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欲語淚先流

字數:5671   加入書籤

A+A-


    他的話語漸行漸遠。
    仿佛帶著在場的眾人,一同回到了他記憶中的故鄉。
    “當時,我們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個院子裏麵。”
    “父親母親住在堂屋,我和奶奶住在小北屋裏。”
    “三個姐姐,就跟爸爸媽媽住在一起。”
    “平日裏,就是奶奶在照顧我。”
    談起過去兒時的場景,他的臉上便不自覺地浮現出了些許喜悅。
    他緩緩開口,慢慢說道:
    “那個時候,爸爸在工地上。”
    “一年回家,差不多有七八回吧。”
    “那個時候的奶奶,應該也差不多有六十了吧。”
    “每年過年的時候,我也是和奶奶待在一起。”
    “魯州逢年過節的時候,都喜歡吃水餃。”
    “她們...”
    “就是我母親和我姐姐們,都會在一起包餃子。”
    “有人擀皮,有人做餡。”
    “奶奶就經常囑咐我,說沒有叫我,就不要過去添亂。”
    “奶奶知道母親不喜歡我...”
    “但是我小,我還沒理解是怎麽回事。”
    “我和奶奶兩個人,就一塊兒包餃子過年。”
    說得有些斷斷續續,但李陽還是很快就把情況梳理清楚,以疑問的方式,告知給了觀眾:
    “等於說是...”
    “你媽媽對三個女兒,和對你是有些區別對待的。”
    對麵的楊彥路緩緩點了點頭,但臉上,並沒有浮現出多麽難過的情緒。
    從小就與奶奶在一起生活的他,並不理解為何媽媽會對他如此態度。
    在場的許多觀眾,也有些好奇這一點。
    同樣都是肚子裏掉下來的肉,為何還會存在這種區別呢?
    這件事,他之後當然會講到。
    但現在...
    他還是更需要講明白自己當初到底經曆過什麽才好:
    “我小的時候...”
    “那個時候我不太懂事。”
    “我記得當時也就六七歲吧...”
    “我母親上了坡,去地裏幹活了。”
    “我就一個人摸索著,上了他們的那個屋。”
    “那個時候...我也是有些不知道好歹嘛。”
    “我看見屋裏放著一些桃酥之類的好吃的,就巴拉巴拉全給吃了。”
    “當時我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是給誰準備的。”
    “每回吃了之後,我就又給它蓋上。”
    “媽媽從地裏幹活回來,回來之後一看少了,就過來找奶奶。”
    “就在我奶奶麵前指責我,說我偷東西吃的這件事。”
    “當時我也嚇壞了。”
    “看見奶奶回來之後,我就委屈地哭。”
    “當時我總認為...”
    “同樣是媽媽,從外麵買回來這麽多桃酥。”
    “有別人吃的,為什麽就沒有我吃的呢?”
    “所以當時我就感覺挺難受的。”
    “那個時候。”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有一個同學就跟我說...”
    “他家裏人告訴他,我不是這邊的。”
    “是蘇州福利院裏抱回來的。”
    “當時我也很納悶...”
    “他突然說這種話,就讓我很摸不著頭腦。”
    “到了晚上回去之後,我也沒吃飯。”
    “等到睡覺的時候,我才問我奶奶...”
    “我跟她說...”
    “奶奶,我聽說我不是親生的,是從蘇州福利院裏抱來的。”
    “奶奶跟我說,叫我不要亂想。”
    “也叫我不要和他們玩。”
    “當時奶奶沒有承認,但我從心裏,已經隱隱察覺到了這麽個事。”
    李陽點點頭,做出了一副頗為理解的模樣:
    “就是...”
    “雖然奶奶說了這件事的假的,但是自己心裏,也已經留下這麽一個弦了。”
    “所以你總想找機會求證一下。”
    楊彥路點點頭,欣然承認。
    他很開心,有人能夠理解他的想法。
    而後,便接著講了起來:
    “奶奶雖然不承認。”
    “但我自己出去問的時候...”
    “我找了幾個嬸娘。”
    “她們所說的,還是一個樣。”
    “她們說我是從蘇州抱回來的。”
    “當時我就理解了。”
    “媽媽不喜歡我,就是認為我不是親生的。”
    “因為沒有中間這層血緣關係在,所以媽媽她才不疼我,反而更疼親生的三位姐姐。”
    “但是...我也沒法說。”
    “我就埋在心裏,一直自己一個人默默消化。”
    隨著他的年紀慢慢長大,楊彥路便從親戚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當年是養家的奶奶決定了,要再養一個孩子。
    而最後,是養家的姑姑,依據合法的手續,從蘇州福利院中收養了他。
    但是對於這個決定...
    養家的爸爸媽媽,卻並不支持。
    也正是因為這層原因,才一直對他不親近。
    在養家生活的這些日子裏...
    雖然奶奶對他很好。
    但是他卻更加那三位羨慕,有親生父母疼愛的姐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因此,他也不時有了這樣的疑問。
    那便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如今又在何處呢?
    他們長什麽樣子?
    又為什麽,會把自己送到福利院中去呢?
    這些問題,他想不明白。
    而且他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外人。
    逐漸有了一些,想要逃避這個家的念頭。
    楊彥路停頓了一下,緩緩開口:
    “等到以後...”
    “隨著我的年齡越來越大。”
    “我也總認為自己和姐姐們,會有一定的區別。”
    “等到十九歲那一年,我就選擇進入了部隊。”
    “當時的時候,奶奶是不同意的。”
    “我也知道,她是心疼我,不想讓我受那份苦...”
    “但我還是去了。”
    “後來,我就在蓬萊那邊入了伍。”
    “有一次,我戰友回老家的時候。”
    “從自己老家,帶了一些煎餅回來。”
    “他們也是魯州本地的,不過因為地域的區別,他們那地方的煎餅都是酸煎餅。”
    “帶來之後,他就把那些東西分給我們吃了。”
    “當時我一邊吃,眼淚一邊就下來了。”
    “因為你看看...”
    “有媽的孩子,過得是多麽好的生活啊。”
    “我從小都沒感受到家人的溫暖...”
    “從來都沒有感受到過父母的愛。”
    “所以我一直都想找到自己的家。”
    “找到我的親人。”
    “我不知道他們現在過得怎麽樣。”
    “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在找我。”
    “但是我一定會想辦法,不計任何代價,重新回到他們身邊...”
    喜歡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請大家收藏:()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