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繼續服務
字數:13531 加入書籤
李陽和譚僑看到社區的這些變化,感到很欣慰,但他們知道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李陽說:“譚僑,你看雖然咱們做了這麽多,但社區的文化建設和養老服務還是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間。”
譚僑回應道:“是啊,咱們不能滿足於現狀,還得繼續努力。我覺得咱們得想想怎麽把這些活動的影響力再擴大一些。”
李陽點點頭說:“沒錯,就像之前的手工編織活動,參與的老人還是有限,咱們是不是可以跟周邊社區合作,搞個更大規模的活動?”
譚僑眼睛一亮,說道:“這個主意好!還可以邀請一些專業的設計師來給老人們的作品提提意見,說不定能讓這些作品更有市場。”
李陽接著說:“那咱們得趕緊去聯係聯係,看看哪個社區有合作的意向。”
譚僑說:“行,我這就去打聽打聽。對了,還有那個公共飲水機的事兒,雖然裝好了,但後續的維護費用也是個問題,咱們得想想辦法。”
李陽思考片刻後說:“要不咱們組織個社區募捐活動,讓大家一起出份力?”
譚僑說:“可以是可以,但怎麽能讓大家積極參與呢?”
李陽說:“咱們可以搞個募捐晚會,表演一些節目,再把飲水機的重要性好好宣傳宣傳。”
譚僑拍手道:“好主意!那咱們得趕緊籌備這個晚會。”
李陽說:“我來負責聯係表演人員,你去準備宣傳資料。”
譚僑應道:“沒問題,那咱們分頭行動。”
過了幾天,兩人又碰麵了。
譚僑著急地說:“李陽,周邊社區有幾個願意合作搞手工編織活動,但他們提出了一些條件。”
李陽問道:“什麽條件?”
譚僑說:“他們希望咱們能提供更多的編織材料,還有就是活動的宣傳工作由咱們主導。”
李陽說:“這沒問題,材料咱們可以想辦法籌集,宣傳本來也該咱們多費心。”
譚僑鬆了一口氣說:“那就好,我還擔心你不同意呢。對了,募捐晚會的宣傳資料我準備好了,你那邊表演人員聯係得怎麽樣?”
李陽說:“差不多了,有幾個社區的文藝團隊願意來幫忙。”
譚僑高興地說:“太好了,那咱們趕緊把晚會的細節再敲定一下。”
李陽說:“行,我覺得場地可以選在社區廣場,那裏地方大。”
譚僑說:“好,那舞台布置得抓緊安排。”
李陽說:“我已經找了幾個誌願者幫忙,應該沒問題。”
譚僑又說:“還有,晚會的節目單也得確定下來。”
李陽拿出一張紙說:“我初步列了一個,你看看。”
譚僑看了看說:“不錯不錯,不過我覺得可以再加一個小品,反映社區生活的。”
李陽說:“行,那我去找人創作。”
晚會當天,社區廣場熱鬧非凡。
李陽說:“譚僑,你看這人山人海的,效果不錯啊。”
譚僑笑著說:“是啊,希望能募捐到足夠的資金。”
晚會結束後,兩人開始統計募捐金額。
譚僑說:“李陽,這次募捐成果還不錯,應該能解決一段時間的維護費用了。”
李陽說:“太好了,咱們的努力沒白費。”
譚僑說:“接下來咱們得把精力放在和其他社區合作的手工編織活動上了。”
李陽說:“對,可不能鬆懈。”
在準備手工編織活動的過程中,他們又遇到了新的問題。
譚僑說:“李陽,設計師那邊有點狀況,有幾個臨時有事來不了。”
李陽皺起眉頭說:“這可不好辦,那咱們趕緊再找其他人。”
譚僑說:“我已經在聯係了,不過時間有點緊。”
李陽說:“盡量吧,實在不行咱們自己多研究研究,給老人們一些建議。”
譚僑說:“也隻能這樣了。還有活動場地的布置也有點麻煩,物資還沒全部到位。”
李陽說:“我去催催,你繼續聯係設計師。”
活動當天,雖然有些小波折,但手工編織活動還是順利舉行了。
一位老人說:“謝謝你們啊,讓我們有這麽好的展示機會。”
李陽笑著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譚僑說:“大家的作品都很棒,相信會有很多人喜歡。”
活動結束後,兩人坐下來總結經驗。
李陽說:“這次活動總體還算成功,但過程中還是暴露了一些問題,咱們以後得提前準備得更充分。”
譚僑點頭說:“沒錯,不過看到老人們那麽開心,一切都值得了。接下來咱們想想還有哪些方麵可以改進。”
李陽說:“我覺得可以增加一些互動環節,讓觀眾也能參與編織。”
譚僑說:“好主意,下次活動就這麽辦。”
李陽又說:“還有宣傳方麵,也可以再加大力度。”
譚僑說:“對,讓更多的人了解咱們的活動。”
就這樣,李陽和譚僑不斷為社區的發展出謀劃策,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讓社區變得越來越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過了一段時間,李陽和譚僑又在社區裏忙碌起來。
李陽說:“譚僑,我覺得咱們社區的老年人體育活動還是有點單一,除了太極,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新的項目?”
