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瓢瓜生意有待做大
字數:2793 加入書籤
伍師傅神色專注,開始耐心地教導張忠認識各類木材的特性與用途。他詳細地向張忠講解著,每種木材都有著獨特的性質,而這些性質決定了它們適合製作的瓢瓜類型,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
伍師傅手把手地教張忠如何挑選出最適合做瓢瓜的木材,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接著,他又拿起斧子、刨子、挖刀等工具,逐一為張忠演示如何正確使用這些工具,每一個動作都嫻熟而精準。
張忠眼神中充滿了對學成一門手藝的渴望,學得極其認真。
每天,當黎明的曙光還未完全照亮大地時,他便早早地起床,迫不及待地開始一天的學習。
夜晚,星星已經在天空中閃爍,可張忠依然沉浸在學習中,直到伍師傅再三催促,他才肯放下手中的工具,去休息。
伍師傅見張忠如此勤奮用心,心中甚是欣慰,於是更加盡心盡力地教導他。他不僅僅教會張忠如何製作各種各樣的瓢瓜用具,更是將自己多年來與顧客打交道的經驗和談價錢的技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張忠。
經過整整一個月的勤奮刻苦學習,張忠終於熟練掌握了挖瓢瓜的基本技藝。伍師傅看著張忠的進步,滿意地點了點頭,微笑著說:“你可以出師了,去找供銷社吧,他們會給你派活的。”
張忠懷著滿心的感激之情,向伍師傅深深地鞠了一躬,道別後,便匆匆忙忙地趕往公社供銷社。在那裏,他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學到的技藝,順利地與供銷社簽訂了一份購銷意向書。
這份意向書內容詳盡,明確規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為張忠的瓢瓜銷售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確保了他的瓢瓜能夠順利地銷售出去。
而供銷社也充分考慮到了張忠的實際情況,特意為他開具了一張特殊的資質證明。這張證明猶如一把鑰匙,允許他在本鎮範圍內的山林中自由地砍樹挖瓢瓜,為他省去了許多繁瑣的程序和不必要的麻煩,讓他能夠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熱愛的工作中。
張忠挑著工具箱和鋪蓋卷,步伐堅定地走進了那片神秘而深邃的深山老林。從踏入這片森林的那一刻起,他正式踏上了屬於自己的瓢瓜匠人生涯。
這片廣袤無垠的森林,宛如一個蘊藏著無數寶藏的神秘世界,但同時也充滿了未知的挑戰和潛在的危險。
在這裏,瓢瓜對於木材的用料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樹木如果質地過於堅硬,加工起來就會異常困難;而質地疏鬆的木材,則容易在製作過程中出現破裂損壞的情況。
因此,隻有那些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瓢瓜匠,才能夠憑借著自己的慧眼,準確地挑選出適合製作瓢瓜的優質木料。他們通常會精心挑選那些樹紋清晰可見、材質細軟綿密的喬木,將其作為製作瓢瓜的理想用料。
然而,獨自一人在這深山老林中挖瓢瓜,絕非一件輕鬆的事情。除了要忍受孤獨和寂寞的煎熬,張忠還需要時刻保持警惕,防範可能出現的蛇蟲野獸的襲擊。
在這裏,每前進一步都充滿了未知的風險,稍有疏忽,就可能陷入危險的境地。但是,張忠憑借著對家庭那份強烈的責任感,以及自己多年練就的過硬武藝,頑強地在這片山林中堅守著。
每次當他辛勞十天,成功挖滿一百把木瓢時,他的臉上都會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他滿心歡喜地挑起那沉重的擔子,小心翼翼地沿著山路下山,生怕稍有不慎損壞了這些珍貴的木瓢。
然後,他會馬不停蹄地將這些木瓢送到供銷社。這個過程漫長而艱辛,大約需要一周的時間,但張忠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抱怨。
一百把木瓢賣給供銷社,可以獲得二十多元的收入。在現代,區區二十元,隻夠吃一頓大碗飯。但在那個年代,對於張忠的家庭來說,卻已經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了。
每次回到家,張忠都會小心翼翼地,從口袋裏掏出那疊皺巴巴但又帶著自己體溫的鈔票,然後輕輕地交到妻子石大丫的手中。
石大丫接過鈔票,臉上綻放出如同孩子般純真的笑容。她會仔細地數著每一張鈔票,那認真的模樣仿佛在對待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
數完後,她會將鈔票整齊地放在抽屜裏,然後笑著對丈夫說:“老頭子,你真能幹!”聽到這句話,張忠的心中頓時充滿了欣慰和自豪。
他深知,這些錢意味著家裏可以添置更多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孩子們也有機會穿上嶄新的衣服了。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張忠的瓢瓜生意變得越來越紅火。
他每天都在深山老林的作坊裏忙碌著,不停地製作著瓢瓜,努力滿足市場的需求。而石大丫則全心全意地在家裏照顧孩子、操持家務,同時也協助丈夫處理一些生意上的瑣事。
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家人的生活逐漸有了改善,日子過得越來越幸福美滿。
然而,張忠並沒有因此而滿足。
他清楚地知道,要想讓家庭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就必須不斷地努力拚搏。
於是,他開始認真地思考如何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瓢瓜生意。經過一番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發現外地的市場有著更大的潛力。如果能夠將瓢瓜賣到外地去,那麽收入將會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喜歡多彩的歲月請大家收藏:()多彩的歲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