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解鈴還須係鈴人
字數:3997 加入書籤
人善被人欺。
這句話放在任何地方都適用。
蘇牧是一個善良的人,也是一個不願受氣的人。
要做這樣兩者兼備的人便是需要一個極為重要的條件——強大。
蘇牧看著不怒羅漢,神色平靜,就好像螻蟻永遠激不起巨龍的憤怒。
不怒羅漢也看著蘇牧,憤怒溢於言表,正如他最初見到蘇牧,就想要鎮殺了蘇牧那般,如今他也是這樣的想法。
“大和尚。”莫璃出聲說道,“你也不過是涅盤境巔峰而已。你不妨去冥洲打聽打聽,死在小將軍手裏的涅盤境巔峰有多少個?”
不怒羅漢自是不信。“淩虛境殺涅盤境巔峰,橫跨一個大境界。你是覺得我愚蠢可欺?”
莫璃撇撇嘴,說道:“良言難勸該死鬼。你若是不信,就與小將軍打一架。打之前最好簽個生死狀,千萬不要被打死了,還讓一些老和尚出頭。”
莫璃幾句話讓不怒羅漢心中燃起前所未有的怒火。
“生死狀!蘇施主,你敢嗎?”
蘇牧輕笑,心道:“這不怒羅漢還真是沒有一點心眼,阿璃隨便激上幾句,就入了圈套。”
莫璃繼續說道:“大和尚,你真想跟小將軍生死一戰,可萬一你殺了小將軍,這是不是犯了殺戒?”
“哎呀呀,犯了殺戒的僧人該是如何懲處?”
不怒羅漢身形顫抖著,眸中壓著火山噴發一般的怒火。
他是佛門戒律堂的羅漢之一,最是清楚佛門戒律。
殺戒該如何懲處?
自然是一命抵一命。
“哇呀呀,黃口小兒,牙尖嘴利......”不怒羅漢嗔怒道,恐怖的氣勢排山倒海一般朝著蘇牧兩人湧來。
蘇牧略微朝前邁了一步,淡淡一笑,衣袍略微晃動之下,不怒羅漢的氣勢就如泥牛入海一般不知所蹤。
一切風平浪靜,仿佛什麽事也沒有發生。
銅鈴一般的眼睛瞪得更大,不怒羅漢心中驚疑。“難道這小子真能滅殺涅盤境巔峰的強者?”
高手過招,隻需略微試探,便可知道手下真章。
就在不怒羅漢想要繼續出手之時,蘇牧卻是開口道:“禪光大師請我們入院,大師難道想一直擋在門口不成?”
蘇牧這麽一提醒,不怒羅漢腦袋清醒了許多,臉上的怒意也消散了許多。
就在不怒羅漢晃神之際,蘇牧與莫璃已經悄無聲息地走進了後院。
“小將軍,你以為禪光大師尋我們何事?”莫璃問道。“他還不會想要在寒山寺裏痛下殺手吧?”
蘇牧說道:“禪光大師應該是一個好和尚,不會做這些下作的事。”
蘇牧見身後的不怒羅漢跟了上來,繼續嘲諷道:“佛門僧人亦是有正直良善之人。有人為惡,也有人行善。不能因為一兩顆老鼠屎,就冤枉了整個佛門的僧人。”
不怒羅漢發出沉悶的聲響,似乎是在宣泄自己的憤怒。
因為,他對蘇牧毫無辦法。
很快,蘇牧兩人走進了一間廂房。
在踏入其中的一刹那,蘇牧冷不丁感受到了一股森冷的寒意。
刺骨的寒意似從幽冥之下傳來,讓人難以防備。
下一刻,蘇牧便是看見了盤坐在床榻上的玄慧。
隻見玄慧臉色猙獰,仿佛是承受著極大的痛苦,眉間繚繞著一股黑氣,久久不能散去。
眼前的玄慧不是之前的玄慧,沒有一派佛門弟子的聖潔之光,隻剩下令人畏懼的刺骨寒意。
禪光大師指尖捏著佛門金光凝聚的金針,一根根落在玄慧的奇經八脈上。
更讓蘇牧兩人疑惑的是,玄慧那露出衣袍外的皮膚上已然用金墨寫下來佛經梵文。
“金針封脈,佛經靜心。”蘇牧喃喃道,“發生了何事,如何用得上這麽大的陣仗!”
一念菩薩年輕的臉上終是浮現出一抹怒容。
“玄慧如此皆是因為你。他在殘破寺院中到底發生了什麽事,脫離寺院就成為了如今的模樣?”
玄慧的天資比不上玄彌,但也是佛門弟子中的佼佼者。在寒山寺中,玄慧亦是有些威望。他本該是寺中極有前途的佛門弟子,如今卻成為這般模樣。
禪光大師看了一眼一念菩薩,娓娓道來。
“玄慧入魔。這是佛門的醜事,老衲本不想讓外人所知。可盡管老衲施以金針,寫下經文,亦是不能阻止玄慧入魔。”
“因此,老衲想請蘇小施主一試。若是能夠救回玄慧,老衲感激不盡。”
入魔。大多是因修行,亂了神智,被稱作入魔。
當然,也有人是損了道心,繼而癲狂。
無論是修佛,還是修道,隻要是修行,最怕的就是心誌不堅,一旦入魔便會性情大變,成為癲狂的瘋子。
佛門僧人自詡一心向佛,佛心堅定。他們自然不可能入魔,僧人入魔才是最可笑的事,這無異於證明佛經的道理是錯的。
因此,他們“不會也不該”入魔。
蘇牧看著玄慧,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入魔之人,心中有幾分好奇。
“若是能救玄慧大師,我自然願意。但我該如何做才能夠救得了他?”蘇牧對於玄慧沒有任何偏見。
一番爭論並不會引起仇恨。
立場不同也不是蘇牧袖手旁觀的理由。
禪光大師緩緩開口說道:“玄慧入魔,魔由心生。老衲以為是那一座寺院之中所見讓玄慧入魔。解鈴還須係鈴人,若是玄慧的心結能夠被蘇小施主解開,便是能救了玄慧。”
蘇牧看著玄慧,他知道玄慧到底遭遇了什麽,心中暗道:“玄慧入魔,也便是說明他認可了那些真相。因為那些真相摧毀了玄慧的信仰,所以他才入魔......”
蘇牧未曾想到自己要揭開的真相,竟然讓玄慧入魔。
“這麽說來,倒是我害了他。”
蘇牧上前一步,說道:“玄慧已經是如今這般口不能言,五感閉塞。我難以與他溝通,又如何解開他的心結。”
一念菩薩聞言,手中取出一朵殷紅的花。
“此花花名彼岸,花葉不相見。此朵彼岸花在佛前開了三千年,承載了無數的佛光,染了佛性,通了靈智,能通人神魂。”
“你持此花,便能見到玄慧之神魂。靈魂交流,解開他的心結。”
喜歡斷嶽請大家收藏:()斷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