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下戰書
字數:4156 加入書籤
農夫與蛇的故事在民間流傳。
通俗易懂的道理便是連稚童都能夠懂。
可這個故事更是側重於防備毒蛇的毒牙,而不曾教誨世人莫要去做那一條恩將仇報的毒蛇。
就在此時,彼岸花搖曳出一道光彩,光芒在整個廂房中綻放。
僅是一刹那,光芒又是盡數收斂到彼岸花之中,恢複如常。
“阿璃說得對。一念想要度化我,我又為要幫佛門救人,救得還是佛門的人。”蘇牧睜開雙眼,剛才的一切都被他聽在耳中。
無論佛門是覬覦鎮魂鍾,還是真為了救人。
蘇牧不想做這個好人。
“一念大師想要度化我。你我都明白,度化是什麽意思。於我而言,無異於身死道消。這是仇怨,我不會放下。”蘇牧淡淡地說道。
在仇人麵前表露仇恨,這是極為愚蠢的行為。
要麽引起仇人的忌憚,要麽被當場格殺。
蘇牧直視著一念菩薩,毫不畏懼。“薑玨說,一念大師度化我是別有深意。現在我就問問大師,佛祖在上,你敢以自己的佛心起誓,度化是否當真別有深意?”
一念菩薩看著蘇牧,眉清目秀的臉上是極度的怒意。
蘇牧一再逼問,讓一念菩薩無地自容。
明眼人都清楚,一念菩薩心裏也清楚,可他不會承認。
佛門自是有良善的和尚,世人也都認為佛門弟子有著濟世救人的慈悲。正因為這種佛門慈悲的認知,才會讓佛門的一些惡僧賊僧有機可乘。
最最可怕的是,一念菩薩明明做了與佛法相悖之舉,卻能夠堂而皇之地麵對蘇牧,口口聲聲地善哉善哉。
這就像是一個偽裝成大夫的殺手,白日裏做著治病救人的生意,夜間卻化作惡魔幹著殺人越貨的行當。
白日裏滿口的仁義道德,令人稱頌。
夜間又是陰狠毒辣,令人生懼。
不等一念菩薩開口,蘇牧便是看向禪光大師。“那一日,禪光大師曾說會給我一個交代。今日,我本是來要這個交代的。”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禪光大師的身上。
“蘇小施主可否再等一些時日。”禪光大師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應答。
交代是托詞,留給禪光大師一些時間來應對。
但玄慧入魔之後,禪光大師一直在救治玄慧,沒有時間來思考這些事。
蘇牧點頭。“禪光大師欠我一個交代。我又救了玄慧大師,佛門是否要承這份情?”
“你說,你救了玄慧?”一念菩薩便是看向玄慧。
玄慧還沒有蘇醒,但氣息已經平穩,眉間的黑氣在不知不覺間消散。
由此便可以知曉,玄慧心結已經解開,不會再入魔。
禪光大師一番檢查之後,輕輕一拂,將金針吹散。“多謝蘇小施主施以援手。大恩大德老衲沒齒難忘。”
蘇牧則是說道:“大師還是盡快還了這份恩情好。”
許多事情欠著欠著,就會隨著時間煙消雲散。
佛門的和尚神神叨叨,最是會故弄玄虛,可能三言兩語之間就將此事揭過。
說完,蘇牧牽起莫璃的手,朝著廂房外走去。
“對了。我聽聞佛門有煉體修行者的存在。我很想見識見識所謂的佛門金剛到底有多厲害。”
“煩請不怒羅漢問一問佛門弟子,可否有人願意與我切磋切磋體魄?”
蘇牧的口氣很猖狂,給佛門所有的煉體者都下了一封戰書。
切磋切磋,無遮大會本就是切磋的時機。
僧人之間在佛經上切磋,也在武道上切磋。不論是佛經,還是武道,如有疑問皆是會有高僧前輩不吝解惑。
像蘇牧這般直接“下戰書”的還是第一個。
“狂妄!”不怒羅漢握著金剛杵,重重落在了地上,發出金石碎裂的聲響。
“是不是狂妄,我等著佛門的金剛羅漢前來一試。”蘇牧的身影已經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中,但口氣還是那麽猖狂。
......
“小將軍,你真解開了玄慧小和尚的心結?”莫璃好奇地問道。
蘇牧回想著剛才發生的一切,然後認真地歎了一口氣。
“至少玄慧不會再入魔了。”
說著,蘇牧將他與玄慧之間的對話都給講述給莫璃聽。
關於選擇,隻要順心意便是沒有對錯。
關於吳越兩國的故事,還有一個結尾。
在玄慧開口之後,蘇牧將那一個結尾告訴了玄慧。
“因為那一個故事,所以玄慧釋懷了?”莫璃問道。
蘇牧說道:“前車之鑒,後車之師。既是有類似的前例,玄慧也想一試。投河自盡的人甘願沉入泥沙之底,可一旦有了求生的欲望,就會奮力地掙紮。”
“玄慧想要讓佛門改天換地,除盡佛門的汙穢。所以,他不會入魔,暫且不會入魔。”
莫璃腦海中浮現出玄慧為佛門爭辯的身影,沉吟道:“忠於佛門,卻發現佛門背地裏的肮髒。玄慧想要除盡沉屙,這會是一條遍布荊棘的路。”
蘇牧亦是點頭。“這確實很難,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但這個選擇能在這渾濁的佛門發出一些聲響。”
“總比悄無聲息地入魔,死得不明不白要好。”
莫璃認同,挽著蘇牧的手臂。
人活一世,總該鬧出一些動靜來。悄悄地來,悄悄地走,人與一點浮萍又有什麽區別?
或許人本就如浮萍一般,隻看這浮萍如何飄動,又會卷入哪一場風暴之中。
“小將軍,你還沒說那個成為奴隸的越王到底怎麽樣了?”莫璃問道。
蘇牧正了正神色,說道:“時隔多年,吳王放下了戒心,越王回歸了故土,回到了越國的國都。盡管如此,越國的百姓已經對這個甘做奴隸的越王失去了信心。”
“越王的回歸隻當是給越國挽尊罷了。失民心,棄國運,越國的衰亡似乎不可阻止。”
“可沒有人知道,在過去的十數年間在越王居住的那一處牛棚裏一直掛著一塊苦肝,越王日日嚐苦肝,以此讓自己記住越國戰敗的無盡恥辱。”
“十數年如一日,越王未曾有變。恥辱越深,複仇之心才會越強大。”
“回歸越國之後,越王低調隱忍,勵精圖治。而吳王沉醉於過往的光輝之中,歌舞升平,一片虛假,吳國逐漸腐朽。終是在五年之後,越國滅了吳國。”
“故事的結局並不令人驚奇。但越王做了不同的選擇,那麽越國的結局又會有所不同。”
喜歡斷嶽請大家收藏:()斷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