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找到了

字數:8641   加入書籤

A+A-


    李陽聽老學者這麽說,心中一喜,繼續問道:“那您還知道‘詠春社’有什麽獨特的地方嗎?比如劇本創作的特點,或者演員表演的風格之類的,這可能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確認維多利亞家族與‘詠春社’的關係。”
    老學者扶了扶眼鏡,沉思片刻說道:“‘詠春社’在劇本創作上,很注重對人物內心的刻畫,常常會在劇情中融入一些當時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細節,以小見大反映社會現實。而且他們的演員在表演風格上,追求細膩真實,尤其是在情感表達方麵,非常擅長用微妙的動作和表情傳遞複雜的情感。”
    李陽把老學者的話詳細記錄下來,又聯係維多利亞:“維多利亞,老學者提到‘詠春社’在劇本創作和表演風格上有一些特點。劇本注重刻畫人物內心,融入社會底層生活細節;演員表演追求細膩真實,擅長用動作和表情傳遞情感。你再回憶回憶,家族裏有沒有人說起過類似相關的內容,或者從劇本裏能不能看出這些特點呢?”
    維多利亞掛斷電話後,立刻再次仔細翻閱手抄劇本。過了好一會兒,她激動地回電:“李陽先生,您說的這些特點,劇本裏好像真有體現。劇本裏對主角的心理描寫特別多,而且有很多情節就是講普通人在亂世中的生活瑣事,感覺和您說的很吻合。”
    李陽聽後,對老學者說道:“看來種種跡象愈發表明維多利亞家族和‘詠春社’關係緊密。但為了嚴謹,我們還想知道,‘詠春社’當年有成員前往海外的相關信息嗎?”
    老學者搖搖頭:“這方麵的信息我還真不太清楚。不過‘詠春社’解散後,成員們各自離散,當時局勢動蕩,有成員去海外謀生也並非不可能。”
    李陽回到團隊,和大家商量:“目前雖然有很多線索指向維多利亞家族與‘詠春社’,但海外分支這一塊還缺乏確鑿證據。我們再擴大調查範圍,聯係更多當年在華北地區活動的戲曲團體後人,或者一些研究民國戲曲遷徙情況的專家,看看能不能找到‘詠春社’成員海外遷徙的線索。”
    團隊成員們紛紛領命,各自展開行動。小錢負責聯係其他戲曲團體後人,他通過各種戲曲愛好者論壇、社群發布消息:“各位老師,想跟大家打聽下,有沒有了解當年‘詠春社’成員海外遷徙情況的?我們正在做相關研究,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幫助。”
    小趙則去拜訪研究民國戲曲遷徙的專家。他對一位專家說道:“老師,我們在尋親過程中發現一個可能和‘詠春社’有關的家族,想了解下‘詠春社’當年是否有成員去海外,您在這方麵有研究嗎?”
    與此同時,小美再次仔細研讀劇本,試圖從劇本的字裏行間挖掘出更多線索。她對李陽說:“李陽哥,我發現劇本裏有幾處提到了港口城市,還有一些關於遠行的隱晦表述,會不會和成員去海外有關呢?”
    李陽點點頭:“很有可能,這也許是個關鍵線索。你繼續仔細研究劇本,看看能不能找到更明確的指向。”
    經過幾天的努力,小錢那邊有了新消息。他興奮地對李陽說:“李陽哥,有位戲曲團體後人說,他聽長輩提起過,‘詠春社’解散後,有幾個年輕成員不甘心放棄戲曲,聽說海外有華人聚居地對京劇有需求,就結伴去了海外,具體去了哪裏不清楚,但應該是在東南亞一帶。”
    幾乎同一時間,小趙也從專家那裏帶來了有用信息:“李陽哥,專家說他在研究資料中看到過,民國時期華北地區一些戲曲藝人因為戰亂和生計,確實有不少前往東南亞、北美等地,其中就包括一些不知名的小戲班,‘詠春社’很可能就在其中。”
    李陽綜合各方信息,再次聯係維多利亞:“維多利亞,目前我們又找到一些新線索,表明‘詠春社’當年確實有成員前往海外,且很可能在東南亞一帶。我們會繼續深入調查,爭取早日確定你與‘詠春社’的關係。”
