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漢室可興

字數:4027   加入書籤

A+A-


    諸葛亮聞言,眉眼微挑,有些意外地看向周瑜。
    他原以為周瑜不過隨口一問,但聽他此言,卻像是在試探自己。
    橋霜聽見這話,端著茶盞的手頓了頓,心中一喜,原來周瑜早已看出了自己的那點小心思。
    諸葛亮盯著麵前熱氣騰騰的茶湯,眸中精光一瞬即逝。
    沉默片刻後,道:“公瑾所言在理,如今亂世當道,四處兵荒馬亂,盜匪橫行,饑民遍野。”
    “然,亮雖心中有誌,奈何命如草芥,亦無甚長處傍身,也隻得如漂萍,身不由己。”
    一旁的橋霜期待了半晌,竟未料到等來了他這番回答,隻覺異常迷惘。
    隻見麵前之人,口中雖看似發自肺腑地道出了這番“命如漂萍”的喪氣話,但口吻中卻並未有一絲一毫的無奈與失落。
    實在令人揣度不出他心中所想,究竟是刻意避嫌,還是打算明哲保身?
    周瑜似乎並未因此感到驚訝,反而唇角含笑,真誠道:“孔明過謙了,我倒覺得足下氣度不凡,並非池中之物。”
    “如今漢室傾危,四方諸侯虎視眈眈,心懷異誌。”
    語畢,周瑜眸光一閃,直言道:“不知孔明覺得,眼下漢室可興否?”
    見周瑜毫不掩飾地表達自己的欣賞之意,且不再旁敲側擊。
    甚至意圖與他坦誠相待,諸葛亮深覺是自己過於謹慎了,便不再避重就輕。
    他低眉沉吟間,摻著袖口,緩聲答道:“昔有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以仁德,迎天子,複宗廟,重振漢室之威信,伐不臣之徒,使天下得以安寧。此舉不失為匡扶漢室之良策。”
    “此間可見,僅有宏圖霸業者不足以複興漢室,仁德賢能亦不可或缺。”
    “漢室複興當以齊桓公之賢能也。然,眼前各路諸侯或胸有霸業者,或賢德軟弱者,或殘暴不堪者,具不足與齊桓公相提並論。”
    “眼前境況,漢室恐危矣……”諸葛亮抬袖對天,唏噓道。
    聽到這裏,橋霜瞬間恍悟,原來諸葛亮後來會選擇輔佐劉備,竟是有齊桓公之故。
    周瑜聽罷,頻頻頷首笑道:“說得好!”
    “孔明可曾想過,齊桓公何以平天下?……除卻自身才能之外,齊桓公以霸,卻乃管仲之謀也!”
    諸葛亮認真聽罷,似解出了周瑜話中之意,卻又似一知半解,表情略顯深沉。
    他喃喃道:“管仲之才,世間少見。但若能以齊桓公之賢,輔以管仲之才,漢室必可興之……”
    他似乎陷入了沉思當中,肅容滿麵,久久不語。
    周瑜亦不再說話,隻捏起麵前的茶盞,靜靜飲著茶。
    二人之間的一番交談,令其他三人心中早已震蕩不已,卻無一人能插上話,隻沉默地在一旁聽著他們二人的交談。
    良久後,諸葛亮才回過神來,舉目正視周瑜,拱手肅然道:“與君一席話,若撥雲見霧,孔明獲益匪淺。”
    “如今天下時局未明,我等兒郎自當惜取年少,潛心求學問道,以待來日鷹擊長空。”
    他一番慷慨激昂之詞,令眾人皆肅穆。
    衛承硯更是斂起了稚氣的麵龐,心中熱血沸騰。
    幾人在茶舍內暢談古今,分析天下局勢,為此各自發表不同看法,倒也酣暢淋漓。
    而一旁的橋霜對於所謂的天下時局並不在意,隻是兀自托著下巴,靠在茶案上,百無聊賴地把玩著手中的茶盞,若有所思。
    ……
    從茶舍出來時,已是酉時,眾人相互拱手作別。
    周瑜本欲替諸葛亮安排馬車,卻被諸葛亮推拒了,他便不再勉強,幾人各自回了居所。
    橋霜則跟隨周瑜上了周府的馬車。
    回周府的途中,橋霜還是忍不住問道:“你可是……猜出了我今日讓你一同前來的意圖?”
    周瑜未立即答話,而是抬手輕輕握住了橋霜的一雙纖細的柔荑。
    隨後輕點頭,含笑道:“你是看出了此人頗有些才學,所以便想讓我與之結交?”
    “我知你心中所想皆是為我,無論如何,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這樣的敵人好。可是如此?”
    橋霜聽完連連點頭,又緊張問道:“你覺得此人如何?”
    “你所料不差,此人確實頗有才學,且深藏不露,小小年紀竟能做到如此謹小慎微,若再過些時日,定然是個可遇不可求之才。”
    他對諸葛亮竟是毫不吝嗇地讚不絕口。
    馬車內昏暗的光線下,將他修長的身影映襯得更加挺拔俊雅,淡然高華。
    橋霜心下微動,神色一時複雜。
    又想起了前世的傳言,他與諸葛亮的糾葛,究竟會是怎樣的?
    原本想著也許自己能為曆史做些改變,可今日之事,似乎還是徒勞無功。
    雖是如此,但心中還是暗暗下定決心,但凡她能有機會改變的事情,她還是要努力去嚐試的,不論結果如何。
    隻是她終究對真實曆史一無所知,即便想試圖改變,亦是無從下手,隻得見機行事了。
    “周郎,你打算何時啟程前往丹楊郡?”
    橋霜將心中思慮暫且驅散,眨巴著眼睛,開口問他。
    周瑜見她話鋒忽轉,倒是微微一怔。
    須臾後,這才答道:“我已去信讓王洵來吳郡接你回壽春,約摸明日便可到此,待你離開後,我遂前往丹楊。”
    “此行離去後,恐又將與你分別許久。”
    周瑜的語氣漸漸變軟,握著她的掌心緊了緊,眼神愈發深沉。
    他忽而抬起手,輕輕撫著她額間的碎發,似有千言萬語,卻隻是安靜地凝視著她,並未再開口。
    聽到他這番話,橋霜的心情一時也有些莫名的沉悶。
    這幾個月來他們幾乎每日都能見麵,近來更是習慣了與他日日在一塊兒用飯。
    這樣的日子安逸得令她差點都忘了,他們如今仍身處亂世。
    她不想讓自己成為他的羈絆,所以那日便主動提出了自己要回壽春之事。
    周瑜指尖的溫熱感觸及她的肌膚,令她覺得酥酥癢癢的。
    馬車內的氣氛一時凝滯了起來。
    橋霜的羽睫輕輕顫了顫,驟然回神,囁嚅地說出了心底的話。
    “如果我說,我想與你一同前往丹楊……”
    喜歡三國:小喬傳請大家收藏:()三國:小喬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