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白玉鬼工球
字數:4410 加入書籤
“看可以,我拿著你看。”老乞丐語氣激動,但還是不肯鬆手。
“那咱們去一旁看吧。這邊人多眼雜。”
楚峰不想在拍賣行門口看這件寶貝,免得節外生枝,引起他人關注。
老乞丐沒有問題,跟著楚峰來到停車旁。
老乞丐舉起的手,將鬼工球遞到了楚峰眼前。
楚峰一臉專注,看著眼前的鬼工球。
這件鬼工球從外到裏麵,一層套一層,足足有六層!
最外麵同心球的直徑有7厘米。
從外麵往裏數,一到五層表麵都雕刻著富貴吉祥的圖案。
有喜鵲、菊花、鬆鼠、牡丹等圖案,寓意美好祝福。
其中最裏麵的第六層,則是一個圓心的實心珠子,並沒有雕工。
但這雕刻技法已經很厲害了。
這白玉鬼工球表麵皮殼瑩潤透亮,氧化皮殼很老氣,看雕刻風格符合的確符合明朝時期。
這種鬼工球也不存在造假,現在的機械雕刻,最多隻能雕刻外麵一層,想要裏麵雕刻,必須手工雕刻,一點點旋轉內部的同心圓,一點點的雕刻。
鬼工球這類藏品很少見,因為耗工費時,是當之無愧的華夏國奢侈品。
鬼工球一般是象牙,也有用玉石,翡翠,琉璃,紫檀等材質。
但玉石的難度更大, 一般隻有雕刻四層。
明代時候,鬼工球大多數隻有3到4層。
但到了清朝乾隆時期,象牙鏤雕套球技法達到了高峰。
據史料記載,清中期同心圓達到14層,到了清晚期已經可以達到28層。
當時,麵對華夏的這種技法,櫻花國表示不服,拿出了一件30多層的鬼工球。
可是,後來雙方比試。
搞笑的是:櫻花國的那件鬼工球放進沸水中一煮,便四分五裂。
原來櫻花國耍了心機,他們30多層的鬼工球是用膠水粘成的,並非是一體的。
自此以後,華夏的鬼工球聞名世界,贏得了世界藏家的矚目和青睞。
楚峰看完眼前的鬼工球,也是很喜歡,好奇的朝著老乞丐
這鬼工球和老乞丐的身份嚴重不符,就好像是一個窮人守著一座金山的感覺。
“這同心球怎麽來的?能說一下嗎?”
老乞丐看著楚峰問道:“你確定買嗎?”
“確定,100萬我買了。”
楚峰肯定道,這件鬼工球有六層,在玉石鬼工球裏算是超高難度了。
這比象牙技法要難多了。
100萬這個價格還算可以。
老乞丐聽到楚峰要買,反複確定道:“你沒有騙我吧?”
“沒有,放心吧,我現在可以轉錢給你。你有銀行卡嗎?”楚峰詢問。
話音落,老乞丐從衣服裏摸出一張銀行卡。
“將錢打到我卡裏吧。”
楚峰接過卡,直接給老乞丐轉了100萬。
“我錢已經轉了。”楚峰拿出手機給老乞丐查看。
老乞丐盯著楚峰的轉賬記錄看了一眼,這才確信無疑。
“這個鬼工球可以給我了吧。”楚峰見老乞丐還抓著鬼工球不放,提醒道。
老乞丐這才將鬼工球交給楚峰。
“這個是寶貝,小夥子眼光不錯!”
“以後,這個就是你的了。”
楚峰拿到鬼工球,開口詢問:“大爺,這個鬼工球你哪裏來的?”
“我家傳下來的,清朝時候,我祖上是鹽商。”老乞丐說著。
“哦,那你既然有這麽好的東西,為何會不早點出手啊?”
楚峰看著老乞丐的樣子,實在想不明白。
老乞丐笑了笑:“之前在家裏沒找到,去年才找到,一直想出售,沒有遇到合適的。
就我這樣子,拍賣行都不讓我進。
偶爾遇到一個買家,還把我當成了騙子。”
“這時代,人與人之間沒有信任了。”
說完,老乞丐轉身離開。
楚峰開車返回古玩店,他將剛買的鬼工球拿了出來。
“浩哥,你看這是什麽?”
李成浩順著楚峰的聲音看去,看到楚峰手裏的鬼工球,打量了一下。
“這是鬼工球?”
“沒錯。給你看看。”楚峰將鬼工球放到桌案上。
李成浩拿起來觀察了一下,他用牙簽撥弄這個鬼工球的裏層,查看每一層的圖案和雕工。
看後,李成浩點評道:“不錯,一共有六層,這個很少見。”
“是啊,花了100萬買的。”楚峰說出價格。
“價格可以,這項技法就不止100萬。我覺得應該可以值300萬。”李成浩說出了價位。
兩人正說著,一名老者走了進來。
“楚大師,又收到什麽好東西。哈哈。”
楚峰聽到聲音,轉身一看,正是故宮文物專家陳博遠。
楚峰看到陳博遠笑著迎了上去。
“陳老,裏麵請,快請坐。”
陳博遠點頭,跟著楚峰坐下到了椅子上。
楚峰給倒了一杯茶。
“來,陳老。”
陳博遠坐下喝了一杯茶,笑著問道:“小友,我今天從帝都返回金陵,路過彭城,便下來看看,看看能不能在你這淘到寶貝。”
“哈哈,陳老說笑了,在故宮什麽古玩沒見過。”楚峰客氣地道。
“話不能那麽說,故宮是故宮的,我是我個人的。公私我分得很清的。”陳博遠笑著回道。
這時,他放下茶杯,目光注意到李成浩手裏的鬼工球。
“楚大師,可否給我看看那件鬼工球?”
“當然可以!”楚峰話音落,李成浩便將鬼工球交到陳博遠手裏。
陳博遠拿著鬼工球,朝著李成浩說了一聲謝謝,便仔細盯著鬼工球研究。
“不錯。這件白玉鬼工球是明代的,幾百年了,能完整保存這麽完整,很難得。”
陳博遠看著這件鬼工球愛不釋手。
“小友,這個也是出售吧?”陳博遠詢問。
楚峰本想留著,但見陳博遠喜歡,趕忙回道:“實不相瞞,這個鬼工球是我剛才收的。陳老若是喜歡,拿去便是。”
“不行,不行,多少錢,你說個數。”陳博遠開口問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