    維多利亞感激地說:“李陽先生,太感謝你們了,你們的努力讓我離真相越來越近。我也會再和家族裏的長輩溝通,看能不能問出更多信息。”
    李陽又召集團隊成員開會:“現在線索越來越多,但還需要進一步梳理和核實。小美,你繼續研究劇本,看看還有沒有隱藏線索;小錢,你跟進提供線索的戲曲團體後人,看能不能深挖一些更具體的信息;小趙,和專家保持聯係,看是否還有其他相關資料。我這邊再和維多利亞溝通,看看她家族長輩那邊有沒有新發現。”
    會議結束後,大家立刻投入工作。小美對著劇本逐字逐句地研究,甚至查閱了很多民國時期的曆史資料,試圖找到劇本中隱藏的暗語或特殊指向。小錢則頻繁與戲曲團體後人交流,詳細詢問關於“詠春社”海外成員的每一個細節。小趙和專家一起,在浩如煙海的民國戲曲研究資料中繼續尋找蛛絲馬跡。
    李陽再次聯係維多利亞:“維多利亞,你和家族長輩溝通得怎麽樣了?有沒有新的發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維多利亞說:“李陽先生,我和幾位長輩仔細聊過,其中一位長輩想起,家族裏一直流傳著一張老照片,照片裏好像是一群人在港口準備登船,背後的船名好像叫‘南洋之星’。但這張照片不知道被放在哪裏了,長輩們正在一起努力尋找。”
    李陽聽後,覺得這是個重要線索:“維多利亞,這張照片很關鍵,如果能找到,說不定能成為確定你家族與‘詠春社’關係的重要證據。麻煩長輩們再仔細找找。”
    過了幾天,維多利亞興奮地打來電話:“李陽先生,照片找到了!照片上一共有五個人,穿著戲服,行李上還有個類似‘詠’字的標記。”
    李陽說道:“太好了,維多利亞。你趕緊把照片發過來,我們找專業人員進行分析,看看能不能從照片的細節,比如人物特征、服裝款式等方麵,找到與‘詠春社’相關的證據。”
    收到照片後,李陽立刻找來了對民國京劇服飾和人物形象有深入研究的專家。專家仔細端詳照片後說:“從他們的服裝款式和圖案來看,確實符合‘詠春社’當年的戲服風格,而且這個‘詠’字標記,和我之前研究‘詠春社’資料時看到的一些道具標記很相似。”
    李陽又把照片拿給團隊裏擅長圖像分析的成員,希望能從背景、船隻信息等方麵找到更多線索。這位成員通過專業軟件對照片進行處理,放大細節後發現:“李陽哥,船名‘南洋之星’清晰可見,我查了下資料,這艘船當年主要往返於中國和東南亞一些港口城市,這和之前我們了解到的‘詠春社’成員可能前往東南亞的線索相吻合。”
    綜合各方麵線索,尋親團隊經過嚴謹比對和分析,最終確定維多利亞就是“詠春社”後人的一支。
    李陽給維多利亞打電話:“維多利亞,經過我們全麵深入的調查和分析,正式確定你就是‘詠春社’後人。這本手抄劇本承載著家族的珍貴記憶和深厚的京劇文化底蘊。”
    維多利亞激動得熱淚盈眶:“太感謝你們了,李陽先生!是你們幫我解開了家族多年的謎團。我一定要親自去當年‘詠春社’活動的地方,探尋家族曆史,將這份京劇文化傳承下去。”
    隨著維多利亞尋親成功,尋親團隊在海外華人圈的名聲愈發響亮,越來越多的海外華人帶著家族傳承的各種與京劇相關的物件慕名而來。
    一天,一位叫大衛的華裔男子聯係到尋親團隊。他帶來的線索是家族傳承的一組京劇表演用的髯口,這些髯口製作精良,且每一副都有獨特的編織花紋。
    李陽看著這組髯口,說道:“大衛,這組髯口很有特點。我們還是按照以往的流程,先找研究京劇髯口製作的專家,分析這些編織花紋的獨特之處,同時對髯口的材質進行檢測,確定其年代。小美,你去聯係相關專家;小林,你負責材質檢測的事宜。”
    小美和小林應道:“好的,李陽哥。”
    在等待專家和檢測結果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們又開始討論可能的方向。
