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大明續命要海陸並重

字數:4839   加入書籤

A+A-


    晴空萬裏,碧波無垠。
    明朝鄭和的龐大艦隊在返航途中破浪而行,二百餘艘艦船如巨龍般蜿蜒於海麵。
    作為十五世紀人類最龐大的艦隊,旌旗招展,氣勢恢宏。
    海風輕柔。
    鷗鳥翔集。
    銀鱗躍出水麵,濺起晶瑩的浪花,日光傾瀉在天元號旗艦的甲板上,鍍上一層金輝。
    鄭和、王景弘、侯顯等身著緋紅青綠官服的官員們立於船頭,衣袍上的織錦紋樣在風中翻飛,金線繡的飛禽走獸仿佛隨時欲振翅騰空。
    簇擁在他們中間的。
    是一位身著道袍的年輕道士——王也。
    他眉目清朗,氣質出塵,這些日子與眾人談天說地,從仙家玄妙到人間世事,早已相熟,言談間多了幾分隨性。
    “海上風光真是壯闊無邊!”
    王也舒展雙臂,任由海風拂過麵頰,發絲輕揚如墨。
    鄭和撚須而笑:“初時確覺驚豔,但若數月乃至經年困於海上,再美的景致也難免乏味。”
    “待歸國後,小道長定要親眼瞧瞧我大明風華,那才是人間錦繡!”
    “對對!!”
    王景弘亦頷首附和。
    眾官員皆露出自豪之色,仿佛已看見紫禁城的巍峨琉璃瓦在日光下流轉光華。
    大明天朝上國,四方來朝。
    “這個時代的大明風華,我還真想見識見識。隻是……”
    王也卻忽然斂了笑意,目光如炬投向遠方:“諸位可知,大明朝雖為農耕文明鼎盛之邦,但若想延續千年國祚,海洋文明的滋養不可或缺。”
    此言一出,眾人皆愕然。
    有官員眉峰微蹙。
    “王也小道長何出此言?我大明物產豐饒,四海來朝,何須倚重區區海路?”
    “我等之所以出海,也是奉了大明皇帝的旨意,向各國宣揚我大明國威為重,這一貿易方麵可以厚往薄來,隻要各國尊奉我大明為宗祖國就夠了……”
    “大明的強盛終究還得依靠農耕……”
    “自古以來農耕為本!”
    聽了這些官員的見解。
    連這些出海見過世麵的官員都如此,更別說那些窩在內陸的官員了。
    王也轉身倚住圍欄,指尖輕叩木欄,聲音低沉如潮。
    “你們的想法不對,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們。數百年後,這世界將由海洋文明主宰。如今被諸位視作蠻夷的歐洲小國,將通過航海崛起為世界列強。”
    “而華夏……卻會因固守內陸而落後挨打,山河蒙塵,國破家亡……”
    “這……這怎麽可能?!”
    侯顯失聲驚呼,滿麵難以置信。
    鄭和等人亦如遭雷擊,踉蹌半步。
    這些話超出了他們的理解。
    他們如今生活的時代,大明如日中天的國力、萬邦來賀的威儀,早已深植於他們骨髓。
    哪怕是前朝蒙元,也是由陸地起家,從未聽說過海洋崛起的強大勢力。
    怎能相信海洋小國竟能反超華夏?
    沒辦法,生活時代不同。
    “唉!”
    王也歎息一聲,緩緩道:“諸位且聽,未來歐洲諸國會開啟‘大航海時代’,歐人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現新大陸,也就是後世的美洲,達伽馬繞過好望角直抵印度,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證實藍星就是圓的……”
    “他們將掠奪海外財富,推動工業革命,以堅船利炮叩開各國門戶。而彼時華夏若仍閉關鎖國,禁海自縛,必淪為魚肉。”
    這……
    官員們麵麵相覷,冷汗浸透官袍。
    鄭和緊握欄杆,指節發白:“小道長所言‘工業革命’是何物?”
    “蒸汽機轟鳴,鐵艦橫行,火器如雷……那是足以顛覆農耕文明的力量。”
    王也望向天際,似穿透時空。
    “大明若想長存,須雙管齊下。”
    “既要固守農耕之本,更要開拓海洋之路。朝廷不僅要派遣官船遠航,更要鼓勵民間出海通商,讓商船載著絲綢瓷器駛向天涯,換回金銀與新知。”
    天啊!!
    這是要徹底改掉朱元璋定下的祖訓啊!
    誰有這個膽啊?
    就是朱棣也是官方出海,民間也是被禁止的。
    一時間,眾人鴉雀無聲,唯有海浪輕拍船身的聲響。
    王景弘喃喃道:“可朝廷若放任民間出海,豈非亂了海防?”
    “為什麽不換個思路?”
    王也輕笑。
    “海禁如鎖國自困,民間若不得官方支持,隻能轉為走私或海盜,反成心腹之患。”
    “倒不如開放海路,設市舶司管理,既收稅賦充盈國庫,又借民間活力拓展海外貿易。我明明告白告訴你們,海洋是流動的寶庫,誰能掌控航線,誰便能執掌未來。
    “如今的時代……就是大明掌握未來最好的時代。”
    眾位官員再次沉默。
    鄭和閉目沉吟良久,忽睜眼道:“王也小道長之言,似有天機玄奧。但若奏請皇上開海,恐遭保守派阻撓……”
    王也挑眉。
    “正因艱難,才需諸位以忠肝義膽力諫。”
    “永樂大帝雄才大略,若能立下祖訓‘大明永不禁海’,後世子孫縱有懈怠,亦不敢輕易廢弛。此乃為大明續命的根基!”
    “我言盡於此,你們自己想吧。”
    官員們全都沉默了。
    不久後——
    夕陽西墜,海麵染上瑰麗的金紅。
    官員們肅立船頭,衣袍被晚風鼓動如帆。
    艦隊繼續向東航行,天際漸生星芒,王也負手而立,嘴角微揚。
    “前方就是馬六甲海峽了吧……”
    王也微微眯眼。
    身為修仙者,他的視力能比望遠鏡看的還要遙遠。
    經過了這麽多天的航行,艦隊終於要抵達了馬六甲海峽,隻要穿過這個海峽就是南海了。
    大明不遠了。
    很快就可以見到永樂大帝了。
    “朱棣啊!要不要一見麵就捉弄他一下?肯定很有樂子……”
    王也眼神深處勾起一抹賤賤的笑意。
    ……
    明朝。
    京城。
    “哈秋!!”
    朱棣忽然毫無征兆的打了個噴嚏。
    “爺爺,你怎麽啦?”
    朱瞻基立刻關懷道。
    “沒事。”
    朱棣搖了搖頭,歎道:“或許是人老了,身體不行嘍!”
    “爺爺才不老,正值春秋鼎盛。等鄭和帶我大明船隊回來了,我還要和爺爺打上倭島國,活捉徐福,把仙緣仙丹獻給爺爺。”
    聽了好聖孫這番話。
    朱棣聽的心中可舒坦了。
    也不知道鄭和到哪了,何時才能回到,他都有點迫不及待想要親征倭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