譚僑回應道:“你說得對,比如門球怎麽樣?不少老年人都喜歡。”
李陽點頭:“這個主意不錯,那咱們得先準備門球的場地和器材。”
譚僑說:“場地倒是有塊空地可以改造,器材的話得去采購。”
李陽接著說:“那我去聯係器材供應商,看看能不能拿到合適的價格。”
譚僑說:“行,那我去和社區管理部門溝通場地改造的事兒。”
幾天後,兩人再次碰麵。
譚僑有些發愁地說:“李陽,場地改造的申請遇到點麻煩,管理部門說預算有限。”
李陽皺起眉頭:“這可不好辦,那咱們能不能發動社區居民一起捐款或者義務勞動?”
譚僑想了想說:“可以試試,不過得先把方案做好,跟大家講清楚。”
李陽說:“行,那我來寫這個方案,你繼續跟進管理部門那邊,看看有沒有鬆動的可能。”
譚僑應道:“好,那咱們分頭行動。”
過了幾天,李陽拿著寫好的方案找到譚僑。
李陽說:“譚僑,方案我寫好了,你看看。”
譚僑仔細看了看說:“不錯,挺詳細的。我這邊管理部門還是堅持預算的問題,不過態度沒那麽堅決了。”
李陽說:“那咱們趕緊把方案公布出去,看看居民的反應。”
他們在社區公告欄張貼了方案,很快就有居民圍了過來。
一位居民說:“這是好事啊,我願意捐點錢。”
另一位居民說:“我也可以參加義務勞動。”
看到居民們的熱情支持,李陽和譚僑很是感動。
譚僑說:“李陽,看來大家都很積極,咱們得好好組織。”
李陽說:“對,先把捐款和義務勞動的時間安排好。”
在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門球場地很快改造完成,器材也采購到位。
李陽高興地說:“譚僑,這下老人們又有新的活動可以玩了。”
譚僑笑著說:“是啊,不過後續的組織和管理也不能放鬆。”
門球活動開展起來後,受到了老人們的熱烈歡迎。
一位老人說:“這門球好玩,謝謝你們啊。”
李陽說:“大爺,您玩得開心就好。”
譚僑說:“咱們還得繼續想辦法讓活動更豐富。”
李陽說:“要不定期舉辦比賽?”
譚僑說:“可以,設置一些獎項,提高大家的積極性。”
李陽說:“那我去製定比賽規則和獎項設置。”
譚僑說:“行,我去聯係裁判。”
比賽的消息一公布,老人們紛紛報名參加。
比賽當天,現場氣氛熱烈。
李陽說:“譚僑,你看大家的熱情多高。”
譚僑說:“是啊,咱們的努力沒白費。”
比賽結束後,獲勝的隊伍興高采烈。
一位隊員說:“這比賽太有意思了,以後得多辦。”
李陽說:“隻要大家喜歡,咱們以後定期舉辦。”
譚僑說:“不過咱們也不能忘了其他方麵的服務,比如社區的環境衛生。”
李陽說:“確實,有些地方還是有點髒亂差。”
譚僑說:“咱們組織一次社區清潔活動怎麽樣?”
