強行攻城,即便能下,也必然損失慘重。”
    秦毅沉聲開口,打破了帳內的死寂。
    “屆時,我等兵力折損,又如何應對即將回援的西境、北境邊軍,以及……態度曖昧的八大藩王?”
    他話未說盡,但意思很明顯。
    八大藩王所謂的“聯軍”,不過是因利而聚,若見他們與朝廷拚得兩敗俱傷,難保不會轉頭咬上他們一口。
    風無痕也淡淡道:“京城,已成堅城硬寨。強攻,非智者所為。”
    唐玉瀾雖心有不甘,但也知道秦毅和風無痕所言是事實。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暴戾:“那依二位之見,如今該當如何?”
    秦毅走到軍事沙盤前,手指點在京城位置,然後緩緩向西移動:“暫避鋒芒,東進與八王聯軍會師。整合兵力,占據東部豐饒諸州,與朝廷形成東西對峙之勢。
    朝廷經此內亂,又需分兵防範妖族,短時間內無力征討。我等可借此穩固根基,徐圖後計。”
    “東西對峙……”唐玉瀾盯著沙盤,目光閃爍,最終緩緩點頭,“就依大將軍之言!”
    次日,圍困京城數日的叛軍主力開始拔營,浩浩蕩蕩向東退去。
    王如山和石破天並未下令追擊。
    京城兵力有限,固守尚可,出城野戰風險太大,能逼退敵軍已是萬幸。
    幾乎在同一時間,來自南境的緊急軍報也送達禦前。
    鑒於楚國百萬大軍已然北撤,威脅解除,朝廷火速下令,急調原本陳列在南境準備抵禦楚國的二十萬精銳邊軍,即刻北返拱衛京畿。
    至此,乾國疆域之上,一道無形的裂痕驟然顯現。以天京為核心的西部地區,仍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依靠京畿禁軍、北返南境邊軍以及部分忠誠州府的力量維係。
    而廣袤的東部,則落入了以二皇子唐玉瀾為首,聯合鎮國大將軍秦毅、宗師風無痕以及八大藩王聯軍的掌控之中。
    雙方沿著橫貫帝國的洛水一線,形成了短暫而脆弱的平衡。
    就在東西對峙局麵初步形成之際,北境的戰報也終於傳回。
    捷報與噩耗同時抵達。
    捷報是,肆虐北境已久的幽狼、影虎、巨蠍三大妖族部落聯軍,在“玄冰指”寒千劍與“烈陽掌”宇文烈兩位宗師的聯手打擊下,加之北境邊軍的拚死奮戰,終於被擊潰,殘部被驅逐至北疆極寒之地的“鎮妖山”一帶。
    這“鎮妖山”來曆非凡。
    相傳數百年前,人族與妖族爆發席卷大陸的曠世之戰,當時的人族聯軍統帥,便是於此山之下,設下奇陣,大破妖族主力,最終將殘餘妖族驅趕至山脈以北的苦寒荒原,奠定了人族在中洲的統治地位。
    此戰之後,此山便被命名為“鎮妖山”,象征著人族對抗外辱的巨大勝利,其意義堪比史上的“封狼居胥”。
    如今妖族再度被驅至此地,無疑是對所有浴血奮戰的將士們最大的告慰。
    然而,捷報的背後,是沉痛的代價。
    北境都督府兵力十不存三,百姓流離失所,城池殘破。
    更令人痛心的是,宗師宇文烈,在最後追擊妖族殘部、於鎮妖山腳下的一場血戰中,為掩護大軍圍殲妖族主力,不惜燃燒本命真元,施展“烈陽焚天”秘術,獨戰三大妖族長老,最終力竭而亡,身軀化作漫天烈焰,與敵偕亡,屍骨無存!
    一位宗師級強者的隕落,對任何國家而言都是難以承受的損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隨捷報一同回來的,還有寒千劍宗師的密奏。他在奏章中言明,妖族雖退,但元氣未失,仍有卷土重來之可能。
    為防萬一,他需暫留北境,坐鎮鎮妖山防線,重整邊軍,穩固防務,短期內無法回京。
    養心殿內,氣氛再次變得沉重。
    外患雖暫平,內亂卻已成型,加之折損一位宗師,皇帝唐世成的身體狀況更是每況愈下,整個帝國的未來仿佛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
    這一日,唐世成強撐病體,召集太子、玉宣公主以及幾位核心重臣,商議應對西麵割據之策。
    “咳咳……東邊逆子,裹挾秦毅、風無痕,勾結藩王,割據稱雄,實乃國之大患!”
