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對浦市的特殊感情
字數:2675 加入書籤
一旦做出了選擇,就可能失去其它甚至未來。所以,選擇不易。
例如,當你選定了眼前這位女子作為伴侶,那就等同於主動放棄了去結識和追求其他女性的機遇;同樣地,當你決定從事這一份工作的時候,也就不得不割舍掉另一項工作可能帶來的種種經曆和成果。
尤其是在那些不涉及道德倫理,或者是非判斷標準的選擇情境當中,其實很難確切地界定出所謂的正確與否以及孰優孰劣,因為它們各自都會導向截然不同的結局。
畢竟,任何一種選擇本質上都是對於因果關係的權衡取舍,種下什麽樣的因,便會結出怎樣的果。
就這樣,旅途上的張聰思緒如脫韁野馬般肆意馳騁著,各種奇妙的想法在腦海中不斷湧現。時間就在這樣的胡思亂想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間,一個多小時已經過去。
突然,客車發出一陣刺耳的“嗄滋”聲,緩緩地停了下來。張聰如夢初醒一般,猛地抬起頭來,目光隨意地四處張望。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他們已經抵達了浦市碼頭。隻見眼前的沅江浩浩蕩蕩,江水奔騰不息,宛如一條巨大的長龍橫亙在前。客車正乖乖地排著隊,等待著乘坐輪渡前往對岸的桃源。
望著那波瀾壯闊的沅江和古老而神秘的浦市,張聰的心中首先浮現出了沈從文先生的身影。
要知道,沅江可是湖南省赫赫有名的四大水係之一啊!它源遠流長,孕育了無數的生命與故事。而浦市呢,則是湘西地區聞名遐邇的四大古鎮之一,這裏承載著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沈從文先生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並留下了大量豐富多彩的文字。
無論是他筆下那些扣人心弦的小說情節,還是細膩入微、充滿詩意的散文篇章,都生動形象地記錄了他在沅江和浦市的所見所聞,以及內心深處的所思所感。這些作品仿佛是一扇扇窗戶,讓人們得以窺探那個時代的風貌和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
在美麗的沅江流域,沈從文以其如詩如畫的筆觸,精心勾勒出這裏獨一無二的自然風光、源遠流長的人文民俗,還有當地人民豐富多彩的生活狀態。
在他那一部部令人陶醉的作品裏,沅江仿佛被施予了魔法一般,擁有著一種超凡脫俗的美,這種美不僅源自大自然的雄偉壯麗,更蘊含著濃厚的人文韻味。
比如,在他膾炙人口的小說當中,沅江之水宛如一麵神秘莫測的寶鏡,深邃幽藍卻又處處洋溢著蓬勃的生機與活力;而江邊的景致,則恰似一幅散發著濃鬱鄉土氣息的畫卷,每一處細節都栩栩如生,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當目光轉向浦市時,沈從文將焦點更多地放在了當地的社會風貌與人情世態之上。他憑借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細膩入微的感受力,深度刻畫了浦市社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而揭開了隱藏在這片土地背後的生活哲學麵紗,並展現出了當地人民淳樸善良的人性之美。
與此同時,他對於浦市自然風光的描繪更是絲絲入扣,細致入微,使小鎮成為了一個滿溢著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
如果您想要領略這些優美而樸實的文字所帶來的無窮魅力,可以翻開《湘西·沅水集》或者《湘西散記》這兩部經典之作,沉浸其中,細細品味。相信在字裏行間,您一定會感受到沈從文先生那顆熾熱的心,以及他對這片神奇土地深深的眷戀之情。
張聰對於浦市的情感顯得尤為特別,這不僅僅是由於他曾深受沈從文先生文字的熏陶和影響,更是源於一段鮮為人知、令人動容的特殊經曆。
時間回溯至 1985 年那個炎熱難耐的夏天,驕陽似火,熱浪滾滾。當時的張聰肩負著重要的采訪使命,來到了浦市化工總場。陪同他一同采訪的還有瀘溪縣委宣傳部的新聞幹事向國生同誌。
浦市化工總廠作為州政府直接管轄下的一家縣級國營化工企業,其規模宏大,地位舉足輕重。
這家工廠主要以生產磷肥為主,在一線辛勤勞作的工人數量多達 1200 餘人。
如此龐大的員工隊伍以及可觀的生產規模,使得它成為自治州境內名副其實的大中型企業之一。
起初,按照既定計劃,張聰本打算深入挖掘該廠為推動農業增產增收,所采取的一係列有效措施,比如如何強化內部管理機製、確保產品品質卓越穩定、激勵工人們不辭辛勞地加班加點,圓滿完成各項生產任務等等,通過正麵宣傳報道將這些成功經驗廣泛傳播出去。然而,就在他按部就班地展開工作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
幾位飽受廠長鄒為漢打壓報複之苦的職工,趁著四下無人之際,悄悄摸進了張聰所在的招待所房間。
他們滿臉淚痕,眼中透露出無盡的委屈和憤怒,聲淚俱下地向張聰傾訴自己遭遇的種種不公待遇。麵對這些職工們的悲慘遭遇,張聰那顆正義的心被深深觸動了。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毅然決然地改變了原先的采訪方向和重點。此刻,他下定決心要挺身而出,為這些受苦受難的職工們仗義執言,請命申冤,徹底查清鄒為漢那些違反法律法規的醜惡行徑。
喜歡多彩的歲月請大家收藏:()多彩的歲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