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她們的悲劇,被十萬大山掩蓋

字數:5346   加入書籤

A+A-


    情到深處,馬曉梅像是又回憶起了當初躺在孤兒院冰冷床鋪上徹夜哭泣的日子。
    忍不住,又流下了眼淚。
    平息了一陣,才繼續說起:
    “家裏的情況...我現在還記得。”
    “家裏有爸爸媽媽,和兩個哥哥。”
    “我家裏住在南方,住的是大瓦房。”
    “大瓦房後麵,是一條河。”
    “我大哥叫葛戴清,二哥叫葛戴兵,我叫葛戴英...”
    如此詳細的內容,她記了六十年。
    縱使父親親手拋棄了她,她也一直沒有忘記,自己家人的名字,住處的樣子。
    想要回家的這個願望,在她心底裏一直埋藏著,卻遲遲無法實現。
    “後來...晉州來了一對養父養母。”
    “他們去孤兒院裏麵領養孩子,就把我給選中了。”
    “領著我回去,坐了四五天的車,才到了晉州陽城。”
    李陽稍稍點頭,至此也幫助觀眾們理清了事情的脈絡:
    “所以您是九歲的時候,被父親留在了魔都。”
    “被人發現睡在街頭,所以送進了孤兒院裏麵。”
    “之後又被別人領養,猜到了您現在居住的城市。”
    “在那之前,您應該從來沒去過晉州吧?”
    馬曉梅連連搖頭:
    “沒有。”
    “那是我第一次去。”
    “一下車,我就看見周圍都是山,四處都是灰蒙蒙的。”
    “在那個地方也聽不懂別人說話,吃也吃不好...”
    “在老家的時候,我們家裏吃的是大米,時不時還會去城裏買魚。”
    “但是到了北方之後,每天就吃一頓飯,每頓都吃玉米麵。”
    “吃也吃不飽...還有數不完的農活要幹。”
    “喂豬啊...摘野菜啊...挖野草啊...”
    “以前在南方的時候,我都不知道那些磨盤是做什麽用的。”
    “但到了養父養母家裏之後...”
    “因為家裏沒有驢啊牛啊,所以推磨的活就一直是我幹。”
    “當時從裏麵磨各種玉米麵,白麵之類的東西,推完之後用袋子裝起來賣。”
    “最開始的時候,根本沒吃過那種苦...”
    “我去推磨,推兩下就累得不行,眼冒金星,頭昏眼花的。”
    “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想起我爸爸...”
    “我...就這麽大一點的人。”
    “被買到這種地方來,天天幹這種活...”
    “平白無故,就受了這種罪。”
    “我的生活...怎麽變成這樣了呢?”
    馬曉梅說著,忍不住再次抽噎起來。
    渾濁的眼淚,順著臉上的皺紋流下。
    一雙生滿老繭,皮膚粗糙,甚至還有些水腫的雙手,輕輕地在腿上摩擦。
    她本來,該是南方家境優渥的女孩。
    在這個年紀,應該去上學讀書。
    學習知識,出人頭地,過上不錯的生活才對...
    但自從被父親遺棄之後。
    本屬於她的生活,卻逐漸變成了奢望。
    後來的養父養母,對她到底是怎樣的感情呢?
    或許他們最開始,隻是單純打算為家裏添一份可靠的勞動力罷了。
    台下的不少人,頓時聯想到了許多被拐賣到偏遠山區中的女孩...
    從原本平靜的生活中被強製剝離,丟入終生無法逃脫的牢籠之中。
    從此,成為別人的所有物,告別一切自由。
    時至今日,也時有類似的事情,在一些偏遠地區發生。
    她們的悲劇,被十萬大山的寂寥所掩蓋。
    最後的結局,也與她們那無聲的嘶鳴一樣,被消隱於山石草木之間...
    經曆過這樣的落差,很難不讓人與她感同身受。
    對於那個親手將她拋棄的父親...
    她的心中,怎能沒有恨意可言?
    講完自己被收養,輾轉數千公裏來到晉州的過程之後。
    馬曉梅又話鋒一轉,講起了更多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往事:
    “那年,我在老家的時候,一直有在讀書,讀二年級。”
    “被領養到晉州之後,養父養母也帶我去學校裏麵看了看。”
    “當時的老師問了問我的情況之後,打算再讓我上一次二年級,然後慢慢往上讀。”
    “說妥了之後,就讓我回家等著領書...”
    “但等啊等...等了好久。”
    “這件事,也一直就沒有什麽下文了。”
    “那是我這輩子最後一次一次進去學校...”
    “答應要給我的書,我也一次都沒有見到。”
    至於原因...
    她後來,並沒有找自己的養父母核實過。
    但其實不用細想,也能明白。
    那個年代...
    學...可不是想上就能上的。
    這對居住在貧困山區裏的養父養母,不想,或者不能為自己買來的孩子,支付那麽多學習的費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的確就是這對夫妻領回家裏的勞動力罷了。
    許多觀眾在看到這一幕之後,都忍不住發出一陣唏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馬曉梅的故事,與第三期的鄭有娣,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比。
    或許是運氣作祟,或許是時代所限。
    鄭有娣即便是被他人領養,也成功在養父養母的資助下,讀完了小學。
    有了較為開闊的認知之後,也成功進入社會,奮發圖強,做到了如今的高度。
    而馬曉梅呢...
    她從一開始,就跌倒在了起跑線上。
    身處走不出去的大山,思想也因為文化的限製,被牢牢限製在了這一畝三分地中。
    倘若沒有前麵九年的生活...
    她恐怕究其一生,也不會明白大山外的風景是怎樣的。
    但...
    有句話說得好。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
    因為見識過大山外的世界...
    被束縛在此地的馬曉梅,幾乎無時無刻,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她稍稍停頓了下,講起了那之後的事情:
    “我是沒文化的人,但我不想就這樣過一輩子...”
    “所以,我就開始嚐試著自力更生。”
    “後來成年之後,村裏的大隊就推選我,到縣裏的供銷社去上班。”
    李陽隨口問了一下:
    “在供銷社裏的工作是什麽呢?”
    馬曉梅笑了下,直白地回應:
    “售貨員。”
    “因為沒有文化,我一開始連這種工作都做不好。”
    “我不識字,也不太會算數。”
    “所以我就趁著這個機會,開始自學。”
    “供銷社裏麵吃的穿的用的,各種東西都得記得...”
    “計算價格,收錢...”
    “慢慢的,就都會了。”
    喜歡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請大家收藏:()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