    唐世成的聲音沙啞而虛弱,但眼神卻異常銳利。
    “如今局勢僵持,然國不可長久分裂。必須盡快發兵東征,平定內亂,重整河山!”
    他目光掃過下方眾人,最終落在太子唐玉靖身上:“太子,朕欲命你為東征大元帥,掛帥親征,以正視聽,壓過那逆子之囂張氣焰!你可敢往?”
    唐玉靖一聽,臉色瞬間煞白,身體肉眼可見地哆嗦了一下。
    他下意識地後退半步,嘴唇翕動,聲音細若蚊蚋:“父……父皇……現在龍體欠安,兒臣……兒臣豈能離開?必須要留在父皇身邊,以盡孝道啊!”
    皇帝微微皺眉,沒有說話。
    唐玉靖接著說道:“況且,兒臣……兒臣於軍旅之事一竅不通,恐……恐難當此重任……萬一有失,豈不……豈不有負父皇重托,損及國體……”
    他越說聲音越小,頭也埋得越低,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讓他去和那個連皇宮都敢帶兵攻打、心狠手辣的二弟對陣?
    光是想想,他就覺得腿肚子發軟。
    唐世成看著太子這副懦弱不堪的模樣,眼中閃過一絲極深的失望與怒其不爭,胸口一陣憋悶,忍不住又劇烈咳嗽起來。
    就在這時,一個清越而堅定的聲音響起,打破了殿內令人窒息的沉寂:
    “父皇!兒臣願往!”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玉宣公主唐玉宣上前一步,撩起裙擺,毅然跪倒在禦案之前。
    她身姿挺拔,秀美的臉龐上此刻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絕與勇氣,那雙明澈的眸子如同最亮的星辰,灼灼生輝。
    “皇兄乃國之儲君,身係社稷安危,不宜輕涉險地。兒臣雖為女子,亦知家國興亡,匹夫有責!
    如今國難當頭,逆賊割據,兒臣願代皇兄,代父皇,掛此東征帥印,統率王師,掃平叛逆,還我大乾朗朗乾坤!”
    她的話語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回蕩在空曠的大殿之中。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龍榻上的皇帝。
    誰也沒想到,在這個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竟是這位一向以聰慧睿智著稱,卻從未涉足軍旅的公主殿下。
    太子唐玉靖更是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自己的妹妹。
    唐世成怔怔地看著跪在下麵的女兒,看著她那雙酷似其生母、卻更多了幾分堅毅的眉眼,看著她纖細卻仿佛能扛起山嶽的肩膀。
    一股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湧上心頭,有震驚,有欣慰,有心疼,更有一種……仿佛在絕望中看到光明的激動。
    他猛地一拍龍榻扶手,不知從哪裏生出一股力氣,竟掙紮著坐直了身體,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激動的紅暈,連聲道:
    “好!好!好一個‘家國興亡,匹夫有責’!好一個‘掃平叛逆,還我朗朗乾坤’!”
    他的目光灼灼地盯在唐玉宣身上,充滿了激賞與驕傲。
    “朕的女兒,有膽魄!有擔當!誰說女子不如男?玉宣,朕今日就準你所請!封你為征東大元帥,總覽西征一切軍政事務!望你不負朕望,不負天下萬民之望,克定禍亂,揚我國威!”
    “兒臣,領旨!定當竭盡全力,萬死不辭!”唐玉宣深深叩首,聲音堅定如鐵。
    當她抬起頭時,眼中已再無半分猶豫與怯懦,隻有一往無前的決絕和屬於統帥的冷靜。
    她知道,從這一刻起,她不再僅僅是乾國的公主,更是肩負著整個國家命運的三軍統帥。
    她將要麵對的,是凶險的戰場,是狡詐的敵人,更是她那位手段狠辣的親生兄長。
    但她無所畏懼。因為她的身後,是亟待統一的國度,是信任她的父皇,是萬千期盼安寧的黎民百姓。
    更是那個遠在楚國,卻仿佛一直在她身邊,給予她無窮力量和信心的身影。
    ‘長風,你看,我也為這大乾,撐起一片天了。’她在心中默默說道。
    喜歡無敵殺伐請大家收藏:()無敵殺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