    阿強說:“從這些獨特的編織花紋來看,說不定是某個特定戲班獨有的製作工藝,就像之前‘怡春戲班’的刺繡工藝一樣。”
    小趙點頭讚同:“沒錯,等專家來了,看看能不能從花紋上判斷出和哪個戲班有關。而且材質檢測也能幫助我們確定大概的年代範圍,縮小調查方向。”
    小美很快聯係到專家,專家看到髯口照片後,表示非常感興趣,立刻答應前來研究。小林也順利安排好髯口的材質檢測。
    專家趕到後,仔細觀察髯口的編織花紋,說道:“從這些花紋的編織手法來看,非常獨特,我從未見過如此精細且具有規律的編織方式。初步判斷,這應該是某個對髯口製作有極高要求的戲班所特有。但具體是哪個戲班,還得結合材質檢測結果以及更多的研究資料來判斷。”
    幾天後,材質分析報告出來了,確定髯口的材質是 20 世紀初期的優質動物毛發,且經過特殊處理。專家結合這一信息,查閱大量關於民國初期京劇髯口製作的資料,並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終於,專家興奮地找到李陽:“李陽先生,經過多方研究和比對,我發現這些髯口的編織花紋和‘瑞祥戲班’的製作風格極為相似。‘瑞祥戲班’在 20 世紀初期以精湛的髯口製作工藝聞名,他們製作的髯口不僅美觀,而且佩戴起來極為舒適,深受當時京劇演員的喜愛。”
    尋親團隊立刻圍繞“瑞祥戲班”展開調查。他們通過聯係各地文化部門、檔案館和戲曲研究機構,查找“瑞祥戲班”的相關信息。
    在一家地方戲曲博物館裏,他們找到了一些關於“瑞祥戲班”的資料,包括戲班的興衰曆程、主要演員以及一些演出記錄。資料顯示,“瑞祥戲班”在 20 世紀 30 年代達到鼎盛,但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戰亂的影響,戲班逐漸衰落,最終解散,成員們各自飄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團隊成員們繼續深入調查,通過戲曲界的人脈關係,找到了一位曾經在“瑞祥戲班”工作過的老藝人的孫女。
    李陽聯係大衛:“大衛,我們找到了與‘瑞祥戲班’相關的線索,和你家族的髯口可能緊密相關。你家族裏有沒有關於‘瑞祥戲班’或者和髯口製作相關的記憶呢?”
    大衛思索片刻後說:“我聽父親說過,家族先輩好像和一個很有名的戲班有關,家裏一直流傳著製作髯口時要遵循嚴格的工序,從毛發的挑選到編織的手法,都有獨特的要求。而且先輩們很自豪自己製作的髯口,說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
    李陽將大衛的話轉達給“瑞祥戲班”老藝人的孫女。這位孫女聽後,說道:“沒錯,這就是‘瑞祥戲班’製作髯口的傳統。我奶奶曾經跟我說過,製作髯口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馬虎,尤其是編織花紋,那是‘瑞祥戲班’的標誌,代表著戲班的榮譽。”
    經過嚴謹比對,尋親團隊確定大衛就是“瑞祥戲班”後人的一支。
    大衛得知消息後,興奮地說:“這組髯口一直是家族的寶貝,沒想到背後有這麽深厚的曆史。我一定要去探尋家族與‘瑞祥戲班’的故事,把這份珍貴的京劇文化傳承下去。”
    隨著大衛尋親成功,尋親團隊在傳承京劇文化和幫助海外華人尋親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然而,團隊並沒有滿足於現有的成績,而是思考著如何將尋親工作與京劇文化傳承更緊密地結合,並且擴大影響力,讓更多人受益。
    在一次團隊討論會上,李陽說:“我們已經幫助了不少海外華人找到家族根源,但我們要思考如何讓京劇文化不僅僅在尋親過程中被提及,而是真正融入到大眾的生活中。大家有什麽好的想法嗎?”