李陽說:“好啊,發動居民一起參與。”
譚僑說:“對,先製定一個詳細的計劃。”
他們很快製定好了計劃,並在社區裏宣傳。
李陽說:“譚僑,不知道這次響應的人多不多。”
譚僑說:“應該不少,大家對環境衛生還是很重視的。”
活動當天,來了很多居民。
一位居民說:“把社區打掃幹淨,住著也舒服。”
大家齊心協力,社區的環境煥然一新。
李陽說:“譚僑,這樣的活動以後得多搞。”
譚僑說:“沒錯,不過保持也很重要,得加強宣傳。”
李陽說:“我去寫一些宣傳標語,貼在社區裏。”
譚僑說:“行,我去跟社區管理部門商量設置一些固定的垃圾桶。”
一段時間後,社區的環境衛生有了很大的改善。
李陽說:“譚僑,你看現在社區多幹淨。”
譚僑說:“是啊,不過咱們還得繼續監督,防止反彈。”
李陽說:“對,成立一個監督小組怎麽樣?”
譚僑說:“好主意,讓誌願者輪流值班。”
李陽說:“那我去招募誌願者。”
譚僑說:“行,我去製定值班表。”
很快,監督小組就成立起來了。
李陽說:“譚僑,有了這個監督小組,我相信社區環境能一直保持好。”
譚僑說:“希望如此,咱們可不能放鬆。”
就在這時,社區裏的一些家長找到他們。
一位家長說:“能不能給孩子們組織一些課外興趣班?”
李陽說:“這是個好想法,咱們可以先做個調研,看看孩子們都對什麽感興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譚僑說:“對,然後根據調研結果來安排課程和老師。”
他們開始在社區裏對孩子們進行調研。
李陽說:“譚僑,你看大部分孩子都對繪畫和音樂感興趣。”
譚僑說:“那咱們就先開這兩個興趣班。”
李陽說:“老師的話,我去聯係附近學校的老師。”
譚僑說:“行,那我去準備教室和教具。”
興趣班很快就開課了。
一位孩子高興地說:“我可喜歡上這個課了。”
李陽說:“看到孩子們開心,咱們的努力就值了。”
譚僑說:“不過咱們還得關注教學質量,定期跟老師和家長溝通。”
李陽說:“對,不能讓興趣班流於形式。”
過了一段時間,興趣班辦得有聲有色。
李陽說:“譚僑,咱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再增加一些其他的興趣班?”
譚僑說:“可以啊,比如書法、舞蹈。”
李陽說:“那咱們又得忙起來了。”
譚僑笑著說:“為了社區,值得。”
他們又開始為新的興趣班忙碌起來。
在籌備新興趣班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
李陽說:“譚僑,找舞蹈老師有點難,合適的都沒時間。”
譚僑想了想說:“那咱們能不能請一些退休的舞蹈老師?”
李陽眼睛一亮:“這倒是個辦法,我去打聽打聽。”
譚僑說:“好,我這邊書法教室的布置遇到了點問題,空間不太夠。”
李陽說:“那咱們想想辦法重新規劃一下。”
經過努力,新的興趣班終於順利開課。
李陽說:“譚僑,不容易啊。”
譚僑說:“是啊,不過看到孩子們學得認真,一切都值了。”
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一位家長說:“孩子們下課時間不太統一,接送不方便。”
李陽說:“這確實是個問題,咱們能不能調整一下課程時間?”
譚僑說:“可以試試,不過得先征求老師和其他家長的意見。”
他們開始征求各方意見。
李陽說:“譚僑,大部分家長和老師都同意調整。”
譚僑說:“那太好了,咱們趕緊製定新的課程表。”
新的課程表製定出來後,家長們的接送問題得到了解決。
李陽說:“譚僑,總算是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譚僑說:“但咱們不能鬆懈,還得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效果。”
李陽說:“對,定期組織成果展示,讓家長們看到孩子們的進步。”
譚僑說:“好主意,那咱們趕緊準備。”
成果展示活動舉辦得非常成功,家長們對孩子們的表現很滿意。
一位家長說:“謝謝你們,孩子進步很大。”
李陽說:“這都是孩子們努力的結果。”
譚僑說:“咱們還要繼續努力,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區的各項服務和活動越來越豐富。
李陽說:“譚僑,你看咱們社區現在變化多大。”
譚僑笑著說:“是啊,不過還不夠,還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
李陽說:“那咱們接著幹。”
譚僑說:“好,一起加油!”
他們繼續為社區的發展忙碌著,不知疲倦。
有一天,李陽說:“譚僑,我發現社區的圖書資源有點不足,好多居民反映想看的書沒有。”
譚僑說:“那咱們搞個圖書募捐活動怎麽樣?”
