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返回,順道去倭國
字數:4479 加入書籤
“什麽?他們是殷商後裔?”
“真的假的?隔著這麽遠,他們怎麽去美洲繁衍生息的?”
“殷商後人……為什麽他們這麽落後?跟那些部落野人沒什麽區別,怎麽連騎馬都不會?不對,他們好像沒有馬匹,輪子都沒有……”
“光從外貌上看,跟我華夏人,確實頗有幾分相似之處,不像那些歐洲白人,一眼就能區別開來。”
“不過想讓他們認祖歸宗,融入華夏……分隔了千年,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
無數古人再次被忽悠到了。
秦朝。
“殷商還有後人,都跑到這麽遠的地方紮根……”
始皇帝嬴政光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
“莫不是當年,武王伐紂,商朝滅亡後,還有一部分殷商人不願意臣服大周的統治,所以才跑到美洲去了……”
他越想越覺得就是這個可能了。
不過……既然周朝姬姓後裔如今都成他大秦的臣民。
等他大秦拿下了美洲,其他種族的野人部落隻能做奴隸,而殷商後裔可以給個機會讓他們認祖歸宗,回歸華夏。
……
天幕。
“我們該回大明了。”
王也說道,神風飛舟泛起淡淡靈光。
地麵,為首身著羽飾的印第安部落首領帶領他這個小部落的幾百部眾匍匐在地,將這騰雲駕霧的東方仙舟奉為天神座駕。
“恭送神……”
原居民們紛紛跪地高呼。
飛舟升空後,劃破雲層。
直到消失在了這些原居民的視野裏。
一想到這些美洲原居民,跟華夏人長相相似。
再後來西方的殖民者中,會被剝頭皮,有計劃的驅趕屠殺,連自己的傳承文化都會被剝奪的一幹二淨……
“唉……”
王也心中就不禁感到憐憫。
“那些人跟蠻夷似的,竟然是殷商部落的後人,真是難以置信啊!”
朱高煦感慨一句,忽然又話鋒一轉:“不過神風舟竟能追風逐月,比父皇的寶船快上千萬倍啊!不愧是仙家之物!”
說著,
他眼中很好的隱藏著野心。
朱高燧卻指著下方林海笑道:“二哥,快看,那山巒竟如伏龍般蜿蜒千裏!又有廣袤的平原,當真是天府之地啊!”
朱高煦正把玩著腰間玉佩,聞言冷哼一聲,心中暗道:“再怎麽著,也不過是些蠻荒之地,盡是一些不開化的蠻夷,哪及我大明萬裏錦繡江山,人傑地靈。”
他連雲南都不願意去。
更別說這美洲大地。
萬一老爹要他來這美洲就藩怎麽辦?
果然……怕什麽來什麽。
“朕覺得老三說在理!”
朱棣忽然說道:“既然這美洲的原居民是中原殷商時代的人遷移過來的後代,那麽他也是我華夏的子民,未來我大明占據美洲後,就是我大明的子民。如此遼闊的疆土,不能沒有足夠分量的人鎮守。”
“正思來想去,不如把藩王分封到此,才能顯示出大明朝廷對美洲的重視,老二,這可是一塊龐大的領土啊!絲毫不比大明小,你既不願去雲南就藩,不如你在美洲就藩如何?”
草——
聽了這些話,朱高煦真想罵人。
美洲就藩,真虧老爺子想的出來啊。
且不說美洲和大明間隔茫茫太平洋,數萬裏之遙。
整個美洲都是些沒有開化的野人部落,什麽殷商時代的後裔,他們懂漢語嗎?會寫漢字嗎?會騎馬嗎?會造車輪嗎?會造船嗎?會建造城池嗎?有穩定的農耕文明嗎……
他娘的什麽都沒有。
連娛樂都沒有。
要他在這裏就藩,天天看那些不穿衣服的野人女人跳舞嗎?
他不願意,但是——
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二人眼睛都要亮了,若是能把這個對皇位威脅最大的對手逼到美洲來,那他們在大明的地位就高枕無憂了。
“皇上。”
朱高煦硬著頭皮回道:“我不想離開京城,我要留在您身邊,為您盡孝。”
聽了這話,朱棣不禁笑了出聲:“嗬,感情你這還挺孝順的哈!”
“算了,你不願也罷……”
不過,朱棣倒也沒有逼迫他。
畢竟這兒子在靖難之役的戰爭中為他立下過汗馬功勞,何況美洲現在就是蠻荒之地,讓兒子在這裏就藩比貶到邊疆還慘。
還是日後看看情況,再做出一個詳細的計劃吧。
“呼……”
朱高煦鬆了口氣。
而朱高熾、朱瞻基父子倆卻是暗歎,可惜了,老爺子還是心太軟了。
正說著……
飛舟已掠過落基山脈,太平洋的萬頃碧波驟然鋪展。
朱棣舉目遠眺,隻見水天一色間偶有鯨魚噴起丈高水柱,不禁撫須而歎。
“朕遣三寶下西洋,原以為已是開天辟地,如今看來不夠,這東洋之遼闊並不比西洋小。”
鄭和恭敬道:“皇上雄才大略,如今有仙師相助,更可揚我國威於四海。”
“你倒是嘴甜。”朱棣笑罵一聲,嘴角的弧度顯示出他心情何等的愉悅。
不多時,
前方海域漸現群島輪廓。
老三朱高燧眼尖,指著東南方叫道:“我看過地圖,那是不是倭國列島?”
話音未落。
朱棣臉色驟變,龍袍下的手已攥緊成拳。
憶及去年浙江方麵八百裏加急奏報,倭寇襲擾沿海,屠戮百姓,再聯想到倭國拒絕大明的冊封,不願成為大明的藩屬國,赤裸裸的打朱棣的臉。
他胸中怒火便如岩漿翻湧,忍不住說道。
“倭國,蕞爾小邦,屢犯天威!真是豈有此理!真以為朕不敢興兵滅了他們嗎?”
“倭人確實狂妄。”
王也伸出一根手指頭,指尖凝出淡淡光暈:“我也早就看這些倭人不順眼,你若想攻滅倭國,我可助你一臂之力,保證你的大明艦隊順風順水,雖然我不能親自出手屠戮……”
什麽——
原來王也如此痛恨倭國嗎?
眾人吃驚的看向王也。
或許可以借此討好王也。
朱棣沉吟片刻,眼中殺機漸斂,轉而化為睥睨天下的威儀。
“既然王也小道長也有如此念頭,看來那些倭人當真是罪該萬死了,那好,待朕回大明後,馬上就組織船隊,親率精兵,蕩平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