    小王說:“李陽哥,我覺得我們可以成立一個京劇文化傳承基金會,通過募捐等方式籌集資金,用於支持京劇文化的研究、傳承項目,比如資助年輕京劇演員的培養,修複古老的京劇劇本和道具等。”
    小李也說:“對,我們還可以和電視台合作,製作關於京劇文化尋親的紀錄片,展示我們的尋親過程,以及每個家族背後的京劇文化故事,這樣能讓更多觀眾了解京劇文化和我們的尋親工作。”
    李陽點頭稱讚:“這兩個想法都非常好。小王,你負責起草基金會的籌備方案,包括組織架構、資金管理等方麵;小李,你去和電視台溝通紀錄片合作的相關事宜,看看電視台那邊的意向和具體要求。其他成員也都積極思考,看看還有哪些方麵可以進一步推動京劇文化的傳承和尋親工作的發展。”
    眾人紛紛表示會全力支持,各自展開行動。小王開始查閱大量關於基金會設立和運營的資料,與法律專業人士溝通相關法律程序,起草詳細的基金會籌備方案。小李則與各大電視台的節目製作部門取得聯係,向他們介紹尋親團隊的工作以及製作紀錄片的構想。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王完成了基金會的籌備方案初稿。他向團隊成員介紹:“基金會的組織架構方麵,我們可以設立理事會、監事會,負責決策和監督工作。資金來源主要包括社會募捐、企業讚助以及尋親成功家庭的部分捐贈。資金將主要用於京劇文化研究項目、人才培養以及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麵。”
    小李也帶來了好消息:“李陽哥,有幾家電視台對我們的紀錄片構想很感興趣,其中一家電視台表示願意和我們進一步洽談合作細節,他們認為這樣的紀錄片既能傳播傳統文化,又有獨特的故事性,很有市場潛力。”
    李陽高興地說:“大家的努力都有了成果。小王,根據大家的意見完善基金會籌備方案;小李,和電視台深入洽談,爭取盡快確定合作細節。我們要通過這兩個項目,讓京劇文化傳承和尋親工作邁向新的台階。”
    在與電視台洽談紀錄片合作的過程中,電視台負責人說:“我們希望紀錄片不僅要展現尋親的過程,還要深入挖掘京劇文化在每個家族中的傳承意義,以及對現代社會的影響。而且在拍攝風格上,要注重故事性和觀賞性的結合,讓觀眾能夠產生情感共鳴。”
    小李回應道:“您說得很對,我們也是這麽考慮的。我們團隊在尋親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生動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與京劇文化緊密相連。在拍攝風格上,我們可以采用紀實與情景再現相結合的方式,增強紀錄片的觀賞性。同時,邀請一些京劇專家進行解讀,提升紀錄片的文化內涵。”
    電視台負責人點頭表示認可:“這樣的思路很不錯。那關於拍攝周期和預算方麵,你們有初步的想法嗎?”
    小李說:“拍攝周期我們預計大概需要半年時間,涵蓋多個尋親案例的拍攝以及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預算方麵,我們初步估算需要[x]萬元,包括拍攝設備租賃、人員費用、後期製作等方麵的開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電視台負責人思考片刻後說:“拍攝周期和預算基本合理。不過我們希望在預算上再優化一下,盡量壓縮不必要的開支。另外,拍攝過程中要確保素材的質量和真實性。”
    小李說道:“好的,我們會進一步優化預算方案。在拍攝過程中,我們會嚴格把控素材質量,保證內容真實可靠。”
    與此同時,小王也在不斷完善基金會籌備方案。他與一些潛在的捐贈者和讚助企業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捐贈意向和合作需求。
    小王對一位企業負責人說:“我們成立京劇文化傳承基金會,旨在全方位推動京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企業如果讚助我們,不僅能夠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貢獻力量,還能通過基金會的宣傳活動,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和知名度。”
    企業負責人表示:“京劇文化是我國的瑰寶,我們很願意支持這樣的項目。但我們希望在讚助方式和回報方麵,能有更具體的方案。”
    小王回應道:“我們可以在基金會的宣傳資料、活動現場等顯著位置展示企業的標識和名稱,對企業進行宣傳。同時,對於大額讚助企業,我們可以邀請企業代表參與基金會的部分決策和活動,增強企業的參與感。”
    企業負責人聽後,滿意地說:“這樣的方案還不錯,我們會進一步考慮合作事宜。”
    隨著基金會籌備方案的不斷完善和與電視台紀錄片合作洽談的深入,尋親團隊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在一次團隊會議上,李陽說:“基金會和紀錄片項目都在穩步推進,但這兩個項目都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資源。我們要合理分配團隊成員的工作,確保每個環節都能順利進行。同時,我們還要繼續做好日常的尋親工作,不能因為這兩個大項目而忽視了海外華人的需求。”
    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明白。小錢說:“李陽哥,我覺得可以根據成員的專長進行分工。比如擅長溝通協調的成員負責與捐贈者、電視台等外部機構的溝通;對京劇文化有深入研究的成員負責基金會項目中文化研究和人才培養方案的製定,以及紀錄片中文化內涵的把控。”
    李陽點頭讚同:“小錢這個提議很好,我們就按照這個思路進行分工。大家根據自己的專長,主動認領工作任務,有問題隨時溝通解決。”
    經過分工,團隊成員們各司其職,積極投入到基金會籌備、紀錄片拍攝以及日常尋親工作中。
    在基金會籌備方麵,成員們開始籌備基金會的注冊工作,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準備各種申報材料。同時,繼續拓展捐贈渠道,與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建立聯係,宣傳基金會的宗旨和項目。
    喜歡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請大家收藏:()讓你做尋親節目,你做等著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