李陽點頭:“這個主意好,既能豐富圖書種類,又能增強居民的參與感。”
譚僑說:“那我去寫募捐倡議書,你負責聯係存放圖書的地方。”
李陽應道:“沒問題。”
倡議書發出後,居民們紛紛響應,捐出了不少書籍。
譚僑說:“李陽,你看這書的數量還不少呢。”
李陽說:“是呀,不過還得分類整理一下。”
他們找了幾個誌願者一起整理圖書。
一位誌願者說:“這工作可不輕鬆。”
李陽說:“辛苦大家了,整理好了居民們看書就方便多了。”
整理完圖書,他們又麵臨新的問題。
譚僑說:“李陽,這圖書的管理也得跟上,不然容易亂。”
李陽說:“咱們製定一個借閱製度吧。”
譚僑說:“行,那包括借閱時間、歸還期限、損壞賠償這些都得寫清楚。”
李陽說:“我來起草,你幫我把關。”
借閱製度製定好後,在社區公布。
譚僑說:“李陽,不知道居民們能不能遵守這個製度。”
李陽說:“咱們多宣傳宣傳,應該沒問題。”
過了一段時間,圖書借閱有序進行。
李陽說:“譚僑,看來效果不錯。”
譚僑說:“不過還得定期檢查一下圖書的情況。”
李陽說:“對,我去安排。”
在檢查圖書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一些書有損壞的情況。
譚僑說:“李陽,這得想個辦法解決,不然書會越來越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陽說:“咱們設立一個圖書修補小組怎麽樣?”
譚僑說:“可以,找一些心靈手巧的居民參加。”
李陽說:“那我去招募。”
修補小組很快成立起來,損壞的圖書得到了及時修補。
譚僑說:“李陽,這樣下去圖書就能長久保存了。”
李陽說:“是啊,咱們還可以搞一些讀書分享會,增加大家的閱讀興趣。”
譚僑說:“好啊,讓居民們互相交流讀書心得。”
讀書分享會受到了居民的歡迎。
一位居民說:“這樣的活動太好了,能聽到不同的見解。”
李陽說:“隻要大家喜歡,咱們多辦幾場。”
譚僑說:“不過得注意控製時間和人數,保證效果。”
李陽說:“我來製定詳細的規則。”
隨著讀書分享會的開展,社區的閱讀氛圍越來越濃厚。
李陽說:“譚僑,咱們社區的文化氣息越來越濃了。”
譚僑說:“這是好事,不過咱們還得繼續努力。”
這時,社區的一些老人反映,希望能有更多的健康講座。
譚僑說:“李陽,那咱們聯係一下醫院,邀請醫生來做講座。”
李陽說:“好,我去聯係。”
他們聯係了附近醫院的醫生,確定了講座的時間和內容。
譚僑說:“李陽,你說這次講座會有多少老人來聽?”
李陽說:“應該不少,大家都很關心健康問題。”
講座當天,來了很多老人。
一位老人說:“這講座真及時,講的都是我們關心的。”
李陽說:“隻要對大家有幫助就行。”
譚僑說:“咱們以後可以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健康講座。”
李陽說:“行,那我去跟醫生們商量。”
健康講座成為社區的常規活動,老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了。
譚僑說:“李陽,你看老人們現在都懂得怎麽保養身體了。”
李陽說:“這是咱們希望看到的。”
然而,新的需求又出現了。
一位年輕人說:“能不能組織一些就業培訓?”
李陽說:“這是個實際的需求,咱們得想想辦法。”
譚僑說:“聯係一些職業培訓機構怎麽樣?”
李陽說:“可以,看看能不能請他們到社區來授課。”
他們與職業培訓機構溝通後,達成了合作意向。
譚僑說:“李陽,這次培訓的課程設置很重要。”
李陽說:“對,得根據社區居民的需求來。”
他們在社區裏做了調查,確定了培訓課程。
李陽說:“譚僑,你看電腦操作、電商運營這些課程報名的人挺多。”
譚僑說:“那就先開這幾個班。”
就業培訓班開課了,學員們認真學習。
一位學員說:“希望學完能找到好工作。”
李陽說:“隻要努力,一定能的。”
譚僑說:“咱們還得關注他們的學習進度和效果。”
李陽說:“對,定期組織考核。”
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不少學員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譚僑說:“李陽,看到他們就業,咱們也高興。”
李陽說:“是啊,不過還得繼續為其他人服務。”
社區的發展越來越好,但李陽和譚僑知道,還有更多的工作等著他們去做。
喜歡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請大家收藏:()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